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莱芜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3&rec=44&run=13

【2004年市委印发的重要文件】 2004年,市委共印发文件21份。
(1)2004年1月1日,莱发[ 2004]1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 的通知》。
(2)2004年2月25日,莱发[2004] 2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公共
卫生建设的实施意见》。
(3)2004年3月23日,莱发[2004] 3号文件,印发《市委关于印发〈张高丽同志
在莱芜市调研时的讲话要点〉的通知》。
(4)2004年3月24日,莱发[2004] 4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莱
芜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
(5)2004年3月31日,莱发[2004] 6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6)2004年4月24日,莱发[2004] 7号文件,印发《市委关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定》。
(7)2004年4月26日,莱发[2004] 8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
业发展的意见》。
(8)2004年4月29日,莱发[2004] 9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
快乡镇发展的意见》。
(9)2004年5月12日,莱发[2004]10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莱
芜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通知》。
(10)2004年5月11日,莱发[2004] 11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环
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
(11)莱发[2004] 12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落实鲁发[2004]1号
文件精神继续实施“富民强村工程”的通知》。
(12)2004年6月26日,莱发[2004] 14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13)2004年8月30日,莱发[2004] 15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
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14)2004年12月3日,莱发[2004] 16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科
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 。
(15)2004年9月30日,莱发[2004] 18号文件,印发《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16)2004年11月26日,莱发[2004]19号文件,印发《市委关于今冬明春在全市
集中开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教育活动的意见》。
(17)2004年11月30日,莱发[2004]20号文件,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18)2004年12月29日,莱发[2004]21号文件,印发《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
民政府关于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的决定》。

【政策研究】 坚持“为市委领导服务,为市委中心工作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各项工作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紧扣中心,深化服务,努力当好市委的决策参谋和助手。起草各类文稿230多篇,
150多万字。 其中完成市委主要领导大会讲话和省会发言21次,工作汇报30次(含思
想工作总结) ,外地考察报告9篇,专题调研和典型经验总结11项,省级以上发表文
稿13篇,同时完成了4项重点工作协调服务和论证,编纂了1部文稿汇编。一是开展重
大专题调研,服务市委决策。主要完成了10项调研(论证)课题。关于蹲点招商的调
研。通过到江苏、浙江、上海实地考察督查,完善了市委“收拢拳头、突出重点、专
业蹲点、集约招商”的蹲点招商思路,并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作了专门部署。2005
年高新区规划和重点工作调研。提出“完善南区、建设中区、开发北区”、“新园新
产业、新城新景点”和“打造省内一流工贸园区”的建设目标,成为市委“一号文件”
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加快乡镇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调研。分析乡镇面临的深刻变
化,提出“把乡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把二三产业作为乡镇发展的
首要任务”、“实行分线作战、重点突破”等建议,为市委集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
乡镇发展、搞好综合试点镇和重点促进镇、建设“双带双强”农村干部队伍及继续实
施“富民强村工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打下了基础。关于深化与莱钢合作的调研。通
过与莱钢座谈、到上海宝山区考察学习,明确提出“莱钢发展快,莱芜机遇多”,企
地双方深化合作要“以沟通求互动、抓两头引项目、靠规划管长远”,以《呈阅件》
形式呈报市五大班子领导。关于房干村科学发展的调研。配合省委办公厅、组织部、
宣传部组织房干村《苦干实干、科学发展》的调研,省委书记张高丽作了专门批示,
在省委《参阅件》和《山东通讯》上刊发,《人民日报》分别于7月30日、8月19日摘
登了房干的典型经验。关于砂石资源开发管理情况调研。弄清“破坏性开采、掠夺性
开采”的性质和现状,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砂石资源集中整治活
动的通知》及管理办法,开展集中整治,规范了开采市场,优化了资源环境。三年开
放实践的调研。主要配合市里组织的开放三周年庆祝活动,对三年来莱芜在招商引资、
园区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
化,进行全面梳理和理性总结,编辑出版《开放的脚步》一书,向全市县级以上领导
干部发放。关于经济开发区用地和失地农民安置情况的调研。提出“妥善安置、重在
发展、满足温饱、促进致富”的原则和“四置换、一保障、一加强、一规范”的工作
建议。关于城市土地经营情况调研。重点围绕破解宏观调控形势下的项目用地难题,
提出尽快建立“五统一”的城市土地经营管理工作机制。关于“中国(莱芜)冶铁科
技博物馆”的调研与论证。与国家钢铁研究总院专家进行座谈,挖掘整理莱芜冶铁特
色地域文化内涵,提出“莱芜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冶铁史”的论断,起草关于建设中国
(莱芜)冶铁科技博物馆的初步方案。二是保质保量地起草好市委主要领导讲话,深
化完善市委工作思路。年内共起草领导讲话、省会发言50余篇,近30万字。比较重要
的综合性会议有: 1月16日,市委书记李玉妹在全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
总结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全力培育全民创业思想,激发更多的创业主体,坚定
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继续把合力干事作为最核心的环境;2月28日,
市委书记李玉妹在加快“平安莱芜”建设暨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要把
发展作为稳定的基石”、“创建平安莱芜人人有责”的指导思想,争取在全省率先建
成“平安市” ,并长期保持全省最安全、最稳定市之一的目标;4月23日,市委书记
李玉妹在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提出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好中求快、活中求快、优中求快”,把加快乡镇发展作为城
乡统筹、 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7月16日,市委书记李玉妹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
的讲话,提出“宏观调控是挑战更是机遇”、“高度重视不回避、主动适应不延误”、
“改革是最根本的发展动力”、“执政能力重在发展能力”等指导思想,作出“积极
适应、主动调整、果断治理”和加大蹲点招商力度、加快“两个基地”建设的部署;
9月27日, 市委书记李玉妹在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作出了科
学系统地总结好三年来工作,加快推进执政能力建设的部署;11月19日,市委书记李
玉妹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把思想统一到全省大发展、大变化的
形势上来,抓紧抓牢招商引资、优势产业培育、“富民强村”工程、就业工作、财政
增收等几项事关莱芜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三是做好对上供稿和文集出版工作,总结
宣传市委中心工作。在《人民日报》《山东通讯》《大众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稿
14篇, 向国家级正规出版社供稿5篇。编辑出版《开放的脚步》一书,汇集全市三年
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决策、重要讲话、重大调研。《努力打造山东钢铁生产和深
加工基地——关于我市钢铁产业定位的调查报告》《全市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分
别获全市社科成果一、三等奖。
认真抓好党刊编辑工作,传达市委决策部署。《莱芜调研》是市委的机关刊物,
2004年出版13期(其中一期专刊),编发各类文稿350多篇,约140万字。在编辑工作
中,紧扣发展开放型经济主题和“1243”的工作思路,围绕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三
周年、山东农产品加工企业座谈会、泰钢中宽带正式投产、顺河大街改造工程、第二
届钢铁招商大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平安莱芜”建设、河道治理工程、乡镇发展
座谈会等重大事件、重大工程,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莱芜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
象。同时,总结推广了牛泉镇“走出去,引进来”、艾山街道办事处“创业渐成新民
