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4&rec=24&run=13

【莱芜市总工会】莱芜市总工会辖2个区(莱城区、钢城区)工会,2个区工会委员
会(高新区、雪野旅游区),20个产业(部门)工会委员会和1个派出工会(工贸工会)。
市总工会机关设办公室(加挂事业部牌子)、组宣女工部、经济法律保障部、财务部。
直属事业单位: 市工人文化宫。2012年,全市新增基层工会委员会209家,工会联合会
56家,新增会员2.4万人,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到91.2%和96.7%。截至年底,
全市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592份, 覆盖企业5107家,惠及职工22.88万人,建会企业
工资集体协商平均建制率85%。 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建制行动,扩大了厂务公
开民主管理的覆盖面,全市国有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建制率100%,中小企业建制率
87%。 “走访做”活动。按照莱芜市委“转提优保促”和省总工会“面、心、实”活动
的要求,做好结合的文章,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更好服务职工群众方面出实招、办实
事。开展“走百家企业、访万名职工、做千件实事”活动,各级工会领导带队,深入不
同类型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面对面交流,分析研究新情况,帮
助解决新问题,尽心竭力为企业和职工服务。通过各方面的人才引进、各种类型的招聘
活动等形式克服生产、 劳动用工等方面的困难, 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各级工会在
“走访做” 活动中深入635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4600份,与17200多名职工座谈,排
查出影响企业发展、职工队伍稳定和权益维护的问题154件,指导146家企业建立起工资
集体协商机制、61家企业完善职代会制度,为企业和职工办实事1780件。五小竞赛。为
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创造活力,组织职工开展以“小指标、小革新、小发明、
小建议、小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竞赛,以小推大,以小助大,以小成大。在工
矿企业,重点开展“小指标、小革新、小发明”竞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窗
口服务行业,着重开展“小建议、小品牌、小指标”竞赛,塑造行业新形象;在大项目
建设推进中,重点赛工期、赛质量、比安全,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活动开展以来,
全市参加“五小”竞赛的企业1125家,参赛职工18万人;职工提小建议2290个,完成小
指标1720项、小革新581项、小发明3087项,形成小品牌172个,创造或节约价值总计约
2.2亿元, 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先模评选,激发了职工干事
创业积极性。 全市有1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9人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3人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状、4个集
体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集体。评选40个全市“五小”竞赛先进集体、42名职工创新能手、
55个“工人先锋号”集体和10名“莱芜市金牌工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工
建、党工共建”,采取“三依托”方式,开展企业集中建会行动,最大限度地把分散的、
灵活就业农民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 全年新增企业工会委员会209家,工会联合会56
家,新增会员2.4万人,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91.2%和96.7%。强化“小三级”
建设,完善工作网络,做实镇(街道)工会,口镇总工会被评为“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
会”。举办全市工会干部培训班,52名工会干部参加培训,提高了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
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强化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制发《关于加强工资集体协商规
范和考核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工资集体协商经验交流会暨2012年集中要约启动仪式,
广泛开展“集中要约月”活动,加强督导检查,推动了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快速发展。
全市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592份, 覆盖企业5107家,惠及职工22.88万人,建会企业
工资集体协商平均建制率85%, 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厂务公开。 落实莱芜市委
“六公开”、建设“阳光莱芜”的要求,推进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中
小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建制行动,扩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覆盖面,全市国有及其控
股企业、 事业单位建制率100%,中小企业达87%。深化职代会“四制”建设,举办全市
职代会资料展评,推进了职代会规范化建设。坚持机制创新,推进职代会重大事项票决
制, 职工权益得到更好落实,5家企业获得全省职代会“优秀星”单位。全省厂务公开
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在莱芜召开,莱芜市被推评为“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
主管理工作先进市”。困难职工帮扶。坚持多措并举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实施
三项重点工程,构建以“两节”集中救助为重点,日常帮扶救助为辅助的上下联动、分
级帮扶的工会帮扶格局。先后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金秋助学、帮扶送教育、关爱
女职工、困难职工大病救助、档案托管困难职工救助等行动。全年救助困难职工1544人,
发放救助金175.24万元,筹集资金、救助人数创历年来最高,在改善民生中发挥了积极
作用。女职工工作。突出做好改制企业和新建企业工会女职工组织组建工作,确保女职
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时筹备、同时组建、同时报批。同步抓好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利用三方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以及职代会等有效维权机
