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3&rec=66&run=13

【综述】 流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39亿元,同
比增长16%。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79.32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19.0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02%和15.81%。
流通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对豪德商贸物流城、五金机电城、清水湾商贸广场、汽
车商贸城、莱芜农产品批发市场、莱芜世纪城、恒大五星级酒店等重点流通项目,加强协
调推进,跟踪服务,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占年计
划投资的101.2%,其中,豪德商贸物流城、清水湾商贸广场、汽车商贸城等项目超额完成
年度投资。
流通惠民工程实现新突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指导山东铁农物流有限公司、泰钢娱
乐城有限公司、山东馨百商贸有限公司、中邮物流公司莱芜分公司等承办企业,加强配送
中心建设,积极在各区重点镇、村建立直营店,开展农家店信息化改造,使各农家店逐步
实现一网多用,更能方便农村群众需求,全年共建设配送中心1处,农家店300个,信息化
改造200个; 农超对接工程,强化引导和服务,积极为大型超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搭建平
台,推进两者对接合作,实现专业合作社、超市、消费者三方共赢,共有14家蔬菜专业合
作社与莱芜市6家大型超市达成合作, 在超市内设立专柜进行销售,全年农超对接销售额
达3亿多元,占到生鲜和蔬菜销售的26.4%;“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程,加强宣传,
严格审核,加大督查力度,努力搞好售后服务,保证了两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全市群众累
计获国家财政补贴5000多万元;家政服务培训工程,依托莱芜市成人科技中专和莱芜市职
业中专,认真搞好家政服务员培训工作,截至年底,已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000多人,逐步
实现了家政服务人员的持证上岗。
市场运行监测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监测系统,提高系统报送质量,现有生活必需品
市场监测企业2家,重点流通企业样本监测企业11家,重点生产资料样本监测企业2家,应
急商品生产型企业2家。 完善监测制度,加强运行分析,建立重点流通企业月报制度,按
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筛选37家流通企业作为全市重点监测企业,安排专人每
月8日前向商务局报送上月重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及时了解、掌握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情
况; 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周报制度,对全市5家大型超市及凤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启动
23种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周报制度,及时将更新后的价格在莱芜商务预报进行播放;建立
重点节假日市场监测制度, 重点做好元旦、春节、清明节等3天以上的节假日期间的市场
供应和市场运行监测工作, 尤其是做好银座、馨百等5家大型商场节假日期间经营情况和
客流量的日调度,及时形成信息上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服务领导决策;适时启动市场综
合情况日报制度,及时发现上报市场异常信息,比如针对食盐风波、猪肉、生姜价格大幅
波动等现象,及时进行跟踪调度。强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监测,加强与统计部门
的沟通衔接,按月跟踪监测指标完成进度,保证全年任务的完成。
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带领两区有关同志到聊城、菏泽两市
学习生猪定点屠宰场管理经验,提高了监管水平;组织召开全省第三期生猪肉品品质检验
人员培训班,莱芜市69名肉品检验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针对瘦肉精事件,
对全市所有屠宰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 对双汇、龙大、银宝、雨润、得利斯和金锣等6家
外来肉品屠宰企业进行备案,加强管理。典当、拍卖、二手车交易等行业管理,全省新增
典当行从业人员培训班在莱芜成功举行,开展整治规范检查活动,保证了这些行业安全健
康经营。对商业单用途预付卡进行管理,全市确定20家重点用卡单位,联合有关部门进行
检查,促进了发卡单位规范经营。酒类流通管理,完成酒类备案登记企业89家,发放随附
单4380份。牵头全市23个部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集中
开展十大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0多人次,迎接国家和省里检查两次,编发
《双打简讯》21期,通过专项行动,进一步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餐饮业创新发展。 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省首届鲁菜创新大赛,莱芜市有6家餐饮企业的
16名选手参加了决赛,派出的服务团队在决赛中获得“最佳服务团队奖”,市商务局获得
“优秀组织奖”。开展“莱芜名吃”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由市商务局、市饭店和烹饪协会