风”、苗山镇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等。
积极做好农村工作,发挥指导协调作用。认真履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职责,及时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一是制定政策。 参与起草、制定市委12号文件《关于认真落实省委1号文件精神,继
续实施富民强村工作的通知》;形成《关于区乡财政状况的调查》呈阅件,参与制定
《关于对经济薄弱村主职干部发放定额补助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通知》。二是撰
写文稿。起草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全市农村税费改革情况汇报、
两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发言材料,参与筹备了全市农
村工作会,起草市委副书记孙振文同志的讲话。三是开展督查。对两区贯彻落实两个
“一号文件”和减轻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配合省委、省政府督查组开展督查。
四是进行调研。开展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情况、区乡财政收入和村级集体收入情况、基
层农村工作情况调查研究,总结了口镇、辛庄等乡镇招商引资经验和农业局、林业局、
畜牧办等单位的发展经验。
招商引资。 全年引荐招商引资项目13个,实际完成3个。经考核,完成招商引资
额824万元,占任务的266%。
(谢天木 王增林)

【组织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与党员队伍状况。2004年,全市共有基层党委110个,党
总支204个,党支部2697个,党员68409名,预备党员1585名。其中,女党员8193名,
少数民族党员109名。 全年共发展党员1562名,其中,农村、企业、学校、科研一线
发展党员973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62%;35岁以下的党员1144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
73%; 高中以上学历的1300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3%;女党员372名,占发展党员总
数的24%。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把关,
强化措施,保证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优化了党员队伍的结构。
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大力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建设“双带双强”
农村干部队伍的意见》,总结推广了一批“双带双强”农村干部典型,在年底召开的
总结表彰大会上,对35名“双带双强”模范村干部进行表彰,在农村培育了创业主体,
提高了基层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经济薄弱村主职
干部的补助,解决了多年来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下
发《关于对经济薄弱村主职干部发放定额补助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通知》 , 对
812个经济薄弱村的主职干部进行补助,市区两级共转移支付资金685万元。三是认真
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印发《关于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莱芜
市村两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对村两委的职数、交叉兼职比例、“双带双强”干部
的选拔、换届选举的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截至12月底,全市村书记、主任一人兼
的比例达到91.4%,两委交叉兼职的比例达到83%。四是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活动。
编印《干部作风集中教育读本》,下发《关于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活动的意见》,
并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为主题,召开民主生活会,重点查摆作风建设
方面存在的问题,使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五是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分党政机关、城市基层、农村三个层次,分别选择试点,
加强指导,保证了试点工作顺利开展,4个试点单位共评议出不合格党员3名,基本合
格党员2名。 六是扎实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在指导两区继续做好“五个好”村
党支部创建、评选、表彰的基础上,修订“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标准,制定考核细
则, 有8个乡镇被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在“七一”表彰大会上进行了表彰。莱
城区顺利通过了省委“三级联创”检查组的验收,作为第一批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先进区受到省委表彰。
干部工作。按照“基本稳定、个别调整、完善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的原则,大
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年共提拔县级干部81人,调整76人次,市直党群口部门单位
共调整提拔科级干部75人。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
镇长(办事处主任)管理的意见》,加强了对乡镇党政正职的管理。全年调整乡镇党
委书记2名,乡镇长4名,使乡镇党政班子的结构得到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大
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拟考察的81名人选全部进行了考察公示,并全部进行任
前公示,对其中的47名干部实行了试用期制, 1名同志实行了聘任制。对21名试用期
满的副县级干部进行了试用期满考察。按照中纪委、中组部《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
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精神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的会议要求,对全市县级干部
在企业兼职的情况进行了摸底, 对3名在企业兼职的县级干部按照规定进行了妥善安
置。大力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3月,选调8名同志到综合试点镇、重点促进镇工
作;5月制定下发《关于选调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的通知》,选调5名年轻干
部到乡镇挂职; 6月初,选派12名政治素质好、熟悉城建工作的同志,到浙江省嘉善
县、 萧山区跟班学习,学习历时一个半月。
公开选拔部分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9月15 日,召开公开选拔部分副县级领导干
部动员会,对公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在《大众日报》《莱芜日报》等新闻媒体
发布招考简章和公告,拿出市直部门12个副职职位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考。整个公开
选拔工作从9月中旬开始,12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共有586人符合报考条件,涉及
全国9个省份、 山东省14个市。经过笔试、面试、考察等三个环节,共有12名优秀年
轻干部脱颖而出, 莱芜市8名,市外4名,其中外省3名。整个工作组织严密,充分体
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干部监督工作。继续抓好《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组
织开展《干部任用条例》 颁布1周年学习宣传月活动,对部分党委贯彻执行条例情况
进行了重点检查。10月11日至16日,省委组织部检查组对莱芜市贯彻执行《干部任用
条例》情况进行检查,给予了充分肯定。3月,开通“12380”组织系统专用举报电话,
接听受理举报电话14个,均进行了分流交办,并加大跟踪协调督办力度,及时报送了
调查处理结果。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结合领导干部年度
考核、试用期满干部考察和群众来信来访反映,与29名干部进行了谈话。认真落实领
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委托审计部门对15名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经济
责任审计。坚持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制度,及时收集干部问题信息,掌握有关情况,
为干部任免提供依据。 认真受理来信来访。调查处理省委组织部批办信件5件次,本
部信访件14件次。 对81名新提拔的县级干部进行任前公示,收到举报电话5个,举报
信2件,涉及干部5人,均进行了查实。健全完善机制,努力形成干部监督工作的合力。
落实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制度。 共向督查员提供干部调整配备165人次。建立实施与
纪委定期沟通情况制度, 年内会同市纪委对两区及7个市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
廉政谈话。严格把关,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受理关于历史老案申诉来访6件,
协助外地查实莱芜籍老干部历史遗留问题1件。
下派包村工作。11月下旬,对15个包村点三年包村情况进行了考核。据统计,包
村工作组共为包村点打井20眼,建水库(塘坝、蓄水池)27个35万立方米,修防渗渠
17条2.2万米, 开发土地6498亩,修生产路98.9公里,修建桥涵39座,整修村内道路
28公里, 修建校舍98间;帮助调整产业结构4040亩,发展养殖专业户233个,洽谈招
商引资项目26个, 为包村点新上工副业项目63个,村集体收入由2001年的101.9万元
增加到2004年的219.9万元, 增长116%,其中增幅最大的400%;深入开展“送温暖、
献爱心” 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近14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0余件;无偿支援资
金及物料折款达992.3万元, 选调生工作。2004年共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20名,
