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7&rec=112&run=13

【概况】 2015年,全市5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6.84亿元,同比增长6.47%;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2.68亿元,同比下降4.69%;实现利润13.93亿元,同比下降51.7%,
利税37.17亿元, 同比下降34.48%。累计工业用电量88.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83%。全
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其中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雪野旅游区、经济开发区
分别新增45、17、17、2、5家。
技改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技改投资完成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加快推进市级
6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 全部投产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利税10亿元。当
年完成投资105亿元,占年度计划103%。华能莱芜电厂1台百万千瓦机组等30个项目竣工投
产。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非钢行业完成增加值163.15亿元,增长4.32%;非钢增加值占比达到
59.7%,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幅均在30
%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57%以上,全面完成“十二五”期
间下降17%的节能目标;23家低碳行动企业累计完成节能量161.41万吨标准煤。
信息化建设推进。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达到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亿元。
重点推进冶金、机械、建材、煤炭、电力等十大行业“两化”融合,规模以上企业设计数
字化率达到9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0%,网络营销率达到60%。

【企业培育】 实施十大产业振兴提升工程。在全市实施“十大产业振兴提升工程”,印
发《全市十大产业培育提升实施方案》,根据分工安排,市经信委主要牵头负责钢铁生产
及深加工产业,编制了《全市钢铁生产及深加工发展规划》,制定《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产
业振兴提升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加强调度,严格考核。开展企业培育竞赛。制订并实
施《莱芜市企业培育竞赛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工
作措施。建立调度、督查、考核机制,实施由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市直有关部门、各
区、重点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运行监测。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
坚持月度分析和季度预测制度,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建立40家骨干企业网上直报
系统,强化对企业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对资金、运输和重要原材料等方面分析摸底,准
确把握运行态势,确保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转型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针对全市工业存在的工业结构偏重、发展方式粗放、科技
驱动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经信委确定工业转型升级、标准经济引领、困难企业帮
扶、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发电用电企业直接交易等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明确目标,落实
责任,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快技术改造。在组织各区、各企业提报和到有关企业进行调研
摸底的基础上,初步筛选确定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
好、 投资过5000万元的60个项目作为全市重点技改项目。 项目总投资254.7亿元, 其中
2015年计划投资101.5亿元,项目全部投产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利税60亿
元。实行经信委负责人和科室包服技改项目办法,进驻蹲点、座谈了解、现场办公,促其
快建设,早达产、见效。节能降耗持续推进。开展“节能竞赛”,进一步完善节能工作体
系,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开展节能低碳行动、重点企业节能管理、节能技术(产品、项目)
推广、清洁生产对标等活动,做好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申报工作。配合环保部门做好
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做好油气回收治理、成品油市
场监管和加油站综合整治工作。

【标准引领】 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继续开展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的
培育、 推荐和认定工作。全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8家,市级
企业技术中心7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8家。建立企业研发基地。
以济莱协作区建设为机遇,在济南高新区建立莱芜研发基地,力创科技、华冠智能卡、杰
讯电子等企业研发中心入驻。高新区被省经信委认定为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省级高
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园区) ,并高标准建设企业孵化中心,依托威马泵业发展工业4.0
产业园。宝纳新材料、润达新材料等4家企业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平台4个,争取
省提质增效资金470万元。 加快产学研联合。朗进通信、富硕康通信、金鼎电子、力创科
技等企业与省科学院、工信部第五研究所、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在电子信息材料
研发检测中心、智能供热云平台、机器人用高超柔细金属导丝导线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合作
新成果。 2015年5月,成立莱芜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在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发
挥了积极作用。强化标准引领。制定实施《关于实施“工业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的实
施方案》,推动各行业各企业“寻标、对标、提标、达标”,莱芜市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
国家标准31项。

【企业管理】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和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省政府要求,制定出台《加快推动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工作
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在此基础上, 积极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步伐。2015年4月,金雷风电在
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中远型钢、耀华医疗器械、泰金精锻等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全市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到22家。 加强人才培养。5月,组织50名企业家赴浙江大学参加
了以产业转型、 工业设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危机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7天封闭式
培训。 6月,组织15家企业赴济南参加了以企业融资为主要内容的培训。11月组织50名企
业家赴复旦大学参加以中小企业转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治理结构、企业人才、融资与
发展为主要内容的7天封闭式培训。组织70名企业家参加在青岛举办的“互联网+”与商业
模式创新培训。 2015年,共组织企业培训185人次。帮助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
熟练技术工人2000余人, 解决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泰钢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引进2名韩
国浦项制铁公司CEO, 陈培墩被评为“泰山学者”,力创科技郝振刚入选全省首批泰山新
产业领军人才。

【协调服务】 开展服务活动。针对100家企业开展“摸、排、消”活动,切实摸清问题、
排出清单、 消除困难。并推出“6大政策工具”,即设立股权引导基金、中小企业转贷应
急资金、过桥资金延期并扩大规模、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
鼓励企业上市挂牌政策清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2015年以来,协调莱芜电厂、
泰钢、 昊宇等企业项目用地、用电、资金等问题,支持九羊过桥资金1亿元。破解要素制
约。 召开产业振兴提升银企合作促进会, 各家银行与全市22家企业现场签约,签约金额
13.22亿元。 全年,全市利用市过桥资金为32家企业提供52次搭桥服务,累计提供过桥贷
款8.87亿元,续借贷款31.17亿元。利用“两证办理”资金为4家企业办理“两证”周转,
累计使用7940万元。开展发电用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根据省经信委《关于提报2015年电
力直接交易试点用户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市经信委积极把握机遇,认真研究政策,努力
对上争取, 有3家企业入选2015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用户,年可为企业节省用电支出
1212万元。对上争取工作。围绕工业技改、节能降耗、两化融合等重点领域,第一时间掌
握信息,主动帮助企业筛选、凝炼、提报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扶持。
2015年, 共计争取省提质增效资金1100万元。 润达化工、金鼎电子、固可力轮胎申报的
2015年度省重点行业升级改造项目贷款财政贴息项目, 可获省财政贴息支持239万元。提
升服务效能。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尽最大可能为企业减轻负
担。 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行大项目联审联批、“一窗式”服务,
企业注册登记“一表通”等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陈茂金 纪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