联合举办,经企业自愿申报、网上投票、专家现场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共评出“莱芜
名吃” 65款、“莱芜名优饮品”8款、“莱芜特色小吃”33款、“莱芜特色菜品”55款。
开展“山东老字号”推荐认定工作,2011年,莱芜市清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鲁王工坊”
锡雕、山东省亓氏酱香源食品有限公司“亓家将”亓家酱肉、山东顺香斋食品有限公司的
“顺香斋”南肠和汇融集团山东广寒宫酿酒公司的“鹏泉”牌系列白酒被山东省商务厅认
定为第二批“山东老字号” ,全市已有5家“山东老字号”企业。
“兴商惠民”服务活动成效显著。围绕“兴商惠民”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生猪屠宰专
项整治、农超对接现场观摩、万村千乡农家店规范提升、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宣传、
莱芜名吃评选等活动,引导和促进了消费。特别是组织开展的农超对接现场观摩活动和莱
芜名吃评选活动,市政府和省商务厅有关领导参加,社会影响较大。按照全市创建文明城
市总体部署,组织大型商场、商业街、重点农贸市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对照创城标
准,全员发动,分解任务,逐项检查,督促落实,历时一个多月,顺利完成了创城任务,
树立了全市商贸行业新形象。
(李旭之)

【服务业】 规模效益逐步提升。201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0.3亿元,同比增长10
%, 占GDP的比重达到32.8%;完成服务业投资137.87亿元,同比增长43.18%;实现服务业
税收21.8亿元,同比增长17.77%。
载体建设成效明显。省级载体建设成绩突出,莱城区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
齐鲁钢铁物流园、莱商银行分别被评为省重点服务业园区、重点服务业企业先进单位。市
级载体建设步伐加快,6个服务业重点园区入园企业新增74家,达到232家,实现营业收入
13.10亿元, 缴纳税金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87%、50.18%;20家重点企业实现主营
业务收入57.24亿元、 缴纳税金4.18亿元、 实现利润10.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5%、
28.36%、 13.02%;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21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01.4%。专业批
发市场建设快速推进,莱芜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全年完成投资3.03亿元,标准商铺、汽车
站、 信息中心等全部完成;汽车贸易市场全年完成投资1.23亿元,有6家汽车4S店建成对
外营业。
重点行业平稳发展。交通物流、商贸流通、旅游、银行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重
点行业实现税收18.58亿元,同比增长22.22%,占服务业全部税收的85.23%。商贸流通业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39亿元,同比增长16%;旅游业接待游客633万人次、实现综
合收入2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9.2%;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605亿元、 490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3.23%、4.76%;房地产业完成开发投资28.83亿元,
同比增长57.2%。
发展服务业的主要措施。强化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围绕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
加快载体建设、社会化养老等工作先后开展系列专题调研活动,形成《加快服务业跨越发
展的调研》《服务业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的探索》《社会化养老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等调研
报告10余篇,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机制,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措施;出台《关于加快服
务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召开全市服务业
发展工作会议,对全市服务业发展做出了安排部署;编制印发《莱芜市“十二五”服务业
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实施重点带动,提升发展
水平。实施重点区域带动,坚持把雪野旅游区作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
点,围绕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和“航空运动之城”,集中力量支持旅游区开发建设,
先后将雪野生态软件园、雪野湖北岸旅游小镇等8个项目列为全市重点推进的服务业项目,
将航空体育公园、文化创意基地等9个项目列为全省服务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将山东高速雪野国际度假区项目列为省级服务业重点载体项目,对这些项目在用地、信贷
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2011年,雪野旅游区入园企业达到109家,完成投资20.28亿元,实
现营业收入6.02亿元,缴纳税金1.31亿元;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带动服