制, 建立全市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困难女职工档案,4月,首次开
展“关爱女工、妇科查体”活动,为46名单亲困难女职工免费查体。“六一”儿童节前
夕,开展“帮扶送教育”活动,为89名困难职工子女送去现金和学习用品。制定《女职
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拿出专项经费发放到基层单位。在全市广大女职工中举办“特
别规定”知识答卷活动。(秦立艳)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莱芜市委员会】 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年初,印发《莱芜市
2012年度“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实施意见》,深入推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
工技能振兴计划,促进青年岗位建功、创新创效,在全市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转提优
保促”活动及“青年文明号高效优质服务年”活动,新命名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36个,
引导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优化环境;深入实施“青工技能
振兴计划”,新命名市级安全生产示范岗12个,表彰10名全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40名
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鼓励引导广大青年职工提高技能、岗位建功、创先争优。服务全市
青年企业家创业发展,组织举办全市青春创业恳谈会,邀请财经评论学家、银行信贷部
经理及部分创业导师、青年大赛十强选手等共计30余人参加;深入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
活动,为全市青年企业家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20余次。抓好招商引资并
积极投身镇域经济和大项目建设。命名全市首批18支青年突击队,引导青年突击队在大
项目建设、镇域经济发展中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青
年志愿服务活动。 年初印发《关于开展“全民参与 群策群力 奋起赶超 科学跨越”莱
芜市2012志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的通知》,组织做好“3·5”集中志愿服务活动;
共组织出动志愿者2300余人,服务时间达3000余小时;做好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
迎检筹备工作,完成8大项15小项的材料、7大项10个小项的实地考察,涉及在全市42个
路口、 59个公交站点、28条主次干道、5条主要商业街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行莱芜
市“国际志愿者日” 主题活动,开展志愿服务,表彰全市200余名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
40余个先进集体。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积极推进保护母
亲河行动, 3月,联合市绿化委员办公室、市林业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青少年中开
展“百万青年绿林汇”暨保护母亲河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引导广大青少年植树护绿,
保护家园;活动以网络报名的形式联系莱芜市单车俱乐部、车友会、齐鲁晚报志愿者协
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召集30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义务植树2000余株,绿化面积100
多亩;并在全市青年中开展“森林防火·青年当先”活动,为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作出贡献。青少年思想教育引导。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八大
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主题活动。召开团市委十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
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八精神,组织全市共青团干部中共十八大精神培训班,在全市共青
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中掀起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先后组织召开省第十次
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宣传学习会议,号召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深刻领会党政方
针,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去。开展“永远跟党走”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以纪
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组织举办了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评
选表彰第二届“莱芜青年五四奖章”,举办全市第21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全市少先队工
作表彰会暨“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编纂出版《莱芜共青团志(1931~2012)》,
加强青少年爱党、 爱国、 爱社会主义教育;做好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组织承办团省委
2012年宣传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启动全市第六届青少年书信大赛,派发信
封51000余封。全面深化青少年思想分类引导工作。扎实推进“花YOUNG年华欢乐送”青
少年公益文化行动、学雷锋活动和青少年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基层按时完
成好第二批、第三批《青年思想引导大纲》转化工作,充分利用“莱芜青少年信息网”
“莱芜共青团qq群”“莱芜拍客团”“莱芜共青团”微博、“网络化校园工程”等多种
途径实现对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等不同群体的思想引导工作;
成立“莱芜市青春联盟”,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联系,与市汽摩协会、自行车协会等26
余家青年自组织建立活动联系机制,组织第二届全市青年足球邀请赛等活动,通过活动
联系了大量青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取向、价值观,积极掌握新媒体引导青年主
动权。 巩固加强团属网站建设。全市共建设开通团属网站78个,平均日访问量达3.6万
