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6&rec=172&run=13

中共莱城区委书 记 栾 健副 书 记 马保岭
周光学(正县级)常 委 栾 健
马保岭
周光学
刘 真
高永胜
张凌云(女,8月止)
吕宝泉
刘训涛
桑红军
李志平
李秋超中共莱城区纪委书 记 刘 真区人大常委会主 任 栾 健副 主 任 刁玉照 (正
县)
张文琴(女)
董成林
赵春培
李祚峰区人民政府区 长 马保岭副 区 长 高永胜
桑红军
朱爱莲(女)
张连波
卞良彪
陈克礼
王 军(挂职,10月止)区政协主 席 郑 华(8月止)副 主 席 田方国
李润亭
杨 军
张法迎
周长珍(女)
王启壮区人民武装部部 长 王 波政 委 李志平区人民法院院 长 崔继山 (10月止)
代 理 院 长 赵景来 (10月起) 区人民检察院检 察 长 焦念强莱城工业区工 委 书 记
周光学(8月止)工 委 委 员 薛 亮
韩克春
崔树兴(3月止)
李国清
亓军杰
张义军(5月止)纪工委书记 李国清工 会 主 任 亓军杰管委会主任 周光学(9月止)
管委会副主任 薛 亮
韩克春
崔树兴(4月止)
张义军(5月止) 莱芜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 委 书 记 雷印高管委会主任
张明会【概况】全区总面积约1370平方公里。辖12个镇(街道),674个行政村(社区)。
年末全区总人口约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01‰。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6.25亿元,比上
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60.25亿元,
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45.77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比例为11.6∶46.3∶42.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75亿元, 增长16.88%。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5亿元,增长
7.09%,税收占比达到93.35%,位居全省第八位。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45亿元,增长
12.34%。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粮食总产21.81万吨,棉花总
产0.11万吨, 油料总产0.77万吨,蔬菜总产81.31万吨,水果总产5.24万吨,水产品总产
3390吨,肉、蛋、奶总产7.36万吨。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262公顷,其中防护林1675公顷,
用材林190公顷,经济林398公顷。森林覆盖率33.1%。全区农机总动力83.74万千瓦。全区
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其中国家级2家,年
储藏加工能力达到130多万吨。 实施品牌化带动战略,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
机食品认证, “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51个。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
确权颁证率达到77%。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30家、家庭
农场达到70家。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
业) 84家, 总数达到306家, 实现增加值169.13亿元,增长12.0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61.59亿元, 增长8.52%; 实现利税28.26亿元,增长9.53%;实现利润16.57亿元;增长
8.97%。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日趋明显,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7家,其中过200亿
元企业1家、 过5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2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3.37%,
比上年提高32.6个百分点。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院士工作站6家,新增省级高新
技术企业2家、总数达到30家,其中国家重点火炬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
值产值206亿元,增长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4%。新增个体工商户4808户、
总数达到25442户;新增私营企业1509家,总数达到9359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6亿元,
占GDP比重达到42.1%,比上年增长2%。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21.11亿元,增长4%;实现利税1.31亿元,增长4%。全区全年启动重点城镇建设工程32项,
完成投资40.38亿元。启动村镇建设项目130个,完成投资12.1亿元。羊里、牛泉成功提升
为全国重点镇。 镇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村村通自来
水普及率达到100%。12个镇(街道)全部实现通天然气。实施百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先
后创建15个省级文明生态村和31个市级生态文明村。 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64.6%,节
能减排成效明显,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3%。全区新修改造农村道路93.8公里,公路通
车里程达到277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4606万人次,
公路货物运输量为6965万吨。全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180.02亿元, 比上年增长12.7%。实现进出口总额131171万美元,增长1.6%,其
中出口62880万美元,增长26.7%。实际利用外资1400万美元。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2家。
境外劳务输出1738人。 洽谈引进招商项目340个,外资形成固定资产87.9亿元。发展以休
闲度假为主的生态旅游业, 开发各类旅游景区8处,其中国家AAA级景区3处,国家AA级景
区2处。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60万人次,增长2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93亿元,增长26%。
全区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0.32万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生4.67万人。小学84所,
在校生3.63万人。 新改扩农村标准化学校19所,新改扩幼儿园15所、总数达到205所,在
园幼儿1.91万人。校车实现村村通、农村中小学取暖实现全覆盖,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
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共取得市(地)级及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4项,专利申请
量1565件,发明专利申请119件。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所,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
站12个, 农村文化大院668个, 农民业余剧团65个, 农家书屋570个。在5个镇创新推行
“参合农民在本镇卫生院200元包住院”工作,受益群众4804人。全区卫生机构达到29个。
其中,医院、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控制防治机构
1个。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971张,卫生技术人员1204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
获奖牌21.5枚,其中参加国家级体育比赛获奖牌6枚。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95
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96元,增长11.2%。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6820人,
新增城镇就业68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
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1万人、 5.07万人、1.63万人、5.6万人和3.1万人,
比上年分别增加3755人、1106人、2500人、3810人和2582人。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人数33.56万人,参保率99.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居民53.79万人,参保率99.96%。
全年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5365万元,救助9.1万人次。