务业发展,在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组织实施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鲁中钢铁物流中心、
万兴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带动服务业投
资增长43.18%。强化载体建设,增强集聚效应。在坚持不懈抓好省级“四大载体”建设的
基础上,集中精力抓好市级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建设,对重点项目采取“一个
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施跟踪督查、全程目标管理,对
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场办公、一事一议,先后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60余个,确
保了项目顺利建设;对重点企业着力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水平入手,坚持月调
度、季分析,深入开展排忧解难活动,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认真分析研究,出主意
想办法,积极协调解决,确保服务业重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使其真正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督促各园区严格按照载体建设考核办法和要求及时开展自查,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人员对各
园区建设情况逐项进行核查,确保了服务业重点园区又好又快建设。强化行业协调,确保
平稳运行。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坚持月调度、季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与统计及服务业行
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重点关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发
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措施,确保了重点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剥离
非核心业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积极稳妥地做好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工作,全年共
剥离出30家服务业企业,独立核算业务16项,源头控制新设服务业企业15家,新增营业收
入10236万元,新增服务业税收612万元。密切联系沟通,争取上级支持。扎实做好省级服
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争取工作,及时了解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精心准备,
超前运作,使雪野旅游区从众多重点园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区域之一,为雪野旅游区的快速发展搭建了高位平台;努力做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
争取工作,认真了解国家扶持领域和扶持重点,精心搞好项目的储备、策划和包装,2011
年先后有5个项目纳入国家、 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范围,争取扶持资金1030万元,
32个项目纳入省级服务业项目储备库,21个项目列为省服务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
目,20个项目列为省级服务业招商和银企合作项目,为项目的加快建设奠定了基础。加大
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服务业银企合作,通过召开产业、信
贷政策协调推进会、银企洽谈会,向金融机构推介服务业大项目、好项目,争取金融资金
支持;强化招商引资,围绕产业招商任务和要求,创新招商措施和办法,强化领导,明确
责任, 借助外力加快服务业发展。2011年,2个招商引资项目全年形成外来固定资产投资
17205.25万元, 完成年度招商引资分配任务的324.63%;引导社会投入,充分发挥服务业
发展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 通过上级扶持资金103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3.2亿元,进一步
增强了社会资金投资服务业的积极性。
年度行业最佳服务业企业。2011年,10家企业被评为“行业最佳服务业企业”,在全
市总结表彰大会上进行了表彰奖励。10家企业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
公司、山东泰盛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通贸易有限公司、山东润辰工贸有限公
司、山东鲁中钢铁物流有限公司、莱芜宝鼎物流有限公司、莱芜信誉楼百货有限公司、山
东馨百大酒店有限公司、山东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
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
(李尽忠 邹淑芳)

【供销合作】 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加快整合系统资源,新建农村日用品消费
品现代化大中型超市4个、加盟店120个、配送中心2处,总数分别达到20个、560个、4处,
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的行政村。市社、莱城区社相继组建公司,实施骨干带动,推进系统
联合,建立直营店、加盟店形成迅速发展壮大之势;莱城口镇供销超市、羊里恒润超市等
老品牌优势不断增强,赢都、兴合超市等新网络规模逐步扩大,钢城区供销社日用品网络
