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7&rec=145&run=13

【概况】 全市有中小学260所,在校生156936人,教职工12829人。其中,小学200
所,在校生81161人;初中51所,在校生48512人;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27263人。中
等职业学校3所, 在校生653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含随班就读)268人。
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生9600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9所。幼儿园462所,在园
幼儿32510人。 2007年,市教育局荣获“工作实绩考核先进单位”、“履行人口和计
划生育职责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承办提案先进单位”、“平安建
设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五型机关加强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关心下一代
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职教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
育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各级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
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加强规范幼儿园建设,有省级实验园、示范
园12处, 市级示范园17处,市级一类园79处,区级示范园198处,全市学前三年教育
普及率达到96%,居全省前列。
基础教育。有3所学校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6所学校创建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全
市小学、 初中入学率均保持100%,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9.8%,残疾儿童入学率达
到99.4%,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在2007年度全省教
育综合督导评估中,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办学水平不断
提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完成招生4253人。加强就业指导,大力开展“订单
式”培养,3000多名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认真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
系的贯彻落实。成人教育全年计划培训农民25000人次,实际完成培训46627人次,占
年计划的186%,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81项,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莱城区
杨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市基本形成以高等职
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为阵地,公办与民办共同发
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高等教育。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已投入2.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3万平
方米。 其中, 2007年投资7000万元, 完成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达到
9600人, 开设专业37个,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并创建为国家级实训实习基
地。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学院、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
山东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成人高考、 自学考试。 2007年成人高考报名3738人,自学考试人数达5690人、
11322科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532人参加,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885人参加,研
究生报名334人。360名考生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
民办教育。 各类民办机构达到122处,2007年新增13处。其中民办中小学10处,
在校生4380人;学前教育机构60处,在园幼儿8250人;中职学校及培训机构52处,每
年培养培训15400余人。 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以市政府文件出台《关于加强
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大民办学校年检力度,促进
了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教育经费收入与支出】 2007年,全市各项教育经费总收入为109391.5万元,其中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92549.5万元, 社会捐、 集资办学经费307.5万元, 事业收入
15259.4元, 其他收入1239万元。全市各项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09391.5万元,人均教
育经费总支出873.04元,其中用于个人部分72127万元,公用部分36249.5万元,基建
支出1015万元。 在教育经费总支出中,财政性教育经费84.6%,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
事业费3978.33万元, 其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421.4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
费5229.03元, 其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568.49元; 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3388.26元,其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30.3元。
【学校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抓好危房改造。2007年,全市共改造
危房项目学校4处,消除危房面积5257平方米,完成投资1540万元。在已基本完成9个
乡镇(办事处) 布局调整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6个乡镇(办事处)的中小学布局
调整工作,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1处,撤并中小学15处,投入资金3170万元,新增校
舍面积3.6万平方米。 继续推进城内初中、小学建设。新建的滨河小学,占地80亩,
总投资1850万元,总建筑面积达1.05万平方米。莲河学校三期工程新征土地36亩,用
于学生操场建设。利用技工学校改建的汶源学校秋季开学已招生,较好地满足了城内
适龄儿童上学的需要。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
程教育工程,新增教师用微机206台,学生用微机1167台,多媒体41套,服务器28台,
卫星收视等配套设备80余套。 全市有166所学校连入教育城域网,88所学校建成校园
网,共建有微机室325个,全市教学用微机达到16881台,全市高中实现“班班通”,
初中、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93%。
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和课桌凳更新工程, 省、市财政安排资金220
万元,专项用于中小学教学仪器采购;还投入资金137.5万元,采购课桌凳20361套,
改善了全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充实新生力量,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结构。2007年全市计划录
用教师463人,其中市直录用教师118人,莱城区签约50人,钢城区录用96人,新增教
师优先补充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二是继续做好教师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全市任课教师
学历教育、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学术交流“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2007年被
市委、市政府授予首届“工作创新奖”。全市参加大学以上层次学历教育的中小学教
师达到1080名。组织全市教职工开展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
容的全员培训,共培训中小学校长207人次,其中市级以上培训76人次、区级培训131
人次。 共实施新课程培训17100人次,信息技术培训8524人次,骨干教师培训1661人
次, 班主任培训2291人次, 其中选派12人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班主任培训;组织
“莱芜名师” 人选、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区级骨干教师376人率先参加教育
部组织的新课程骨干教师远程研修,截至年底,已发展到8191人。三是加大城乡教师
交流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制定鼓励政策,逐步完善教师流动机制,鼓
励优秀教师、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任教。钢城区新录用的96名教师中有87
名充实到农村学校。四是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在全市教育系统继续实施“师德标兵”、
“师德先进单位”双十佳评选表彰机制和师德表现考核评价机制,并大力开展优秀教
师、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为基层学校组织专题报告会15场,受教育人数
