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7&rec=26&run=13

【概况】 201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蓝天白云天数同比增加18天,获得全省
空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资金681万元; 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出境断面水
质稳定达标;创新执法体制机制,环境执法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省率先实施网格化管理,
建立完善市、区、镇、村环保四级监管网格。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钢城大汶河湿地公
园、雪野湖湿地公园被评为省级湿地公园。

【大气污染治理】 2015年,莱芜将建立大气污染治理新机制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
点,相继出台《莱芜市大气污染治理“四控两提一平台”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基层
环保能力建设的意见》《莱芜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莱芜市重点行业清洁
生产推行工作方案》,通力协作,强力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完成工业污染、堆场扬尘等
污染治理项目30个,完成莱钢焦化、美星化工等异味治理企业7家,全部淘汰禁燃区内6蒸
吨以上工业锅炉, 完成全市145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任务,全面淘汰黄标车,完成“黄
改绿” 车辆680多辆。依托“莱芜环保”网站,建立“莱芜环境”微信公众平台,设置环
保动态、便民信息、参与互动等栏目,实时公布全市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重点监
控企业自动监测信息、主要业务办理流程等,方便群众查询;每周推送环保工作信息,便
于群众了解环保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环保网格化管理】 在全省率先实施环保网格化管理。出台《全市环保网格化监管工作
方案》《莱芜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营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的意见》,
建立完善市、区、镇、村环保监管四级网格,投资2500多万元,在各区、工业较发达的镇
(街道)、重点企业及重点区域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点11个,在各区主要河流跨界断面建
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点8个, 建设监控中心2个和系统支持实验室1套,在全市33家重点排污
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67台(套),在29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排污视频监控设施51台
(套),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全天候、全过程环保监测监控,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有效
率为98.95%,位居全省第三位。

【执法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制度规范,制定《莱芜市环保局独立调查工作规范》,研究
出台《按日连续处罚实施细则》 《查封、扣押实施细则》等6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护法》配套的实施细则,制定《莱芜市环保局工作规范》,保障环保执法的科学化、规范
化。加强执法联动,与公安部门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对严重环境违法案件与公安部门联合
办案,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建立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参与省
会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与济南及省会城市群其他相邻城市签订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和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议,实行资源共享,协同处置,积极应对区域环境问题,共同打击边
界地区环境违法行为。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莱芜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研究制定《关
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生态宜居莱芜的实施意见》 。实施荒山、水系、丘陵、道路、
平原、镇村六大绿化工程,高标准建设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提升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台
山省级森林公园及吉山、 马鞍山、莲花山、龙山4处市级森林公园。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及
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 命名完善龙马河、孝义河、嘶马河3处市级湿地公园,实施大
汶河、孝义河、通天河等主要河流生态修复,钢城大汶河湿地公园、雪野湖湿地公园被评
为省级湿地公园。组织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崔孝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