建设开始启动,初步形成了市、区有配送中心、镇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体系,
成为了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主体,为广大农民营造了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
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形成了铁农农资、省农农资等实力
强、 叫得响、影响大的农资连锁经营品牌;农资超市、村级连锁经营网点新增120处、总
数达816处, 销售化肥8.7万标准吨、农药249吨、农膜412吨,农资供应总值突破1亿元,
化肥等农资销量占全市总供应量的80%以上, 较好地满足了全市农业生产需要;大力开展
联采直供、技术服务,不断创新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相继投资80多万元购买测土配方检测
仪器, 建设完善技术检测中心2处,累计测土10万亩,为410多个村、12000户农民免费建
立土地用肥档案, 化肥直供1.9万吨,占化肥销量的21%,让利农民100多万元,增强了市
场竞争力,巩固和扩大了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地位。
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参与“两新工程”建设,围绕“村改居”配套服务,
贴近农民着力推动日用品超市和农资超市等优势项目进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确保农村社
区建在哪里、供销社经营服务阵地就拓展到哪里,搭建为新型社区农民提供全方位经营服
务的综合平台,新建和参与建设社区服务中心3处,总数达到12处、服务面积达90000平方
米, 辐射村庄480多个,受益农民40万人,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莱城区
太和、和庄、辛兴、陶镇和钢城锦山源社区被列为全省供销社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
建设2011年重点单位,莱城区太和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全省供销社第一批开展农村新型社区
综合服务的四个试点单位之一,在建成运营超市的基础上,积极运作开展大田作物托管服
务、农副产品代储加工、物业管理,被列入2011年度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新型农村
社区经营服务建设项目,获得扶持资金10万元。
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2011年,全系统新增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各
类合作经济组织达36个,入社社员6000多户、吸收会员19000多个,实现经营额2亿元,助
农增收1000余万元;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7个、面积近3万亩,认证农产品6个、注册
农产品商标7个,着力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优质农产品采购基地、培育农产品高端市场,
供销社助农增收能力明显提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市社新合作农
产品公司着力打造信息、交易、合作平台,实施农超对接,积极组织莱城四季旺蔬菜专业
合作社、 明利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等6个专业合作社的近30个品种蔬菜,直接供应信誉楼
商厦、馨百超市、莱芜银座等10余家大型超市,旺季日供货量10余吨;莱城区口镇供销社
樱桃专业合作社的“盛泰”有机樱桃、圣井供销社花椒专业合作社的“赢香”大红袍花椒
成功打入青岛、上海和北京的高端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鹿野供销社永盛
蜂产品专业合作社与山东农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投资1100万元年加工能力2000吨的蜂产
品加工厂建成投产,“朗野”原生态蜂产品畅销省内外,被全国供销总社评为“示范专业
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创新,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担保、
内部资金互助和互助合作保险,缓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服务农民发展生产。2011年,全
市供销社已有4个单位开展以资金互助合作为主的融资服务,其中农合担保公司1个、资金
互助合作社1个、开展内部资金互助的专业社2个,累计投资担保、发放互助资金1000多万
元;莱城张家洼供销社在专业合作社内部创办金鑫资金互助社;鹿野供销社永盛蜂产品专
业合作社共有入社蜂农360户, 吸收资金272万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667万元;莱城区大
槐树供销社香山肉食鸽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 受益社员120户,互助资金达60万元,
有效解决了入社社员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以把基层供销社建设成为有阵地、有组织、有功能的为农服务平
台为目标,实施重点启动,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推进方案,不断强化调研、指导、
协调、 服务、考核等手段,多措并举突出启动发展基层社。全市27个基层社90%以上顺利
启动,莱城区口镇供销社入选全国供销总社“百强基层社”,莱城区口镇、鹿野供销社被
确定为全省基层供销合作社启动和发展2011年重点单位;莱城羊里供销社5000平方米水北
超市、2000吨冷风库,张家洼供销社2000平方米官河超市、1000吨冷风库,和庄供销社社
区服务中心综合楼、1000亩红冠桃基地,圣井供销社椒目仁油加工,钢城辛庄供销社开发