6000多人次。教师节期间,全市有10个单位荣获市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32名教师被授予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五是大力实施中小学名师建设工程,
有3名同志和钢城区丈八丘小学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
工作者和全国基础教育先进集体,12名教师荣获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75名教师荣获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全市有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
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 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63人,市
“十佳校长”30人,市优秀教师19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423人,市级优秀
班主任100人。
【教育教学管理】 创新管理思路,不断完善“三个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继续完善督政督学机制,以指导各区积极争创“省级教育工作示范区”为抓手,加大
对各区教育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动各区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市、区两
级财政列支中小学公用经费,莱城区达到小学生均60元、初中生均65元,钢城区达到
小学生均90元、 初中生均95元,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5月20日至23日,在省政府
2006年度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莱芜市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6月27日至7月4日,省
政府教育工作示范区评估团对两区进行了评估,莱城区、钢城区顺利通过评估认定,
全部创建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不断完善千分考核机制和工作目标考核机制,
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市直各学校和局机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年”活动】 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制定下发《关于进一
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具体见》,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做出了
明确规定。各级各学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教”和“科研兴校”的思想,进一步加大教
科研力度。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申报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400余项,其中省级“十一
五”规划课题37项,课题研究已成为提高教研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积极
推行“研究、视导、管理、信息交流”立体化开放式教研方式,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高,深入学校和课堂调研,强化管理,细化落实,对不同学段、年级进行定期
的教学质量检测,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议。2007年高考是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面
对新的高考模式“3+X+1” ,各学校把准高考脉搏,创新备考思路,制定科学的备考
复习策略,积极推广“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并畅通信息渠道,有效地提高了备考的
质量和效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教育教学干部去江苏南通挂职锻
炼,先后到寿光一中、诸城一中等学校学习考察,促进了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以深入
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年” 活动为抓手, 深入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
“严”、“细”、“实”、“恒”,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
程督导和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还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
心,按照教学环节求“优化”、重点工作求“创新”的思路,确立2007—2008学年度
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创优年”,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继续实行教育干部听评课制度、
教研人员“蹲点包校”制度和“联系点”制度,强化教学一线指导和研究,促进了课
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大型研讨活动和“名师送教下乡”活动,
组织部分教学示范学校举行“教学开放周”活动,推广了一批科研成果。市教研室累
计听课1200余节,召开教学研讨会100余次。先后召开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
全市创建规范化学校座谈会,通过交流、参观、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动学校管理水平
的不断提高。 2007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按万人比在全省17市居第3位,本科录
取达到3300多人,创历史最好成绩。在“2007全国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市实
验中学黄莹莹、莱芜一中实验学校贾建飞、高新区实验学校李新、莱城区和庄中心中
学袁周等4人次荣获全国一等奖,另有5人次获全国二等奖。这是莱芜市近年来获得的
最好成绩,获奖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学校德育和安全工作】 坚持德育为首,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一是课堂主渠道和学科渗透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各级各学校深入贯彻《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德育有机贯穿于课
堂教学和学校各项教学活动中,加强德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整合,积极开发德育地方课
程和校本课程,丰富了德育课程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以
“做人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突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积极拓展德育载体,注重
德育创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德育特
色学校”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和良好带动力的德育特色学校。广泛开展
救弱帮困类、学习互助类、心理疏导类、感恩教育类、公益类、志愿者类等“爱心传
递”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友爱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加快和谐文明校园
建设步伐。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围绕“感受新变
化、迎接十七大”这一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纪念莱芜战
役胜利60周年,开展“忆先烈、知荣辱、促和谐”主题活动,邀请市军休所离休干部
巡回到各学校宣讲有关莱芜战役的革命战争故事,加强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三是
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各级各学校进一步健全关工委组织机构,建立各项工作
制度,组织“五老”志愿者深入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安全工作,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抓手,实行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开展经
常性安全检查,构建中小学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和防范体系。以“加强学校管理,保证
师生安全”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月”教育活动。联合有关部门
开展安全大检查2次,专项检查9次,并迎接省教育厅的安全检查。与市公安局联合开
展“警校共建”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进行专门检查和治理,进一步净
化了校园环境。开展经常性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崇
尚科学,远离邪教。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课程
管理,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进一步落实“减负”的
有关规定,通过严格控制作业量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等措施,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
课业负担。二是把加强体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中考加试体育为
抓手,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落实。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推