【基层党建】村(社区)“两委”换届。配强村(社区)班子,严格换届程序,确保
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新一届“两委”干部人员素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进一
步优化。农村干部管理。指导各镇(街道)党委以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形势教育、能力
培训为主要内容,对农村“两委”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严格落实“双
百”考评要求,指导各镇(街道)党委加强农村班子和“两委”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
考评情况与报酬待遇挂钩, 以考定绩,联绩计酬。对223个村(居)进行全面检查审计,
对账目管理不规范的36个村提出整改意见,对15名违反财经纪律的村干部给予党纪处分,
村级管理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基层帮扶。在农村设立富民夜校68家、在城市设立社区学
院15处,开办培训班360期,培训党员群众3.3万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创业就业能力明
显增强。“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党代表)到村(居)
报到制度, 全区3237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选派111名干部驻村担
任第一书记、任命聘用专兼职组织员35人。基层党建经费管理。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
财政预算,每年列支2200多万元用于农村干部补助和村级运转,6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全部实现转化。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发展党员预审、列席监督、全程记实、责任追究、
信访通报、“三级差额双向公示”、《严肃发展党员工作“10项制度、5个一律、8个不批”
的规定》,从严从实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从源头上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莱城区获得省级文明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先进区称号。口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莱城区始终保持全省第一
方阵,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创城创区工作。全区共收集、整理、上报
文明城市(区) 材料37个大项、97个小项共计600余万字;累计组织3000余人次在责任路
段内开展卫生清洁活动和文明引导活动;组成3个督导组,对12个镇(街道)、23个社区、
11条街巷、 4个集贸市场等现场点进行认真排查,对发现的320个问题及时整改,3次开展
集中行动, 共清除各类小广告1000余处,取缔落地广告牌800多块,规范经营摊点1000余
个; 积极配合市创城办完成3次公共文明示范点测评工作,发现整改事项30余项;“乡村
文明行动”。做好省“百镇千村”建设示范点暨“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建设、申报
工作,全年共落实省财政扶持资金60万元,寨里镇被评为省“百镇千村”文化特色示范镇,
羊里镇东土屋村等9个村被评为省“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杨庄镇陈徐村等8个村创
建为省级生态文明村,茶业口镇卧铺村等19个村创建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寨里镇薛埠村等
238个村创建为区级文明村。

【大项目建设】2014年,莱城区委、区政府健全完善项目引建联审联批、区领导包项
目和现场调度办公等制度,坚持“质效双优”导向,项目建设实现量质并提。截至年底,
全区开工在建过亿元大项目170个、总投资407亿元,其中过5亿元项目17个、总投资205亿
元、占50%,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82%,特种车辆生产等
70个项目实现投产、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49%、104%。阿尔普
尔、铜铟镓硒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红星美凯龙、颐高电子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建设
配套项目,丰田节水、特种冶金设备制造等一批传统产业提升项目顺利实施,大型起重机
开发生产、 150万台工业缝纫机等70个项目实现投产达产,完成全年任务的150%。阿尔普
尔、铜铟镓硒、大型起重机械等3个项目入选2014年全市十大优秀项目。

【工业企业】2014年,莱城区委、区政府实施骨干企业培植“1313”工程,推动工业
经济振兴升级。抓技改促转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九羊干熄焦、科虹特种线缆等24
个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技改投入23.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5%。抓龙头强骨干。
全面落实“工业振兴10条” ,对全区30家骨干企业重点扶持,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9
家、总数达到57家,九羊集团实现260亿元,固德化工突破50亿元,华能热电、汶河化工、
泰山阳光冶金、 万兴食品等12家企业突破10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73家、是2013年的
1.8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总数达到306家;科虹线缆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
术奖, 奔速电梯成为2015年欧洲青年奥运会唯一电梯供应商。 抓创业扩总量。积极实施
“育苗扶壮”工程,推动中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新增私营企业1509家、个体工商户4808户,
累计分别达到9359家、 2.54万户,福泉橡胶、文宝工艺等6家中小微企业获得省级“一企
一技术”研发中心称号。抓标准促提升。坚持标准经济引领提升,鼓励支持全区企业争创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抢占市场制高点和行业话语权,科虹线缆、振泰线缆、隆泰钢构被
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科虹、万兴获批山东名牌,全区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0个、山东服务
名牌5个,创建山东省优质农产品基地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3家。

