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7&rec=148&run=13

【公众气象服务】 全年向市委、市政府、市防汛办等相关部门发送重要天气预报42
期、 专题预报材料52期、中长期天气预报38期、雨情材料105期,成功发布各类预警
信号30期。 2007年汛期,全市出现5次暴雨天气过程,都提前做出预测预报,并及时
发布预警信息, 为防灾减灾赢得宝贵时间,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全年共举行5次
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发布天气情况。为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莱芜慰问
演出,连续一个月进行跟踪气象服务,每天形成《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山
东莱芜慰问演出活动气象服务专报》,及时向组委会和各级领导报告天气情况。准确
及时报送定时、定点、精细化的专题天气预报服务材料17期,成功的气象服务受到各
级领导和组委会的表彰。全国滑翔伞优秀选手赛和雪野旅游区揭牌仪式,都做出准确
及时的预报,共发布气象服务专报13期,服务效果十分明显,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
评。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一是与烟草公司联合开展烟叶种植防雹作业,实现了烟叶防
区内无雹灾;二是与莱钢集团联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钢城区水资源短缺
的矛盾;三是针对涵养地下水源、预防森林火灾,不失时机地在全市开展人工增雨防
雹作业,累计增加降水近5000万立方米,为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做出了
积极努力。
【农业气象服务】 与市农业部门积极合作,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和关键农事季节会商
制度和信息联合发布制度。联合开展农业干旱、病虫害监测预报服务和重大农业气象
灾害调查评估服务;向市委、市政府发布2007年冬小麦产量趋势预报、定量预报;开
展全市春播期天气预报服务。为防治姜瘟病害,与市科技局申请立项《莱芜市姜瘟病
气象条件分析》课题,完成《莱芜无公害大姜气候指标研究》课题并推广应用,有效
地指导农民种姜的时节及各阶段管理方法。与农业局共同观测分析,成功制作《小麦
红蜘蛛爆发的病虫害预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防治农业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积
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宣传气象与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
能力。共编发《气象信息服务旬报》30期,《干旱监测信息》30期,《季度生态质量
气象评价》4期,《天气气候影响评价》4期。与省气候中心合作开展“现代农业气象
保障服务网络平台建设” 项目,投资5.6万元在莱芜大棚蔬菜基地建立自动观测站,
该项目的建立,将为科学种植蔬菜提供气象依据,促进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气象现代化建设】 一是公共气象服务建立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决策短信息服务
平台,分类建立各级领导手机号码信息库,免费发送重大气象灾害实况信息;投资12
万元, 对“12121”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为提升莱芜知名度,经积极协调,市政府和
商业银行共投入135万元, 在中央电视台两个频道开播莱芜天气预报。二是根据莱芜
实际需求,在全市20个乡镇和部分大中型水库建立22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全市组
建21名乡镇兼职气象协管员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协助气象部门做好气象灾情收
集、气象设施维护、气象科普宣传和雷电防御等相关工作,初步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
御服务体系。三是投资110万元的建设车载移动气象台,健全了气象服务应急系统。
【气象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气象法》和国务院3号文件、国办发〔2007〕4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气象法制宣传,
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2月4日法制宣传日和6月3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短
信等媒体,在市政府广场、社区、乡镇集市、学校、农村等场所大力宣传气象法律法
规。成立执法大队。重点是对违法发布天气预报、警报信息的监督检查;对重要建筑
物和重要工作场所是否安装防雷安全装置或防雷装置是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监督检
查;不具备升空系留气球资质和资格而擅自施放升空气球的监督检查。对年度检查出
来的防雷安全隐患督促整改,使防雷减灾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先后与市规
划局、消防局、安监局、教育局、建委等部门合作,联合执法监督,进一步推动了气
象法制工作的开展。