人次。年内开通“莱芜市青春联盟”网站,包括活动推荐、活动风采、互动社区和在线
咨询等16个板块, 通过新媒体“莱芜在线志愿者”论坛,网上募集300余名青少年志愿
者参加到“百万青年绿林汇”活动中,充分运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利用“莱芜共青团”
QQ群等,针对十八大召开等热点话题开展讨论,帮助希望工程捐受双方通过网络视频通
话,延伸爱心触角,建设“莱芜共青团”微博;发表微博372条,拥有“粉丝”66812余
人;通过微博开展“学雷锋做好事”“青春在哪里”“感悟十八大·青春正能量”等话
题交流活动, 引起火热反响,通过微博开展“花YOUNG年华欢乐送”活动,发放爱心票
物20余件。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开展“希望工程”救助行动。争取莱芜市亓飞希望小
学到位资金25万元,东芝希望小学到位资金40万元,争取团中央资源,援建莱芜市国安
希望小学1所,截至年底,莱芜市共有希望小学11所;救助贫困中小学生420余名。做好
全市第九次“希望工程·圆梦大学” 行动。 共募集善款45.1万元,救助贫困大学新生
123名。 其中,联合四川郎酒开展“郎助郎·上学堂”义卖义购活动,通过义卖,爱心
人士义购筹款40万元, 资助112名贫困大学新生,超额完成捐助计划。做好青年就业创
业工作。实施“青年企业家发展计划”,组织青年企业家观摩全市大项目现场,举办全
市青年企业家联谊会、座谈会,联合有关单位开展第二届“莱芜青年创业奖”评选活动,
营造了青年创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实施“青春创业扶持计划”“大学生创业
成才计划” ,共争取青年创业贷款7500余万元,争取团省委青春创业贴息5.8万元,帮
助400余名创业青年实现创业梦想; 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计划”,联合市人社局等
单位培训农村青年2400余人次。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联合市综治办、人社局等单位,
成立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专项组,开展全省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集中
行动, 录入青少年信息4037条,加快12355青少年服务维权实体阵地和网络建设;推动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莱城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
防犯罪试点” 工作;打造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一体的12355青
少年服务中心1处, 设4个窗口和1个心理咨询室; 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 命名
2012年度青少年维权岗5处,争取“省级青少年维权岗”1处,着力深化“共青团与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邀请9名人大代表、7名政协委员开展2012年度“共青团
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形成《关于成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
队伍的提案》,并提交两会。关注青少年民生。做好“青春助力——关爱农民工子女”
志愿服务工作,围绕学业辅导、自护教育,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等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开展
志愿服务,各志愿者组织已累计辅导800余课时,辅导农民工子女1万余人;在全市启动
开展千名农民工子女感受城市启动仪式, 截至年底,有500余名农民工子女在志愿者的
带领下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规划馆、钢铁博物馆等;“六一”儿童节前夕,带领
汶源学校的20余名农民工子女到赢和生态园进行摘桑葚等交流活动。利用社会资源,为
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争取价值14万元的商务用车1部, 专职用于“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
务行动” ;12月4日,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启动开展为农民工子女免费放电影活动。开
展好“走进青年——团干部恳谈日”活动,分别走进莱芜市义工协会等青年社会组织、
莱芜十七中等学校、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弱势群体中开
展恳谈日活动,截至年底,全市共开展39次团干部恳谈活动,参加恳谈青年达6000余人,
收集、办理意见50余条。团的自身建设。加强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团的组
织覆盖,始终以党建带团建为指导,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组织召开全市团的代表会
议,选举产生出席省第十三次团代会代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年内新建“两新”组
织团组织289家, 在全市19个镇(街道)全部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新
建直属团组织265个, 完成省级村(社区)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工作进度位居
全省前列;建设莱芜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将其打造成服务全市青少年就业创业、权益维
护、青年自组织联系等各方面需求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成立“莱芜市青春联盟”,首批
吸纳26家社会组织加入,成为联系、服务、管理和引导全市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社会管理和创新,延伸共青团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手臂,切实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抓好
团的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修品行、善学习、勤思考、实做事”要求,深化创先
争优活动,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全员培训、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
原则,组织各类共青团干部培训班、观摩会,扎实做好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全
年共培训团干部1500余人,少先队辅导员200余人;依托山东干部学习网、“山青学堂”、
莱芜青少年信息网、莱芜共青团微博等网络平台,抓好干部学习常态机制建设,拓宽团
干部知识层面。 年内,新创建全国级“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省级“五四红旗团委、
(总) 支部”5个、市级21个;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人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荣誉称号, 10人获第二届莱芜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全市有8人志获省级以上少先队