改造、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超市建设,颜庄供销社600亩金坠子梨生产基地等项目先后开
工建设。 全市基层供销社预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润310万
元、 同比增长27%。 莱芜市多措并举抓基层的做法得到省社领导的积极评价, 并被省社
《山东供销信息》转发报道。
龙头企业建设。实施骨干带动战略,推进系统联合,重点培育发展日用品、农资、农
产品、 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传统优势经营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5个。市、区和基层社三
级联动、 三位一体,注册资金500万元共同组建成立赢都商贸公司,着力培育发展日用品
经营龙头企业, 加快布局设点、构建服务网络步伐,公司运营以来,已发展建立直营店2
个、 配送中心1处;以莱芜市省农农资公司为龙头,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网络,广泛开展化
肥联采直供和技术服务,提高网络覆盖面和商品配送率,有效维护了农民利益;以莱芜市
信利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社会回收网络,扩大建立废旧钢铁分拣、加工中心,
逐步实现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发展;以钢城区土产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烟花爆
竹连锁配送。全系统逐渐进入了发展大公司、搭建大平台、建立新体系、联合合作共同发
展的新阶段,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社属企业发展活力日
益增强,市华联商城已连续两次入选全国供销总社“百强企业”。
(王鹏飞)

【粮油购销】 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6.98万吨,同比下降2.9%。受天气、病虫害等因
素影象,加之国际粮价一路走高,在克服各种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年粮食供给充裕,
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通过努力争取,莱芜市新增300吨食用植物油地方储
备;粮食储备扩容增储工作有效推进,通过与国土、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拟定“退城进
郊、土地置换”新库建设方案,项目开工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储备库通过
军训,人员素质得到全面强化,储备粮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不
断对《粮食应急预案》进行完善,粮食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莱芜市是粮食主销区,
粮食应急工作任务重,对此项工作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不断的完善应急供应网络,以提
高粮食应急反应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粮油市场的监测,确保粮食市
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认真贯彻省、市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方案,针对当前国际粮价波动、粮
食安全问题凸显的新形势,通过56个监测点、互联网等渠道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测力度,
认真跟踪、收集、分析粮价上涨形势,随时掌握粮油市场价格动态和市场异常波动的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为领导了解和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准确依据;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
止了粮油价格大起大落;坚决杜绝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不法行为,维护了广大
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收购工作顺利
开展,市粮食局在夏收期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夏粮收购市场秩序良好,各项工作开展顺
利,种粮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抓好军粮供应工作,为莱芜市争创双拥模范城做出了
应有的贡献,以开展创建规范化管理军供站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军供工作规范,推进
军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完善有关资料迎接全国双拥模范城检查验收,达到了双拥
工作要求。以建设“规范化粮店”为依托,打造城乡“放心粮油”工程,通过“规范化粮
店”建设,切实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了粮食市场流通秩序,规范了粮食市
场行为,让人民群众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
(孙丽娟)

【食盐专营与盐政管理】 2011年,全市共供应各类盐31886吨,其中食盐销售21781吨,
较上年同期增长23%。实现营业收入2820万元,利润完成计划的129%,上缴利税199万元。
公司先后被省集团公司、市委市政府评为“全省平息食盐抢购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度
食盐专营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度市级文明单位”“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