【2007年气候评价】 1.气候概况。2007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4.1℃,比常年平均
偏高1.1℃; 年降水量848.4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153.3毫米,日照总时数2135.9小
时, 比常年平均偏少307.9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7.5℃,出现在6月8日;年极端最
低气温–8.8℃, 出现在3月6日;终霜日期4月16日,初霜日期10月29日,无霜期195
天。年内冻害、病虫害、暴雨等气象灾害发生严重,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8亿元。
2.四季主要气候特点。 冬季。平均气温2.5℃,比常年平均偏高3.5℃,降水量
2.7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少13.1毫米,日照总时数349.4小时,比常年平均偏多13.6小
时。总的来说气温偏高,大部分时间阳光充足,降水偏少,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农
作物的安全越冬和营养积累。 1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冷空气活动弱,
有利于越冬作物的安全越冬和大棚果、 菜的生长和产量形成。2月气温偏高,降水偏
少,前期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长,光照充足,月内全市大蒜、小
麦等进入返青期,从28日全市墒情普查情况看,部分地段墒情稍差,出现不程度的旱
情,经调查,全市有50万亩农田受轻旱,其中有30万亩麦田受旱。整个冬季气温偏高,
日照充足,有利于大棚瓜果产量的形成,降低了成本,导致蔬菜丰收而价格偏低,根
据调查, 2007年冬季农村大白菜价格仅为0.1元/公斤,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入。同
时由于冬季气温一直偏高,使田间病虫卵越冬成活率增加,造成春季病虫害大面积发
生。
春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较常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日照时数接近
常年。季内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干旱、冻害、病虫害等灾害发生严
重。 平均气温为14.9℃,较常年偏高1.4℃;降水量为100.3毫米,比常年偏多8.1毫
米,季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日照时数为697.8小时,比常年偏少2.1小时。总的来
说气温偏高,大部分时间阳光充足,降水偏多,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有利于冬小麦、大蒜的的返青生长和春季分蘖,
小麦返青后苗情转化较好。 3月3日至4日出现了入春以来最明显的一次降水过程,过
程降雨量全市平均29.2毫米,基本解除全市前期旱情,改善提高土壤墒情,为春耕春
播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增加了水库蓄水,缓解工农业用水的紧张状况。对花椒、果树、
苗木等经济作物的萌动和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长较为有利。 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日照充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风速较大,中下旬部分无水浇条件的地块出现轻度
旱情。 受4月3日的冻害和4月中下旬小麦红蜘蛛的影响,多数麦田抽穗率较低,对全
年产量影响很大。 4月30日全市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水,最大降水量13.8毫米,对春播
作物的出苗和小麦抽穗较为有利。 5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充足,降水时空分
布不均匀,风速较大,中旬土壤失墒严重,部分地段墒情稍差。21日至23日的降水缓
解了部分地段的轻度旱情,对小麦灌浆成熟和增加千粒重较为有利。大部分时间天气
晴好,有利于西部平原大蒜的收获和晾晒。
夏季。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比常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日照时数较常
年偏少,暴雨等气象灾害发生严重,季内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6亿元。平均气温
为24.9℃, 较常年偏低0.4℃;降水量为625.0毫米,比常年偏多170.8毫米;日照时
数为476.7小时,比常年偏少172.1小时。总的来说气温偏高,大部分时间阳光充足,
降水偏多, 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6月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多,日
照不足。上、中旬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的适时收割和晾晒。下旬气温偏
低, 降水偏多,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直播玉米的出苗和蹲苗。7月气温偏低,降水
偏少,降水时空不均匀,部分时段光照不足,月内夏玉米进入拔节至抽穗期,气象条
件对其生长较为有利。 7月上旬光照充足,降水偏少,墒情适宜,有利于直播玉米的
蹲苗和扎根。 进入8月后,降水日数增多,雨量增大,部分时段日照偏少,影响玉米
的灌浆和成熟。中下旬部分地块田间湿度过大,西部平原生姜种植区姜瘟病发生严重,
