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5&rec=91&run=13

【统计普查】 第三次经济普查全面启动。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领导、人员、经费、责任、
督导“五个到位”。市、区、镇三级均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有关部
门抽调业务骨干12人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落实普查经费251万元,其中市级91万元,各
区168万元, 形成“责任明确、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各区工作开展
情况进行两次督查。精心组织培训,理顺经普“四条线”。分别对市直部门、大型企业、
区镇、 专业科室等4条“线”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开展宣传动员,提高配合意识。
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媒体发布《现场核查公告》,发放《致普查对象的一封信》、
出动宣传车等形式让广大被调查户了解经济普查的目的和意义为经济普查工作的开展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单位核查,全面摸清家底。共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1530人,完
成普查区划分、编码、绘图、现场核查及台账登记等工作。

【环境统计】 2013年,环境统计首次纳入能源统计范围,统计部门及时部署环境统计工
作。召开2012年度环境统计工作会议,部署落实环境统计工作任务,对统计指标变化、报
表填报要求作出说明,明确统计、审核口径和工作时间进度要求。加强协调,环境统计有
序推进。耐心指导,确保填报数据正确。加强指导企业表格填报,严格按照技术规定和填
报说明要求;统计人员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填好每份报表,确保填报数据正确。认真审核,
把好统计质量关。

【规范化建设】 制定统计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将省局考核位次、统计分析数量质量、统
计调研报告数量等细化分解,下达创先争优目标任务。各专业相应建立数据质量考评制度,
制定7项专项考评办法, 形成上下衔接、一致规范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采取每月调度、
每季通报。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修订完善工业、贸易、投资等十几个专业工作流
程,强化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约束,对异常数据实行跟踪核实。对月度、季度、年度主要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数据,由分管领导负责召集相关专业科室进行会审,强化数据指标的匹
配性、衔接性。对关键指标的支撑配套行业数据实行调度通报制度。重点对服务业各重点
行业、建筑业营业税、工业用电量等主要关联支撑指标加强分析对比,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统计监测】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及“攻坚2013”的目标要求,研究建立统计监测指标体
系,创建全市重点园区发展监测平台,修订完善工业经济运行、固定资产投资、镇域经济
发展统计监测服务平台,每月编印成册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通报情况。围绕全
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强非钢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的统计
监测,及时准确反映产业发展变化。加大企业培育监测,对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以下企业,
新上重大投资项目,实行动态监测,为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规模以上企业提供支持。围绕加
快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积极与济南市统计局对接,建立两地统计联席沟通交流机制,探
索建立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统计监测评价制度。围绕城市发展,开展城乡划分工作,通过
与民政、规划、建设部门对接,对全市1070个村级单位城乡属性进行逐一实地检查,确保
每个村的区划代码和城乡属性都能符合实际情况。围绕人口变动情况,完成2013年1%人口
和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

【统计服务】 围绕全市重点工作,谋划调研选题。全年向两办报送统计信息分析、调研
文章207篇, 列市委办公室信息得分第二名;向省统计局“质量效益年”活动办公室报送
信息28篇,采用24篇,列全省第三位;向“干部作风建设年”办公室报送信息20篇,采用
9篇;各专业评选出优秀统计分析文章42篇,编印成季度优秀分析文章汇编3册;在统计信
息网上加载信息突破5000条,统计信息外网浏览量突破50万次,创历史新高。配合市委组
织部对各区科学发展观、五个重点园区发展、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及全市各区、各镇(街道)
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研究制定统计监测指标及考核办法,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不断改进
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严明工作纪律,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考核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统计信息化】 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统计工作现代化。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对重点设备和系统加强安全预案,更新杀毒软件,定期进
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系统运行正常。加强网站建设。对统计网站
进行完善、美化,使版面更加实用、美观,切实加强莱芜统计内、外网的建设和管理,提
升网站综合服务能力,使网站成为统计服务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加强网络升级改造。
为20个镇级综合统计站统一采购了VPN网关网络传输设备,建立到两区统计局和3个分局的
5条专线, 实现了三级联网,进一步畅通统计数据收集、上报渠道,提高网络传输能力。
强化技术支持。为经济普查、一套表联网直报、视频会议、OA办公系统等日常维护工作提
供技术支持。