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15名,并于9月上旬,在市委党校举办培训班,对新录用
选调生进行了集中岗前培训。做好省直机关和市直机关从基层选调生中补充工作人员
选拔考试工作。 通过笔试、面试,有1人考入省外经贸厅工作,从基层选调生中共补
充10名工作人员到市直机关工作。
干部档案工作。认真抓好正县级干部档案的审核和干部档案的管理、提供利用工
作。共审核正县级干部档案95卷,收集档案材料3600余份,提供利用档案1300余卷次,
转入转出档案230卷。 编制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文件汇编》。逐步完善在职干部学
历学位情况登记。
干部统计、工资审批、出国政审、离退休审批、干部调配工作。完成2003年度全
市干部统计工作,编印了全市干部统计资料汇编。严格出国(境)审批工作,共为46
个团组84人办理了因公出国(境)政审手续,为6 人办理了因私出国(境)政审手续。
严格执行退休政策,为23名干部办理了退休手续。加强干部信息化建设。根据省委组
织部对全省组织系统信息化及专网建设的安排部署, 自9月下旬开始施工,利用两个
月的时间,建成高标准机房并投入使用,在全省较早实现了与省委组织部中心节点的
接通。
干部教育和人才工作。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着眼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
质,加大了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力度。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
意见》,对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渠道
及组织保障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科学发
展观和人才观、 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教育,5月27日至28日举办县级领导干部“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专题轮训工作,分两期对全市500多名在职县级领导干部进行
学习教育和培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单增德出席开学典礼,并作了动员讲话。坚持
“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突出特色培训和专题培训,在市委党校的主体班次中
设置了经济管理、工业企业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外经外贸等专题班次,全年举办各
类主体班次16类20期,培训干部1923余人。特别是与山大华特职业经理学院联合举办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会同有关部门在市直机
关干部中开展“四学习一提高”(学市场经济、学英语、学计算机、学普通话,提高
素质)活动,提高了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12月10日,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市人才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引进的6名硕士研究生每人发放安家补助费1万元,另外还为市医
院李学慧同志补发安家补助费5000元。
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加大制片力度,制作的专题片《外村来的“傻”支书》,在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专用频道“党建经纬” 栏目中播出;3部科技宣传片
在省电视台播出。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党员干部
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对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招标购买安装了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1030套。制定《莱芜市农村党员干部现
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标准化试行办法》和《莱芜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
育播放收看规范化试行办法》,建立了随时到现场检查调研制度和月通报制度,确保
了站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干部考核工作。组织2004年干部实绩和招商引资考核工作。评出招商引资暨工作
实绩突出单位59个, 工作实绩突出单位2个;优秀等次领导干部109人。141名同志获
得记功、 晋级奖励,1名同志获“莱芜市经济发展特别贡献奖”银质奖章。评出“经
济开发区建设特别贡献奖”单位6个,6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获“经济开发区建设功勋
奖章”,12个单位被评为经济开发区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市直部门引进的项目共发放
奖金1116.6594万元。 加大对乡镇工作的考核力度,2004年共评出莱城区羊里镇、牛
泉镇、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口镇、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黄庄镇6个乡镇(办事处)
为“目标考核先进乡镇(办事处)”。
“树组工干部形象”学习教育活动。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树组工干部形象”
学习教育活动“再扎扎实实搞一年”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四个必须”、
“两个满意”的指示,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学习教育活动
的意见》,重点在组织系统开展“比学习、比质量、比效率、比规范、比服务、比纪
律”为主要内容的“六比竞赛”活动。组织全市组工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六
比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了集体奖;结合学教活动的开展,组织撰写体会文章,参加
省学教办组织的“树组工干部形象” 理论研讨活动,1篇论文获奖,丰富了学习教育
活动内容,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吕廷祥 吕艳凤)

【老干部工作】 2004年,全市共有离休干部742人,其中,市直单位416人、莱城区
290人、钢城区36人;解放战争时期的494人、抗日战争时期的248人;地厅级4人、县
处级238人、其他500人。平均年龄79.2岁。
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一是抓好督促协调配合,确保离休干部的离休
费、医药费全面落实。协同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合理确定2004年市直单位离休干
部医药费统筹标准,即每人每年9000元。协调配合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认真做好
市直特困企业认定工作,对提出申请的31个市直单位进行详细调查核实,并经市政府
同意, 认定市肉联厂等30个单位为特困企业,所属140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统筹金和
增加待遇所需资金, 共计280多万元,全部由市财政帮助解决。配合劳动保障部门,
全力抓好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金和增加待遇所需资金的征缴工作。2004年,市直
有非特困企业11家, 需缴纳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金和增加待遇所需资金72.95万元,
全部完成了资金征缴任务,为市直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据实
报销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定期对各区进行检查,有效地保证了全市离休干部“两
费” 的落实。二是抓好离休干部医疗保健工作。5月,会同有关部门就做好离休干部
健康体检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全市离休干部普遍查体一次。三是重视关心照顾“双高
期”及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主动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市委老干部局为全市11
名军休干部垫付7000余元的新增离休费,协调有关部门为市直单位军休干部提高了水
电暖补贴标准,为第一干休所住房面积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离退休干部发放了一次性住
房补贴。及时解决老干部水、电、暖、房等方面的困难,围绕老干部衣食住行,全力
搞好服务。结合中秋节、老人节及时组织安排活动,深得老干部好评。四是老干部信
访工作扎实有效。2004年,市委老干部局共收到老干部信访46件,认真做好了解疑释
惑、化解矛盾、落实政策的工作,有效地维护了老干部的利益。
老干部政治待遇落实取得新进展。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印发《春节慰问信》,
市领导李玉妹、刘富春、孙振文、王本群、单增德等同志亲切看望了老干部代表,并
向全市离退休干部表示节日慰问。各单位以老干部党支部(党小组)为依托,采取传
阅文件、上党课、举办读书会等形式,认真组织老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6月,市委老干部局举办全市老干部学习科学
发展观形势报告会,加深了老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为开阔老干部视野,增
强老干部关心支持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信心,国庆节期间,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离休干
部代表参观了城市建设情况等。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加强,涌现出了一
批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其中,市文化局离休干部严静之同
志受到中央组织部表彰,另有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受到省委组
织部、 老干部局的表彰,有17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19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被市委组
织部、老干部局通报表彰。同时,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广泛开展了向全国老干部先
进个人严静之同志学习的活动。
老干部活动丰富多彩。一是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各类比赛和文艺演出。春节期间,
