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5&rec=119&run=13

【综述】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8亿元,增长13.02%。其中,批发零
售业完成232.41亿元,增长14.6%;住宿餐饮业完成25.34亿元,增长0.12%。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情况。2013年,共有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
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306个,产业活动单位12个。其中,批发业法人企业142个;零
售业法人企业123个, 产业活动单位3个;住宿业法人企业12个,产业活动单位1个;餐饮
业法人企业29个,产业活动单位8个。
老字号工作。成立莱芜老字号认定专家委员会,制定莱芜老字号评选办法,经企业自愿申
报、所在区商务主管部门审核推荐、莱芜老字号认定专家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
认定首批“莱芜老字号”企业16家,认定为山东老字号的5家企业也认定为“莱芜老字号”,
为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打下基础。
电子商务。山东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莱芜三辣一麻农产品交易中心、同盈储销网等一批
电子商务平台相继建设并试运营。通过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企业超过2000家, 100多家餐饮、住宿、影像、美发、家具等行业企业联手美团网、拉手
网、莱芜团购网、莱芜都市网等网站开展本地生活服务。
市场运行监测。全年编发商务信息800多条,原创市场运行分析200多条,商务部采用40多
条。全市有60家企业纳入重点流通、重要生产资料、生活必需品、应急商品、酒类流通、
信息泵、电子商务等十几个监测系统,涉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家庭服务
业、家电维修业、仓储业、生产资料批发业、会展业、电子商务等近20个行业,市场监测
体系更加完善。
会展工作。 第二十届津洽会组织万兴、东兴源、一品3家企业精心设计展品、制作展示实
物,重点宣传全市区位、规划、产业、环境优势和产业招商项目,展示了泰钢、万兴、泰
丰、 朗进、力创、环球等优势企业,成为山东展馆一大亮点。组织1家企业参加2013青岛
香港时尚购物展,签订订单协议500万元。
商贸服务工作。制定印发《莱芜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于切实做
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的通知》,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
项整治活动和零售业节能环保调查、中央及省级储备商品安全管理检查和猪肉储备情况检
查等,在全市商贸服务领域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印发《关于扎实做好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工作的通知》,发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2000余份,
提示牌1000余套,在行业内树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风尚。
市场秩序建设。确定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重点,调整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定期调度23个部门开展活动情况,编发“双打”简讯45期。与检察院、
法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 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参加执法活动3次,宣传活
动2次。 完成省综合考核23个专项总结报告和相关资料整理,确保考核通过。开展创建诚
信商贸企业承诺活动, 全市挂牌企业100家。开展大型商场预付卡备案工作,对符合条件
的1家企业进行备案。开展大型零售企业违规收费整治活动,3家超市进行整改。做好生猪
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强化合格屠宰企业的监管,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经营。加大
不合格屠宰企业关停力度,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活动,与公安部
门联合开展2次执法活动,查获生猪5头和注水工具数宗,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注水猪等违
法行为,净化市场。
市场体系建设。做好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项目建设。对12个建设项目逐一进行现场督
查,并根据市领导调研和国家、省里组织的检查评估情况,督促指导各项目单位完善项目
建设手续、财务支出凭证等材料,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12个项目
进展顺利, 完成投资7亿多元,新增就业3000多人。继续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
市8家承办企业共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27家, 建设配送中心1处,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
程农家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开展“农超对接”工程。创新对接方式,在“农超对接”
的基础上,开展“农校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等新模式,促进农产品便捷流通,
提高农民收入,其中“农超对接”的超市7家、专业合作社14家。
特殊行业发展。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完成典当年审、新增典当上报、拍卖
核查等工作, 新增典当行1家。对报废汽车拆解、二手车交易市场落实主体责任,联合有