【名录库管理】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四大工程”建设的基础。2013年,在认真做好各项
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维护工作基础上,完成“四上”企业的信息动态更新、“四上”企业
库与名录库主要指标比对、 申报等工作。全年共纳新“四上”企业240家,其中新增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165家,重点服务业企业36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
业企业34家, 房地产业企业1家。全市“四上”企业总数达到1052家,同比增长30%。其
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6家,服务业企业106家,建筑业131家,批零住餐业288家,房地
产41家。

【部门统计】 召开部门依法统计现场会。莱芜市政府组织召开部门依法统计现场会,要
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新时期做好统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
任感,严格遵守依法统计的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按
照《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要求,探索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的
沟通交流机制,对行业直报数据的部门,指定科室责任人专门负责沟通联系;对企业联网
直报的行业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将行业发展汇总数据与部门沟通,征求意见。按时召开由
专业分管领导发起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科室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推进部门统计规范
化创建工作。市统计局与市水利与渔业局联合对两区水利与渔业局的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向省局和省海洋与渔业厅申请“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系统”。

【统计法制】 年初制定《2013年全市统计法制工作要点》。开展普法教育活动,5月开展
统计普法宣传。市统计局制定详细宣传方案,进行大规模统计普法宣传,重点宣传《全国
经济普查条例》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在《莱芜日报》刊登《全国经济普查
条例》《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宣传专栏。利用城乡公交车电子屏幕开展统计普法、
第三次经济普查标语宣传。利用市政府办公楼电梯口小型电视,连续播放《统计违法违纪
行为处分规定》宣传幻灯片。利用电视节目的黄金播放时间,循环播放统计普法、第三次
经济普查宣传字幕。 严格执法保障统计数据真实可靠。2013年,市统计局成立2个执法检
查小组,对全市45家“三上”企业和部分镇(街道)进行抽查。对被检查单位网上直报的
报表、系统内统计报表以及有关的生产、供销、财务、统计原始资料进行仔细检查。
(高 雷)

【统计调查】 重点工作推进。启动分市县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印发《莱芜市人民政府
办公室关于开展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通知》(莱政办字〔2013〕18号),成立
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全市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县级
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坚持粮食种植面积实地丈量、单产实割实测,全力做好人员配备
及培训、调查制度建设、基层资料保存、台账建立完善、测产工具配备等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对粮食作物生长情况的全程动态监测,加大信息收集和资料分析力度。莱城区统计局
建立的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样本存放标准示范间,得到山东调查总队充分肯定,在山东
国家调查队系统内得到推广。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工作。与市第三次
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成立莱芜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个体经营户抽样
调查工作领导机构的通知》,联合部署个体经营户普查区样本核实工作,加强对普查工作
的组织领导。认真抽取部分普查区样本进行实地走访、重点核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参
与山东调查总队在莱芜普查试点工作,为全省正式开展普查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调查制度建设。制定完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图,明确
了各专业调查制度、工作职责、数据处理、质量控制、数据评估、网点管理、资料管理与
发布等内容,明确了各项调查的工作环节及其技术标准,确保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确保
每项调查制度都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提高调查业务工作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强
基层基础建设。做好样本维护,进一步核实更新各专业调查对象的经营信息,提高样本有
效率;加强调查业务培训,采取电话指导、以会代训、实地培训等形式,提高了调查人员
的业务能力;强化数据审控,抓好回访与督导、评估与上报等关键环节,提高源头数据质
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强化学法、普法、
执法工作,组织统计法制专题讲座和执法业务知识考试,开展多次统计执法大检查,加大
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统计执法标准化建设,将全部执法人员信息和执法行为纳入
全市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平台进行管理。
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八项规定”对服务业影响、小微企业融资、企业进出口情况、钢铁
煤炭行业运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10余项专题调查,第一时
间掌握第一手资料,服务领导决策。针对农户种粮收益、农业政策性保险、土地整治、特
色养殖、禽流感疫情影响、新“国五条”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等开展30余项调查,咨询服务
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全年共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报送分析报告和经济信息40余篇,
市领导批示3篇, 各类刊物采用20余篇,多篇调研报告在市级评比中获奖;向山东调查总
队报送工作信息165期,国家统计局采用3期,山东调查总队采用75期。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