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6&rec=121&run=13

【利用外资】 2006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38个,合同利用外资额12209万美元,实际
外商直接投资额(FDI)10639万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一是支柱产业和骨干企
业利用外资明显增多。全年冶金铸造、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利
用外资5860万美元, 占利用外资总额的5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增势明显。二是
利用外资方式不断创新。 年内全市新批外资并购股权项目2个,分别是泰丰纺织集团
有限公司和泰达智能车库有限公司,合同利用外资额4002万美元,截至年底,已到位
外资2070万美元,为完成境外上市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外资项目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汇源果汁、环球汽车零配件、恒丰制衣、银河利达纺织、万兴果菜、通海食品、泰达
车库、万荣不锈钢、韩莱建材等一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
的新亮点。四是利用外资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全市利用外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1
个, 比上年增加4个。实际投资前10位的依次是香港、美国、台湾、韩国、英属维尔
京、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和加拿大。
【外贸进出口】 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2亿美元,达到122326万美元,增长
16.2%。 其中出口97379万美元,增长47.5%,增幅居全省第1位;进口24947万美元,
下降36.4%。 进出口、出口总额均列全省第12位。荣获全省出口工作发展进步奖。全
市外贸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主导产业出口全面增长。 全市冶金铸造产品出口
65960万美元,增长55.1%。纺织服装产品出口15072万美元,增长18.9%,其中纺织品
出口8469万美元,增长47.6%;服装出口6603万美元,下降4.9%。农产品出口11115万
美元, 增长61%,其中生姜及姜制品出口5.7万吨,增长39%,出口额2698万美元,下
降25.6%;大蒜出口9.3万吨,增长138.5%,出口额6507万美元,增长207.5%。二是骨
干企业出口增势强劲。全市年出口额过5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20家,比上年增加6家,出
口额达到89513万美元, 增长48.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1.9%,拉动全市出
口增幅提高44.2个百分点。出口额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其中莱钢集团出口
55763万美元, 增长54.5%;泰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出口6818万美元,增长58.2%;泰
山钢铁有限公司出口4788万美元,增长264.7%;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出口3715
万美元,增长16.3%;银河纺织集团出口3445万美元,增长74%;慧通轮胎有限公司出
口1948万美元,增长36.7%;泰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1779万美元,增长31.4%;东井
食品有限公司出口1412万美元,增长146.9%。三是出口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共有
进出口实绩企业141家, 新增46家,新增出口额3003万美元,拉动全市出口增幅提高
4.6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出口额过100万美元的企业7家,分别为一品农产882万美元、
泰祥物资514万美元、王子服饰254万美元、泰捷信物流214万美元、艺景林果114万美
元、 东瑞纺织108万美元和东硕经贸107万美元。全市民营企业出口24551万美元,三
资企业出口1012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4%和37.4%。四是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至
12月,全市一般贸易出口83340万美元,增长91.9%。受国家禁止生铁、钢坯、造纸搞
加工贸易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市加工贸易出口14039万美元,下降37.9%。五是出
口市场进一步扩大。 全市出口市场达到116个国家和地区,比上年增加13个。其中,
出口亚洲市场80704万美元, 增长50.7%;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10079万美元,增
长10.1%;出口新兴国家市场6596万美元,增长94.9%。六是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
显成效。 冶金铸造行业的型钢、带钢、特钢、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5.9亿美元,
占60.8%, 增长210.5%。钢锭、钢坯、生铁等初级产品出口4528万美元,占4.7%,下
降78.7%。省级出口名牌“泰丰”牌产品出口额6818万美元,增长58.2%,拉动全市纺
织产品出口提高43.7个百分点;对美国、欧盟等高端市场出口的农产品达到2037万美
元,增长5.9%。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一是境外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市境外劳务输
出1252人, 增长23%。外派劳务涉及机械、水产、食品、服装加工、电子装配、农业
种植、近海捕捞、幼儿教育、厨师、宾馆服务等15个工种,主要市场有日本、韩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阿联酋等7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年底,全市在外人数累计达到
2105人, 实现境外劳务收入1.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境外投资实现新突破。
2006年, 全市新批境外办企业(办事处)3家,增资企业1家,对外投资总额442万美
元。投资开发境外资源实现零的突破。山东凤金矿山工程公司在俄罗斯设立的俄罗斯
凤金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投资额202万美元,是莱芜市在国外设立的第一家矿山开采