年度档案管理考核先进单位”“2011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称号。
食盐专营。加强计划管理,提升营销配送服务水平。按照全年购进计划任务,积极深
入市场调研,科学编报购进计划,合理安排调运,保持合理库存;进一步加强腌渍盐、食
品加工用盐、小工盐管理,与用户签订供盐协议,确保了各类盐的正常供应;在生姜腌制
旺季,在时间紧、供应量大和车辆少的情况下,各单位加班加点做好送销服务工作,将腌
渍用盐直送到户,保证了腌渍盐供应,缓解了送销压力、降低了送销成本,受到了生姜腌
制用户的一致好评,全年共供应腌渍盐11922吨,较上年同期增长74%。拓宽宣传渠道,营
造社会良好氛围。借助“3·15”“5·15”,会同市卫生局、工商局、疾控中心,走上街
头,深入超市、商场,积极宣传盐业政策法规、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及用盐常识,进一步提
高消费者识假和抵假能力;积极争取市委政研室及电视台、报社等部门协作配合,通过刊
发署名文章、案件报道、字幕宣传、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及时宣传盐业动态,曝光大案要
案,为群众进一步了解盐业、重视盐业、关心支持盐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
“小食盐大民生,与民心连心”城乡牵手共建活动,帮扶贫困户、困难老党员,资助老年
人安康保险,捐款捐物帮助村里解决困难,班子成员连续三年一对一帮扶困难户,展现了
莱芜盐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了盐业形象。以食盐配送中心为平台,加强非盐商品物流配送。
积极组织非盐产业考察、学习、调研,不断加快推进非盐产业开发,依托全市食盐营销网
络配送功能,积极开展非盐经营业务,由2007年单一的白酒销售,逐步扩展到酒水、洗化、
杀虫剂、 干菜4大类,共60余个品种,实现了由单品经营向综合性商品批发经营转变,全
年实现非盐商品销售额200万元。 以现有信息、营销网络为基础,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与联通莱芜分公司的沟通、协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制定《盐务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建立符合莱芜盐业的“盐务通”业务专网,加强莱芜盐业物流配送、客户信息反馈的管理,
为全市3000余食盐零售网点提供信息服务平台,为网络终端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盐政管理。借助“两个平台”,深化部门配合。借助公安盐政联合执法办公室平台,积极
开展查大案、 端窝点专项行动,在警盐联合办公室具体领导部署下,4月,公安、盐政执
法人员成立专案组,历经40天昼夜蹲守取证,缜密调查,大量摸排,一举捣毁了官寺批发
市场一贩卖私盐窝点,当场查获私盐11吨,贩盐车辆2台,刑拘3人,对市场业户起到了很
好的震慑警示作用;9月,配合公安赴潍坊抓捕1名涉盐网上在逃犯,已批准逮捕,全年共
与公安部门召开3次联席会与座谈会, 及时解决了执法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
究探讨新形势下盐警协作机制,拓展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结合的新路子,强化了警盐
联合的执法力度;借助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平台,向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传递食盐市
场监管信息,及时与各职能部门联系沟通,逐步建立完善盐业市场协管交流机制,先后联
合开展节假日期间食盐安全和学校、幼儿园食堂、餐饮用盐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的宾
馆、学校、幼儿园食堂用盐情况进行检查,宣传食盐专营政策法规,讲明食盐安全的重要
性及责任,并与用盐单位签订食盐安全承诺书,率先推行食盐安全承诺制,明确食盐购进、
使用、储存规定,落实安全责任,使用盐单位充分认识食盐安全的重要性,确保了食用盐
安全无事故。进一步探索盐政执法新模式。将市场管理与咨询服务、宣传教育有机结合,
进一步完善宣传、服务、检查和承诺制的四位一体执法模式,对业主进行盐业政策法规的
宣传教育和供应服务方面的咨询,强化责任,增强业户使用碘盐抵制私盐的自觉性;加强
盐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盐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组织开设盐政讲堂,
讲法律法规,讲执法经验,谈认识,相互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水平,全年共查
处盐业违法案件199起,端掉窝点1个,刑拘3人,批捕1人,没收私盐30余吨,有效的维护
了盐业市场秩序,食盐专营工作得到切实保障。
食盐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为有效预防、控制食盐安全事故,及时应对
食盐市场异常情况, 制定莱芜盐业公司《食盐供应应急预案》 《食盐召回管理办法》和
《食盐安全质量追溯及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不断强化食盐应急措施,防
患未然;加强化验室管理,明确质检员、化验员职责,坚持每批次出入库食盐抽检化验并
做好记录,严格把好食盐出入关,确保向用户供应质量合格的食盐;积极应对食盐抢购风
潮。 在“3·17”食盐抢购风潮中,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与生产厂取得联系,及
时调运,充实库存,保证食盐供应,在省盐业集团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安、
物价、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上下同心,经过48小时的昼夜
奋战,有力、有效、及时、圆满地平息了食盐抢购风潮,维护了食盐市场秩序,保证了食
盐的有序供应;抢购期间共购进食盐467吨,销售小包装食盐575吨,是正常日销量的10倍。
(任伟伟)