工作个人荣誉,9个单位获省级以上少先队工作集体荣誉。(胡春燕)

【莱芜市妇女联合会】妇女创业就业。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将中小企业担保、
公众创业小额贷款等政策向女性创业者倾斜;用足省级贷款贴息扶持巾帼示范项目等政
策, 为5名女企业家争取贷款贴息15.8万元;为莱城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争
取国家巾帼科技示范基地补助资金5万元。 对全市的妇女就业状况进行普查摸底,及时
了解妇女的就业创业需求;制定联系女企业家制度,每名县级干部联系女企业家协会会
员10名,定期深入企业,全面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助推企
业做大做强。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表彰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开展“贯彻十
八大精神,巾帼岗位建功”征文比赛,鼓励广大岗上女职工建功立业。在e时代数码港、
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女大学生创业园,帮助百名大学生创业就业;组织巾
帼创业现场观摩推进会, 40名女企业家观摩6家“妇字号”企业,相互交流经营经验,
进一步增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心和决心; 举办成功女性进高校报告会,组织4
名女企业家向面临毕业的500多名女大学生介绍创业经历, 创业和人生感悟,提出创业
建议,并与大学生进行现场互动交流,为大学生的幸福人生加油鼓劲。与邮储银行莱芜
分行举办银企座谈会, 为3名女企业家贷款1000多万元;与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助推
妇女创业行动” ,为38名农村创业妇女争取创业贷款460万元;与财政、就业担保中心
联合为143名创业妇女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204万元, 助推妇女创业就业;与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开展“春风送岗位”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4963个;与市商务局联
合打造家政服务品牌,帮助企业申请自主培训资质,鼓励参加高层技能大赛,帮助更多
的农村妇女和企业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阵地建设。高起点规划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使用面积2200平方米,建有妇女就业指导中心、培训学校、信访室、接待室、
会议室、健身房等,建成后的活动中心集会议、办公、活动于一体,将成为市妇联服务
妇女儿童的主阵地。 高标准建设妇女儿童家园。争取市财政支持,计划在每乡镇建1所
妇女儿童家园, 并作了初步规划;对省里扶持的3个家园,统一制作室内外标识牌、制
度版面,统一购置钢琴、空调、数码摄像机等设备,通过省妇联的达标验收;制定完善
日常管理、档案记录、志愿活动、接待来访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从制度上保障项目高效
规范运转; 突出“一家一特色、一园一亮点”,3个社区分别开设各具特色的功能室,
打造特色家园; 3处妇女儿童家园共举办各类文化宣传娱乐活动21场次,开展各类培训
16场次,调解家庭纠纷30余起,救助贫困妇女儿童58人次,为76名社区妇女提供就业帮
扶, 妇女儿童家园成为妇女儿童热爱的活动阵地和信赖的精神文化家园。 高效率使用
“妇女之家”。加强“妇女之家”规范化建设,健全“妇女之家”各项制度,完善服务
功能;各“妇女之家”日常工作由妇代会主任具体负责,根据妇女需要组建维权、健身、
卫生等志愿队伍,规范“妇女之家”的工作职责、管理、学习、培训、接访等制度,建
立健全工作台帐,完善“六薄三册”。和谐创建。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和谐,开展五好文
明家庭及特色文化家庭评选活动,82个家庭受表彰。规范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注册登记
巾帼志愿者2000多人,建立巾帼志愿队伍38支。组织开展“服务妇女、温暖万家”“三
关爱”等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设立14个巾帼志愿服务站,经常深入社区、养老院为群众
提供各种服务。组织健身队伍展演活动,徐家河巾帼健身队展演的节目获省二等奖。维
权工作。在抓好各级维权站、点建设的基础上,联合市民政局成立莱芜市反家庭暴力妇
女儿童保护中心,为遭受家庭暴力需要保护和帮助的受害人提供临时救助。与市综治办
联合开展争创市级妇女维权服务站活动, 命名9处集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心理疏导、
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等功能为一体的妇女维权服务示范站。开展“三八”维权周集中宣传,
市区镇妇联联合送法下乡,方便广大农村妇女学法用法。开展以“十万家庭学法律,户
户平安促和谐”为主题的签名活动,营造了家庭创平安的浓厚氛围。与区妇联签订“平
安家庭”创建责任书,实行创建活动百分考核办法,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任务。充
分发挥12338维权热线作用,对来访妇女反映的问题及时办理,共接待来信来电来访221
件,信访案件处结率和满意率达到100%,无一例越级上访。举办全市妇联干部信访工作
培训班,提高了基层妇联干部依照程序、依照规律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儿童工
作。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统计摸底,下发调查问卷,发动基层妇女组织进家入户进
行调研,基本摸清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及生存状况,形成调研报告,向有关部
门进行了呼吁反映。举办庆“六一”暨第三届“放飞100个希望——关爱留守贫困儿童”
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争当“爱心妈妈”活动,58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
子。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继续与市党员电教中心联
合开通“农村父母课堂”,向农村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传播科学教子知识,提高
他们的教子水平。 实施“春蕾计划”,2012年共收到捐款捐物34.36万元,帮扶贫困儿
童1213人次。开展技能扶贫,帮助60名贫困女生免费上技校。两个规划实施。召开全市
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传达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表彰全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并对莱芜“十二五”时期妇女儿童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印发“两个规划”目
标责任书, 督促市直31个成员单位、7个有关部门制定落实方案。举办监测统计专题培
训班,提高监测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利用3月与6月“两个规划”宣传月,在《莱芜日
