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5&rec=4&run=13

关于全市土地储备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加大土地储备经营力度、提高土地储备经营效益,更好地发挥土地经营对地方财力的支
撑保障和对群众增收的带动作用,近日,市委政研室、市国土资源局对全市土地储备经营
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土地储备经营的基本情况
1.总体情况。自2000年我市设立土地储备中心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土地储
备经营总体保持了平稳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储备土地400多宗,面积2万多亩,
土地出让成交价款57亿元, 增加政府收益35亿元。 其中,近5年共储备土地130宗,面积
4684亩,出让成交价款33.9亿元,增加政府收益18亿元。通过土地储备经营,实现了对土
地一级市场的有效管理,规范了市场秩序,对全市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运作模式。目前我市土地储备经营基本采取了“储备—出让—补偿”的运作模式,即先
由被收储单位进行拆迁、平整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政府收储时不进行补偿,待土地出让
完成后再通过与被收储单位对土地出让总价进行分成的方式完成补偿。具体补偿政策分三
类: 一是对划拨土地转为商住用地的,出让单价每亩100万元以内部分政府与原土地使用
权人按5: 5分成,超过100万元全部为政府收益;二是对工业用地转为商住用地的,每亩
50万元以下部分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按1:9分成,50~100万元部分按5:5分成,100万
元以上部分按9: 1分成;三是对原商住用地再出让的,每亩100万元以下部分政府与原土
地使用权人按1: 9分成,100万元以上部分按5:5分成。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全省只有
我市采取了这种土地收储经营模式,这是从我市市情出发综合考虑的结果,特别在地方财
力不强、土地市场不活跃、土地增值缓慢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最大程度减小
政府土地收储经营的资金压力和经营成本,也有利于保护企业参与土地开发的积极性,从
而提高土地储备效率。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这种运作模式出让在前、补偿在后,一方面
客观上造成了政府为平衡各方收益,必须尽快将储备土地出让,不利于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实现;另一方面导致了个别企业由于先期得不到补偿、资金紧张而无法顺利搬迁,影响了
城市开发建设进度。
3.前景空间。根据初步摸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拟储备土地9500亩,出让9000亩,
其中包括现有37个城中村完成拆迁改造后拟收储土地5000亩、出让4500亩;通过原有划拨
土地、工业用地转为商住用地或原商住用地再出让等方式拟收储土地3000亩、出让3000亩;
通过新征地拟新收储土地1500亩、出让1500亩。目前,我市商住用地年均出让价格一般在
50万元左右, 预计今后几年土地价格将会适度提高,按照每亩60~100万元进行测算,成
交价款将达到54~90亿元,形成政府收益13.5~22.5亿元。另外,考虑到济莱协作区建设
的加快推进,土地收储经营对我市经济的贡献还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二、土地储备经营面临的突出制约
1.市场需求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土地市场不繁荣、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我市土地价值
提升和土地储备经营工作开展的最根本制约。由于我市城市人口少、流动人口少,购买力
相对较低, 目前全市每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仅在100万平方米左右,销售面积都在80万平
方米以下。按照容积率1.5测算,仅需新增房地产用地面积1000亩左右;按容积率3测算,
仅需新增用地600亩左右。 而近年来全市实际供地面积平均在1500亩以上,最高的2010年
供地量达到2718亩,是当年用地需求面积的2倍多,供大于需的问题突出。
2.投资热点不足,土地增值缓慢。受区位、环境等条件制约,我市与周边城市比缺乏地产
投资热点,加之在市场运作上包装推介力度不够大,土地出让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增值
缓慢。 近年来, 我市土地年均出让价格平均在每亩50万元以下,最高的2009年仅为每亩
55.3万元,最低的2011年仅为每亩34.8万元。即使一些投资价值较高的地块,在出让时也
远未发挥最大效益。像市政府对面的财富广场区域,每亩出让价格仅为202.25万元;而与
我市相邻的新泰市,其市政府前的一块地亩均出让价格高达800万元。
3.城中村改造“村自为战”,对土地市场冲击较大。莱芜“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问题
十分突出。从2009年起,我市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实行“以村为主、自行改造”
的模式,规定“城中村”安置用地控制在原村庄占地45%以内,其余55%在拆迁腾空后由市
政府纳入储备公开出让。 据测算,37个城中村若全部完成改造,将新建商品房面积629万
平方米,远远超出我市每年8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需求。这种运作模式虽然有利于调动各区、
镇(办)以及村组织的积极性,但对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4.运作模式有待创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是规划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对土地
的供给规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开发时序需要科学制定方案,商住开发建设标准需要进一
步提高。二是运作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需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经营城
市”的路径和做法,促进城市土地更大增值、实现更大效益。三是市场化运作有待进一步
加强。一方面需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土地熟化运作和城市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对重点
区域、重点地块的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提升城市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
三、对土地储备经营的几点建议
1.要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理念、市场的思维来认识土地储备经营工作。土地是一个城市
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必须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一要有发
展眼光,看到潜力。虽然目前我市土地市场还不够活跃、土地价值还没有显现,但是随着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提升、人气的聚集,特别是随着济莱协作区的加快建设,莱芜城市的
投资价值将显著提升,土地将变得越来越宝贵。二要有开放理念,增强信心。站在莱芜看
莱芜,莱芜地盘小、人口少,内部需求不足、发展空间有限。但跳出莱芜看莱芜,作为省
会的副中心城市,作为一个投资价值长期被低估的地方,莱芜的城市有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只要强化市场运作,也能成为投资的热点地区。三要有市场思维,明确方向。要打破传统
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的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来经营,更好地
发挥政府在调节供需、培育热点、改善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靠市场“无形之手”和政
府“有形之手”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益,让莱芜的城市价值不断提升,群众在城市增值中增
加更多的财富。
2.创新土地收储经营模式。建议在继续实行“储备—出让—补偿”运作模式的同时,重点
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完善:一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对雪野旅游区等重点区域和城市增值
潜力较大的重点地段,要积极探索“储备—补偿—出让”模式,在土地储备的同时进行补
偿,待土地升值后再进行出让,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对土地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促进土地
实现最大价值,最大程度增加政府收益和群众收入。二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熟化开发。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拆迁、平整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将“生地”运作成“熟地”,