关部门进行多次检查,要求企业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严格依法经营。对药品流通企业进
行摸底,制定发展规划,促进药品流通发展。
(赵 洁 马晓倩)

【服务业】 2013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8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的比重36.4%,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完成服务业投资147.18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市固定资产
投资的比重31.14%,比上年提高1.61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税收26.1亿元,同比增长6.73
%, 比全部税收增幅高4.77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地税收入15.15亿元,同比增长6.39%,
比全部地税收入增幅高3.83个百分点,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44.02%。莱芜市被评为
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莱城区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
载体建设。 市级5个重点服务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372家,完成投资44.61亿元,实现营业
收入25亿元, 缴纳税金3.11亿元;15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业务收入80.17亿元,缴纳税
金5.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1%;3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65.54亿元,占全
年计划投资的101.3%。钢城区被评为全省重点服务业城区先进单位,雪野旅游区被评为全
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先进单位,莱商银行和鲁中钢铁物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重点服务业企
业先进单位。
重点行业。交通物流、旅游、商贸流通、银行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重点行业全年实
现税收22.37亿元, 同比增长5.99%, 占服务业全部税收的85.7%。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
6519万吨, 同比增长1.26%, 货运周转量58.67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6.96%;接待游客
806.7万人次,同比增长1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18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257.75亿元, 同比增长13.02%;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751.75亿元、573.7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32.27亿元、23.84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36.71亿元, 同比增长4.16%,商品房销售面积67.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4%;商务服
务业实现税收5666万元,同比增长38.8%。
综合改革试点。抓住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的机遇,坚持以改革创
新促进雪野旅游区发展,积极推动其在行政管理、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服务、
选人用人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雪野旅游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了雪野旅
游区开发建设步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调查研究。分别围绕“营改增”试点、载体建设、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实施
情况、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等进行专题调研,形成10篇调研报告。其中,《关于我市服务业
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调查与思考》被《莱芜调研》采用,《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对全
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被市委《信息专报》采用。
调度督查。健全完善服务业载体月调度制度,及时掌握载体建设情况,了解载体建设中存
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做好全市重点工作的督查,结合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
点工作任务,督促载体单位对照年度目标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推动了载体建设。精心组
织全省服务业发展绩效、重点服务业载体考核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协调推进。结合全市服务业发展目标确定的核算增加值的19个行业指标,加强对交通物流、
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商务服务等重点行业发展指标的监测分析,根据指
标完成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对策措施,促进各行
业的平稳发展。发挥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多次召开服务业重点行