报》刊登规划内容简介,提高了社会知晓率。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新生儿出生缺
陷和疾病传播,市政府制发全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施意见,在市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免
费婚检启动仪式。自启动仪式以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婚检工作顺利开展,截至
年底,全市婚检率比启动前提高近40个百分点。市妇儿办积极争取将莱城区定为乳腺癌
检查试点, 为2000名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筛查出乳腺疾病患者313人。将患“两
癌”的贫困妇女,列入全省救助范围,共救助4名贫困妇女,每人获得救助基金1万元。
队伍建设。用科学的理念统一思想,提出“为党委分忧,为群众解难,为女性争光,为
妇联添彩”的工作宗旨;提出“上下联系,左右求援,自立自强,服务发展”的工作思
路;提出“学习、强素质,调研、摸实情,思考、求规律,创新、上水平,服务、有作
为,团结、正言行”的行为规范;提出“会做、会说、会写”的机关工作能力要求。制
发五项工作制度:领导讲课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轮流讲课,每季度至少一次,内容涉及
基本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史党建、品德修养、妇联业务、工作方法等;读书
交流制度,妇联全体人员在业余时间读书,内容涉及修养类、专业类、经济和人文艺术
类,每两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轮流介绍所读经典好书、有益新书的主要内容及心得体
会;工作汇报制度,部室负责人每两周向主席例会汇报一次工作,主要汇报近期中心工
作和业务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下一步的主要打算;联系基层制度(后又进一步制定领
导干部联系女企业家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和所分管部室联系基层妇联、创业女性、困
难群体,为她们排忧解难,搞好服务,建立妇情日志,定期通报交流;信息报送制度,
各有关部室围绕妇联重大活动、工作创新、经验总结、理论探讨等,向国家、省市等有
关媒体报送信息。建立网站,给各部室划分“自留地”,明确“责任田”,强化莱芜妇
工信息功能,以信息工作促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全年妇联的工作信息在各类媒体刊登
60余次。年内,市妇联先后荣获省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荣获
省级优秀组织奖2次,市妇联推荐的34个单位,23个家庭,12名个人受上级妇联表彰,5
人入选《山东省革命老区巾帼群英谱》。(李 倩)

【莱芜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低保重度生活补贴和残疾人居家托养。对享受最低
生活保障的重度残疾人每月给予50元的生活补贴,对享受低保的在就业年龄段的精神、
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每月给予50元的居家托养服务补贴。全市共有4334人次残疾人符
合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居家托养服务补贴,该项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精
神病人免费服药。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有康复需求的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服务,并指
定新矿医院莱芜中心医院和莱城区苗山卫生院作为免费送药和住院指定机构,按照免费
送药每人每年450~900元的标准,免费住院按照每人每年4000元的标准对精神病人救助。
2012年,市残联资助20名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3个月,为580名符合条件的精神病患者免
费上门送药,免费送药工作在全市实现全覆盖,走在全省前列。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
救性康复。搞好调查摸底,制定工作方案,使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都得到有效救助。
为24名贫困聋儿进行助听器抢救性康复,对62名脑瘫、10名智障、10名自闭症儿童实施
免费康复训练。 重度残疾人提前五年领取城乡基本养老金。9月19日,印发《莱芜市人
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度残疾参保人员提前享受养老金待遇的通知》
(莱政办字〔2012〕32号),进一步提高莱芜重度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通知规定自
2012年将重度残疾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从60周岁提前到55周岁,重度残疾
人完成缴费且年满55周岁的,经本人自愿提出书面申请,可从55周岁起享受城乡居民养
老保险待遇。残疾人教育就业系列服务活动。办好残疾人职业培训班和就业招聘会,扶
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促进就业, 全市有43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以征带促的形式促进残
疾人按比例就业,通过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宣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调动
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的积极性,推荐残疾人到一般纳税单位就业。残疾人扶贫救助。为
解决部分农村残疾人有创业愿望和能力而缺乏启动资金的难题, 在全市范围内对100户
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视其规模给予1000~3000元的资金扶持;
对11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给予1000~3000元的学费补贴;实施“温馨安居工程”,
对20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每户投入资金10000~16800元。(刘文源)

【莱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活动。以“奋起赶超,科学跨越”和“爱我莱芜,
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以鼓舞士气、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大招商大项目大发展为
目的,创作《莱芜烧饼歌》《兄妹办厂》《北部新城赞》《家乡赞》《汶河情》等和莱
芜梆子小戏《钱伤》等30个文艺节目,完成50场文艺慰问演出。12月22日举办“聚焦大
项目、服务大发展”书画摄影展览活动,展出作品200多件。创作出版《兵家曹刿论战》
《吕剑书影录》《吴伯箫书影录》《吴伯箫散文大赛获奖作品集》,分别于7月、8月召
开研讨发行会。 编印《凤鸣》 文学4期。 坚持联协会会员、联社会力量、联部门单位
“三联”活动,组织莱芜市“幸福童年”少儿歌曲征集活动,举办“青藤风韵”莱芜美
术馆馆藏尹沧海书画作品展。 积极报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作品,1件作品获得一等奖。