【现代服务业】2014年,莱城区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
等2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23.9亿元;新增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9家、
总数达到36家,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达到42.1%。载体建设。项目
推进,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围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生态旅游等
重点产业,筛选确定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2014年计划投资2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3.9亿
元。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莱城工业区商贸物流园、莱芜农高区“三辣一麻”集散园等重点
服务业园区建设, 全年两个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20家,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增长43%。
企业培育。调度督查,对各镇(街道)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限额以上贸易业销售额、
服务业企业纳新等,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分类指导,对达到限上要求的企业,
帮助企业整理材料、抓紧申报;对即将达到规模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快速成长。
全区累计纳新规模(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89家。引领带动,对重点企业分别制定个性化
的扶持措施,促进全区服务业骨干企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2014年,全区规模(限
额) 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259家。重点行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的优势,注重以物引流、以流聚物,全力加快万兴冷链物流、八达物流、泰益农产品电子
交易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商贸流通业,以北部新城和主城区改造为契机,加快红星美凯
龙家居广场城市综合体、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香港城综合体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推进
速度,引领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旅游业,以特色文化、旅游风景区为依托,加大资源整
合提升力度,加快莲花山、香山、龙山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全面带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全年接待游客427万人次,增长23.8%,实现旅游收入9.23亿元,增长27%。

【农高区建设】2014年,莱芜农高区注重发挥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品牌优势,
突出现代农业和涉农工业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建设,投
资1000多万元推进园区路水电及绿化建设,建设万兴区域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冷
链物流项目,规划建设中国蒜片现货交易市场、集散中心,突破仓储物流园区发展。围绕
重点打造的姜蒜精深加工、高档彩印包装、现代种养业、仓储物流四大主导产业项目,拉
长、补齐产业链条,全年新建续建万兴冷链物流、如意舒祺毛纺、数控机床等重点项目16
个,新概念包装材料等10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实现工业总
产值2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7家。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
4家;新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83家(户),总数达到1096家(户)。特色产业,引进
以色列生态种养等高新农业项目,打造精细菜、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新增专业合作社和
家庭农场40家,总数达到90家。

【莱城区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效益下滑、减收
政策增多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区各级财税部门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推动全区财政收入实现
稳步增长。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15亿元,增长7.09%。其中,税收
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3.35%,位列全省前列。开展财税增收竞赛。科学制定竞
赛活动方案,细化考核指标,建立竞赛台账,加强收入调度分析,对各镇(街道)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完成数、增幅、目标完成、税收占比等情况,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公开,充分
调动各镇财政增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收入均衡入库推进财税综合治税。深入开展财税综
合行动,对全区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226家企业实行动态监控、重点调度,加强税源分析
和收入预测;加大稽查力度,强化当期申报,抓牢组织收入主动权。财税部门密切配合,
对涉税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税收收入全额入库。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在行政性收
费项目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分析排摸增长潜力,进完善非税票据“领、核、销”程序,实
现以票管费、以票促缴管理,从而规范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确保应收尽收。