业主管部门会议,分析情况、制定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协调
推进服务业统计工作,增强行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扩张服务业总体规
模,有效保证了服务业发展速度。
对上争取。主动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规划座
谈会”在莱芜市召开,协助省服务业办公室做好“香港·山东周”有关筹备工作。做好服
务业项目的筛选、 储备及上报工作。2013年,有6个项目获国家、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扶持,争取资金1100万元,27个项目被列为省级服务业储备项目,14个项目被列为全省招
商引资和银企合作项目,6个项目被列为2013年省级载体项目,5个项目在“2013鲁港公共
服务平台项目推介洽谈会”上被重点推介。
(李尽忠 邹淑芳)

【供销合作】 2013年,市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28.28亿元,同比增长35.63%;利润
总额2060万元,同比增长53%。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围绕省供销社参与城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科学选点、
扩张经营、扩大覆盖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总体规划,推进实施“四个一”工程,突出抓
好项目培育储备、对上争取和推进实施,着力打造镇驻地商贸中心,建设小城镇的亮点工
程,进一步夯实公司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流通网络,全市服务网络覆
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新开业的一批日用品超市、便民店达8000平方米,组织申报28
个项目纳入省社2013年度项目库, 其中建成使用项目6个、在建项目5个,8个项目争取到
位国家“新网工程” 等政策性财政扶持资金516.5万元,形成了带动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
有效支撑。 全系统建设日用品配送中心、大中型超市、便民(加盟)店分别达到8处、21
个、 660个,参与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4处、营业和服务面积近3万平方米,3处社
区被列为全省供销社2013年度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单位。莱城区羊里供销
社恒润超市直营店已发展到3个、总营业面积2万多平方米,成为当地“百镇建设示范行动”
的亮点工程。
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领办专业合作社。新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家、新发展农民
专业合作社40家, 1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供销总社“全国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专业
合作社总数达90家,合作内容涉及蔬菜、林果、中药材、畜禽等多个产业和生产、储藏、
运销、加工、融资服务等领域,涵盖全市主要特色农产品。推进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市
农资站、莱城省农农资公司与大田作物生产经营服务创新紧密结合,推进农资直供、直施
和种肥同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0万亩。成立农化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产前、
产中、产后农业技术咨询和农化服务。市农资站领办联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
流转, 建立蔬菜种植全托管标准化示范基地320亩。打造供销品牌。打造“三辣园”农产
品等一系列“供销”品牌,拥有有机食品认证3个、注册商标9个,朗野蜂蜜、嬴泰樱桃、
明利蔬菜等多个品牌在全省、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推进产销对接。改造建设年交易额过
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处,设立农特产品直销店6个,建立新合作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
铁农联众“三辣一麻”电子交易中心,研究制定《关于在济南设立莱芜优质农产品专营店
的实施方案》,初步完成2~3个旗舰店、6~8个社区网点店面的选址工作。开展信用合作。
3家专业社开展内部资金互助,累计调剂资金达2000多万元。
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资联采直供工程,推行化肥联采和直供经营,开展科
技服务和惠民便民活动,农资经营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农资联采合作生产厂家
由上年的3个扩大到8个,联采种类达到20多个,联采总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新增
农资经营网点68处、总数达964处,农资供应总值突破1.5亿元,市场份额保持在70%以上。
建设完善技术检测中心2处, 免费测土10万亩、累计达20万亩,为490多个村、3.2万户农
民免费建立土地用肥档案。采取巡回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放映科教片等形式,进行宣传
讲解,提高群众施肥、用药、管理的科技水平,并制作“便民服务卡”将用户购肥、安全
质量回访、技术服务等详细记录。
社村共建工作。实施社村联合惠民工程,将供销社的经营优势、村两委的组织优势相结合,
建立以“村两委+供销超市” “村两委+放心农资”“村两委+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
“一加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市委、市政府在2013年开展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社区)
创建行动,将供销社“社村联合惠民工程”作为任务指标,进行定期调度考核。在18个村
设立日用品超市,在16个村以加盟、合作等方式设立农资便民店,为3200户农民无偿测土
5000多亩,直供化肥4000余吨,初步实现了供销社网络延伸增效益、村集体增收入、群众