市老年大学组织学员参加文化广场大型文艺表演,获得了“文化广场活动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4月6日,承办由莱钢集团、新汶矿业集团等单位参加的老干部门球联谊赛,
并获得第一名。5月12日,举办全市第六届老干部运动会,39个代表队的400余名老干
部参加了钓鱼、象棋、门球、功拳剑、趣味赛跑等7个项目的比赛。7月23日,以市老
年大学为依托成立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并举办首届书画展暨第八届老干部书画展。
9月21日,组织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保健知识竞赛,两区和市直的7支代表队参加了比
赛,泰钢代表队获得了一等奖。10月16日,组织参加全省首届老干部文化艺术节。市
老年大学选送的2个文艺节目分获一、二等奖,选送的5幅书画作品1幅获一等奖、2幅
获二等奖。泰钢代表莱芜市参加全省离退休干部保健知识大赛,荣获三等奖。二是进
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市老年大学圆满完成了第七期学习班的教学任务,如期开办
了第八期学习班,并创办了市军干所和市水利局两处分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课
程设置更加合理。 钢城区9月13日成立老年大学,开办了首期学习班。另外,市委老
干部局承办全省老年大学教学工作培训班,受到与会领导和学员一致好评。三是组织
开展“四参与一服务” 活动。8月,围绕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等中心工作,通过
发放征求意见表、 走访座谈等形式,向全市120名离退休干部代表征求了意见建议,
为广大老干部关心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畅通了渠道。
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2004年,老干部部门共完成调研文章5篇,被省级
内部刊物采用信息12条。市委老干部局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部门调研信
息工作先进单位”,调查报告《皓首丹心献良策——关于莱芜市离退休干部建言献策
情况的调查》荣获“全省老干部部门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
老干部活动中心经营创收取得突破性进展。2004年,通过强化管理、增收节支、
拓宽领域、 提高效益等措施,完成经营额1025万元,实现利税140万元,分别超过年
计划的28.13%和75%。
(张伟超 亓全意)

【宣传工作】 2004年,全系统认真贯彻“两个必须”要求,实施了招商引资和业务
工作两项全员责任工程,取得较好效果。同时,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
旋律,打好主动仗,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规模大、内容实、效果好的宣传教育活动,
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一是完善思想动
态分析制度,及时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思想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加强党员
教育工作。在全市党员中组织开展“争当创业先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党性教育
实践活动, 重点抓好优秀党课下基层活动,有7篇党课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党课,
其中4篇入选全省优秀党课论文集。 制定下发《莱芜市基层党校工作条例》和《莱芜
市党员活动室工作条例》,指导各级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有3个基层党校、5个党
员活动室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基层党校和先进党员活动室。三是加大典型宣传力度。
“七·一” 前后,集中宣传了7名干事创业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向全省推出了谷体
东这一军转干部先进典型,老典型王守东、房干村被进一步推向全省、全国,产生了
很大影响。四是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开展“弘扬和培育山东精神,塑造
新时期山东形象”、“企业学海尔、职工学振超”等教育活动和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 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企业思想政
治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省组织的“五优”、“双十佳”、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评比和
企业报刊展评活动中,有21个集体和个人分别荣获10个类别的荣誉称号,是建市以来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
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推动了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集中
各新闻单位的整体优势,先后围绕学习莱钢、砂石资源整治、汶河大道土地拍卖会、
农产品生产加工座谈会、出租客运市场规范整顿、城市建设、钢铁招商大会等重点工
作,组织16次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战役,充分运用专题片、系列评论、跟
踪报道、总结典型等多种形式,形成舆论强势,有力地统一了思想,配合了中心工作。
对上对外宣传实现新突破,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经济日报》《半月谈》
《新华社内参》等重要媒体上刊发重点稿84件,完成计划的200%以上。其中在《求是》
杂志第十期刊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钢城》填补了地级市以来在《求是》杂
志发稿的空白。 《金桥》杂志第1期、《山东画报》第11期、国家大型画册《发展才
是硬道理》都对莱芜市发展成就作了重点报道。同时,精心制作两种版本的外宣画册,
发行一套绿色钢城纪念邮册,拍摄三部介绍莱芜情况的综合专题片和一部四种语言的
对外宣传片,协调有关部门建设一批宣传莱芜市优势产业的大型户外公益广告,提高
了莱芜知名度。
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激励作用,促进了全民创业新民风的形成。以解放思想为重
点,深入开展“培育全民市场精神、大兴全民创业之风”主题教育活动,推出一批自
主创业、岗位创业的典型,使全民创业意识深入到千家万户;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市场
化问题研讨征文活动,着力提高人们的市场化意识,开阔市场化思路;注重莱芜特色
文化的研究,总结提炼并大力宣传“崇德尚实、重工厚商、团结奋进、共铸辉煌”的
莱芜特色文化主题语,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组织开
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组织科
学发展观宣讲14场, 四中全会精神宣讲65场,直接宣讲群众3万多人;整合理论工作
力量,加强对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对工作实践起
到了积极的指导推动作用。
充分发挥文艺的感召作用,唤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绿色钢城”的巨大热情。
成功举办“绿色钢城颂”群众文艺创作表演大赛和“大家一起来”大型广场文艺演出
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歌颂绿色钢城的优秀作品,掀
起了群众文化活动高潮。 这一活动历时六个月,有120多个部门、单位的2800多人参
与, 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320多件,近10万人观看了演出,宣传思想工作的群众性特
点得到充分体现,扩大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利
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文艺演出、焰火晚会、书画展、摄影展等系列
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实施了“科字号”文化下乡服务“三农”工程,在
全市乡镇、农村演出30余场次,创新了“三下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活力得到增强。
充分发挥道德的保障作用,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优化。以“美化绿色钢城、优化发
展环境”为主题,加大“诚信莱芜”建设力度,广泛开展“诚信莱芜”大讨论活动,
推出了一批诚信典型;把检查、测评和监督贯穿行风建设始终,通过新闻热线、行风
热线、民主测评等措施建立了行业联系群众的渠道,进一步提高了行业服务质量;加
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确定并积极落实了凤凰剧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
小学生集体参观免费开放、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落地等为未成年人办的十件实事;积
极参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有关部门在市区五条主干道设计建设“特色公益广告
一条街”,开展“卫生清洁日”和“文明健康伴你行”活动,美化、净化了城乡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基础建设,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基金,重点实施农村“五个一”工程(一
条文明街、一个小康书屋或电子书屋、一个科技示范基地、一套家政档案、一套村庄
资料)和文明通道工程,建成了一批示范村和公益广告街(路)。莱城、钢城两区均被
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
招商引资。 2004年市直宣传文化系统招商引资共完成10899.6万元, 占任务的
159.6%。其中完成外资100万美元,向上级部门争取无偿资金到位451.6万元,实现了
历史性突破。
(李军实)

【统一战线工作】 服务经济建设。一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促进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会同市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当优秀建设者”
和“同进共富建小康”活动,在市委党校举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的培训班,培训
78人,促进了民营企业家政治素质和创业本领的提高。继续推动光彩事业深入开展。
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全市光彩事业促进会, 70多名民营企业家参
