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2&rec=21&run=13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2003年,市委、市政府把民营经济确立为全市经济工作重
点和发展亮点,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使全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全
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劳动力就业安置的主渠道。概括起来有五
个特点。一是规模总量的不断扩张,贡献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新发展私营企
业998家,新增从业人员10252人,注册资金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64%和130%,
累计分别发展到3790户、 46370人和28.3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532户,从业人员
12034人,注册资金519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9.9%和43%,累计分别发展到31866
户、 89805人和2.9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增加值66.4亿
元,同比增长28%。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71亿元,同比增长42.24%。
二是民营大户发展势头强劲, 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注册资金在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200多家,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110万元,比上年增加20多万元。新
发展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0多家,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以上,其中计划总投
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49个。市隆泰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市汶河化工有限公
司、市京华焊管有限公司、山东科虹线缆有限公司等企业计划总投资都在亿元以上,
其中山东科虹线缆有限公司与淄博万杰集团的线缆生产项目, 计划总投资8亿元。民
营大户发展规模的壮大,使其贡献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纳税20万元以上的民营大
户共83户, 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8户,200万元以上的8户,500万元以上的2户。经审
核确定具有受奖资格的企业有48户,其中纳税20至50万元的30户,50至100万元的8户,
100至200万元的5户,200万元以上的5户(市天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03万元,市正顺
建安有限公司265万元,市双峰物资有限公司253万元,市隆泰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208万元,市全成实业公司203万元)。新发展自营进出口民营企业16家,累计发展到
68家,全年出口过2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达到18家,其中万兴果菜有限公司1200万美元、
东井食品有限公司240万美元、 鲁宝食品加工厂140万美元、天野食品有限公司120万
美元、丰盛食品有限公司110万美元。
三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根据经济科技化、全球化发展的要
求,引导民营企业不断创机关报经营管理机制,深化内部改革,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
高。全市70%以上的民营企业为公司制,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80%以上的骨干民营企
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外地大企业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开放意识和借力发展
意识显著增强。 全市有34家企业被命名为“市级民营科技企业”,有3家企业列入国
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 有5家民营企业获得“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
有3家民营企业被命名为省级 “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 有3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了
ISO9000或ISO14000体系认证。 市汶河化工有限公司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依
托清华大学, 先后研制开发了FDN系列高效减水剂,产品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并成为
清华大学的中试基地,企业减水剂产是位居全国第一。市楔横轧制有限公司聘请北京
科技大学1名院士作技术顾问, 成为全市首家与大学院士合作的民营企业。市蓝星化
工有限公司聘请天津金属喷涂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为总经理,聘请2名研究生、2名学士
组建研究所,搞科研攻关,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是经济小区建设扎实推进,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8个经济小区共完
成基础设施投资6695.08万元, 新入园项目15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2亿元,其
中过1000万元的项目20个。经济小区的框架已经形成,功能日臻完善,项目不断聚集,
已逐步成为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
五是机关轮岗初见成效,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年内全市轮岗从事民营经济的机
关工作人员达到552名, 其中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56名。轮岗人员中有167人创办
了公司,385人受聘于企业或从事种养、服务业。
【发展民营经济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更多的人务工经商、
干事创业。结合全市开展的“培育市场经济精神、干事创业富民强市”大讨论活动,
以强化全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培养市场经济精神、转变就业观念、形成浓厚的商业文
化扭转为目标,集中开展民营经济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民营经济宣传月”活动,使
“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民营经济战线上涌现
出的先进典型进行汇总整理,在广播、电视、报纸上进行广泛宣传,用在市场中发展、
靠创业就业的典型实例,引导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制作开辟民营经济信息网,扩大
了对外宣传和交流。
落实政策,实现全市民营经济的突破性发展。一是“点”上抓骨干企业。坚持以
实施大户带动战略作为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按照“突出扩总量、重点抓大
户、整体上水平”的思路,强化服务扶持,集中发展一批投资规模大、支撑能力强、
社会效益高的骨干企业群体,民营大户逐步成为全市投资发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出口
的重要力量。二是“线”上抓主导产业。按照市委《关于建设山东(莱芜)钢铁生产
和深加工基地的决议》精神,突出抓好以钢铁生产和深加工为龙头的主导产业发展,
着力培育以矿石采选、冶金铸造、钢铁生产、机械加工、新材料研发生产为主的钢铁
产业群。 年内全市从事钢铁产业的民营企业约占全市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8%,实现的
销售收入、 税金占民营企业实现总额的50%左右。三是“面”上抓总量扩张。坚持把
民营经济发展与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
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启动、园区带动、服务促动等措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干部群众
务工经商,初步形成“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的发展局面。截至年底,全市民营
经济实体达到3.5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3.8万人。
完善政策,激发民间投资和企业扩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莱发[2002] 5号)、《关于鼓励
机关工作人员轮岗从事民营经济的试行意见》(莱发[2002]11号)、《关于进一步加
快重点经济园区建设的试行意见》(莱发[2002]13号),其核心就是政策优惠、鼓励
发展。特别是文件中确定的奖励纳税大户、奖励重点园区、对重点经济园区实行“税
后无费”和“扎口式”管理、鼓励机关工作人员保留一切待遇轮岗从事民营经济等政
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激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
深化改革,启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一是鼓励民营业户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
业改制,实现低成本扩张。全市508家乡及乡以上企业有257家国有集体资产全部退出,
彻底改制为民营;433家村办企业有220家通过不同形式改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明
显增强。二是引导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的企业放开产权,通过资本纽带进行联合,
走大联合、 大提高、大发展的路子。全市70%以上的民营企业为公司制,规范化程度
不断提高; 80%以上的骨干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外地大企业建立经济技
术合作关系,开放意识和借力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市隆泰新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市
汶河化工有限公司、市天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山东科虹线缆有限公司等都通过招商
引资、资本运营,实现了大发展。三是引导民营企业打破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完善管
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核心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行社会事业产业化改革,拓宽民营
经济发展领域。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医院、民办公益设施建设,让民间资金渗透
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全市出现了一批像华澳学校、凤城佳联学校、贝维尔学
校、口腔医院等民营办学校、民营办医院。
强化服务,为民营企业大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大户制
度,认真解决民营业户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从全市筛选出56个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
好的民营大户,由29名市级领导同志、96个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进行重点联系,并作为
制度确定下来,主要是宣传政策,解决问题,协调关系,帮助发展。二是拓宽融资渠
道,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借鉴外地经验,由市地税局牵头,组建金桥
担保有限公司, 主要面向民营企业服务。公司自4月运营以来,已为50多家民营企业
提供贷款担保,担保金额8000万元,没有产生一笔不良贷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先后为70多家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000多万元,
年内新开办下岗职工民营担保贷款业务,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加大督查评议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环境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关
于进一步落实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环境建
设的督查力度,尤其对18个承诺部门进行重点督查。通过组织“下评上”、入户调查
等形式,及时倾听民营业户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积
极组织开展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活动,强化民营企业的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
社会环境。
(李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