受益得实惠,成效明显。其中,莱城鹿野供销社与雪野镇安子湾村开展共建,合作设立日
用品超市、 农资加盟连锁店, 联合200户农民领办1家专业社,并以专业社为主体,投资
200多万元修建蓄水池10万立方米、 水渠1200米,与省社农产品公司合作发展建立无公害
生姜种植基地2000多亩,带动社员推广生姜无农药残留储存技术,利用省社农产品公司平
台开辟了北京、 济南等城市高端市场,生姜售价高出市场30%以上,农民户均年增收可达
4000元。该共建项目被选为全省供销社“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现场会考察点,受
到中组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省委政研室、省委组织部等与会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
和充分肯定,并先后两次在省社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龙头企业建设。发挥市、区联合社的核心作用,以社办企业为龙头和支撑,整体推进“两
个体系”建设。赢都商贸、市农资站等一批全市区域连锁网络正在形成,农资、日用品、
农产品等新型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日用品,市赢都商贸有限公司建立配送中心1处、
直营店7个、加盟店38处,营业服务面积3万平方米,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农资,
市农资站发展成为集农资储备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科技服务、仓储物流服务于一
体的企业集团,建有铁路专运线、2万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5000吨恒温库和700多家直
营(连锁加盟)店,连续八年被认定为省级化肥淡季承储企业。农产品,市社全资成立的
市新合作农产品公司, 注册资金增加到500万元,发起联合7家专业社165个农户组建莱供
农牧专业社联合社,打造了“三辣园”农产品品牌商标,带动发展标准化蔬菜基地6000多
亩,并与省社农产品公司开展合作,广泛组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与全省供销社
农产品经营体系对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加快全市农产品走出去步伐。
(王鹏飞)

【粮油购销】 2013年,全市粮食作物总产量28.24万吨,其中小麦总产8.24万吨,比上年
减少5.3%,玉米总产17.37万吨,比上年减少2.4%。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下降,
由2012年的25.7万亩降为24.1万亩;玉米播种面积基本与上年持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天
气因素导致单产降低,单产由2012年的420.4公斤降为408.79公斤。莱芜市是粮食主销区,
粮食价格受外埠市场影响大,2013年全年粮价一路走高,在克服各种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
全市全年粮食供给充足,粮价稳中有升。
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局储备库新库建设基本完成,部分仓房经过有关部门初步验收,4970
吨新粮新粮入仓。储备库通过军训、业务测试,工作人员素质得到全面强化,储备粮管理
水平进一步加强。推进“粮安工程”,起草《莱芜市粮安工程规划》。对全市危仓老库进
行维修改造,提升储粮条件,对《粮食应急预案》进行完善,粮食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
高。莱芜市是粮食主销区,粮食应急工作任务重,对此项工作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不断
地完善应急供应网络,以提高粮食应急反应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粮
油市场的监测,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认真贯彻省、市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方案,
针对当前国际粮价波动、粮食安全问题凸显的新形势,通过56个监测点、互联网等渠道加
大对粮食市场的监测力度,认真跟踪、收集、分析粮价上涨形势,随时掌握粮油市场价格
动态和市场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领导了解和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依据。
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粮油价格大起大落。坚决杜绝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
不法行为,维护了广大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粮食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市粮食局在夏收、秋收期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收购市场秩序良
好,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有效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抓好军粮供应工作,为莱芜市争创双
拥模范城做出贡献。以开展创建规范化管理军供站活动为抓手,完善军供工作规范,推进
军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以建设“规范化粮店”为依托,打造城乡“放心粮油”工程。
“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民心工程,通过“规范化粮店”建设,建立健全粮油质量
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跟踪督查制度和监管办法,建立健全粮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切
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规范粮食市场行为,让人民群众
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
