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人民政府(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6&rec=49&run=13

【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摘编】 3月17日,市政府召开第19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研
究了拟提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
听取了市财政局关于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市直财政预算草案的汇报。
4月24日, 市政府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市发改委关于全市一季度国
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听取了莱城区政府、钢城区政府关于莱城工业园区、钢城经
济开发区建设有关问题的汇报,讨论研究了市科技局组织起草的《莱芜市“十一五”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讨论稿)》《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讨论
稿)》,听取了市安监局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
6月1日,市政府召开第21次常务会议。会议就调整出租车客运票价问题、调整征
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问题、调整城市供水价格问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问题、人
民防空工作进行了研究。
7月12日, 市政府召开第22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市发改委关于全市上半年国
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莱芜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编制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市民政局、市人事局关于退役士兵、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情况
的汇报, 听取了市水利局关于南水北调东线莱芜市供水配套工程规划的汇报。
8月29日, 市政府召开第23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市水利局关于贯彻落实《国
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的汇报,听取了市人事局关于全
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精神及莱芜市贯彻意见的汇报。
10月19日,市政府召开第24次常务会议。会议认真研究了莱城区政府、钢城区政
府关于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享受高新区优惠政策的请示,听取了市财政局关
于全省财政税务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听取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完善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汇报,听取了市企业改革办公室关于市属企业改革情况的汇报。

【2006年市政府印发的重要文件】 2006年,市政府共印发文件97份。
(1)2006年1月23日,莱政发[2006] 1号文件,印发《关于表彰2005年“中国名
牌产品”“山东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通报》。
(2)2006年2月10日,莱政发[2006]2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3)2006年2月15日,莱政发[2006] 3号文件,印发《关于山东莱城工业园区、
山东莱芜钢城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的请示》。
(4)2006年2月28日,莱政发[2006] 4号文件,印发《关于表彰我市参加第十届
全国运动会有功单位和人员的通报》。
(5)2006年3月2日,莱政发[2006] 5号文件,印发《关于报请审批 (修订案)的请示》。
(6)2006年3月7日,莱政发[2006]6号文件,印发《关于公布2006年重点建设项
目(第一批) 名单的通知》。
(7)2006年3月17日,莱政发[2006] 7号文件,印发《莱芜市人民政府、莱芜军
分区关于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集结拉动演练的通知》 。
(8)2006年3月20日,莱政发[2006] 8号文件,印发《关于2006年小麦种植面积
的报告》。
(9)2006年3月30日,莱政发[2006] 9号文件,印发《关于做好推行行政执法责
任制工作的通知》。
(10)2006年3月30日,莱政发[2006] 10号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
作的通知》。
(11)2006年4月10日,莱政发[2006] 11号文件,印发《关于报请审批征地统一
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成果的请示》。
(12)2006年4月19日,莱政发[2006] 12号文件,印发《关于下达2006年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13)2006年4月19日,莱政发[2006] 13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莱芜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14)2006年4月19日,莱政发[2006]14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15)2006年5月9日,莱政发[2006]15号文件,印发《关于做好2005年冬季退役
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
(16)2006年5月22日,莱政发[2006] 16号文件,印发《关于解决济青南线高速
公路莱城连接线和开发区连接线建设用地指标的请示》 。
(17)2006年5月26日,莱政发[2006] 17号文件,印发《关于对莱城区高庄街道
办事处安仙村暴力抗法及违法用地查处情况的通报》 。
(18)2006年5月26日,莱政发[2006] 18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莱芜市“十一
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19)2006年5月30日,莱政发[2006] 19号文件,印发《关于调整莱城区部分行
政区划的请示》。
(20)2006年5月30日,莱政发[2006] 20号文件,印发《关于将莱城区辛庄镇划
归钢城区管辖的请示》。
(21)2006年5月30日,莱政发[2006] 21号文件,印发《关于审批城镇建设用地
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实施工作计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的请示》。
(22)2006年5月31日,莱政发[2006] 22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莱城区第一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23)2006年6月7日,莱政发[2006]23号文件,印发《关于局部调整口镇等16个
乡镇(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
(24)2006年6月12日,莱政发[2006] 24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第二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25)2006年6月13日,莱政发[2006] 25号文件,印发《关于调整征地地上附着
物补偿标准的通知》。
(26)2006年6月14日,莱政发[2006] 26号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27)2006年6月16日,莱政发[2006] 27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的意见》。
(28)2006年6月23日,莱政发[2006] 28号文件,印发《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履行
职能的意见》。
(29)2006年6月23日,莱政发[2006] 29号文件,印发《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的通知》。
(30)2006年7月12日,莱政发[2006] 30号文件,印发《关于中国工程院院士莱
芜行活动情况的报告》。
(31)2006年7月18日,莱政发[2006] 31号文件,印发《关于解决房干生态旅游
区部分建设资金的请示》 。
(32)2006年7月18日,莱政发[2006] 32号文件,印发《关于将莱芜市纳入创建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计划的请示》。
(33)2006年7月27日,莱政发[2006]33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34)2006年7月28日,莱政发[2006] 34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第一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35)2006年7月31日,莱政发[2006]35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36)2006年8月8日,莱政发[2006]36号文件,印发《关于设立雪野省级旅游度
假区的请示》。