并由政府储备、出让后按成本进行补偿。三要改进企业土地补偿政策。对城区内“退二进
三”企业,由政府预付企业部分土地收储补偿金,促进企业尽快搬迁,预付补偿金在土地
出让收益分成时进行抵扣。
3.严格控制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一要严控总量。建议每年初对全市房地产开发情况进
行深入调研,列出用地规划,摸清用地需求,按照“总量控制、适度从紧”的原则,科学
确定年度供地总量,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时调整供地规划。二要控制节奏。对政府已经
收储的土地,要在熟化运作的基础上,按照时序实行分类分批供地,控制好土地供应的节
奏。三要突出解决好“城中村”改造问题。一方面,除目前已批准的37个村外,暂停对其
他“城中村”拆迁方案的审批。另一方面,对目前正在推进的“城中村”改造,改变“各
自为战、无序开发”的局面,实行市、区“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明确建设标准,核准
用地面积,严控商住开发规模。同时,对“城中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实行统一收储,并根
据全市统一供地规划投放市场。
4.切实加大招商推介力度。要积极抢抓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济莱协作区建设机遇,加大对
城市形象和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客商投资热地。要依托城市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等
优质资源,瞄准国内商住地产开发的大集团、大企业,积极开展定点定向招商,实施一批
规模大、层次高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端商住项目,提升城市的投资吸引力。要算大账、
长远账,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只要是为了长远的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拿出好的资源、给点优惠政策、眼前吃点亏不算什么,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实现更大的利益。
当前,要加大对汇源食品、锦源纺织、兴源电厂、博宇房产等地块的推介力度,尽快出让,
缓解财政压力。
5.加强规划控制监管。加大规划编制力度,超前掌握近期全市可进行商住开发建设的区域
范围,为土地储备提供依据。从严控制用地单位或个人申请变更规划的事项,对未纳入储
备的土地,一律不予受理规划性质调整。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对未经批准擅自改
扩建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从严查处,防止增加不必要的土地储备成本。
(市委政研室)

关于我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研
(2013年8月)

科技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
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水平,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近日,对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根据有关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市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技
强市战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
效,2011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06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
幅达到38.6%,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8.5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41
亿元,比2006年增加1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37%,比2006年提高6.4
个百分点。 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看,2012年全市拥有科技型企业230家,比2006年增
加94家,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9家(其中国家级11家),
比2006年增加3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2%;其中年产值过10亿元的5家,过亿元的
27家。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2006年至2012年, 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累计分别达到
9322件和7539件,年均分别增长22.6%、28.8%,其中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1109件,年
均增长84%,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077项,其中212项达到国内领先以
上水平; 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9项;成果转化率达到53.1%,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累计
承担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51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省自主
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52项, 获无偿资金2.01亿元,扶持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项目360个,
突破关键技术280余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80余个。
三是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先后创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
粉末冶金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省级高新区、省级农高区等区域创新平
台10个。全市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42个,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院士工作站11个,
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 产业技术联盟4个,国际技术合作平台3个。争取国家技术转移示范
机构、 省级科技孵化器、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各1家,发展科技中介服
务机构158家。 全市初步形成了区域创新平台、企业研发平台、中介服务平台梯次发展的
新格局。
四是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 目前,全市已有165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
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等国内外116家高校院所,230名院士、专家建立了长期合
作关系,形成了一个产业、一所名校、一个领军人才、一支创新团队的链式效应。通过合
作,已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28名、长江学者1名,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入选国
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1名,引进转化技术成果86项,共建创新创业平台36个。
五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我市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科
技创新奖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企业、科研单位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6年至2012年,市级
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累计投入9445万元,其中2012年为1500万元,是2006年的1.7倍。
“十一五” 以来,全社会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年均增长30%;2012年全社会科学研究
与实验发展经费达到15.34亿元, 是2006年的4.4倍; 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
GDP比重由2006年的1.14%上升为2012年的2.43%,居全省第4位。
二、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的驱动作用不够明显。我市属于传统的重工业城市,钢铁、能源