做好“燕园杯”第七届全国(国际)青少年书法美术大展相关工作。与市司法局等单位
举办全市法治文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完成中国音协全国音乐考级山东考区莱芜考点的
音乐考级工作。组织开展第二届全市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和全市特色文化村、专
业户的评选工作。《乡韵》分获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品牌打造。“一
鼓作气”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加快实施《莱芜市“一鼓作气”文化品牌实施意见》(莱
办发〔2009〕 13号),7月12日中国民协印发《关于命名山东省莱芜市为“中国长勺鼓
乐之乡”的决定》(民协发〔2012〕14号),命名莱芜市为“中国长勺鼓乐之乡”。吴
伯箫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
“深入挖掘吴伯箫等名人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伯箫故里、散文之乡”文化品牌;在全
市集中开展纪念吴伯箫逝世30周年系列活动;编辑出版第二届全国吴伯箫散文大赛获奖
作品集《书香美域》和《吴伯箫书影录》;组织纪念吴伯箫逝世30周年文艺作品征稿活
动,收到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文艺作品近百篇(幅、首),并筹备结集出版《箫声
悠悠》;与泰安市文联联合举办吴伯箫塑像揭幕活动。开展对莱芜“多福砚”文化的挖
掘研究。调研形成可行性考察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以打造“莱芜多福砚,鲁
中多福地”文化产业品牌和城市文化名片为目标,制定实施开发多福砚产业,建设鲁砚
博物馆,打造多福砚文化的基础性工程。以打造“大爱莱芜”和“齐鲁故事基地”文化
品牌,争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启动“中国故事节(莱芜)全国大爱故事征文
和齐鲁大爱故事会”文化活动,并在莱芜筹备建立中国故事会山东委员会。文联系统建
设。发展民间文艺团体,先后成立(筹建)市青少年艺术交流中心、市京剧票友戏迷协
会、市多福砚文化研究中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程故事艺术团、市旭亮艺术团(庄稼
妮子组合)、市杂技家协会、市蹉地舞研究会、市曲艺家协会、汶水琴社、莱芜印社、
莱芜市合唱团、 莱芜市书画院13个群众文艺组织。 新发展省级以上协会会员20名。以
“文联人要干文联事”为准则,加强文联班子和工作人员的技能建设。坚持以文联机关
带动文艺家协会、以文艺家协会带动文艺工作者,以党建带动文建,进一步凝聚了全市
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王君红)

【莱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研究。制发《莱芜市社科联2012年专题研究实施
方案》,方案密切联系围绕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
强、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
奋斗目标,深入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项目带动战略、发展镇域经济、建设精品城
市、繁荣发展文化产业等问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原则,结合市委重点工
作, 拟定7大类共21个社科研究参考题目。共有93个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申报数量与
上年相比大幅度提高,经过认真筛选,确定45个课题予以立项。年内有38个课题顺利结
题。征文研讨。11月26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召开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
八大精神座谈会,来自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委党校、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10
余个单位的社科理论工作者参加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玉惠出席会议并讲话;
与会人员深刻解读中共十八大报告,并围绕报告中的新观点、新亮点,结合实际工作谈
了学习的感受和体会。12月14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组织全市社科理论工作者,深
入开展“怎么看怎么办”关键词解读活动,通过对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的
阐释解读,加深干部群众对中共十八大精神重大意义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
战略重点和工作措施的理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为率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组织建设。加强社科社团管理,与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
联合印发《莱芜市社会科学界社会团体管理办法》,促进社团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
化、科学化。所有社科类社团都顺利通过民政部门的社团年检,市民间文学研究会被评
为全市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社团,市金融学会、钱币学会进行换届,社团活力得
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激发科研活力,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发文,建立
莱芜市社科专家库和社科人才库,经各单位推荐和遴选,确定40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
专家学者和优秀社科工作者组成的首批社科专家库。 11月7日,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
主席杨瑛,省社科联组联部部长祝颖一行到莱芜调研基层社科联组织建设情况,莱芜市
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玉惠陪同调研。杨瑛听取莱芜市委宣传部、莱芜市社科联、莱芜
职业技术学院及莱城区、钢城区的情况汇报,对莱芜社科工作和基层社科组织建设给予
肯定,并就进一步推动基层社科联组织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社科普及。5月11日,
2012年山东省暨莱芜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式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刘宝莅,省社科联副主席薛庆国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林殿玲致辞。进行理论大众化主
题展览、“社会科学与百姓生活”现场咨询服务,命名省级社科普及基地、赠送社科普
及读物、图书展销等活动。科普周期间,全市有100多个单位和社团,300多名社科工作