给广大姜农带来很大损失。
秋季。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比常年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日照时数较常
年偏少, 9月25日至10月13日出现了较为罕见的连阴雨天气,使部分乡镇小麦、大蒜
等播种偏晚。平均气温为14.1℃,较常年偏高0.4℃;降水量为100.9毫米,比常年偏
少23.1毫米;日照时数为492.1小时,比常年偏少101.7小时。总的来说气温偏高,大
部分时间阳光充足, 降水偏少,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9月上旬气温
偏低,光照充足,降水偏少,多晴好天气,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生姜的姜块膨大以
及玉米等秋作物的灌浆成熟和干物质积累,中旬气温偏高,下旬后期偏低,降水偏多,
阴雨天气较多,25日至30日出现连阴雨天气,光照严重不足,不利于生姜的后期生长,
持续的阴雨天气,造成田间土壤过湿,无法下地影响腾茬,对秋收秋播产生一定影响;
10月上中旬气温偏低,阴雨天气较多,1日至13日出现了连阴雨天气,光照严重不足,
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影响部分乡镇的小麦播种。下旬偏高,降水偏少,多晴好天气,
有利于小麦的苗期生长和冬前营养积累;11月气温偏高,日照充足,降水偏少,大气
较为干燥,大部分地块土壤墒情适宜,无旱情出现,有利于小麦冬前分蘖和生长。
12月。平均气温1.8℃,较常年平均偏高1.9℃,月降水量19.5毫米,比常年偏多
10.5毫米,月日照总时数119.9小时,比常年平均偏少45.4小时,月最高气温10.1℃,
出现在21日、 26日,最低气温–6.2℃,出现在30日。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有
利于冬小麦的安全越冬,月末全市小麦进入越冬期,12月的气象条件对其生长有利,
日照不足,不利于大棚作物的生长。
3.主要气候事件及影响。 暖冬。2007年冬季最主要的气候事件为暖冬,平均气
温1.8℃, 比常年平均偏高2.5℃,2月各旬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4.6至6.2℃,季最
高气温为16.6℃,都成为全市1971至2000年的历史之最。整个冬季没有出现≤–10.0
℃的低温天气,冷空气活动弱,大部分时间天气晴好,风力较小,空气较为干燥。
干旱。2007年冬季莱芜降水量不足常年的一半,基本无有效降水,从2006年12月
8日至2007年2月6日无降水, 大气较为干燥。2月气温回升较快,农田蒸发增大,2月
下旬部分无水浇条件的平原、丘陵地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经调查全市有50万亩农
田受轻旱,其中有30万亩麦田受旱。
大风。2007年4月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莱芜出现4到5级偏北风,受其影响,全
市有5000个塑料大棚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冻害。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3日早晨,苗山、茶业、上游三个乡镇的最低温度分
别达到–2.2℃、 –2.7℃、–1.9℃,使这些乡镇正处于开花期的杏树、桃树等不同
程度受冻,向阳坡地发育较早的受冻较为严重。另外,发育较早的花椒受冻严重。根
据农业局调查,全市麦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受害麦田3%至8%的植株生长点受冻,
严重地块达10%以上。 部分受害麦田上部新叶受冻后干枯死亡,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
植株的正常生长。
小麦红蜘蛛。2007年入春以后,全市降雨量少,麦田干燥,小麦红蜘蛛大量发生。
据市植保站4月上中旬在方下、 杨庄、寨里、羊里、口镇、雪野、张家洼、辛庄、里
辛、 高庄、凤城等乡镇(办事处)麦田调查,小麦红蜘蛛33厘米行长一般有虫860至
2200头, 严重的达4000余头,平均为1670余头,单叶有虫最高达149头,33厘米行长
有虫远远超过大发生时1000头的指标,是有记录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小麦受红蜘
蛛危害后,轻的叶片褪绿变白,影响光合作用,严重的叶片失水干枯,最后变褐死亡,
远望麦田,呈现点片或大面积枯黄,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部分地块甚至绝产。据
调查,全市发生面积12000公顷。
干热风。 受西风带大陆暖脊高压影响,5月27日全市出现轻干热风,对小麦无影
响。 6月7日至9日出现3天干热风天气,8日出现了最高气温为37.5℃的高温天气,不
利于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长。
暴雨。2007年夏季全市共出现5次大范围暴雨,其中7月19日、8月10日、8月18日
3次大范围暴雨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受灾人口达20万人,
其中3人失踪, 1人受伤, 紧急转移安置905人。 受灾农作物面积达4513公顷,绝收
386.7公顷,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6亿元。
连阴雨。 受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气流和切变线的共同影响,9月25日至10月13
日,全市出现罕见的持续连阴雨天气,影响小麦的适时播种,同时也影响秋收作物的
晾晒,造成部分农户玉米、大豆等发芽、霉烂。
(杨建斌 王琪珍)
责任编校 蔺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