(37)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 37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38)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 38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39)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 39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40)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 40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41)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 41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42)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 42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43)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 43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44)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44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统筹城乡就业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请示》。
(45)2006年8月10日,莱政发[2006]45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46)2006年8月10日,莱政发[2006] 46号文件,印发《关于工业和党政机关事
业单位用地改变土地用途有关问题的意见》。
(47)2006年8月10日,莱政发[2006]47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48)2006年8月9日,莱政发[2006]48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快城市建成区村居
改造的意见》。
(49)2006年8月11日,莱政发[2006] 49号文件,印发《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莱钢集团建设占用土地问题的报告》。
(50)2006年8月11日,莱政发[2006] 50号文件,印发《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补办莱钢集团违法用地手续的请示》。
(51)2006年8月18日,莱政发[2006] 51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52)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 52号文件,印发《关于提高失业保险金发
放标准的请示》。
(53)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53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54)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54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55)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55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56)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56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57)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57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58)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58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59)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59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60)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60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61)2006年8月21日,莱政发[2006]61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62)2006年8月28日,莱政发[2006]62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63)2006年8月28日,莱政发[2006] 63号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
产管理工作的意见》。
(64)2006年8月30日,莱政发[2006]64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65)2006年8月31日,莱政发
[2006]65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66)2006年8月31日,莱政发[2006]66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
(67)2006年8月31日,莱政发[2006] 67号文件,印发《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 。
(68)2006年8月31日,莱政发[2006] 68号文件,印发《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
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69)2006年8月31日,莱政发[2006] 69号文件,印发《关于局部调整口镇等12
个乡镇(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
(70)2006年9月5日,莱政发[2006] 70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71)2006年9月11日,莱政发[2006]71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72)2006年9月11日,莱政发[2006] 72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莱芜市残疾人
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 的通知》 。
(73)2006年9月15日,莱政发[2006]73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
(74)2006年9月15日,莱政发[2006]74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75)2006年9月20日,莱政发[2006]75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的通知》。
(76)2006年9月27日,莱政发[2006] 76号文件,印发《关于邀请省领导参加中
国(莱芜) 钢铁博览会的请示》。
(77)2006年9月28日,莱政发[2006] 77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钢城区第一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78)2006年9月28日,莱政发[2006] 78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钢城区第三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79)2006年10月9日,莱政发[2006] 79号文件,印发《关于解决体育中心等建
设项目用地指标的请示》。
(80)2006年10月11日,莱政发[2006]80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第五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81)2006年10月11日,莱政发[2006]81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钢城区第二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82)2006年10月11日,莱政发[2006]82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第四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83)2006年10月16日,莱政发[2006]83号文件,印发《关于对泰山钢铁集团新
开工项目违规情况的通报》。
(84)2006年10月16日,莱政发[2006]84号文件,印发《关于对钢城区人民政府
在莱钢冷轧薄板项目违规建设过程中工作失误的通报》。
(85)2006年10月17日,莱政发[2006]85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交流团赴台交流考察的请示》。
(86)2006年10月19日,莱政发[2006]86号文件,印发《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建
设的意见》。
(87)2006年11月3日,莱政发[2006] 87号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
业发展的意见》。
(88)2006年11月3日,莱政发[2006]88号文件,印发《关于贯彻鲁政发[2006]
91号文件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
(89)2006年11月3日,莱政发[2006] 89号文件,印发《关于公布全市小时最低
工资标准的通知》。
(90)2006年11月6日,莱政发 [2006] 90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91)2006年11月12日,莱政发[2006]91号文件,印发《关于将莱芜战役纪念馆