加了成立大会。二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协调部分政府职能部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建立对口联系,及时通报经济发展情况,
征求意见建议。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全民招商引资号召,制定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
和考核奖励措施,统战系统各单位都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召开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座谈会、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发[1989] 14号文件颁
发15周年座谈会,进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增强了多党合作的自觉性;
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帮助农工民主党成立了莱芜市委筹委会,帮助各民主
党派按比例、有计划、积极稳妥地发展新成员,提高了民主党派成员的素质和参政议
政能力。二是支持各民主党派充分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年内,以各民主党
派、工商联组织或个人名义提交调研报告9篇,提交提案29件,其中9件被列为重点提
案,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13件。总结推广民主党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先进典型, 有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先进个人。三是抓好市、区两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党外领导干部的选拔推荐工作。联合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党外干部队伍状况进行调查,
对成绩突出、 贡献较大的及时培训和推荐。对200多名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逐人建档
立卡, 摸清了县级以上党外干部的任职情况。全市党外领导干部中,副地级6名,县
(处)级18名,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都按规定配备了党外副职。对全市党
外知识分子和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进行调查摸底,为1.8万名党外知识分子和520
名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建立了管理档案。
民族宗教工作。召开了全市宗教工作座谈会,调整全市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加强
对民族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养。选调部分基督教牧师和伊斯兰教阿訇参加省里举办的
读书班。做好第四个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推动了全市民族工作的开展,东升村被评
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宗教界的稳定。加强与宗
教界代表人士的经常性联系,在开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进行走访慰问,沟通情
况,增进感情;制定反境外宗教渗透工作机制,指导有关部门对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进
行治理整治; 妥善处理了3起信教群众之间的纠纷,维护了全市的政治安定。
海外统战和对台工作。发挥海外统战工作优势,加强与港澳台爱国人士、民间社
团和海外华人社团的联系。接待英国和台湾美旗集团、香港崇耀企业集团、香港黄安
公会等客商160多人次, 推动了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大力推动莱台交流。全年联络
接待台胞200多人次,指导因私赴台18人次,应邀赴台交流2批10人次。配合市政府成
功参加了第十届鲁台经贸洽谈会,签约台资额4000多万美元,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
41个,总投资5320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390万美元。
调研宣传信息工作。加强统战宣传和调研,开展调研宣传“四新工程”评比活动,
向省委统战部报送了6份研究成果, 其中1篇获二等奖,1篇获三等奖,部分调研报告
以参阅件形式报送有关领导。 认真开展统战信息工作,1名同志被评为全市党委系统
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刘国华)

【党校工作】 干部培训。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
作的意见》,按照市委提出的“三实”、“三讲”要求,在干部培训方面做到了“四
个坚持”,即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坚持为市
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加突出
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举办主体班16类20期,培训干部1923人。教学中,充
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90%的授课实行了课件教学。
业余教育。 2004年招生注册376名,其中大专140名,本科215名,研究生21名,
有331名大专生、330名本科生顺利毕业。
科研工作。修订完善科研工作制度,全年完成科研成果百余篇(部),其中,在
中央党校《理论前沿》发表论文2篇、中央党校《学习时报》4篇、省委党校《理论学
刊》 2篇、《山东社会科学》1篇、《山东农业大学学报》3篇,其它省内外有影响的
报刊8篇。 完成全省党校系统立项课题3项,合作省级立项课题2项。实现了课题研究
的新突破。写出了30多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创造了条件。编辑出版了《莱芜市情研究》一书。
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组织
开展“四学习一提高”、“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做合格党校人”等活动,提高
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组织了教师教学质量
考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照《党委会议事规则》
办事, 增强了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招商引资。 成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配备3名专职招商人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300多万元,超额完成任务。
(刘民国)

【保密工作】 保密宣传教育。以纪念《保密法》实施十五周年为契机,加强多层面、
经常性的保密宣传教育,干部群众的保密观念进一步增强。3至4月,举办“CDMA杯”
保密法规知识有奖竞赛,收到很好效果。5月,建成开通“莱芜保密在线”公共网站,
在市政府网站首页上的两个重要位置建立了链接, 内容丰富新颖。9月16日至18日,
举办全市第二期保密干部培训班, 各区及市直各部门专兼职保密干部120余人参加培
训, 提高了全市保密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9月,组织参与了全省保密知识竞赛。
加强与市委党校及保密教育专职教师的联系,帮助制订教育计划,修订完善讲义,在
开设的8个培训班上, 累计讲授保密课60课时。积极与《莱芜日报》、莱芜电视台、
莱芜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合作,大力宣传保密工作,普及保密知识。
保密技术研究及推广。 5月,成立莱芜市保密技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配备计
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检查工具、网络信息保密检查搜索器及部分保密技术检查设备,基
本满足了保密工作的需要。 大力推广保密技术防范产品, 全市推广网络安全隔离卡
400余套。 积极开展保密检查技术研究,自行研发的通过互联网搜索检查上网终端技
术,被市科技局列为市级科技发展项目。
保密管理及督查。 一是完善制度约束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3月15日,《市
委保密委工作规则》经市委保密委员会审议通过,正式印发实施,规范了各级保密委
员会(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推行涉密载体及计算机保密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各区
及市直各单位对涉密载体及计算机的保密管理,每月检查一次,要害部门每月上旬将
上月情况报告一次,其他单位每季度报送一次。二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推进领导干
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3月,市委副书记王本群代表市委保密委员会与各区及市
直99个部门单位签订《保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保密工作的责任目标、主
要内容、 组织措施、考核办法和奖惩方法。4月,市委保密委员会会同市纪委、市委
组织部制定《莱芜市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明确了党政领导
干部保密工作的责任及要求、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和奖惩办法,将副县级以上领导
干部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情况,纳入年度目标实绩考核内容,对发生泄密事件的单位
和有关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完善工作运转机制,推动各项任务的督查落实。
对全市各级各单位定密责任人重新进行登记确认,各区及市直各单位保密委员会(领
导小组) 办公室都明确了3名定密责任人员,1名同志负责根据有关规定拟订密级,1
名科室负责人负责审核密级,1名单位领导负责审批密级。对市、区确定的3家国家秘
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市、区保密部门帮助完善制度,固定专人明确责任,配备必要
的设备。市保密部门第一季度对有关人员培训一次,半年检查一次,10月进行年审,
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利用自行研究开发的搜索检查技术,对市内各局域网、公共
信息网及计算机终端进行搜索检查,及时发现泄密问题和隐患,督促整改。全市机关
事业单位的5000多台计算机已检查了一遍, 112个单位落实了物理隔离措施,93个单