(孙丽娟)

【食盐专营与盐政管理】 2013年,全市共购进各类盐28991吨。其中,食盐购进19999吨,
完成计划的130.71%;小包装食盐购进4952吨,完成计划的112.54%;小工业盐购进8992吨,
完成计划的149.86%。 销售各类盐30409吨。 其中, 食盐销售21425吨,小包装食盐销售
5623吨;小工业盐销售8984吨。实现营业收入3222.7万元,较同期增加70.7万元;上缴税
金224.9万元;实现非盐商品销售额170万元。
食盐专营。以市内大中型超市、乡镇各类集市为主要宣传平台,组织开展以“健康生活从
盐开始、低钠绿色科学用盐”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共开展30余场次,共计发放宣传
彩页3万余份、购物袋1.8万个、接受现场咨询5000余人次,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活
动进行翔细报道。物流配送建设。山东省商务厅、莱芜市商务局验收组一行对公司物流配
送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实地检查验收。“莱芜盐业公司物流配送中心”是严格按照“万村千
乡市场工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范,在公司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的。验收后,
莱芜盐业公司通过合理调度配送车辆人员,充分发挥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断加强配送网
络建设、提高物流配送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鲁盐商网”上下互通、网络化运作综合优
势,及时向全市居民提供各类盐及非盐商品,促进物流配送新发展。
盐政管理。加强莱芜市盐务局盐政科、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等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业
务素质提升,重按照盐政管理职能与业务流程实际,严格规范盐政执法案件立案受理、呈
批处理、文书送达、整理结案等业务环节,明确负责人员和办结时限,进一步落实盐政案
件办理各环节责任、规范办案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完善《食盐供应应急预案》《食盐召
回管理办法》《食盐安全质量追溯及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强化食盐应急措施,防
患未然。严格落实食盐检测制度,强化化验室岗位及人员职责,严把食盐进出关;认真开
展食盐安全隐患排查,对不安全因素及时登记、及时整改,确保食盐质量。联合市商务局、
市卫生局等职能部门,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和“5·15”碘缺乏病宣传日宣传
平台,通过设立现场咨询台、真假盐辨别、产品推广介绍、发放宣传彩页及购物袋等方式,
向广大市民认真宣传盐业法规、预防碘缺乏病以及健康用盐常识。对全市学校、幼儿园食
堂、食盐零售网点、超市和餐饮单位进行走访宣传,签订《食盐安全承诺书》,推行食盐
安全承诺制。密切部门配合,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合执法新路子,以查大案为突破,以打团
伙为重点, 以端窝点为目标, 严厉打击涉盐违法行为,对全市食盐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2013年,市盐务局联合其他部门共查获私盐27吨,打掉私盐贩卖团伙1个,查扣涉案车辆2
台,刑拘5人,批捕3人,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全市食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郭传良)

【医药生产经营】 2013年,市医药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5亿元。“十二五”计划的前三
年,销售额平均增速11.2%,莱芜市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制定的“74311”计划。
药品批发。2013年,药品批发单位继续坚持差异化经营策略,突出特色经营,经营业绩稳
步提高。公司贯彻基本药物制度,争取基本药物配送权,加大基药配送市场的开发和配送
力度。公司市场覆盖、物流配送、客户服务、品种保证等方面都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药品零售。充分挖掘“益寿堂”品牌价值,内强素质,精确管理。益寿堂坚持精耕细作,
稳步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企业管理。继续坚持走资产效益型、管理科学型、文化素质型的道路。“十二五”期间的
前三年医药公司共计投资1045万元。十几年来,共计投资7600万元,莱芜市医药公司土地
资源实现增值。公司坚持从人、财、物、购、销、存各个方面实施精确化管理。建立持续
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增强了职工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013年获得
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荣誉称号。
活动开展。2013年,公司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
动、创城迎测活动、“道德讲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茶业口镇吉
山村牵手共建生态文明村、与黄庄镇灰菜峪村结对帮扶等活动。
(刘 磊)

【烟草经营与专卖管理】 截至2013年底, 全系统在职职工394人,辖区共有卷烟零售户
6560户;总资产40455万元,实现利税2.51亿元,同比增长13.1%;上缴税金1.8亿元,同
比增长12.5%。2013年,莱芜市烟草专卖局(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山东省敬老文明号”
“平安莱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企业贡献奖”“工作实绩考核先进单位”“红旗单位”
等称号。
卷烟经营。优化营销策略,提升卷烟零售户盈利水平。坚持“发展同向、工作同心、服务
同步、利益同体”的原则,实施“卷烟零售客户致富工程”。2013年,面向全市卷烟零售
户,投入资金40万元建立100家“零售客户致富工程示范店”,户均盈利提高到2.2万元,