改造工程列为2007年争取国家“红色旅游”重点扶持项目的请示》。
(92)2006年11月16日,莱政发[2006]92号文件,印发《关于对我市整顿和规范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整顿阶段进行验收的请示》。
(93)2006年11月16日,莱政发[2006]93号文件,印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94)2006年11月24日,莱政发[2006]94号文件,印发《关于解决自然灾害救济
款的请示》。
(95)2006年11月24日,莱政发[2006] 95号文件,印发《关于印发 的通知》 。
(96)2006年12月8日,莱政发[2006] 96号文件,印发《关于局部调整鹏泉街道
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
(97)2006年12月12日,莱政发[2006]97号文件,印发《关于莱芜市二○○六年
度第六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搞好调研。坚持从大局出发,紧紧
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力求提供最翔实、最准确的
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融入省会城市经济圈,
打通四条连接线,规划发展好四个功能区”的战略定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
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起草好《政府工作报告》,办公室先组织专人分别到各
区以及政府各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为整
个起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围绕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典当业、农、林、水利、
劳务输出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组织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全年共形成调研报告60篇, 在省以上刊物发表领导署名文章7篇。二是加大督查、协
调力度,促进重点工作落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督
查制度,强化督查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对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
会做出的决策和部署,实施立项督查。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跟踪调度和定期通报制
度。对领导交办、急办的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分解立项,跟踪调度,
做到督查一件,落实一件,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双创一巩固”工作是2006年市委、
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办公室由1名秘书长担任“双创一巩固”办公室主任,抽调1
名科室同志参与“双创一巩固”活动。全年编发《双创一巩固活动简报》26期,开展
2次专项、 全面工作督查,促进了“双创一巩固”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办公室作
为鲁中大街综合整治的牵头单位,负责鲁中大街综合整治任务的具体协调、督查工作,
安排专人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整治任务。对全市重点工作和十件实事实行专
项督查,坚持每周一调度。全年共组织协调会议70多次,完成省委、省政府督查件12
件,办理省、市领导批示件及交办事项67件,协调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91件,办
结率均达到100%; 受理市长电话700余次,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进一步
强化综合协调力度,本着“围绕大局抓协调、主动协调不越位、大胆负责不推诿”的
态度,找准位置,把准角色,积极协调好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部门之间
团结协作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特别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冲突扯皮问题,
注重通过深入了解,找准矛盾的焦点,多做化解工作,及时消除分歧,保证各项工作
协调一致和正常运转。积极协调好莱钢集团、鲁中冶金矿业集团、新矿集团等中央、
省属企业与地方的关系,搞好全方位服务。三是着力提高信息工作水平,切实加强电
子政务建设。坚持信息工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决策,服务于重点工作的落实,
按照提高质量增数量,注重实效争位次的总体思路,跟踪全国、省及市委市政府的阶
段性工作重点、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向领导反馈全市重大社情民意和工作动态,促进
了工作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连续报送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
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招商引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三农”问题、民营经济
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部分信息被转报国务院办公厅。 全年上报信息600余条, 编发
《莱芜政务信息》130期,《山东政报》免费赠阅数新增500份,信息工作列全省17地
市第13位。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对莱芜市政务专网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政府专网性
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年底,全市网络平台已搭建完成,并与省实现了高速宽带连
接, 联网单位已达110多个,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
进一步规范、优化工作程序,着力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
效率。围绕提高行政效能,办公室进一步抓好《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规章》的落实,对
工作、学习、纪律、行政管理和每个岗位都进一步规范,精简、优化各项工作程序,
实现目标到岗,责任到人;大力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提倡马上就办、急事急办、特
事特办,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力求工作规范化,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都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格把关,环环相扣;对基层和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坚持
快办、办好,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压缩
会议,精简文件。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反映的会议和文件较多的实际,办公室党组进
一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严格落实会议审批制度,从严控制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或拟
请下级政府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做到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以合并召开的合并召开。
从严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坚持开小会、开短会,开现场办公会、调度会,注重解决
实际问题,增强会议效果。尽量减少礼仪应酬性活动,让政府领导腾出更多的精力想
全局、抓大事、办实事。大力精简市政府和办公室文件,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把关,减
少发文数量,提高文件质量。三是加强值班工作,做好后勤服务。牢固树立“办公室
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全面做好各项行政服务工作。加强值班工作,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值班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各类灾情做到了迅速反应、及
时汇报、妥善处理。进一步规范接待登记、汇报制度,严格接待标准和服务程序,做
到了态度诚恳、待人热情、服务周到、工作细心、客人满意。全年共接待来宾3600多
人次, 其中省部级以上20人次,地厅级400人次,外来客商2000余人次。精心组织会
务工作,做好市政府领导政务活动的组织安排。中国(莱芜)钢铁博览会期间,按照
工作分工,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会务工作,做到了客人满意,领
导放心。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科学调度,强化安全,定点停车,累计安全行车
130多万公里。 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办公室财务管理,坚持原则,合理
开支,有效地维护了廉洁勤政的政府形象。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
斗力。始终把班子的团结协作、服务大局、务实高效和示范带头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
各位党组成员坚持以对事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充分发
