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5&rec=92&run=13

【土地利用】 抓住列入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试点市的机遇,用活政策,对全
市发展远景用地布局提前谋划, 科学调整规模边界3万余亩,预留了发展空间。全年筹措
用地指标10880亩,连续2年突破万亩大关,保障项目落地。其中,省分配指标3600亩,同
比增加10%,实现省分配指标数4连增;争取省追加指标1970亩;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国家奖励用地指标1000亩; 3个省重点项目和2个单独选址项目争取指标450亩;口镇、羊
里百强示范镇获奖用地指标100亩; 保障房核补指标80亩;验收腾出挂钩指标2074亩;挖
潜盘活用地1600多亩。健全“一落实四保证”制度,预支指标2085亩,比省厅正式分配提
前3个月。报批建设用地24个批次、8050亩,批回9个批次3844亩,批次用地上报率全省第
一,退件率全省最低。审批建设用地679宗、16054.5亩,同比增加59%,创历史新高。

【执法监察】 卫片检查连年过关,违法比例平均5.4%,呈逐年下降态势,位居全省先进
行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3次对莱芜市土地执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次召开专题
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健全9部门共同遏制和公检法监国土5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六及
时”“日清月结”制度,开展“执法监察基层基础年”“转变作风、提升战斗力”教育实
践活动,推进全市违法违规用地集中整治行动,对重大典型违法案件,保持高压态势,露
头就打。累计巡查1900余次,组织集中联合执法行动30余次,查扣违法设备90多台次,拆
除缺规划无指标少资金的违法占地项目9个2000多平方米, 恢复土地98.3亩。立案查处违
法行为43件,追究党纪政纪或刑事责任7人,收缴罚没款417.7万元,依法履职到位率和结
案率均100%。

【土地整治挖潜】 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增减挂钩工作会议,市长亲自督导,各区区长分
片包干靠上工作,各镇镇长进村入户强力推进。正在实施的四批挂钩项目拆旧5078亩,完
成65%,复垦3909亩,完成54%,均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土地整治
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实施,并将耕地开垦费收费标准平均提高92个百分点,完成市级土地开
发整理项目15个, 治理面积2.4万亩,增加耕地8880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增长。启动24
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下杨庄片区、寨里片区和大王庄寨里片区全部完成。寨里省
级基本农田保护区项目和国家投资大王庄寨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用地整治部分全部完成,
整理土地7.3万亩,增加耕地6382亩。

【矿山安全和地质找矿】 在全省率先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规范化达标活动,全市84家
持证矿山企业达标率91%,其中11家市管矿山企业达标率100%。严格矿山年检,对104处矿
山全部检查,对地下开采矿山全部下井检查。严厉打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依法取缔乱采
滥挖矿点96处次,查扣无证采矿设备48台(套),立案33件,全部处结。加强地勘市场管
理,28个地勘项目登记总面积236.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1%,持证勘查率100%。
累计争取省级矿费项目17个4520万元, 探明新增铁矿石资源量1.03亿吨, 石墨矿资源量
85.7万吨,水泥用灰岩资源量8804万吨,熔剂用灰岩资源量4998.6万吨。其中,“张家洼
矿区深部及外围铁矿普查”项目争取省资金3017万元,提交新增铁矿资源量6183.3万吨,
预计新增资源量将超过1亿吨。中国矿业联合会派人专程到莱芜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国土资源集约利用】 制定《关于落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目标的通知》等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章制度3个。 连续5年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考评, 累计奖励11个镇
(街道) 900亩用地指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安置项目23个,对609宗3.6万亩用地发起批
后监管,对26宗、1502亩用地下达限期整改或警示通知,争取国家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
利用项目1个资金1000万元。 投入储备资金8.42亿元,储备存量土地32宗、1172.5亩,实
现土地收益27亿元, 同比增长83%,创历史新高。全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入库3.73亿元,同
比增长19%。在全省率先实行矿权政府计划管理,收取价款3728万元,征收矿费2305万元,
征收面100%, 入库率100%。首次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3宗采矿权,总成交价款高出起始价
3.4倍。 莱芜市被表彰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土资源部评为
全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先进单位。