等资源主导型产业占比较大,由于缺乏足够的科技支撑,在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发展仍然不够快。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2012年,全市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37%,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74个百分点,
与青岛、济南等先进城市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仅占全省高
新技术企业数量的3.6%,低于济南15个百分点。同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全市79家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有40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
二是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目前,全市409家规模
以上企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 安排研发经费的仅121家, 占企业总数的
29.6%。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只有10%的企业申请了专利,而仅有8%的企业对专利
进行实施; 在2012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中,发明专利分别仅占20.2%、4.7%,分别低于全
省平均水平11.2个和5.2个百分点;近七年间全市仅获得1项国家级成果,没有获得过全省
科学技术最高奖和一等奖。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只有25%左右的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居从属地位。
三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我市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
技成果转化,但由于引导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仍
然存在。一方面,科研成果与市场、企业需求结合不紧,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科
技创新成果仅占23.5%, 许多企业苦于没有研发平台和技术、人才支持,找不到有市场前
途的创新成果。另一方面,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开发类科研成果较少,就地转
化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规模多数较小,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太少,与先进地市相比还有
很大差距。
四是创新平台建设较为滞后。我市创新平台建设缺乏全市层面的整体规划,重大科技基础
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在全市层面形成整体部署。同时,创新平台整体水平相对薄弱,
我市现有的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水平参差不齐,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仍属空白, 而与我们相邻的泰安市、淄博市分别拥有6家和
17家;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只有42家,仅占全省省级研发平台数量的2.6%,与先进地区
相比差距很大。
五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 目前,我市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不足900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200人, 更远远落后于苏州、无锡等发达地区1500人的水平。全市高水平研发人员相对不
足, 实质性引进两院院士仍是空白,实质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只有1人,近几年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多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部门,企业引进的较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不到8%,低于全省12%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广东、浙江、
江苏等发达地区16%的平均水平。 企业中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存在人才
“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无力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这样的人才状况,不利于全市工
业企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
六是科技创新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市虽然制定了一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现有的创新机制还不够完备、不够科学。在保障机制建设上,如风险
投资机制、科技信贷机制等方面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科技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受财力限
制,2012年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为1500万元,仅占当年市本级财政支出的0.22%,
远低于全省1.2%的平均水平,并且自2010年以来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一直没有增
加。
三、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有着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国家、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
工作。去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省委、省政府先后
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
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省启动实
施了自主创新专项活动,从2012年起到2015年,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材
料、 生物技术与医药、高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橡胶轮胎等9个产业创新发展。另
一方面,济莱协作区的启动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济南科研院所多,科
技实力雄厚,济莱协作区的深入推进,必将推动两市在科技、人才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
合作。从我市的情况看,我市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的空间和潜力很大,新材料、新能
源、电子信息等产业都有一定规模,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完全可以借助有利的政策支持
和资金扶持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牢牢把握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以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不断完善以企业为
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快速推进高
新技术产业化,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提供科技支撑。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步伐,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高端引领,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
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力争每年新增
一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当前,要做到“壮大已有产业、培育初始产业、引进空白行
业”。壮大已有产业,当前应依托粉末冶金、高分子特种纤维等新材料产业以及金鼎电子
超薄刚性覆铜板、义和电子PI膜等电子信息项目,加快技术进步,壮大发展规模;培育初
始产业,加快推进珅诺基生物医药、希格斯新能源等新建项目建设步伐,促其尽快成熟壮
大,不断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空白行业,立足我市的环境优势、配套优势,在