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办公室党组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
子成员之间多交心、多沟通,相互理解,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
展。工作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怕困难,坚定不移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从不
讲条件,搞妥协;作风上求真务实,讲真话,办实事,真抓实干;生活上严格要求,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做出格违规的事情。党组成员之间讲团结、讲配合,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上相互支持、人格上相互
尊重、感情上相互沟通、生活上相互关心,形成一个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相互信任、
相互支持的干事创业整体,整个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二是抓好组织建设。
自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党总支和各支部班子不断健全,较好地发挥了基层战斗堡垒
作用。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培养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1名预备党员转
为正式党员,3名同志被吸纳为预备党员,6名同志被确定为新的发展对象。严格执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先后推荐3名同志
担任了正、 副县级领导职务,6名同志被提拔为正、副科级干部。三是抓好经常性的
学习教育活动,深化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江泽民文选》等,引导广大党员
干部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结合在全市开展的新一
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思想、查工作、查作风,认清优势,找准不足,鼓足干劲,
进一步树立了创争一流的精神风貌和埋头实干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的意识和做好工作的自觉性、能动性。深入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兴干事创
业新风尚”主题教育活动,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为契机,加强个人品德教育,树
立和维护好办公室的良好形象。认真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活动,组织党员
干部外出接受传统教育,组织观看先进事迹纪录片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从正反两
面教育引导大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在加强政治学
习的同时,强化市场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经济、英语、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的学
习,引导教育广大党员着力在把握全局、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狠下功夫,
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把握规律、开拓创新、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政府法制、无线电管理、人防以及包村、联系民营大户等工作也取得了好的成绩。
政府法制工作。一是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调研起草、受理审查、论证把关、协调会商,
着力提高文件质量。二是认真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扎实做好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工作。已有44个单位报送了行政执法依据资料。三是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
认真清理各类文件和收费项目,办理好市政府领导的批办件和各部门的执法咨询件。
四是不断强化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同时,对全市各级行政复
议机关的复议工作及时进行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全市依法行政的水平。人防工作。一
是完成市、区、街道三级防空袭方案修制定工作,并且得到了省政府、省军区的同意。
二是狠抓人防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完成结建项目28197万平方米,是前五年的总合。
维护、 维修早期人防工程6处,累计1600平方米。加大人防执法力度,人防政策性收
费完成1126万元,超额完成了省定任务。平战结合,成效显著,创收达50万元。三是
加强人防组织指挥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人民防空指挥所暨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基地即
将开工建设, 建立健全了7支人防专业队伍。无线电管理工作。按照“科学管理、保
护资源、保障安全、健康发展”的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开展无线电台站清
理登记工作;严格设台审批程序,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包村工作。重点围绕招商引资、
兴修水利、架桥修路、土地开发和劳动力转移开展工作。开发治理山地1000亩,全面
完成自来水配套工程,建桥涵、拦水坝10余座,清理开挖河道1500米,修环山路2000
米, 新修水泥路500米,协调落实资金30余万元,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联系民
营大户工作。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有关部门密切
配合,最大限度地帮扶民营企业。年内,办公室和有关部门联系的莱芜市天元气体有
限公司和市韩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两家民营企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市政府办公室)

【政府法制工作】 规范性文件拟制。按照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发展
稳定的重大决策,立足实际,不断加强制度创新,严格调研起草、受理审查、论证把
关、协调会商等项工作,着力提高规范性文件拟制质量和水平。2006年,共起草、审
查修改规范性文件17件,报请市政府批准发布11件;审查修改一般性涉法文件20多件。
对印发的规范性文件逐一撰写起草说明和备案报告,按要求及时代市政府向省政府备
案。在文件制发过程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一是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
活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为更好地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
现“居者有其屋”目标,审查提报了《莱芜市城市低收入家庭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管理
办法实施细则》《莱芜市城市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实施办法》,推动了全市住房保
障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保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审查了
《莱芜市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 。5月修改提报《关于进一步加
强全市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保障全市人民用药安全。二是加快
城市管理、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文件的出台速度,为“双创一巩固”活动提
供法制保障。先后审查完善《莱芜市城市管理规范标准》《莱芜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莱芜市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
理费征收管理等方面的文件,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
要意义。 三是积极推进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6月审查提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将行政服务向基层延伸,努力提高服务中心规范化运作
水平,积极推行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进一步充实便民服务项目,不断扩大服务范围,
切实发挥便民利民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搞好调查研究,认真起草“四五”规划。根据《全面推进依
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山东省依法行政第四个五年规划》,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 立足全市实际,起草《莱芜市依法行政第四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由市政府批准发布实施,对切实做好全市今后一个时期的依法行政工作作出了明确部
署和具体要求,并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为依法行政“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
