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感动我们的新闻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3&rec=159&run=13

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心动不已,总有一些好人让我们辗转难忘。回眸即将过去的
2004,谁曾经让我们的心灵怦然一动?谁曾经让我们的泪水盈满眼眶?杲峰、李天祥、
王常恒、高传志、吴钦刚,以及许许多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的好人。他们用自己的行
动创造了生活中的一个个美好,总能让人们在失意的时候或者平庸的时候产生仰视的
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
打开鲜活的2004,我们寻找感动过我们的人。他们中有农民、有工人、有干部,
也有私营企业主。尽管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用自己的所作所
为诠释了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该担当的道义责任,带给了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
击。
经本报编辑部认真筛选,确定了14名新闻人物,并整理他们的新闻事迹刊发在此。
请读者与我们一道,感受他们的风采。
孟丽丽 莱芜冲击奥运第一人
莱芜市摔跤运动员,在征战2004年雅典奥运名单中,孟丽丽成为我市历史上出征
奥运会的第一人。
25岁的孟丽丽,市体校运动员,国际运动健将。1992年师从莱芜市体校练柔道。
1999年起改练自由式摔跤,主打62公斤级。她多次在国内大赛上摘金夺银,成为国内
62公斤级的霸主。在国际赛场上,多次使五星红旗在不同国家升起。2001年,在保加
利亚举行的世界摔跤锦标赛上,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成为我市第一位高水平的世
界冠军。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际运动健将”称号,2002年又摘取了“国家
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称号。在28届奥运会上,赛前被认为有望夺金的孟丽丽虽然最
终以一胜一负的战绩未能进入前八强,但她出征奥运,标志着我市竞技体育达到了一
个新的高度。
王成伟 七旬老人状告日本政府
莱城区方下镇土楼村人。
1944年9月,结婚7个月的17岁青年王成伟被绑架到日本新泻市港湾运输公司做苦
役。1945年8月,他背着三人的骨灰从战败的日本回国。1999年8月,王成伟与同为中
国劳工的河北省退休干部张文彬等11名原告向日本法院提起公诉,要求日本政府及涉
案的企业谢罪并赔偿2.75亿日元。 在新泻诉讼的5年时间里, 开庭10余次, 王成伟
2002年去作证二次。 2004年3月26日,日本新泻地方法院宣读该案一审结果:将中国
劳工绑架到日本做苦役是“日本政府和企业策划并实施的不法行为”,日本政府对此
事负责,并作出相应的道歉和赔偿。同时法院判决,日本政府和企业共同向每位中国
劳工赔偿800万日元。
谷体东 营级军官自愿当“村官”
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人,1982年入伍,2002年,自愿回到高庄街道办事处后坡
村。
谷体东, 历任战士、排长、助理员、股长、团装备处处长,2000年5月调入莱芜
军分区后勤部战勤科。转业回地方后,他作出了一个让家人和亲友都没有想到的决定:
放弃政府安置,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自愿进山扶贫,为改变山区群众贫穷落后面
貌贡献自己的力量。2002年12月29日,被推选为后坡村村委会副主任,开始了从一位
军官到一名“村官”的角色转换。他以一个军人特有的毅力和决心,带领村民苦干实
干,修通了出山路,铺设上自来水管道,把村里坑洼不平的小街硬化成了水泥路……
由于工作成绩比较突出, 2004年6月,中共莱芜市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其先进事迹先后被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丁秀国 不辱使命为国争光
莱城区苗山镇南麻峪村人。
2004年2月16日, 以临时代办孙必干为首的13人复馆小组抵达巴格达曼苏尔宾馆
开始工作, 丁秀国作为其中一员,同其他5名同伴成为光荣的警卫人员,担负着中国
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的安全保卫工作。
25岁的丁秀国,在市第二职业高中国防预备役班毕业后,1997年参军入伍。在北
京武警总队某特种作战排,丁秀国曾任代理排长。擒拿、格斗、越野、反恐怖训练、
武警大比武……丁秀国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他是全总队公认的攀登高手,飞檐走壁是
他的绝活。 面对16米高的四层楼房,如猿猴一般,仅用8秒就轻松完成,全中队没有
人敢和他叫板。曾被评为优秀战士,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在巴格达执行警卫任务,危
险常常近在咫尺,但丁秀国和他的同伴从不退缩,工作中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
翟君 崛起的青年实业家
莱城区茶业口镇人,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莱芜市第七届十大
杰出青年。
1996年,翟君创办莱芜市莱鑫综合贸易公司,开始搏击商海。2004年,被团市委
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4年11月,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
号召,经过论证和充分的市场调查,总投资8000万元的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在莱城
区北部工业园正式投产,翟君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因其在莱芜民营企业界独树一帜,
企业实现各项收入8000多万元,被莱芜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民营企业模范纳税大户”,
被山东省农业银行授予“AAA级信誉企业” 。在不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
回报社会, 陆续解决社会就业人员150多名,先后为山区修建小学、修路、助贫十余
次,累计捐款30万元。在全市人民关注的“结对认捐,爱心助学”行动中,认捐选定
了韩同美、韩同珍两名贫困大学生。
吴楠 病魔摧不垮的好少年
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鄂庄小学学生,今年13岁。
2003年,吴楠获悉自己患了白血病,她一方面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积极与医
生配合治疗, 一方面留下“遗言” :死后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别人。
2004年,吴楠被团市委授予“好少年”荣誉称号,经过血液配型化验,她从莱钢医院
转到天津治病,成功地做了脐血移植手术,并于2004年11月回到离开了7个多月的家。
现吴楠在家中治疗,如无意外,春节后去天津复查。
王永林 感动杭州的莱芜人
莱城区羊里镇王王石村人, 现任杭州市歌舞团专业舞蹈演员。
王永林,29岁,1999年毕业后,被杭州歌舞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五年间,凭借
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步步走出山东、 走出浙江,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曾获第六届
“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优秀奖,浙江省十佳舞蹈演员称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铜
奖,白俄罗斯国际现代舞大赛唯一最高奖——金奖。他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舞蹈界的佼
佼者, 是莱芜人的骄傲。2004年4月24日,王永林回到故乡,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举
办专场演出,以特有的方式感谢家乡对他的养育之恩。
杨海峰 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学生。2004年4月9日,在第四届“齐鲁晚报”杯山东
高校十大优秀青年学生评选中,杨海峰荣登榜首。
杨海峰曾在山东省计算机技术与技能大赛中获操作员个人赛金奖, 同时被授予
“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另外,他还主持编写了《计算机实用操作技巧》。主持开
发了《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系统》和《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考评系统》
等专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田建国称赞他“你是来自第三世界的,很不简单!”