位达到要求,技术改造计算机400余台。
(田 江 谷玉华)

【党史征研工作】 服务经济建设工作。2004年,在市委组织部带领下,积极到民营
企业联系点市鑫兴粉末冶金厂、京华焊管厂进行调研和指导,促进企业发展,两厂产
值和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350%、 89.6%和33.3%、58.2%。
党史资料征编有较大进展。一是编纂出版画册《腾飞——莱芜民营经济的风采》,
总结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所取得
的成就和经验。二是完成《莱芜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一书的资料征编。该书以历史、
概述和集录参考文献资料的方式,完整记述了莱芜文化大革命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全
面总结了莱芜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三是完成《莱芜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一书
的资料征编。该书以历史、概述和集录参考文献的方式,完整记述了莱芜农业学大寨
运动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四是完成《中共莱芜党史人
物》(第二集)的资料征编。五是完成《中共莱芜地方史》第二卷第四章(1978年至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的资料征集,为2005年出版《莱芜的拨乱反正》一
书做好了准备。六是完成省委党史研究室交办的《中共山东年鉴》(2004卷)莱芜部
分、《三农现代化之路丛书》《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之《莱芜战役》等资料的征编任
务。
党史研究进一步深化。组织全市党史系统开展党史研究,撰写论文10篇。《探析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观》《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简论党的执政方式的现代化》等10篇论文分别提供给了省委举办的有关研讨会和省
以上党史研究机构。
党史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一是积极组织《中共山东年鉴》等省编党史书籍的征
订发行工作。二是与社科联、教育局、民政局、文化局、司法局、史志办等部门联合,
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情况进行了调查, 同时, 利用“五四”、“六一”、“七一”、
“八一”、“十一”等节日以及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
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在《莱芜日报》 《山东党史》等刊物发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00周年等文章20多篇。 四是配合省委党史研究室离休副主任、吉山战斗幸存者方正
同志到莱城区茶业口镇汪洋中学赠书300册,捐款1万元,救助贫困学生50名,省、市、
区三级党史部门与汪洋中学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
(许恒利)

【档案事业】 现行文件中心建设。继续做好现行文件服务利用工作,转发了山东省
档案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王刚同志重要批示进一步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
通知》,围绕实现市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文件内容系统化、管理机制科学化、服务手
段多样化”的目标,着力提高现行文件服务的时效性,加大收集力度,将原来每季度
一次报送现行文件改为随时报送,并把报送现行文件情况与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
年度考核挂钩,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增强了现行文件收集、利
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收集现行文件资料1351 件册,其中纸质现行文件762件,电子
文件451件、 现行资料138册。做好审查鉴定、分类整理,整理现行文件414件,编制
机读目录414条。 搞好现行文件阅览、咨询服务,接待利用者146 人次,提供现行文
件资料462 件册次。
新领域档案工作。着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把抓好民营企业、
社区档案和信用档案工作作为重点。在总结推广2003年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试点经验的
基础上,重点做好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的建档工作,通过上门指导,帮助泰
达智能车库等多家重点民营企业完善了档案工作,实现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
进社区档案工作进程,全市45个社区中有38个建立了档案工作,社区建档率达到84.4
%。 信用档案工作,羊里镇《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得到省档案局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档案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以信息化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方针,加快档案
信息化步伐。指导两区和市直各单位全面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各项基础业务工作,编
制机读档案目录4.58万条,为12个单位安装了津科档案管理系统或进行了软件升级。
加强档案信息网络建设,10月下旬,莱芜档案信息网正式开通。同时对局域网进行改
造,确保了档案信息的安全和有效利用。8月6日,省档案局检查组来莱芜市检查档案
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档案馆工作。一是面向社会征集资料。转发省档案局《关于收集有较大影响的无
偿捐赠人士档案材料的通知》,召开两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会议,对全市收集无偿捐赠
人士和名人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 加大名人档案的收集力度,7月30日,市档案
馆举行原黑龙江省地质局副局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倪汉章同志档案捐赠仪式,档案
包括委任令、任命书、传记、日记、笔记、照片等共41件册,时间跨度75年,比较系
统地记录和反映了倪汉章同志一生的历史概貌。收集到的名人档案资料,改写了市档
案馆馆藏档案的形成时间,由最早的1938年,提前到1929年,填补了市档案馆馆藏民
国档案的空白。二是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加强档案库房的温度、湿度检测和资料消
毒工作。 三是做好档案开发利用和咨询服务工作,接待档案利用者795人次,提供档
案资料1654卷册次。四是扫描《续修莱芜县志》1600页,并完成了馆藏本的印制。11
月13日,省档案局考核组来进行年度考核,市档案馆以总分102.25分(标准90.75分、
加分11.5分) 达到省一级档案馆标准。档案室工作。巩固全市机关立卷改革成果,3
至6月,组织全市市直机关120个单位分三批进行2003年度文件材料集中立卷归档,全
市共立合格案卷1. 3万件。4月28日,举办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人员业务培训
班, 154名档案员参加培训。对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和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进行
考核, 市公路局被评为特级档案室, 37个单位被评为省一级档案室,12个单位被评
为二级档案室, 50个单位被评为合格档案室。抓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9月2日,
召开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座谈会,对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任务进行了
部署。结合档案工作年度考核,在全市确定了1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档案室、10个管理
条件较差的档案室和3个“示范档案室” ,通过重点帮扶和指导,提高了全市档案管
理的整体水平。加大对新修订的《山东省档案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全社会的档
案意识和法制观念。认真抓好省委党校档案文秘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搞好在职档案干
部的专业知识培训, 举办档案工作持证上岗培训班, 对全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
154名档案人员进行了培训。市档案局被评为“2004年度全省档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完成《莱芜年鉴》、莱芜统计年报和社会发展情况年报的供稿工作,编辑《莱芜档案
工作纪事(1993—2003)》《莱芜档案事业发展大事记(1956—1992)》,配合《山
东省珍贵档案集萃》画册的编辑和山东省档案信息网站,撰写了莱芜战役档案、莱芜
梆子艺术档案等情况和莱芜市档案馆馆藏介绍。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全市有12项成果获2004年全省档案学优秀成果奖。组织开展
全市档案工作“管理与创新” 学术研讨活动。9月16日至17日,全省七市档案协作组
会议在莱芜举行,会议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做好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26人参评,19人获得通过,
其中中级12人、初级7人。
(李呈富)

【信访工作】 2004年,全市信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维护社会稳定、
创建“平安莱芜”作为主要任务,立足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妥善化解了大量人民
内部矛盾。 市信访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76件起,同比下降11%。其中人民来信268
件, 同比下降7%;群众来访108起2357人次,同比分别下降12%和22%。发生来市集体
上访62起2241人次,同比分别下降18%和23%。莱芜市是全省唯一没有发生进京集体上
访的市, 赴省上访全省最少,在年度综合考评中,成绩居全省最高。在8月召开的全
省信访老户专项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莱芜市作了“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妥善处