采取集中培训和部门自行组织相结合的方式,明确重点,强化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通
用法律知识以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门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共组织或配合城管
等部门举办培训班7期, 极大地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了依法行政水
平。同时,组织两区及有关部门面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
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学法、守法意识,提高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自我保护能
力。
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为认真开展好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做好全市的行政执法
责任制推行工作,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省
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05]37号文件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工作的通知》
等文件精神,先后起草《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推行行
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通知》,并由市政府发布实施,对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
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
安排。目前,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进行顺利,下一步将搞好上下衔接,逐步做好莱
芜市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推行工作。
行政执法监督。 一是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按照
《行政复议法》和《山东省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规定,积极拓宽行政复议受理渠道,
努力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对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案件,及时受理,依法审理,按时
办结,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理中,认真研
究案件材料,调查收集有关证据,走访有关单位和当事人了解情况,对复杂、疑难案
件深入到争议现场进行勘察,召集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听取意见,力求做到事
实清楚, 证据充分,依法裁决。2006年,市政府法制办共收到复议申请14起,立案8
起,转送1起,审结8起,结案率达到100%。同时,对全市各级行政机关的复议应诉工
作及时进行指导,对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促进依法行政。坚持有备必审、
有错必纠,审查各区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备案文件50余件,组织或配合药监、监察等
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10多次,有效地促进了各级各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认
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法制服务,当好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
全年共办理市政府领导法律方面的批办件及法律咨询意见20多件。
(陈义尚)

【无线电管理工作】 无线电台站管理。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局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
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莱芜市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加大宣传力
度,在莱芜电视台、《莱芜日报》以及市政府网站上播发、刊登《莱芜市无线电管理
局关于开展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专项工作的通告》,提高了无线电设台单位和社会各
界对开展这项活动的认识。三是积极参加省办举办的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工作培训班,
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四是有步骤、分阶段的推进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工作,
摸清底数,切实保证工作效果。
无线电干扰查处。一是加强无线电干扰设备(手机信号屏蔽器)的管理,摸清干
扰设备的设置情况,对某些单位乱购乱设的无线电干扰设备进行清理,保证了公众移
动通信的正常运行。高考期间联合市保密局加强各考场所设干扰设备的管理,严格限
定其使用范围和时间,同时与莱芜移动公司联合在莱芜电视台发布告知,争取广大移
动通信用户的理解,避免了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二是认真受理设台单位的干扰投诉,
查处干扰2起,保障合法无线电通信业务的畅通运行。7月27日市移动公司反映在经济
开发区原山路附近公众手机通话受到干扰,经常出现掉话甚至没有信号的现象,接到
投诉后,局里立即派出监测小组携带设备到原山路附近进行现场监测,发现该干扰信
号是某公司在生产车间设置的无线电信号屏蔽器发出的,经了解其生产工艺属国家机
密,根据国家公安部门的要求安装使用,通过协调该单位将屏蔽器的功率调至最低,
消除了对公众通信的干扰,并责令其补办了相关手续。
技术设施建设。一是制定《莱芜市无线电管理突发事件和重大事项处置应急预案》
以及《反邪教斗争中处置无线电管理突发事件工作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使监
测车辆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为防范、查处和打击各种利用无线电技术手段进行
的非法活动提供保障。二是配合省无线电监测站和有关公司对固定站及移动站进行更
新、维护和现场调试,做好二期工程收尾工作。三是克服设备配套差带来的困难,保
质保量的完成了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的年度检测任务。共抽检莱芜联通公司蜂窝基站33
个,莱芜移动公司蜂窝基站21个,莱芜网通“小灵通”基站55个,占年度计划的100%。
四是做好日常无线电监听工作,坚持每工作日监听5小时以上,并实行“两会”期间、
重要节假日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累计监听达1650小时。
无线电管理费收取。一是主动加强与各设台单位专管员的联系,从服务入手,认
真解决设台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到以服务促管理、促收费。二是严格按照国
家、省有关规定收缴频率占用费,依法开展收费工作。
(边永生)

【行政审批服务】 2006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认真履行“便民、高效、规范、廉洁”
的服务宗旨,深入开展“审批服务全面提速年”活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扎实工
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年内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获得
全市“工作创新奖”。深入开展“审批服务全面提速年”活动,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
高。一是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以市政府文件下
发。文件对扩大服务范围、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创新审批方式、完善四级行政服务体
系等方面作了规定,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地推动了各级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二是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以搬迁新址为契机,
按照“应进俱进”的原则,将适合进入的行政许可事项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
事项纳入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功能。经过调整充实,中心窗口单位达到60个,其
中具有行政许可职能的单位42个,便民服务单位18个;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事项达到
334项,收费项目89项;窗口工作人员126名。进入中心的各类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基
本完备,各道工序成龙配套、链条完整、衔接有序,充分体现了“一站式”服务的优
势。三是努力完善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各窗口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审批
程序,承诺时限进一步缩短。在大厅设立领办服务处,全力推行领办服务制度,对各
类项目提供政策咨询、全程引导等服务。完善并联审批办法,严格实行首办窗口负责
制,对重大事项及时组织联审,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强化硬件建设,美化环境,为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提供温馨的场所。市行政服务