【医药生产经营】 2011年,市医药公司实现汇总性销售收入3.296亿元,同比(2.93亿元)
增长12.5%, 净增3660万元。
药品零售。年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给药品零售带来了较大冲击,面对严峻形势,
益寿堂认真分析市场,采取调整商品结构、加大品牌宣传、让利客户等一系列措施,最大
限度地降低药品销售下降幅度, 并从6月逐步走出了低谷,恢复了正常销售,从全年情况
看, 实现了10%的增幅,超过了7%的预期。
药品批发。面对社会压力,药品批发单位不等不靠,迅速抢占医疗市场,同时针对卫
生部门出台的一系列限制部分药品使用数量的医改政策,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商品结构,
最大程度弥补了因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直销中心经营。年初,随着全省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直销中心积极沟通上、下游客
户的关系,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合理的优化业务队伍结构,调整库存结构,强化员
工培训工作,提高业务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协调能力,凭着多年的信誉保障和业务合作实
力,积极寻求生产厂家,主动承担中标品种的配送业务,协调基层卫生院,不断提高配送
质量, 全市21家镇卫生院的药品需求量,50%以上由直销中心供应,全年直销中心销售收
入突破6500万元。
贵都商城发展。贵都超市不断完善和调整经营方式,减少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采购
成本,把更大的利润空间让给顾客,把社区型服务定位的既科学又实际,蔬菜类突出“天
天新鲜,天天实惠”的经营宗旨,成为社区居民青睐的经营亮点,也成为贵都超市营销的
重要策略;贵都酒店不断创新,围绕客户需求及时调整菜品结构,精打细算,从各个环节
控制成本, 全年贵都超市收入超过3400万元,酒店收入达800万元,成为医药行业多元化
发展的成功典范。
(周生海 郑 欣)

【烟草经营与专卖管理】 莱芜市烟草专卖局(有限公司)辖莱城、钢城两区局(营销部)
和莱芜泰山壹伍叁贰物联商贸有限公司。截至年底,总资产32349万元,在职职工311人,
辖区共有卷烟零售户6665户。 全年共销售卷烟23.41亿支(46824箱),同比增长3.81%;
实现利税19706万元,其中利润940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97%和46.13%;全年种植烟叶
15980亩,收购烟叶189.5万公斤。年内,市局(公司)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贡献奖”
“包村先进单位”“‘平安莱芜’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被国家统计
局山东调查队授予“2011年度企业景气调查先进单位”称号。
专卖管理。与公安部门联合出台《多警种查办涉烟案件执法协作办法》《建立公安派
出所与烟草专卖管理所及农村烟草市场联控协作办法》,与邮政部门进一步完善特快专递
等环节的打假联动机制,加强与基层工商所、派出所的沟通协调,部门协作的深度和广度
进一步拓展,与省内8个市局、省外1个市局签署协议,跨区协作区域进一步扩大;充分发
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将卷烟打假举报体系纳入公安治安情报网络范畴,将互联网涉烟信息
列入与公安网监联合协作内容,将涉烟管理纳入工商部门年度工作考核,扎实做好专控体
系建设,强化痕迹管理和信息搜集分析,找准市场重点,实施精确打击;深入开展打击假
冒卷烟和规范烟草市场专项行动,狠抓重点区域、重点市场,特别是礼品店、休闲娱乐场
所等高档烟市场的集中整治,认真研究利用互联网涉烟违法犯罪的规律特点,从信息获取、
网上查控、落地查人、案件串并等多个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公检法机关统一案
件证据规格, 切实加大对互联网涉烟犯罪的惩治力度。 全年共查获案件670起,破获2起
“国标”案件,拘留8人,逮捕6人,判刑9人,监视居住3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被评为全市“行政许可案卷优秀单位”“行政处罚案卷优秀单位”。
卷烟经营。重点骨干品牌培育,以品牌分析、调研、维护、提升为重点,坚持市场导
向与加强工商协同有机结合,突出抓好重点工业企业及重点骨干品牌的培育工作;提升引
导消费水平,针对集团消费市场和重点消费客户,成立大客户(消费)部,使卷烟营销由
零售市场向消费市场延伸,充分挖掘杠杆市场因素,进一步加强对婚庆、风俗等市场的引
导,推动消费升级;提升精准营销水平,注重对细分市场、消费群体的研究,充分挖掘零
售客户经营潜力,确保“合适的货源投放到合适的区域、合适的客户经营合适的品牌”,
全年一、二、三类卷烟分别同比增长45.5%、68.12%和126.62%,“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
有了明显改善;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服务延伸,客我关系更加融洽,实施零售终端标准化
工程,通过开展“精品客户、精品线路、精品片区”创建活动,提升了终端形象和经营水
平, 成立零售商协会和各区工作委员会,入会客户达到了全市卷烟零售客户总数的30%,
成立自律小组200余个; 零售户致富工程建设,本着“月有重点、季有特点、年有亮点”
的原则,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项目,与移动、电信等签订协议,为卷烟零售客户免费提供手
机及其增值服务,仅此一项就为全市卷烟零售客户节约资金100余万元,实施信贷、保险、
助学项目,开展困难零售户帮扶活动。
烟叶生产。 把面积调整与优化布局结合起来, 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出台
《2011年烟叶生产投入补贴政策》《烟叶雹灾、风灾、洪灾等自然灾害救助办法》《为专
业化烟农购买社会养老保险,推进职业化烟农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优化布局的同
时,确保了种植面积回升;制定《2011年烟叶生产示范田管理方案》,落实各级示范田27