理上访老户问题”的典型发言。
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认真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一是高起点研究部署信访
工作, 2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市五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
会议,市委、市政府授予市信访局集体二等功,表彰了13个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3个
信访工作归口办理先进单位和36名信访工作先进个人。6月4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召
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市五大班子分管领导出席会议,传达了全省信访工作座谈会精
神,对推行群众逐级上访和办信“三见面”等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二是认真实施信
访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对信访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
其他领导实行“一岗双责”,负责处理分工范围内的信访问题,形成了共同抓信访、
促稳定的工作格局。三是实行领导接访和包案责任制,加大信访问题的协调、督查、
处理力度。四是加强信访部门建设。12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市信访问题驻京办事处,
副县级事业单位, 增加全额事业编制3名;市委、市政府任命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
局局长郭家安为市政府党组成员、 市长助理;市信访局新增2名副县级领导成员;市
政府划拨专款修建了360平方米的接访大厅; 增添了微机等办公设施,办公条件焕然
一新。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一是健全完善信访工作网络。市、
区、乡镇三级健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办事处)配备2至3名信访干部,信访
助理员全部享受副科级待遇。乡镇(办事处)建立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村一级设立信
访调解组织,在全市建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信访工作网络。二是强化信访工作领导
责任追究制。市委、市政府将信访工作纳入全市的重点共性目标中,把信访工作成绩
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生大规模越级集体上访的乡
镇,实行“一票否决”。三是推行逐级上访和分级受理制度。修订《群众逐级上访和
分级受理办法》实施细则,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双向承诺制,做到信访问题事事有回
音,件件有结果。坚持信访问题月排查制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按照“分级负责、
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将信访问题交办给责任单位,严格落
实“四定四包”责任制,定任务、定包案领导、定具体承办人、定办结时间,包调查、
包处理、包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包息诉罢访,切实提高了一次性结案率,把大量问题
解决在了基层和初发阶段。“三无”乡镇达到16个,占85%。四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针对农村因基层组织建设和财务管理引发信访问题较多的实
际, 抓住群众关心的“权” 、“钱”问题,加强以“四民主一公开”为重点的农村
制度建设,不断扩大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渠道,从源头上减少了群众信访的因素。
在财务管理问题上,莱城区实行了会计考试上岗、易村任职制度;钢城区全部实行了
村级财务镇级管理。
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一是建立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
件工作机制。按照中央和省里统一部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
下设7个专项问题工作小组: 土地征用及矿产资源问题工作小组、城镇房屋拆迁问题
工作小组、企业改制问题工作小组、涉法涉诉问题工作小组、企业军转干部问题工作
小组、农村问题工作小组、复退伤残军人问题工作小组。七个小组分别成立了由单位
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班子,确定了一名联络员。各区也按照市里的机构建设,建
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认真排查信访因素,建立台帐,逐一落实包案责任制,从源
头上解决信访问题。三是实行三级联合办案制度。对中央、省联席会议交办的案件,
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召集专项问题工作小组,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市、区、乡镇及有关
责任单位,实行三级联合办案。中央、省交办的18件案件,结案率100%,结服率88%。
建立老案新办机制,解决上访老户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息诉罢访
为目的,对所有上访老户采取“三不限、三重新”的方式,即不限原调查结论、不限
原处理意见、不限原领导表态,重新听取上访人申诉、重新调查复议、重新研究处理。
实行领导包案,签定责任书,组织工作组限时办结。在解决办法上实行一案一法、一
案一策,对症施治,彻底解决。在执行政策上坚持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严,能靠上
就靠上,能沿用就沿用,能变通就变通,让上访人从政策的落实上感到满意。全市27
户上访老户, 结服率90%。莱城区方下镇上访老户李传英,1985年因房屋租赁与他人
发生纠纷,李传英之夫刘宗南对法庭调解不服,服毒自尽。当时,省、泰安、莱芜公
检法等部门都进行过处理,并作了结论,但李传英对处理结果不服,一直不断上访。
对此,市里责成莱城区成立专门工作组,在做思想工作的同时,根据她的实际情况,
解决了李传英的住房问题,给其女儿、儿媳在企业安排了工作,一次性给予生活补助
和医疗补助5.7万元。 李传英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一个18年的上访老户最终表示息
诉罢访。
坚持信访并重, 提高办信质量。 制定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办信工作的意见》
《在办信工作中落实“三见面”工作措施的意见》等制度和规定。遵循“有信必督,
一督到底”的原则,凡是联名信和反映问题清楚的越级信,全部立案交办,要求承办
单位在2个月内上报结案报告,做到一信一清,一案一结。全年省立案交办信件3件,
市信访局立案交办信件76件,处结率100%。省交办的11个写信老户结服10户,结服率
91%。 莱芜市农村信用社某职工,自1991年因退休问题,一直上访,后改为写信。经
多次调查核实,其反映的问题属无理要求。市信访局多次找此职工谈话,召集有关部
门研究解决办法和对策,鉴于其家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为其申报办理退休手续时确
实也存在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决定给予70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此职工接受处理意
见,保证永不上访和写信。对上级交办的人民来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一次性处
结率达到95%以上, 初信处结率达到100%,重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越级信也大大
降低。
发挥督查协调作用,协同做好重大信访问题的处理。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
遗留问题和存在的隐患集中凸现,职工集体上访相对集中。市信访局立足本职和现状,
坚持督查与督办相结合,督查与参办相结合,督查与回访、下访相结合,不断强化督
查协调职能,及时化解了大量矛盾。在整顿河砂市场、取缔土(小)企业和“摩的”
等工作中,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接访,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取得了阶段性
成果。
(亓会祥)

【莱芜日报】 2004年,《莱芜日报》出版周六刊,对开八版,每周出版十张对开大
报, 共四十个版面,全年共出版300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精
心办报、努力创收、发展事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方针,办报质量显著提高,印刷质
量列全省17家市报第5位,100多件作品获省以上各类新闻奖项,“关注就业与再就业”
系列报道荣获省“精品工程”奖,《村民变股民,吃上定心丸》获2004年度山东省新
闻一等奖。 在省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228件,其中中央级42件,被评为山东省新闻
系统文明单位。
突出重点,强化宣传。突出“一号工程”、开发区建设、全民创业、富民强村和
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加强策划,采取打战役、推典型等方式,组织开展了十大宣传
战役,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战役。在刊发市有关会议消息的
同时, 先后全文刊登 《中共莱芜市委关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定》
《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莱芜高新区发展的议案》和市人大
有关决议。配发评论员文章,开辟《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城乡统筹,加快乡
镇发展》《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莱芜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专栏,同时,通
过言论、图片新闻等形式,刊发各类稿件近30篇,对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起了有力
的推动作用。二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总结动员大会的宣传战役。按照市
委要求, 结合报纸宣传实际, 策划组织会前、会后的系列化宣传战役。会前分别以
《盘点2003》和《统计数字看发展》为专题,对2003年全市重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作
了回顾性报道,刊发稿件15篇,数字图表13幅。会后,以大篇幅、大版面、大图片的