者参与活动, 开展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18次,新命名省、市级社科普及示范社区3处,
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50多场,摆放宣传展板20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受教育
群众达到2万多人次, 《莱芜日报》《鲁中晨刊》、莱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
刊登社科普及知识,扩大了社会覆盖面。建立社科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组织社科团体
利用讲坛、报告会、讲座等平台,开展经常性的社科普及工作,年内,全市各级各单位
和社科团体先后邀请省以上高层次专家、组织市内社科理论工作者,举办社科普及专题
讲座百余场, 受众人数超过5万人次。12月,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被授予全省社科普
及先进单位奖, 3人被评为全省社科普及周活动先进个人。刊物编辑出版。《莱芜社会
科学》办刊质量进一步提高,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调整设置栏目,服务功
能进一步增强,版式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全年出版4期,共刊登文章160多篇,图
片80多幅,社会反响良好。莱芜社会科学网站正式开通,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第十七
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在吸收往年评奖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评选程序、评分
标准和类别,按照“政治导向与学术含量统一、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统一、成果本身与
成果影响统一”原则,设计《客观分评价标准》和《主观分评价标准》。11月中旬组织
评委会完成全市第17次社科奖的评选工作, 共评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4
项。 获奖成果中,得到市厅级领导批示的7项,在国家级报刊发表的10项,进入党委、
政府决策的12项。

莱芜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四项)市委宣传部《大爱莱芜》魏海刚《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机制分析与治
理路径》罗万军、侯加科、刘永飞、吕学《关于依托泰钢集团规划建设不锈钢产业园的
调研与思考》 薛健、刘永飞、张晓刚《关于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优化发展布局的调
研报告》二等奖(十项)程砚翠《和女儿一起成长》于现忠《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法
治政府建设》莱城区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莱芜市莱城区志(1993~2005)》刘文鹏、
王福成《规范管理是关键》于淑芹《遏制形象工程关键在于管住政府权力》贾秀莲、杜
学文《论〈民事诉讼法〉中的“正当理由”》陈俊忠《莱芜市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研究》许司东、潘大海、魏勇、陶希杰《关于促进莱芜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调
研报告》市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王凌《关于培植发展创税
产业的调查研究》三等奖(十四项)王晓瑜《杏坛拾穗》周美明、孟凡鹏《以转方式调
结构为契机 进一步促进财源建设》孟宪秀《新时期人口计生群众工作的思考》马炎秋、
姚爽《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探析》 李文秀《浅谈古筝艺术与教学》 刘晓宁
《英语文学文本与思维导图的图文关系研究》吕清霞《莱芜市莱城工业区多措并举促进
集约用地》。毕云霞、司爱霞《“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运行新特征与对策研究》焦学
强《莱芜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魏丕生、曾凡杰、魏玲《关于农村“两委”
换届选举情况的调研报告》刘安庆《我市经营开发类事业单位的现状及改革设想》陈克
重《高中学生审美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市委组织部《莱芜市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接访、
走访、包户”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王坤《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研报
告》。(井润峰 韩建玲)

【莱芜市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惠农创新示范工程。“农技协+合作社+基地+农户”
创新工程。 积极探索“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运行机制,推动农技协与专业
合作社的融合发展、互利共赢,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全市65家农技协推广了这
一模式,涉及蔬菜、林果、畜牧等领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带基地
连农户” 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工程。培植农业科技龙头企业12家,发展科普示范基地1万
多亩,带动农户1.1万户,30%以上的农产品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标准。产学研合作工程。
新促成国内外科技合作37项,其中新艺制品在成功突破低合金高密度粉末冶金汽车零部
件关键技术基础上,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新签署第二轮项目合作协议;黑旋风锯业与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巴顿研究所达成10项合作意向,与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大
学、山东省科学院达成合作事项30项。人才带动工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程。全市
首批40名科技特派员被选派到23家企业、17家协会和合作社,先后实施科技开发项目40
项, 引进新品种70余个,推广新技术120余项,培训农民4200余人;筹集资金23万元,
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配合市人社、农业部门,大规模开
展农村科普创业就业免费培训,培训技能型农民2800多人。人才引进。通过落实引才政
策、搭建创业平台、创新合作方式等手段,引进专家型创新创业人才;主导引进高层次
创新创业型人才12人,领办、联办各类项目5个;指导帮助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4处。
科普信息服务品牌打造。科普村村通工程。结合旧村改造和大项目建设村居拆迁,对原
有的科普宣传栏进行整合改造, 新建科普宣传栏20余处、维修40余个,市科协筹资1万
元, 为两区定购科普挂图500套,确保了科普村村通工程的长效性和实效性。科技信息
