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2&rec=79&run=13

[种植业结构调整] 2003年,针对生姜、大蒜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
全市农业系统采取培植龙头企业增加加工能力、发展营销组织增加交易能力、兴建恒
温库增加储藏能力、提高质量品质、增加竞争能力等措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7.34万亩, 比上年减少1.05万亩, 总产23.79万吨,比上年增加
2.46万吨, 实现农业增加值15.12亿元,增长6.4%;农民人均收入实现3844元,增长
6.13%。 种植生姜15.3万亩,大蒜15.9万亩,比上年减少4.55万亩。为进一步规避市
场风险,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新的特色产业,把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其它高值作物,
全年黄烟种植0.95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 花生种植8.9万亩,增加0.25万亩;中
药材种植0.53万亩,增加0.21万亩;土豆种植4.7万亩, 增加1.5万亩; 其它蔬菜种植
12.9万亩,增加1.6万亩。全年共新增经济作物3.9万亩。推广PH85-16等优质小麦7万
亩;日本川山紫等优质地瓜1万亩;鲁爆1号等优质玉米2万亩,每亩均增加收入150元以
上。以莱城区方下镇、张家洼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蔬菜、以苗山镇、辛庄镇为中心的
黄烟、 以钢城区里辛镇为中心的西瓜3个新的特色产业带正在形成,成为新的农业增
长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 强化技术服务,为企业建立、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3万亩,制
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12项,发挥了连接企业、基地与农户的桥梁作用. 强化
信息服务,发挥农业信息网站的作用,搞好信息的收集、整理、预测和发布,为农民
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500多条, 发挥了连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作用。强化政策法规服
务,积极争取省以上的扶持政策,为汇源果汁集团、东井食品公司等企业争取各种扶
持资金2000多万元。用足用活市里的扶持奖励政策,通过贴息贷款、表彰奖励等激励
措施,培植万兴果菜食品有限公司、东井食品公司等18家地方骨干龙头企业,发挥了
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强化市场营销服务,组织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
会、“雁来红”杯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洽谈会等5个会展。“汉生”牌生姜、“通海”
牌大蒜和“春平”牌花椒等10多个品牌荣获畅销产品、优质产品等称号,为企业发放
宣传材料30000多份,销售额达130.9万元,签定订货合同50份,订货额1.86亿元,发
挥了连接企业与客商的桥梁作用。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产品储藏加工业的
发展, 全年新建恒温库29座,增储存能力4.8万吨;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53家,增加
加工能力6.5万吨,使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1家,过500万元的企业达39家,
全年出口创汇2417万美元, 比上年增加35.7%,其中万兴果菜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创汇
1200万美元。

[农业标准化建设] 一是抓好宣传引导。 编辑整理、 印发《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
3000册,制定《莱芜市无公害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营造了良好的标准化建设氛围。
二是抓好基地建设。组织召开全市出口蔬菜基地建设暨第二届蔬菜协会会员代表大会
和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座谈会,使标准化基地建设快速发展,有11家企业的33万
亩基地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其中蔬菜20万亩、林果13万亩,并在寨里、方下、
牛泉、 黄庄等乡镇建立了“三辣”、大棚菜、花椒、“两桃”4万亩标准化基地,初
步建立起了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产品的
标准化生产模式。 三是抓好认证工作。“三辣一麻”原产地标记注册于3月10日正式
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并颁发证书。“汶源”牌黄金桃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四是抓好检测体系建设。争取专项奖金为市检测中心配置仪器设备,该中心已具备了
大气、 水质、土壤、药残等基本监测能力。在重点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建立8个检
测点,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五是抓好质量标准。组织编制山药、马铃薯、
越冬黄瓜3项生产技术规程, 并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以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实
施。

[农业科技推广] 一是实施科研项目攻关工程。申报实施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生
姜专用有机药肥的研制与开发等10个项目, 通过鉴定,验收省、市级项目8个,获省
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二奖2项、三等奖3项,组织实施项目6个。二是实施
科技培训工程。举办由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主讲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产
品加工”、农业部法规司副司长李生主讲的“三农”问题法律知识讲座等各类培训班
60多期,培训人员58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4万余份,在莱芜电视台播发教
育专题片9期次。三是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全年推广脱毒马铃薯种100万公斤,脱毒
生姜1.2万亩, 脱毒甘薯2.5万亩;种植旱地小麦莱州3279新品种3.5万亩;示范推广
优质谷子新品种--吨谷一号1200亩, 平均产量在900斤以上;引进推广“洛阳山药”
等12个名特优经济作物品种。 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玉米、小麦统一供种率达
87%。四是实施沃土工程。在魏王许等村建立生姜、大蒜、蔬菜标准化施肥基地各1万
亩。 完成平衡配方施肥45万亩,其中测土配方施肥6万亩。推广生物有机肥20万亩。
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富硒姜、蒜生产技术,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
富硒姜、 蒜中硒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倍和10倍,均达到国家富硒食品标准要求。五是
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在寨里镇的标准化基地和钢城区无公害“两桃”基地分别
推广新型绿色环保杀虫灯5000亩、1000亩;推广生物杀虫技术12万亩次,挽回粮食损
失4.5万吨, 蔬菜损失11.7万吨。六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
术, 新建户用沼气池200多个,新发展“四位一体”生态模式20组,新推广猪—沼—
果模式500亩; 协助莱城区做好2003年生态农业示范县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现已
建成“三结合”户用沼气池15组,安装200瓦风力发电机2台。

[农业法制化建设] 一是抓好“两法” 及农村政策的宣传落实。把3月份定为《农村
土地承包法》、新《农业法》宣传月。结合“宣传月”活动,认真抓好土地承包经营
权证书的清理、登记、核发,规范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一证一书入户率达100%。对延
包的土地做到了承包面积、承包地块、合同签订、经营权证书“四入户”。清理规范
46个村的“两田制”和多留机动地的问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和办法,坚持依法、
有偿、 自愿的原则, 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二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全年培训会计
1500人,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素质。做好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加大审计力度,查处违纪
资金46万元,清退集体资金26万余元。三是继续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
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于文件精神,农业特产税全部改征为农业税,做好暂
停征收公益金、报刊征订限额制和取消特产税的工作,全年农民负担总额为5216万元,
较上年人均减负44.3元, 减负率42.5%。四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集中开展三次打假
护农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98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户)268个,查处各
类违法案件60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227吨,标值50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00
多万元。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要求,联合公安等14个部门开展
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 组织企业核查22次,与各企业签订决不生产毒鼠强等剧毒杀鼠
剂保证书,深入乡镇进行暗访,全年收缴毒鼠强11.441公斤,并全部销毁。
(郝云聚 王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