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3&rec=104&run=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新修凤城西大街、汶源西大街、鹏泉东大街、香
山路,续建汶河大道、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鲁中东大街东延段和二号街,增加道路
总长度23.5公里,完成投资7775.6万元。高标准改造文化路、鲁中大街,通过对城市
道路的新修、续建、拓宽改造,在全市形成了九纵连八横、二环绕全城、主次干道相
连、老城新城贯通的基本路网框架。对城市出入口进行全面改造,完成东、西出入口
改造,北出入口建设初见成效。完成道路养护9500平方米,办理道路挖掘80件、占用
城市道路20余件, 新出让2条道路的广告经营权,全年收取设施使用费23万元。沿凤
城西大街等7条路段敷设弱电管网共同沟。 园林绿化。新建西海公园、汶河公园、雅
鹿山公园, 续建莲河公园,改造红石公园。10月1日起,红石公园向市民免费开放。
新建清馨绿地、国税绿地、地税绿地、电业绿地、德园绿地、联通绿地、全球通绿地、
西秀游园等游园绿地。完善汶河大道、文化路、鲁中大街、汶阳大街、新甫路、公园
路、汶源大街、大桥路等道路绿化,完成大桥路、汶源大街、龙潭大街沿街单位破墙
透绿。 全年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20万株, 其中大规格乔木4万株,增加公共绿化面积
180万平方米,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
城市环卫。上半年大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11月,国家发改委批
准拨付国债1200万元,于年底前进入环保评审阶段。新建生态环保公厕24座、地下密
闭垃圾箱5座,增设不锈钢双挂分类果皮箱200个。新增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4.6万平方
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城市给、排水。完成城源水厂排水工程建设,新铺设供水管网1000余米,日供水
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全年共完成供水量2000余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4月8日,莱
芜市城市节水协会召开成立大会。 配套完善第二污水处理厂,9月正式运营,使莱城
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万立方米, 日供中水8000立方米。全年敷设污水主管网22.1公
里, 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燃气热力。完成淄博至莱芜天然气工程莱芜市境内31公里管网铺设任务和门站建
设工程。 全年共敷设煤气中、低压管网4公里,扩展煤气用户2008户,增加集中供热
面积25万平方米。
城市公交。新购置公交车辆30台,调整延伸5路、8路公交线路。全年完成客运量
1100万人次,客运里程540万公里,实现客运收入960万元。
城市亮化。 在城市主次干道新安装路灯300余杆,清洗灯杆560杆、灯具700套,
自3月1日起主干道路灯夜间实现全夜照明,亮灯率达100%,方便了市民夜晚出行。
城市防汛。对市区内13条河道沟渠进行清淤清障和护坡改造,共清除垃圾、淤泥
1.8万立方米,护坡1700余立方米,在雨水量较大的情况下,确保了莱城安全度汛。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突破性地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5月11日,市委、市
政府下发《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实行市领导和市直各部门包任务责
任制, 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7月23日,市委书记李玉妹主持现
场办公会,确定“两环、两线、三个出入口”的综合整治任务,再次掀起了环境综合
整治的新高潮。通过综合整治,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城建重点工程
相继投入使用。 沿汶河、孝义河建设了8道橡胶坝、12道溢流坝、3座迷宫堰、1个翻
板闸,拦河蓄水12000多万立方米;整治城市“八乱”,取缔“摩的”700余辆,发展
“轿的” 300余辆;开展“无黑烟日”、“城市烟尘集中检查”、“取缔露天烧烤”
等专项治理活动。为加快绿色钢城建设步伐,11月28日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截至2005年3月, 先后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517间、 面积24155平方米;查处违法建筑
272项、建筑面积142706.26平方米;规范摊点群 35 处, 查处流动摊点13000多人次;
清理规范户外广告14200余块、乱贴乱画96500余处;拆除残墙断壁2136平方米;督促
有关单位垒砌、改造沿街围墙6858平方米;清洗、粉刷沿街楼面、墙面12782平方米;
通讯电缆下地300米; 维修清理电话亭83个。年内市建委被评为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先进单位。

【城市资产运营】 城市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近年来,莱芜市逐渐打破城市
建设由政府包办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用市场化运作的
办法解决城市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出让冠名权、广告经营权、招商引资等多
种形式实现城市建设的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2004年城建总投入突破11个亿,其
中80%是靠市场化运作。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天然气管道工程、弱电管网工程、
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场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拓宽了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加
快了绿色钢城建设步伐。