吴钦刚 自建水厂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莱城区牛泉镇中小庄村支部书记。
牛泉镇中小庄、 朱小庄等4个村位于汶河边,随着汶河水质的污染,这几个村的
井水也开始恶化。身为村支部书记,吴钦刚2001年就筹划建个水厂,让老百姓喝上放
心水。 几年来, 累计投资36万元,打出一眼深水井,共铺设4000余米主管道进村、
30000余米小管道入户, 让周围5个村庄的村民喝上自来水,800亩地自流灌溉。
杲峰敢与歹徒浴血搏斗
官寺联防队员。
2004年8月6日晚10点多,杲峰突然听到官寺商场有打架、吵闹、奔跑的声响,来
不及叫人,就急忙赶至商场路。见一手持长1.1米、直径6厘米空心钢管的小青年迎面
跑来,杲峰问青年是干什么的,青年便撂下钢管要逃。杲峰箭步向前,一个擒拿动作将
歹徒摁倒在地。不料,另一歹徒手持长50厘米的钢刀赶来,趁杲峰不备,向杲峰砍去。
杲峰右手臂被砍断两根肌腱, 左背同时中刀,伤口长23厘米、深3厘米。杲峰不畏歹
徒的凶狠,不顾自己的伤势,与歹徒奋力搏斗,直至派出所民警赶到。被莱城区委区
政府授予“见义勇为”称号,受到社会赞扬,政府奖励。
杨树翠侍候丈夫二十年如一日
山东莒县人,新汶矿业集团潘西煤矿职工家属。
她32岁那年,丈夫因工伤中枢神经严重损伤,颅骨部分摘除,左脑严重淤血,下
肢截瘫,右上肢萎缩。从此她就守在丈夫的病榻前,这一守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
杨树翠一心一意伺候瘫痪在床的丈夫。她对自己的孩子说:“这么些年来我为啥不离
开这个家,只要你爹还活着你就有爹,我在你和弟弟就有娘,有了你爹你娘咱就是一
个家啊!”
许雪梅 农家女写出中篇小说
1968年出生在羊里镇辛兴村。她写的长达2.1万字的中篇小说《冬季后面不是秋》,
发表在《文学世界》2004年第5期上,这是她干农活之余挤时间写就的。
因家庭贫困,许雪梅没读完初中便辍学了,是张海迪的诗歌《中国式的问答》激
发了她的创作欲望。13岁的许雪梅立志走文学创作的道路。1991年,在《泰山文学》
上发表了《望夫石》 《村姑》 《树叶》三首小诗,随后,在《莱芜日报》上发表了
《乡村十月》 和《平平淡淡才是真》等散文。处女作《爱之林》是一部2.6万余字的
中篇小说。中篇小说《冬季后面不是秋》1994年完成初稿。到发表,期间经历了整整
十年。
李天祥 身后重金交给党
原籍龙口,1945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莱芜县政府
顾问、离休干部。先后在黄县、青岛、泰安等地任职,后到莱芜任当时的莱芜县副县
长等职。1983年12月离休,一直居住在莱芜。
2004年11月,90岁的老共产党员李天祥在弥留之际立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从
遗产中拿出5000元作为最后一次党费。”李老家境并不宽裕,生活非常简朴,身上一
直穿着七十年代末涤卡布料做的衣服。李老公私分明,自己享受政府的公费医疗,不
仅不让子女用,连自己老伴在世时买点感冒药也不行。李老子女的工作都是按照正常
的招工途径招工,从来没有让子女甚至是孙子孙女享受到自己的一点特权。李老去世
遗留下的财产,除了那套几十年的老房子之外,最贵重的就是30盆养了多年的兰花。
王常恒 舍身救人
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马龙崮村人,在开发区孝义水库边经营餐馆。
2004年11月13日,市交通局维修行业管理处副主任刘永旭与几个朋友一起来到开
发区孝义水库游玩时,不慎落水。在这危急时刻,王常恒未来得及脱掉身上的衣服和
鞋袜,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当王常恒背起刘永旭迈向岸上时,因精疲力尽,两人一
并瘫倒在岸边。刘永旭得救了,不幸的是王常恒在瘫倒的时候,膝盖跪在了岸边水泥
台阶上,经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和韧带断裂。王常恒现在家卧床养伤,餐
馆生意不得不终止。
(鲁中晨刊编辑部)
责任编校 亓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