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6&rec=16&run=13

【招商引资】 全年新引进合同以上项目53个,总投资48.62亿元,其中投资5000
万元(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36个;新开工建设大项目24个,建成投产项目25个。
高新区自身引进合同以上项目31个, 总投资29.47亿元,其中大项目23个;完成招商
引资任务内资25757万元,实际到位外资2187万美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257%和104
%。 一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借助市委选派的专业招商干部,调整充实人员,形成了
35人的专业招商队伍,并组织了专业招商干部培训班,提高了整体素质。二是抓住接
轨济南的机遇,从济南直接引进或从外地引进可为济南优势产业配套的项目17个,总
投资14.98亿元。 三是抓好“三个面向”,即面向高新区钢铁深加工、纺织服装、饮
料食品三大支柱产业,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地区,面向日韩、港澳台等重点境
外区域,大力开展产业招商、蹲点招商和境外招商,引进项目中三大产业项目投资占
总投资的65%,新引进过千万美元项目2个。四是发挥“两个积极性”,即发挥已入区
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企业增资扩股、扩大规模,一批重点企业相继追加投资,如
鲁中汇源公司新上生产线3条,泰丰纺织集团新上6万纱锭,环球汽车零部件公司增资
350万美元; 发挥全市一批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引进项目中属莱
芜市民营企业和外地客商合资合作的有18个。

【环境建设】着力完善硬环境。以建设“精品城市”为目标,以“双创一巩固”
活动为动力,以区域扩大和打通凤凰路为契机,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坚持高起
点规划,调整凤凰路北延段建设及景观规划,编制新扩区域总体规划;加强规划执法
检查,严格审核63个单体建筑方案,提高了规划设计水平。坚持高强度投入,完成基
础设施投资1.79亿元(其中管委会投资1.06亿元),主要建设了九路三桥两站两校和
六大管网,建成道路8.3公里,铺设管线3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消防站、
滨河变电站主体陆续完工,凤凰路南延段等新区主干道路相继开工。坚持高效能管理,
积极开展“双创一巩固” 活动,组织专项整治30余次,拆除违法建筑323户,拆除更
换广告牌724块, 取缔店外经营、占道经营2894处,提升了整体形象。全力优化软环
境。实行规划建设手续网上申报审批,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行政服务大厅规章制度,
办理各种审批或便民事项2100多件,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召开项目推进现
场办公会2次, 开工协调会12次,及时协调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区刑
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3.8%和3%,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营造了稳
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发展水平】更加注重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
增长,全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亿元,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3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8%、32%和38%;实现税收总收入1.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198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1.4%和5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
共实现产值39亿元,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4%;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形成,新引进电子
信息产业项目2个;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新引进服务业项目9个,南方商城等一批
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以宾士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集群初步形成,会展中心举
办各类活动70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比上年
增长47%。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2家,共实现利税4亿元,
利润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和72%;产值过亿元企业8家,利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
6家,税收过100万元企业24家。更加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全区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6家, 总数达19家,占全市的42%;新开发国家级新产品5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7.1亿元,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6.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更加注
重土地集约和节能环保, 严格落实土地集约利用标准, 收回低效闲置用地73亩,对
118.88亩用地限期追加投资,提高了利用水平;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等制度,
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率均达
100%,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新区建设。

【发展活力】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把管委会国际质量、环境两个管理体系整合完
善为一套体系,使内容更加精简、职责更加明确、程序更加简化,工作效率、服务质
量不断提高,这在全市党政机关是第一家,在全省开发区也是比较先进的。创新城市
建设管理机制。在城市建设上,形成“拍卖土地增值一块、经营无形资产收益一块、
招商引资节省一块、出让市政设施变现一块”的办法;在城市管理上,把凡能推向市
场的项目一律推向市场,变“花钱养人办事”为“花钱直接办事”。全年实现政府纯
收益395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8%;通过拍卖公厕经营权、以广告权置换果皮箱、
出让国有股份等办法, 置换或节省资金869万元。创新村居管理体制。形成“资金折
股、量化到人;股金代管、保值增值;收益分配、长期不变”的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方案,并在资产较多的村居大力推行。

【发展基础】 牢牢把握城乡统筹这个主题, 积极推进“两个集中”,着力构建
“三个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谐高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两个集中,即
推进村居发展用地向统一规划的工贸小区集中、住宅用地向统一规划的居住小区集中;
新规划工贸小区2处,新建标准厂房10.1万平方米,拆迁旧村10.16万平方米。三个体
系,即健全劳动就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民主管理体系。年内培训安置村居劳动力
1020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78%,并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按每人每月1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每人每年700元实行差额补
助;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符合条件的每人每月奖励50元;强化以财务公开为
主要内容的村(居)务公开,积极通过资产改革落实村民民主权利。大力发展社会公
共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880万元,吴伯箫学校小学部投入使用,滨河小学
一期工程主体基本完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足额拨付,教
师待遇全面落实。规范发展村居卫生室9个,6次聘请专家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提高了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抚恤优待、特困救济等制度,发放现金、生活用品共计
94.2万元,实现了户户尽保。深化村级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得到了省计生委领导的高
度评价。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积极开展群
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赵 建 朱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