形式全方位报道会议消息, 配发题为《解放思想, 全民创业,跨越发展》的社论,
并对受表彰的部分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踪采访报道,营造了强大的宣传声势。三是全民
创业的战役宣传。刊发评论员文章《大兴全民创业之风》,开设《培育全民市场精神,
大兴全民创业之风》专栏,先后刊发评论员文章、署名评论12篇,自主创业的典型报
道30篇,各种短新闻40篇。四是学习莱钢,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的战役宣传。整组报
道从2月22日开始布置, 3月1日刊发第一篇文章《看莱钢如何求真务实加快发展》,
全面总结了莱钢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的精神和经验,随后又从七个方面剖析了莱钢精神
的精髓,以一篇大型综述作结,前后连续刊发大型稿件11篇。五是推动“一号工程”
的宣传战役。以5月9日纪念经济开发区三周年为切入点,在《莱芜日报》头版全文刊
登了市委政策研究室的长篇报告《开放风起春潮涌》,并配发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
观,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跨越》的社论。同时,一版开辟专栏《写在5·9》,集
中展示了三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开发区建设和民营经济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
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民营大户进行了重点报道,先后刊发稿件近20
件。10月15日,山东第二届钢铁招商大会开幕。10月16日,以消息、特写等形式对大
会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为配合宣传,出版《钢铁招商大会特刊》,收到了
良好效果。 六是“三农”问题的宣传战役。3月下旬,以《乡镇书记话三农》为栏目
在一版连续刊发了20个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工作措
施和经验做法。6月中旬,策划《“三农”采风》新闻系列报道,历时6个月,采访覆
盖了全市20个乡镇(办事处) ,刊发稿件100篇,生动地反映了党的“三农”政策在
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七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战役。围绕“城市环境建设年”
活动, 5月,发表题为《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评论员文章,通过消息、
言论、图片新闻等形式,浓墨重彩地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闻宣传。10月,在一
版显著位置开辟《城市建设看亮点》专栏,分综合整治篇、道路建设篇、河道治理篇、
城市绿化篇、重点工程篇、旧村改造篇、小区建设篇、城市规划篇等,全面报道了城
市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配合城市出租客运市场的管理,加强关于整顿和规范出租
客运市场秩序的宣传,对取消摩的、逐步淘汰面的、加快发展轿的决策的形成及实施
产生了有力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战役。国家颁布《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 6月初,
《莱芜日报》在一版刊发题为《关爱少年儿童,创造美好未来》的评论员文章,并分
别以《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净化未成年人的网络空间》等为题,在一版《嬴牟
论坛》 栏目中连续刊登4篇言论。在《鲁中晨刊》重点推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
家谈》栏目,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三个专题,每一专题又分为不同的
话题,通过漫画、图片、访谈、读者来信等各种形式,征求汇集社会各界和不同年龄
段读者的意见,共刊发了十七期话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净
化了环境。 九是砂石资源综合整治的宣传战役。3月,全市打响了砂石资源综合整治
攻坚战。《莱芜日报》在3月3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依靠法律,依靠群众,迅速坚决
打好砂石资源综合整治这一仗》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和记者现场采访的大型通讯《满目
疮痍, 触目惊心——砂石资源综合整治刻不容缓》。从4日开始,一版开设《砂石资
源综合整治刻不容缓》专栏,先后刊登《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市砂石资源开采秩
序进行综合整治的通告》《莱城区人民政府的通告》,并及时刊发整治措施、法律法
规以及进展情况,先后发稿30多件,有力地保证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十是“平安
莱芜”的宣传战役。二版开辟《全力打造平安莱芜》专栏,通过消息、特写、图片等
形式, 及时报道有关部门加强“平安莱芜”建设的动态,先后刊发各类稿件250件,
刊登专栏39期。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事业发展。改革原有的广告经营体制,成立广告中心,强化
了广告经营职能。 5月份试行专版广告社会总代理的办法,通过公开竞标,出让了报
纸健康医疗广告版面的代理权,莱芜日报社第一次实现了新闻宣传和广告经营的彻底
分离。记者编辑专心采写稿件、编排版面,稿件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新闻宣传
和广告经营双丰收。 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引导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7月
正式出版创办《消费周刊》,主要登载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政策、消
费新闻、消费知识、消费资讯等,做到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有机结合,
起到了很好的拾遗补缺作用。
(李传营)

【机关党建工作】 “四学习一提高”教育培训活动。为适应全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快
速发展的新形势,市直机关工委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在市直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四学
习一提高”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算机、英语、
普通话知识,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在市直机关工委设立“四学习一提高”活动办公室,
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活动于3月16日全面动员,市直机关各单位采取由骨干分
子讲课、聘请专家授课、联合培训与干部自学等多种方式,认真组织干部学习,形成
了一个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的高潮。4月先后组织举办了计算机、普通话和英语骨干
分子培训班,培训骨干215名。6月和11月,分两次对1674名机关干部进行了计算机、
普通话和市场经济知识考核考试。举办市直机关普通话比赛和市场经济知识竞赛,增
强了机关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和对外交流能力,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和行政工作效率。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市
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利用集中学习日等形式,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实际
问题。10月,下发通知对市直机关学习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了要求。狠抓文
明机关创建工作,下发《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的通知》,参加了全
市文明行业复查工作。
组织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抓好市直
机关基层组织建设,指导20个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增补或改选了领导班子,班子健全
率达到98%以上。 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对各单位党员发展对象进行了严格审查,
严把党员入口关,提高了纳新党员的质量。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狠抓入党积极分
子的教育和培养,9月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98名。
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求真务实,加快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以“三转变(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三提高(提高工作效
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为重点,着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
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继续推行
服务基层监督窗口制度, 加大对市直机关作风的监督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1
名违纪党员给予了处分, 为1名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的党员恢复了党员权利。
群团工作。进一步健全市直机关基层工会组织,对《工会法》的落实情况进行了
检查;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举办“城信杯”市直机关第六届球类比赛和市直机关第七
届棋类比赛,参加全市职工乒乓球比赛,获得男子团体冠军;机关团组织深化“一助
一” 志愿者服务,对市直机关“青年文明号”进行了复查,从市直机关推选了1名莱
芜市青联委员和9名共青团莱芜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妇女组织深入开展了“巾
帼建功”等创建活动;按照党管武装的原则,进行市直机关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向
部队输送合格兵员102名。
(任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