【建筑业】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亿元,增加值8亿元,实现利税2.3亿元,完成
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收缴730万元。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5月1日起,在建筑管理领域推行综合执法,组建综合执法
队伍,加大了建筑市场管理力度。全年共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42份、责令限
期改正通知书47份;按简易程序当场处罚违法行为29起,按一般程序立案查处违法行
为21起。
工程招投标管理。 在继续保持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2
个100%的基础上, 将8项市政工程、1项堪察项目、5项装饰工程、2项园林工程、2项
材料招标项目也纳入招投标范围,全年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的房屋建
筑工程共计196项, 总造价4.66亿元,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目标责任制,集中开展6次施工安全大检查,
全年新质监工程126项, 受监面积41.3万平方米。抗震设防审查施工图纸80余项,建
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80%以上。1项工程获国家“鲁
班奖” 、3项工程获山东省“泰山杯”奖、28项工程获莱芜市“凤城杯”奖、14个建
筑工地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优良)工地。全年未发生三级以上重大伤亡事故。
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实施建筑劳务工资保证金制度,征收建筑劳务工资保
证金33.3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任务,全年累计清理拖欠工程款
1.07亿元, 占拖欠总额的70%。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全市123家建筑企业中有118家年检合格。经省建管局审查批
准,4家企业由三级资质企业升为二级资质企业,新批三级总承包资质企业8家、二级
专业承包资质企业3家、三级专业承包资质企业9家、二级以上劳务承包资质企业8家,
7家企业通过资质增项。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 全市989名项目经理通过了资质年检,新申报批准
一级项目经理12名、二级项目经理102名、三级项目经理89名。2名一级项目经理过渡
为一级建造师。
建筑企业改革。全市共有10余家建筑企业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改制,企业改制面达
90%以上。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
套建设”的原则,加强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管理,做到了依法审批、依法开发、依法管
理。福莱佳苑、晨晖花苑、金莱广场等一大批设计新颖、功能完备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陆续开工建设, 2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10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0万
平方米,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投资5.2亿元;办理房地产交易面积30万平
方米, 交易额2.9亿元。
住房制度改革。全年按经济适用房价格出售公有住房39个单位,共计4301套。严
格经济适用房申购审批, 确保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 全年新批经济适用房
744套。 住房货币化补贴由工资总额的25%提高到35%。
房屋拆迁。按照“四合法,一到位”的要求组织实施城市拆迁和旧城改造工作,
全年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40份,拆除房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查处纠正违法拆
迁1例。 完成东方红片区拆迁任务,共拆迁338户,拆迁总面积6.5万平方米。同时,
认真解决拆迁信访问题,拆迁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受到省建设厅的通报表扬。
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 全年累计完成测绘面积99万平方米, 发放房屋权属证书
6500册,权属登记率达96%,产籍入档率达98%。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有17家开发企业参加资质年检,经省建设厅审查确认,
其中8家为合格, 4家升为四级,2家基本合格,2家降级,1家注销。严格推行房地产
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先后组织22家开发企业参加省级以上业务培训,培训人员25名。
房地产中介管理。加强房地产中介机构资质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
新批1家房地产评估机构,全年共完成各类房地产评估额7500万元,评估面积7万平方
米。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要求,
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11月26日,改制后的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正式
挂牌;完成市公共汽车公司的资产评估工作。为构建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融资的平台,
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莱芜世标城建投资有限公司。

【村镇建设】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按照“三区联动、竞相发展;乡镇突破、自我发
展;强村先行、发展基层”的思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突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建设和中心镇建设,打造特色乡镇。全市19个乡镇(办事处)的总体规划全部调
整完善至2010年。口镇和颜庄镇正在编制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寨里镇、羊里镇等镇
编制完成部分详细规划, 全市村镇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32%。口镇和颜庄镇被列为全
国城镇建设重点镇。 全市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5亿元,新建住宅53万平方米,公共
建筑2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村镇自来水普及率、道路硬化率分别达到70%
和40%, 各重点镇、中心镇达到100%。在园区建设上,坚持高标准建设,筑巢引凤,
大力招商。口镇、苗山镇、辛庄镇、颜庄镇、黄庄镇走以园兴镇的路子,扩大了城镇
规模, 优化了发展环境,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全市28个经济园区入园项目达到
720个,基础设施投资突破1亿元。
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强镇。把口镇、颜庄定为全市综合试点镇,并与寨里、牛泉
一起作为4个中心镇重点加强, 同时把雪野镇定为全市经济发展促进镇,以全国生态
旅游村——房干村和雪野湖为中心,大作旅游兴镇文章。寨里镇依托姜、蒜、葱产业
优势, 借助外商兴建总投资1.1亿元的鲁中(温州)商品批发城。颜庄、牛泉、张家
洼等镇主动联合驻地大企业,发挥企地共建优势,建设了一批优势项目。2005年,财
政收入过1000万元的有9个,过500万元的有4个,年平均经济增幅为40%,农民人均收
入达到4232元,增长10.1%;招商引资项目过亿元的有11个,5000万元的有3个。
(张务昌 程 刚)

  城市图片 

西海公园,定位于滨河亲水性,师法自然,集大容量的绿化、宽阔的水面于一体。
汶河大道, 总投资3亿元,全长9000米,双向8车道,已成为横贯莱城东西的景观大
道。(图片见《莱芜年鉴》2005卷第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