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品钢新型材料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科
技创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围绕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加速运用现代高新技术
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我市钢铁、化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
入,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装备水平,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具体
来说,钢铁产业要注重精深加工生产,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机械装备制造业
要着力于装备提升及数字化更新改造,重点发展整机产品和高端配套产品等优势产品;化
工行业要侧重安全环保节能升级和产品深度加工改造;纺织行业重在提高工艺、设计和装
备水平。
(二)突出企业主体,着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努
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引导企
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支持激励政策,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力争占
比尽快达到3%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要
鼓励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实施的重点产业
发展专项工程,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项目和参与重大专项配套,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
业、重点新产品和专利,力争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
术产品, 争取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以上。再次,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
制。依托我市科技优势突出的产业和骨干企业,支持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
合组建研发机构,探索建立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当前来说,
要尽快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争取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尽快运行;依托黑旋风
锯业、阳光电器等新建一批省级院士工作站;依托珅诺基生物医药、希格斯新能源、胜岳
机械等新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废旧橡胶产业联盟积极争创为省级产业联盟。
(三)强化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高科技服务经济发展水平。要强化公共研发平台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整合创新资源,
完善共享机制,建设开放性、专业性的公共研发平台。要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
点加强信息咨询评估、技术交易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
专利成果服务推广中心、技术评估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发挥现有科技资源优势,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粉末冶金特色产业基地等为依托,
对电子基础材料、 氟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4个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成果
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 深化人才战略, 打造科技创新人才洼地。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按照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强化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
山东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
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坚持引进人才与开发本土人才有机结合,既重视外来人才,善借
“他山之石”;也注重本地“芳草”,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促进合理流动。
要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培
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可学习苏州等城市的做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引
进战略性高层次人才,实行政府薪酬补贴的办法,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向我市聚集,努
力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技术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国外
经验表明,政府资金对社会风险投资的带动作用在15~20倍之间。各级政府要把科技作为
财政的优先保障对象,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
用,并逐步提高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力求财政科技投入经费逐年在总量上有较大
增加。要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切实加大市科技专项和各产业专项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
将财政科技经费重点用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
设、关键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方面,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另一方
面,要加大社会科技投入力度。苏州工业园区通过与多家国内外风投机构合作,成立了35
个创投企业,创投资金达130多亿元,创投项目258个,形成了覆盖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集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贷款担保为一体的资金支持体系。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按照
“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公共化、提供服务专业化”的原则,采取“阶段参股、跟进
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社会及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的融资投入,积极
促进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的结合,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
系。
(六)强化服务引导,打造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服务。上海市
依托科技创新“一门式”服务窗口,通过打造“汇集整理—宣传解读—落实协调—跟踪研
究—绩效评估” 的政策服务链, 为企业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搭建起一条
“快车道”;宁波市采用发布年度报告的形式,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的宣传。建
议我市学习借鉴这些做法,建立全市统一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一
站式”、系统化、专业化的政策服务。其次,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把科
技创新作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要把优化创新环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专利授权量、成果奖数量等绩效指标作为对市直有关部门、各区(管委会)、各园区的考
核指标,并严格奖惩。再次,加强舆论宣传。加大对自主创新活动及成果的宣传力度,通
过典型事例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市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