【参合农民在本镇卫生院200元包住院】2014年6月,莱城区率先在牛泉镇推行“参合
农民在镇卫生院200元包住院” 制度。随后,该项政策陆续在方下、杨庄、茶业口、和庄
等试点镇全面推开。《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对这一做法进行专题报道。截至11月底,
全区受益群众4804人、 住院病人同比增长61%, 住院总费用702.9万元,新农合基金支付
529.5万元,个人负担85.6万元,与政策实施前相比,为病人节约住院费用254.5万元。实
行“200元包住院” 惠民政策后,参合农民在本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出院结算时,先由新
农合基金予以补偿, 基金补偿后的患者自付部分不足200元的按照实际应付数额支付;如
果超过200元,患者个人只需支付200元,超出部分由镇级财政和镇卫生院按一定比例分担,
区财政以资代补的形式予以补贴。“参合农民在本镇卫生院200元包住院”制度实行以来,
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医药费用负担显著下降;各镇卫生院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莱城区后置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莱城区委、区
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主要强
化学校校舍、场地设施、教育装备“三个标准化”和“校车村村通”工程,校舍条件一样
标准,教育装备一样齐全,学生上下学一样安全。2014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团对莱城区义
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校际之间均衡程度、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情况等三项内
容进行实地督导,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加快推进
学校校舍标准化。自2008年起,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所有镇(街道)都
规划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初中和小学各一所,着力打造城乡一体、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
效突出、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场地设施标准化。吐丝口小学、
陶镇小学、高庄蔺家庄小学等20余所学校建起由政府主办的高标准公益化食堂;全区所有
中小学教室灯具、课桌凳全部按标准更换;投入4000万元,完成陈毅中学、实验小学、凤
城初中、莲河学校、第二实验小学、凤城街道中心小学等学校操场的高标准塑胶建设。加
快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全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2011年—2014年共配备“班班通”设
备1621套, 投入3178.96万元;新购教师用机3200台,学生用机4200台,投入3160万元;
增添部分音体美卫生器材和图书,投入1022万元。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实现多媒体班班通
教学,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等配备均达到规定标准。全面实施校车“村村通”工
程。2014年,莱城区将校车村村通列入了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投入2400多万元,新购
校车77辆, 先后在牛泉、口镇、大王庄、杨庄、羊里、寨里、方下、茶业、苗山等9个镇
运营,7000多名学生享受到“大鼻子”校车待遇。截至10月底,全部实现校车村村通。

【莱城区创建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区】莱城区委、区政府重视发展高端高质
高效产业,在做大增量中调优经济结构、在转型提升中提高质量效益,全区经济结构进一
步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509家,新增个体工商户4808户,中小
企业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莱城区被省政府列为全省21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区,重
点发展民营经济。实施转调带动。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好字优先、富有活力、
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项目带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
动力。实施企业带动。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支撑,坚持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增强民营经济实
力的关键,抓大扶小、统筹兼顾。实施园区带动。突出抓好莱城工业区、莱芜农高区两个
省级园区以及8个特色园区建设, 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积聚,推动民营经济
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实施人才带动。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畅通人才引进和培养渠道,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实施统筹带动。坚持以城市为重点,以农村为基
础,统筹谋划、一体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民营经济区域发展格局。

【莱城区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示范区】全面开展以镇容镇貌整治、道路
沿线整治、河道治理、垃圾治理、美化绿化、扬尘治理、土小企业整治为重点的环境整治
攻坚战,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加快实施大汶河综合开发、瀛汶河、方下河治理等50多
项水利工程, 全年完成投资3.6亿元,大汶河综合开发正全力推进,下半年完成“一路、
一带、一园”建设。8家钢铁及化工企业实现升级改造,关停土(小)企业167家、淘汰黄
标车6500余辆,拒批、限批项目68个,在全区设立6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和2个河流水质监
测站点,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3.3%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以上,超额完成市
委、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加快实施水系绿化、荒山绿化等重点工程,广泛开展植
树造林,增加森林蓄积量,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网络,新增造
林面积3.4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1%。集中利用三个月时间,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攻
坚战, 累计清理清运各类垃圾15.7万立方米、粉刷墙面9万平方米,清理户外及乱设广告
牌1755块,清理乱搭乱建545处、1.5万平方米;投资2070万元对84个村实施村庄环境连片
综合整治、投资2.7亿元改造提升24条农村道路;投资3000万元实施镇村环卫一体化改革,
全区所有行政村(居)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镇(街道)驻地、交通干线实现彻
底整治,城乡居住环境明显改观。

【北部新城入选山东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加快北部新城建设,坚持产城融合、一体
发展,启动重点城市建设项目25项、完成投资26.4亿元,北部新城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财政厅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基础设施。莱城大道和香港路升级改造完
成,新城道路框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组团,龙马河公园二期工程基本完成,初步形成集
水景、绿景、景观节点于一体的滨水休闲景观带。公共服务。香港城综合体、市民文化中
心、金融大厦等相继开工,金融商务、教育卫生、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完善。
新社区。开工多层楼房47栋、高层27栋,25栋完成主体工程。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先进
制造业产业园、济莱协作区民营科技创业孵化园和新能源基地“三园一基地”建设快速推
进,珅诺基医药、苏州安科、阿尔普尔等18个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进展顺利,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新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嬴城建设开发公司融资平台作用,成功引进济南城
建、香港信兴发、青岛巴龙、山东水务参与新城建设,与万达财富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北部新城市场化运作实现新突破。
(王际海 刘少波 韩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