企业。 泰丰纺织集团在澳大利亚设立的温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增资300万美元(中方
21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到710万美元,是莱芜市目前在国外投资额最大的企业。截
至年底,全市境外投资企业达到15家,投资总额3640万美元。三是对外交往进一步深
入。 8月,韩国抱川市政府朴允国市长一行应邀来莱芜市访问,与莱芜市签订了进一
步加强经贸、文化、教育合作协议。11月,抱川市新农村协会应邀到莱芜市考察访问,
与莱城区政府就帮助南栾宫村建设新农村签订合作协议。
【“保亿工程”】 2006年,各级外经贸部门不断适应国家外资统计变化的新形势,
强化调度服务,狠抓督查落实,全市“保亿工程”责任单位把利用外资作为重中之重,
进一步加大境外招商工作力度,全市“保亿工程”任务圆满完成。一是领导带头抓招
商。各级领导积极带头洽谈引进项目,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推进落实工作。全市先后组
团到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10多次。
5月, 副市长毕玉惠带队赴日本举办3次招商说明会,结识客商120余人,与外商签订
投资意向项目3个, 总投资额1050万美元。二是强化载体招商。以雪野湖休闲旅游度
假区开发、济青南线高速公路建设和接轨济南为契机,争取省政府支持,在莱城区、
钢城区分别建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并规划设立外商投资区中园。成功举办“2006中国
(莱芜)钢铁博览会”,邀请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
的1360名客商参加大会,其中签约利用外资合同项目65个,签约额9.16亿美元。三是
加强专业蹲点招商。进一步充实境外专业招商人员,各区分别成立境外招商局,全市
境外专业招商人员达到400多人, 蹲点招商城市达到36个,在上海、东莞、苏州、昆
山、福州、深圳等城市均设立招商办事机构。各级各单位积极完善蹲点招商工作机制,
扩大招商网络,探索市场化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的新途径,收到明显成效。市外经贸
局专业招商人员多次到韩国、日本和国内上海、东莞等地蹲点招商,共邀请接待外商
200多人次,洽谈引进外资项目24个,签约外资合同项目9个,合同外资额5245万美元。
其中, 钢博会共邀请到会外商32人,签订协议、合同外资项目6个,签约额7900万美
元。在钢博会结束不到1个月,就有2个项目落地,走在全市的前列。四是业务部门主
动带头招商。各级外经贸部门主动带头,严格目标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市外经贸
局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招商部和各科室,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并对招商引资完
不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实行“三挂钩、两配套”的绩效挂钩考核机制,
即招商引资实绩与评优树先、招商经费、年度奖励挂钩,设立招商引资配套奖和大项
目奖。主要领导集中精力突出抓招商,分管领导靠上抓招商,境外招商人员全力抓招
商。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科室、招商部招商引资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境外招商人员
会议, 切实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全年引进合同外资项目9个,其
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泰丰纺织、 泰达车库产权并购2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额5245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五是完善考核督查机制。年内,市委、市政
府决定继续在全市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利用外资“保亿工程”,将利用外资
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有关单位,列入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制。各区对利用外资完不成
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利用外资进展情况,市外经贸局每月一调度,市政府分
管领导每两个月一调度,市委分管领导每季度一调度,市考核办公室每半年一督查。
为推进利用外资工作顺利开展,市外经贸部门积极帮助各单位引荐客商、组织谈判、
起草合同章程,从速办结外资项目审批手续。并根据莱芜市产业优势和特点,论证筛
选50多个境外招商项目,编印4000余册中英、中日、中韩文招商指南。
【外经贸企业改革】 市外经贸局成立三个工作组,分头靠上推进落实,先后多次召
开协调会、座谈会,帮助外贸总公司、柠檬酸厂办理土地拍卖、资产处置、房产过户
等手续,千方百计加快改革进度,取得明显成效。市直外贸总公司系统和柠檬酸厂分
别于3月和9月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国有资产全部退出,职工身份全部转换。兆峰陶瓷
的改革工作已完成职工权益测算和资产评估,正在与资产抵押单位协调处理债权,与
鄂庄煤矿协商资产收购等问题,待资产变现后,即可完成改革任务。
【外经贸发展环境】 “大通关”工程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外贸进出口联席会、外
资企业联审会等制度,使外经贸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海关、检验检
疫、外汇管理、国税等部门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分别出台服务和支持外经
贸发展的便利措施;各金融单位全部开通国际结算业务,为进出口企业融资、汇兑提
供便利条件;市、区外经贸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扶持外经贸发展的各项政
策,重视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在免税设备进口、配额的申请、交易会
摊位争取等方面努力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搞好服务。一年来,先后帮助中小企业争取
开拓市场资金153万元,为企业申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400多万元,
争取出口名牌扶持资金10万元, 争取广交会摊位19个,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为泰
丰纺织、 万兴果菜分别争取品牌特装摊位3个和2个,使两家签订贸易合同额增长40%
以上。
(李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