中心办事大厅经过内外装修、改造,于2006年9月9日迁入新址。新建设的服务大厅分
上下两层,办公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设置了窗口资料间、客户休息室等,停车场
地、制冷供暖、消防设施、安全防护等功能配套齐全,窗口微机等办公设备也统一进
行更新,办公环境得到改善,为办事群众和窗口人员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场所。
强化内部管理, 严格考核奖惩,窗口工作规范运行。一是认真实施ISO9001质量
管理体系。根据清理规范后的项目情况,重新修订《质量手册》和《作业指导书》等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修改完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之更加贴近中心实际。进一步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执行体系文件,认真做好管理评审和内审等各项工作,促进
了质量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10月,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年度审核。二是进一
步规范服务行为。加强窗口工作纪律的检查。在一楼大厅设立咨询投诉处,中心机关
安排专人值班,接受服务对象的咨询和投诉。严格考核奖惩。重新修订窗口工作考核
办法,使考核工作进一步公开化、科学化、微细化。根据日常考勤、检查情况和窗口
互评结果,做好了文明窗口和服务标兵的评选工作。10月,开展“微细化服务月”活
动, 督促窗口人员认真遵守行为规范,注重服务细节,开展规范服务,进一步提高了
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对项目办理情况的督查。及时对各窗口项目办理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跟进督查,促进各类办件按时规范办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年向服务对
象发放征求意见卡6300多份, 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四是加强对分中心的管理
和指导。 认真执行分中心管理办法,加强对分中心的管理督查。3月,组织人员对各
分中心进行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11月,新设立市出入境检
验检疫局分中心, 使分中心的数量达到5个。各分中心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创新服务
方式, 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全年累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30万余件,按时办结率达到
100%。五是搞好中心网络建设。对审批管理系统和各窗口计算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审批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审批系统运行慢、安全性能低的问
题,研究提出升级改造方案,对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做好了中心网站建立的准备
工作。
加强区、乡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建设,行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
善。加强对区、乡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的督查指导。4月,
组织人员到各区行政服务中心和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检查, 5月和10月,分别
召开两区和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座谈会,安排部署各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建
设,调度检查区、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考核标准落实情况,促进了四级行政服务网
络的逐步完善。两区都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全区便民服务网络规范化建设
的意见》,对服务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区级行政服务中心进厅单位和项目有
所增加,“体外循环”的现象逐步得到解决,办件数量稳步上升。进一步加强乡镇便
民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充实便民服务项目,规范服务行为,做到项目进的来、事办得
成,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扎实推进,全市88%的行政村(居)
建立起代办服务点,基本实现了为民服务的零距离。新华社山东分社《高管专供》和
《山东监察简报》分别介绍了莱芜市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将行政服务向基层延伸
的做法和经验。
切实抓好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加强政治和业
务学习。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 强化业务培训。9月,举办窗口人员培训班,对进入中心的39
名窗口人员进行了岗前技能培训。结合审批业务实际,组织窗口人员积极撰写体会文
章,全年出学习专栏10期。二是抓好中心党建工作。切实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责
任制》,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健全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管理和监督。加强组织建设,组织了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做
好发展党员工作,全年有4名同志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4名同志按时转为中共正式
党员,6名同志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四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宣传交流。
“三八” 妇女节组织全体女同志到汪洋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4月中旬,组织举办
中心第四届乒乓球比赛; 4月底,举办“创优质服务,建文明中心”演讲比赛和服务
理念大讨论活动;“七一”前夕,组织全体党员到莱芜战役纪念馆参观,重温入党誓
词;10月,组织窗口人员棋牌比赛。强化对外宣传。积极编发行政审批信息,与各窗
口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录制《让窗口洒满阳光》的专题片,电视台、报纸对行政服务
中心工作进行了连续报道。在淄博召开的全省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联席会议上作了《横
向拓展,纵向延伸,构建便民利民行政服务网络》的典型发言,进一步扩大了中心的
社会影响,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吕永华)

【人事工作】 莱芜人才市场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
持下, 克服困难,加大投入,于5月25日在高新区启动莱芜人才市场建设,年底前建
成并投入使用。 办公楼规划设计5层,建筑面积5777平方米,投资1000多万元,集人
才市场、人事考试、人才培训、军转干部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拥有1100平方米的人才
交流大厅和信息发布室、档案室、测评室、会议室等设施,装备了先进的信息网络系
统、 远程视频系统、音像广播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设有LED电子大屏幕,拥有专业
门户网站——莱芜人才交流网,并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莱芜嬴才人力资源有
限公司,为全面提升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搭建了良好平台。
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一是加强公务员法的宣传培训。在各级机关进行公务员法普
及培训,提高了广大公务员的法制意识、道德水准,营造了学法、用法、执法、守法
的良好氛围。二是扎实搞好公务员登记。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实施公务
员法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全市
实施公务员法工作方案和登记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此基础上,
坚持组织登记和自上而下、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加强督促指导,
扎实有效地开展登记工作,市、区、乡三级公务员登记工作年底前基本完成。11月市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鲁平带领法工委负责人对全市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情况进行了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事局的专题汇报,均对公务员登记“四审六
关一核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三是加快公务员管理制度创新。在搞好公务员法入
轨运行工作的同时,在公务员招考录用、竞争上岗、年度考核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完善选人用人办法。 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举办4个
主题班次、 培训213人,选调30多人参加省组织的专题培训班。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工
程,在全市政府机关普遍推行佩证上岗制度,组织开展以弘扬“公务员精神”为主题