进学校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努力实现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
文化艺术活动。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改革学校文化艺术节的内容与形式,
开展了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成功组织全市庆祝第23个教师节“和谐之声”
文艺演出。四是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深入推进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市学校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禁毒教育、艾滋病防治教育等系列活动,认真做好军训工作,
切实加强了国防教育。年内,雪野旅游区鹿野中学李元杰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劳技
教育创新作品大赛暨全国青少年优秀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劳技创新作品
银奖”和“全国青少年优秀创新人物”两项大奖,成为全省唯一获得两项殊荣的参赛
选手。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教育保障体系
基本建立。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各级财政拿出3100万元,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杂费,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一免一补”,对城市
低保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各级财政又拿出1000余
万元,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杂费,进一
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一免一补”的比例,其中莱城区、雪野旅游
区由原来的12%提高到16%, 其他区由原来的8%提高到10%。2007年共救助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12974人,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37人,投入资金271.8万元。
把困难救助范围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扩大到普通高中学生,并加大对大学生和中职生
的资助规模,提高资助标准,初步构建起以政府拨款为主,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和高等教育的全方位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公用经
费、校舍维修改造等保障机制。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积极稳妥地进行教职工全员
聘用合同制改革,截至7月25日,市直教育系统全部完成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
面向全市公开选拔7名骨干教师挂任教研员, 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干部队伍活力。办学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全市共有各类民办机构122处,2007年新增13处。其中民办中小
学10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60处,民办中职学校及培训机构52处。
【行风建设】 一是建立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组织网
络、工作纪律、工作规程,定期召开调度会进行督查调度,及时通报全市教育行风建
设工作情况,不断把行风建设引向深入。二是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加大政务公开
力度,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还努力抓好
校务公开和学校教代会工作,推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充分
发挥行风监督员的监督作用。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聘请800多名各界
代表作为教育行风监督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四是加大对
违规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2007年共收到市长公开电话转办件56个,行风热线20个,
政府在线600余条, 举报电话5个,举报信6封,办结率100%。五是继续组织开展学校
行风评议和收费专项检查,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六是实施“阳光招生”,从严治招,
依法治考。全年共组织国家各类考试20余次,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较好
地完成了任务。高考坚持实行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办法等“十公开”,全市所
有高考考点都被省招委评为优秀考点,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2007年中学生运动会】 4月27日至29日,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在莱芜一中新校体育
场举行。本次运动会由市教育局、市体育局主办,莱芜一中承办,共有45支代表队、
近千名运动员参加了70个项目的比赛,莱钢第一中学、鲁矿第一中学也派队参加。莱
芜一中、 莱芜五中、凤城高中、莱芜十七中、莱芜二中、莱新中学获高中组前6名,
陈毅中学等12所学校获初中组前12名,有4人次打破4项市最高纪录。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来莱芜市督导教育工作】 5月20日至23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
一行15人在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杨瑛带领下,对莱芜市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
导评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建成,市委副书记牛志春,市委常委、秘书
长朱胜运会见了督导团成员,市政府副市长魏春香陪同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期间,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先后听取了市政府和莱城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
基本情况的汇报,分别召开了市区两级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座谈会,查阅了市
区两级教育、财政、国税、地税的档案资料和相关经费账表,检查了莱城区、莱城区
凤城街道办事处和大王庄镇教育工作情况,实地查看了莱芜一中、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莱城区莲河学校等20多处学校。
督导团一致认为,莱芜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教兴莱”战略,认真落
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政府行为,不断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
管理体制,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以创建全省教育示范区为抓
手,坚持依法督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督导评估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
改革,强化教育管理,促进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庆祝2007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9月10日,全市庆祝2007年教师节暨表彰大
会在会展中心泰钢凤凰剧院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建成代表市委、市
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各位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市委副书记牛志春对会议的贯彻落实讲了意见。市政府副市
长魏春香宣读了表彰决定。会上表彰了教育战线上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区分管
区长、教育局局长,开发区、雪野旅游区分管负责人、社会事务管理局局长,泰钢工
业园分管负责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市教育局班子全体成员、副科级以上干
部,市直、区直学校校长,市直部门学校和民办学校校长,各乡镇(街道)、泰钢工业
园教办主任、初中校长、中心小学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成人技校校长等1500余人
参加了会议。
【鲁矿集团与莱钢集团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 9月10日,鲁矿集团中小学移交莱芜
市政府管理签字仪式举行。莱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单增德,副市长魏春香、刘曙
光,集团公司总经理李连华,党委书记纪俊华,副总经理李龙顺出席签字仪式。李连
华、单增德先后在会上发表讲话;刘曙光和李龙顺分别代表市政府和鲁矿集团在中小
学移交协议书上签字。魏春香主持签字仪式。
9月21日,莱钢集团、莱芜市人民政府举行中小学移交签字仪式,莱钢8所中小学
校及其712名教师正式移交地方政府。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胜玉,市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谢宜民,副市长魏春香、刘曙光与莱钢集团总经理李名岷、省国资委企业分配
处副处长周炎生出席移交仪式。移交仪式上,刘曙光、莱钢集团副总经理赵雁彬分别
代表莱芜市人民政府、莱钢集团签订了中小学移交地方协议书。
(鹿忠勤 任甲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