村村通工程。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础上,新建企业、协会直通站点60个,形成一套热
线电话、视频诊断、网络答疑、网络课堂四位一体的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共采集发
布实用技术、市场信息、专家视频2600多项(个),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户便能接受“远
程坐诊”。科普服务双百工程。科普服务百家企业工程。组织市、区、镇三级科协人员,
包产业、 联系大项目,与100家科技企业(协会、专业大户)结成科普帮扶关系,通过
举办科技政策培训班、健峰强化培训班等形式,为企业、协会等培训骨干1200人次。科
普服务百村工程。 从全市选择100个行政村作为重点联系单位,开展科普服务,为其订
阅2012年度的《科技致富向导》并配发《生猪养殖技术手册》和《三辣一麻种植手册》
等科普图书;全年累计宣传普及实用技术40余项,组织食品安全巡展等科技下乡活动10
次,赠送科普图书5000余册,放映科普电影10场,增强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致富本
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联合市财政局研究制定《莱芜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启动实施莱芜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评选表彰了一批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科普服务能力
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单位,评选表彰莱城区桑蚕研究协会等6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莱城区肉鸭养殖科普示范基地等4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钢城区黄庄镇西冶社区等6个科
普示范社区为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筹集资金10万元,对6个农技协和4个
科普示范基地进行表彰奖励, 为6社区授予莱芜市科普示范社区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级
表彰2项,省级表彰3项,获奖补资金58万元。科普教育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
届大赛共收到作品200件, 评出优秀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优秀
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2项、 二等奖10项;优秀科技辅导员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6篇、
三等奖10篇;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0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0项;科学幻
想画一等奖12幅、二等奖18幅、三等奖23幅。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获省一等奖4项、 二等奖14项、三等奖34项。山东省数字科技馆莱芜工作站建设。联合
市教育局制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启动建设山东省数字科技馆地方工作站的通知》,
帮助指导全市120所中小学校建设数字科技馆工作站。机器人大赛。有8件作品获奖,其
中智能避障避险小车作品获一等奖, 双足竞步机器人、智能探测机器人等5项作品获二
等奖, 自动会车机器人等2项作品获三等奖;市科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荣获优秀组织
奖。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制作展板40幅,编印食品安全知识折页和明白纸12种,
发放水产品选购、 粮食选购、食物中毒预防等明白纸9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2万余人
次;注重发挥网络传播渠道的作用,在科技信息村村通网站,发布“我国的食品安全问
题”“探访营养的奥秘”“安全食品的选购与食用”等视频10个。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制作展出警示教育展板76块,面向基层、面向学校,面向社区(村)在全市组织开展以
“弘扬科学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巡展活动;发放宣传挂图200份,宣传资料
7000余份,直接受教育群众1万余人次;命名表彰市级反邪教示范社区(村)3个,创建
省级反邪教示范社区2个。 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雪野航空科技
体育公园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2~2016年)”。抓好农村科普基
础设施建设。 帮助指导莱城区牛泉镇毕毛埠村建起莱芜首家“华硕科普图书室”1处,
配备电脑、 打印机等电子阅览设备1套,科普图书室3000册;向经济开发区张家洼街道
西王善村捐赠电脑14台, 科技信息村村通终端设备1套,进一步拓宽了广大群众获取科
普知识的渠道,突破了科普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学会能力提升。学会活动支持计划。
指导支持市医学会组织10支医疗小分队,在全市20个社区(村),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普
服务活动,免费发放药品价值3000元、科普资料1500余份;支持市心理学会开展心理咨
询、亲子教育等活动,并开通咨询服务热线,受教育家长和师生1500余人次;支持市畜
牧学会举办畜牧养殖及重点疫病防控培训班8次,培训养殖骨干720人次。“星级学会”
评选活动。命名表彰“三星级学会”1个、二星级学会2家。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
会自身优势,立足莱芜产业特色,指导市属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学术研讨活动22次,交
流论文400余篇。 科技人才表彰和举荐工作。帮助山东泰莱铸铝张炳荣在入选“泰山学
者海外特聘专家”基础上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结束了莱芜无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历
史。联合市卫生局、莱芜日报社联合组织开展“首届莱芜市十佳护士和优秀护士评选活
动”,孙丽霞等10人被授予莱芜市十佳护士称号,李丽芳等52人被授予莱芜市优秀护士
称号。郝振刚等30人分别获得山东省优秀工程师、十大杰出科技校长、科技新闻奖等称
号。科协基层组织建设。新成立莱城区赢汇食用菌协会、莱城区鸡腿葱协会等15个农村
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会员2760余户。指导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科协、老科协、心理学
会、机电工程学会等院校科协组织。成立莱芜市农技协联合会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李建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