同比增长15.8%, 实现了烟草企业和卷烟零售客户和谐共赢。与市慈善总会建立零售户、
烟农“情义”慈善专项基金,用于“济困、扶危、助学”;由烟草职工捐款,建立“卷烟
经营风险基金” ,用于防范零售户经营风险;对全市120名残疾卷烟零售户开展“真情牵
手·帮扶共赢”结对活动;连续三年举办“金叶爱心助学活动”,资助66名家庭贫困的大
学生圆了大学梦。
专卖管理。强化卷烟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开展打击卷烟非法流通,名烟名酒店、礼品回收
店专项治理以及卷烟走私、雪茄烟市场专项治理和打击制售假冒卷烟“五个专项行动”,
把集中打击与经常性打击、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为
维护烟草市场经营秩序,推进“平安莱芜”建设做出贡献。1532大物流建设。1532公司以
建设“最可信赖的、最具竞争力的流通渠道”,打造以“健康生活、放心消费”为内涵的
“泰山1532”流通品牌为目标,借助烟草行业优势资源,依托现代卷烟零售终端,通过直
营店、电子商务运营带动网络店及加盟店等多种渠道建设,进而提供优质的商品和良好的
客户服务,最终实现企业、零售户、商品生产商多方共赢,泰山1532公司开设直营店10家,
拓展下游网络店1727家。
烟叶生产。 截至年底,累计无偿投入资金8993.84万元,建设水利、道路、烤房等基础设
施2248项,完成5万亩基本农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成烟叶生态村25个,惠及烟区农民3万
余人,烟农户均年收入7.48万元,有效改善了生态村烟农生活居住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与烟农致富同步发展。
公益事业。资助教育事业,发起“金叶爱心助学行动”,捐助贫困大学生,共计20万元,
向中小学校捐款1万元;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向慈善总工会捐款1万元;与贫困村莱城区
杨庄镇李家堂村结对帮扶, 捐赠资金5万元;开展富民工程,用于非烟生态村建设,向慈
善总会捐款60万元;为加快莱芜市慈善事业发展,遵循“乐善好施、扶贫济贫”的慈善宗
旨,向莱芜市慈善总会捐赠资金40万元用于莱芜市慈善事业。
(张晓蕾)
【石油购销】 2013年,中石化莱芜分公司加油站网点63座、加气站2座,油库1座,总库
容1.65万立方米, 年吞吐能力40万吨,铁路专用路1条。销售成品油16.4万吨,其中零售
纯枪10.8万吨,直分销5.5万吨;销售天然气272万立方米,确保了市场供应,实现创利、
税过千万。
经营策略。发挥主渠道作用,努力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油、用气。依据市场需求情况,
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抓好省石油公司资源配置计划的落实到位,并适时开展缺口资源的自
采,健全油品购销体系。认真落实省公司资源配置计划,自采油品投放到莱芜市场,有力
保障了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油需求。 结合莱芜市场需求,发展CNG加气业务,2013年在营加
气站2座, 月加气量近30万立方米,满足了城市发展的多元需求。创新经营,搞好亲情服
务。结合莱芜成品油市场实际情况,确保莱芜市场的供油服务,公司对莱钢、鲁中冶金矿、
莱城电厂等大中型企业,加强联系,协议供油,搞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在全公司上
下深化“我为您的事业加油,您给我的生活添彩”的服务理念,建立起与客户间的良性互
动关系,努力创建“中国石化”服务品牌。克服市场价格涨跌频繁,起伏波动较大的不利
影响,开展“IC卡积分免费加油和兑换礼品”“夏季汽油优惠促销”、自助加油优惠等系
列优惠活动,让利消费者。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所联系的民营大户在生产用油供应
上提供扶持帮助,为民营大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油”。安全管理。把安全作为头等大
事来抓,从经理到职工层层签订安全承诺书,并组织签订各种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现场
管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三同时”制度,加强
工程建设和检修管理,严把承包商准入关。领导成员对各经营片区分片包干、中层干部与
各加油站建立起“联系点”制度,经常进行安全检查教育,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
强。做好人防与技防结合的文章,强化加油站现场各类应急预案的演练,加强对重点作业
环节的监控,使防范水平进一步提高。油品数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计量准确、质量合格、
质优量足、客户满意”的数质量总体要求,强化员工遵纪守法教育,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
通过教育培训、印发警示手册、参与数质量知识考试等形式,使员工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健全完善《莱芜石油分公司成品油数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莱芜石油分公司油品质量事故
责任追究规定》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格界定数质量管理责任,提高责任意识,落实“每一
滴油都是承诺”的管理理念。对油库、车队、加油站每月都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形成闭
环管理,并依据有关考核办法进行严格奖惩。宣传推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全员参与
体系建设,确保有序运行,并通过销售公司专家组的评审,数质量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
规范化。服务管理。在零售、直分销两个线条深入落实“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要求,增
设便民服务项目,客服投诉率处于较低水平,优质服务月活动、客户购油全流程服务广受
好评。落实服务流程,抓好现场服务管理,以“客户监督承诺”为手段,全面开展加油站
各项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中石化品牌形象,提升客户满意度。
(魏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