的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
机构编制管理与改革。认真组织学习事业单位改革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调整充
实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研究提出莱芜市加快改革试点的思路和意
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并列入2007年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落实市委、市政
府战略决策,及时做好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等有关机构论证设置,探索开展
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启动人事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名称,将实名制管理实施范围延伸到市区派驻机构,莱芜市推行乡
镇实名制管理的做法得到中编办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人事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开通“12310”机构编制监督举报专用电话,按照省里要求
部署开展事业单位进人管理专项检查。 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按要求对411
个市直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了年检,为96个单位办理了登记手续,较好地发挥了登记监
管职能。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荐上报的山东泰山钢铁集
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高振民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莱芜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钟实被省政府批准为2006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组织开展第二批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工作,市林业局工
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张玉贞、市畜牧办公室高级畜牧师曹洪防、市新艺粉末冶金制品有
限公司工程师吕元之、市汶源热电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闫家华、莱城区花园
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吕荣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魏光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医师李丰举、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玉敏、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黄庆玲、市工程质量
监督检测总站高级工程师李斌等10名专家荣获2006年度莱芜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
家荣誉称号,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突出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完善专业技
术人员评价政策,规范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人
才优先得到培养和重用。注意发挥综合管理职能,指导协调卫生、财政、教育、统计
等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
教育活动,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显著增强,参加人数超过1万人次。截至年底,
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4317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83人,副高级
4439人,中级18743人,初级19812人。全市已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
人才交流服务。围绕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智力,组团
参加中国山东第四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通过多种形式引进或聘
用了一批较高层次的人才来莱芜市工作或服务。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引进吸收高新技
术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2个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和1个农业引智推广项目。加快人才资
源市场化配置,积极发展公共人事人才服务,市、区人才服务机构新增人事代理人员
520人,同比增长35%,存档总量达到13000余册;举办综合性人才交流会5次,提供就
业岗位6100多个,达成就业协议2600多个;网上人才市场发展迅速,莱芜人才交流网
内容更加丰富, 人气不断攀升,现注册招聘企业达840家,求职人才5200人。
军转安置和毕业生就业。坚持把军转安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加大协调力度,
改进安置办法, 圆满完成72名计划分配、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接收安置任务,协
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了15名随调家属和18名随迁子女就业入学问题。认真落实企业军
转干部解困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完善毕业
生市场就业机制,建成开通莱芜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形成省、市、区三级就业服务
信息系统,实现了毕业生招聘、签约、派遣的网上办理。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和
就业指导服务,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招募“三支一扶”毕业生、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
基层就业等形式,拓宽了就业渠道,有效地遏制了高层次毕业生的流失。
工资福利和离退休工作。研究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印发莱芜市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实施意见,召开专门会议对全市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津贴补贴等工作作出部署。
坚持从严从细,认真做好1197人次的工资津贴、退休退职审核审批工作,完成莱钢所
属学校移交地方后810名教师工资的审核审定工作,按要求为11986名工作人员审核发
放年终奖金。
人事考试工作。以树良好形象、创社会品牌为目标,严肃考风考纪,实施依法治
考, 精心组织完成14120人次参加的38项报名考试工作,完成80个工种1540人参加的
技术工人技能操作与理论考核工作,在社会化考试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强人事考试信
息化建设,开通莱芜人事考试信息网,在会计、卫生等多个系列推行网上报名,实现
证书发放、资格审查、缴费等项目一站式服务。
其他工作。加快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目标管理一级标准对所管理
的10500余册干部档案进行重新整理归档。 部署开展人事系统“五五”普法,加大人
事信息宣传力度,及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人事信访、人事统计等工
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人事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标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
平进一步提高,市人事局先后荣获2006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机关、
行风建设十佳单位、全市“四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郑希文)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全面抓好新一轮就业政策的制定和
新旧政策的衔接落实。 按照国务院36号文件和省政府3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莱芜市
《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通知》 及6个配套文件,进一步降低了政策门槛标准,
扩大了政策享受范围,使就业扶持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全年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
6676个; 为从事个体和私营经济或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486.5万元;减
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366.9万元;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减免税收889.9万元;
全市筹集再就业资金1200万元;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1120.8万元;发放小
额担保贷款560万元,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二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