【维护群众权益】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实施“矿山复绿”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争取省
级资金3700万元,市级资金388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05万元,集中做好11处“矿山复绿”
重点项目治理,消除了地质环境“盲点”。争取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6660万元,筹集社
企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155户群众搬迁避让工作。累计征收地质环境
治理保证金1.37亿元,征收面100%;完成“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外已毁山体治理,治理面
积1777亩;争取省级资金45万元,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华泰矿业国家级绿色矿山试
点通过省级核查, 并新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家。莱芜市首家省级地质公园——
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丰富莱芜市旅游资源。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
系, 全年发生地质灾害2起,同比减少6起,没有造成安全事故,是全省连续8年实现地质
灾害零伤亡的地市。 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累计争取省资金320多万元,建立基本农田保
护标志2000多个、 质量监测点1100个。全市耕地保有量10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标
率100%。 推进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专项清查整改,累计落实征地保险1.65万人2.8亿
元, 足额兑付征地补偿款4.2亿元,清欠征地补偿款1857万元,杜绝违法违规征地和暴力
拆迁。维护信访稳定。坚持领导包案和带案下访制度,开展分片接访活动。受理市级以上
信访217件, 处结211件,处结率97%,全市没有发生群体性信访案件,也没有中央、省联
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信访案件,信访总量和重信重访率全省最低,连续10年被市委、市政
府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基础支撑和后勤保障】 信息化稳步推进。制定网站管理办法,完成内外网改版更新,
业务专网运行速度提高40倍,局门户网站全省评比第六名,并被评为市级文明网站。推进
土地登记等系统研发升级和推广应用, 信息化建设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50多万元,节
约财政资金3000多万元。“数字莱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接入国家
主节点。完成全市438平方公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0%,制作完成具
有俯视效果的电子地图和新版莱芜市、莱城区、钢城区地图,公众版电子地图上线试运行。
继续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杜绝失泄密事件。加强地理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实现与
城管执法、公安警务和房产测绘信息系统有效互联互通,基础测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节约
财政资金5200多万元。开展档案电子扫描,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市区镇三级国土资
源档案管理全部达到省级水平,整理各类档案2606卷,提供利用档案2220余卷,档案保护
率100%。资本化有条不紊。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发放所有权2288宗、
使用权2237宗、宅基地10万余宗,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全覆盖,所有权确权登记成
果通过省级验收。 全面完成企业集中发证工作,颁发证书797本、7209亩。深化土地登记
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内部审核程序,下放发证权限,压缩办文时限,在原4个绿色通道事
项基础上,增加7个土地登记事项,将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绿色通道事项当日办结,
发证效率大幅提高,共登记发证1044宗、7.2万余亩,其中,抵押登记551宗、1.2万余亩,
抵押金额20.31亿元, 未出现一例错登漏登。后勤工作保障有力。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建
设顺利,省住建厅领导专程来调研。开展“信息宣传提升年”活动,实行分局重头稿件承
诺制, 累计发稿量超过近3年总和,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大政务信息报送力度,市委、市
政府主要领导连续4次作出重要批示,多篇信息上报省委主要领导参阅,连续3次获市委通
报表扬, 并被表彰为全省和全市先进。引进招商引资项目7个,计划投资12亿元,实际投
资2.4亿元,是任务的3倍。

【行风建设】 按照“五个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年”要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
队伍建设。市国土资源局被列入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观摩现场,并3次作典型发言,2
次制播电视专题宣传片。推进依法行政,组织“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转变作风、
提升战斗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推进月”等主题教育活动10多项,完善业务会审、督查考
核、学习教育等规章制度20余项,制定执法监察工作规范和行政复议应诉管理办法,推进
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行政行为。市国土资源局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
中期先进单位,被列为省级依法行政基层联系点和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全面加强党风
政风建设,完善重大事项报告、风险防控和巡视制度,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
易系统全部纳入市纪委公共资源电子监察平台, 加大制度和科技防腐力度,7个所被表彰
为省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所。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推进
行政审批“两集中、 两到位”建设,1名工作人员被表彰为“千名干部下基层”优秀督导
联络员, 国土资源窗口连续9年被评为年度文明窗口。组织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开展
“全市大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举办杨艳萍先进事迹报告会,掀起向先进人物
学习的高潮。
(许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