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困难群体的就业。市、区就业服务机构先后举办下岗失业人员进
民企、农民进城务工、随军家属安置、技能岗位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83场次,
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5137余个,有10723名求职者实现了就业。三是进一步做好培训工
作,把培训作为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认真组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
计划。 搞好技能扶贫工作,150名特困生免费就读技工学校。发挥市技工学校和劳动
就业训练中心开展就业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
完善集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担保、优惠政策扶持以及后续跟踪服务为一体
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四是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积极促进劳务输出。面向国内外、省
内外市场,促进跨地区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大力开展国际劳务合作,鼓励劳动
者境外就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2006年,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
业1913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921人,分别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112.6%和164
%。组织市外农村劳动力输出9510人,其中境外输出1216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8.8
%和101%。 城镇登记失业率3%,较好的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累计培训下
岗失业人员4336人,完成年计划的144.5%,其中创业培训810人,完成年计划的162%。
市技工学校招生1012人, 完成计划的126.5%,765名毕业生安置率100%,高级技工学
校筹建工作正在进行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6738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5147人。
社会保障工作。一是继续实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目标责任制。以个体、私营、灵
活就业人员为重点, 加大扩面工作力度,坚持扩面数量和质量并举,实现参保人数、
缴费人数、基金收入同步增长。二是积极进行调研分析,加快完善社会保险的相关制
度。改革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照“增加的逐步加,减少的不减发”的原则,
确保新老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合理衔接和新老计发办法的平稳过渡。全面完善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积极探索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办
法,将广大农民工列入医疗和工伤参保对象;出台《莱芜市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实施办法》,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力度,
确保基金安全。认真执行各项保险政策和有关规定,依法收缴和使用基金,努力做好
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等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运行。加强“金
保工程”建设,强化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四是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支付。按时做
好离退休人员待遇增加工作,各项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在100%。五
是积极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区管理工作,提高社会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继续巩固和
推进委托企业创办“社区”工作,推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确保退休
人员社会化管理、 社区管理双目标的完成。 2006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
179497人(企业148486人、机关事业31011人),收缴基金61001万元(企业49001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12000万元),企业职工参保人数较年初净增7623人,完成年计划的191
%。 失业保险参保总数达134853人(企业108853人、 机关事业26000人),收缴基金
4609万元(企业3310万元、事业单位1299万元),企业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020人。医
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5000人,达到13.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88%,收缴基金17860万
元。 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0000人, 达到9.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25%,收缴基金
153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6200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总数达60043人,基金结
余6099.75万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退休审批、工伤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等各项工作更加规范。
劳动保障执法、劳动争议处理和参与企业改革工作。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收
入分配指导, 全面启动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将最低工资标准由420元调整到
480元。二是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工作,规范执法程序,营造公正透明的劳动保障法制环
境。开展劳动保障年检、社会保险、禁止使用童工和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等4项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故意拖欠、克扣工资、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随意加班加点
等违法案件,执法效果明显。三是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立“立足调解、仲裁为
主、诉讼为辅”的劳动争议调处制度,努力改进办案方式,简化办案程序,保证了案
件审理的公平与公正。四是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坚持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加强
对改制工作的事前指导、事中审核和事后督查,妥善处理企业遗留问题,努力化解矛
盾, 维护社会稳定。全年共接受劳动保障咨询289 人次,接受举报、投诉178件次,
立案查处案件61起,补签劳动合同9300份,补办用工手续2004人,新增参保人员2434
人,补缴养老保险费171万元,补缴失业保险费209万元。劳动争议仲裁处理办结案件
131起,按期结案率100%,为企业追回损失84万元,为劳动者追索各种赔偿191万元。
审核鉴证劳动合同21346份, 纠正违法无效条款40余条。对涉及全市进入改制、破产
程序的57家企业的28549名职工权益依法进行了审核, 维护了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推
进了企业改革稳步进行。
自身建设。继续把行风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落实到行动上,着力
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劳动保障服务长效运行机制。依托
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和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全面实行人性化管理,落实“一票征缴”、
“一条龙”服务,建立首问负责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挂牌上岗制度、政务公开制度、
服务AB角制度和岗位服务标准。积极参与市政府的“行风热线”、省厅的“阳光热线”
节目,利用“12333”劳动保障法律咨询热线为企业职工解答问题1300余个。同时,加
强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培训,提高了大家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年内,劳动保险处
被评为全省社会保险工作先进集体, 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先进个人,24
名同志单项工作受到省、市奖励,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评为“优秀服务窗口”,工
作人员被评为“文明服务标兵”。
(亓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