处1500余亩,落实省局(公司)科研项目7项、市局(公司)项目4项,出台特色质量、合
作社建设、不适用烟叶处理以及精细化管理突破等方案,为特色烟叶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上等烟比例同比提高17.8个百分点,每公斤均价(含产后补贴)同比提高3.91元;全年投
入835万元, 进一步完善25个生态村的烟水、烟路、烟房、烟机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在
闲置育苗大棚、秸秆利用和绿肥种植等方面进行探索,改善了烟叶生产条件,促进了烟农
增收。
企业管理。规范建设,开展“生命线”教育,发挥“高压线”作用,本着“堵疏结合、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因地制宜”的方针,切实提升规范工作。抓政策,重点在“疏”上
下功夫,不将营销指标简单分解,而是直接考核到专卖中队和客户经理,实行往上逐级挂
靠的办法,对专卖中队和客户经理,着力考核其工作质量,对销量、结构等量化指标,采
取“相对封顶”的办法,超出应有水平后实行加分递减;抓制度,重点在“堵”上下功夫,
根据省局(公司)责任书,制订《关于规范卷烟外流的处理规定》,使责任更加明确,确
保了责任落实到人,较好地实现了“权责”对等;抓细节,注重把规范制度落实到具体工
作中,如卷烟经营方面,制定《高价位卷烟销售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监管流程,抓好同
级监管,使“不敢”“不能”“不做”落到实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流程化管理工
程,用信息化手段将财务预算、审批以及物资采购等重点工作、重点环节用流程固化下来,
堵塞管理漏洞,流程化管理项目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推进“两
项工作”,健全“三项工作”决策、执行、监督、实施组织机构,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
项目验收、项目评估等采购管理制度,构建招投标代理、评委随机抽取、供应商动态管理
“三个机制”,强化采购的全过程监管,采购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全年共办理集中采购项
目65个,项目采购金额比预算低114.81万元,资金节约率达到7.2%,充分利用内部技术力
量,自主开发设计了“两项工作”网上运行平台,完成“三项工作”项目公开65个,其他
项目公开256个。
(吕 美)

【石油购销】 2011年,公司加油站网点达到63座、加气站1座,拥有1.65万立方米油库1
座,全年销售总量17.6万吨,其中,销售成品油17.5万吨,销售润滑油1422吨,实现考核
利润1987万元,非油品实现销售额1126万元。
经营策略。坚持灵活经营,努力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油。依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
调整经营策略,抓好省石油公司资源配置计划的落实到位,并适时开展缺口资源的自采,
进一步健全油品购销体系,认真落实省公司资源配置计划外,积极自采油品投放到莱芜市
场,有力保障了全市工农业生产用油需求;2011年以来,成品油资源先松后紧,针对不同
阶段的市场特点,公司在资源宽松时不断健全完善为民服务举措,为全市各条战线的生产
发展加油助力,在资源趋紧尤其是柴油资源紧张时,以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靠得住
的态度,及时协调,抓好资源的购进投放,保障全市农业生产用油需求,充分发挥了主渠
道作用,确保了全市油品供应始终平稳有序开展。积极创新经营,搞好亲情服务。结合莱
芜成品油市场实际情况,搞好供油服务,对莱钢、鲁中矿业、莱城电厂等大中型企业,加
强联系,协议供油,搞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在全公司上下深化“我为您的事业加油,
您给我的生活添彩”的服务理念,建立起与客户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努力创建“中国石化”
服务品牌;2011年以来,开展“IC卡积分免费加油和兑换礼品”“加汽油送礼品”等系列
优惠活动,最大程度地让利消费者;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所联系的民营大户在生产
用油供应上提供最大限度的扶持帮助,为民营大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油”。
企业管理。安全管理,把安全做为头等大事来抓,从经理到职工层层签定安全承诺书,
并组织签订各种安全生产责任书;认真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强化现场管理,层层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三同时”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和
检修管理,严把承包商准入关;领导成员对各经营片区分片包干、中层干部与各加油站建
立起“联系点”制度,经常性进行安全检查教育,使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积
极申请资金加大投入,做好人防与技防结合的文章,强化加油站现场各类应急预案的演练,
使防范水平进一步提高。数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计量准确、质量合格、质优量足、客户
满意”的数质量总体要求,强化员工遵纪守法教育,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通过教育培训、
印发警示手册、参与数质量知识考试等形式,使员工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健全完善《莱芜
石油分公司成品油数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莱芜石油分公司油品质量事故责任追究规定》
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格界定数质量管理责任,提高责任意识;对油库、车队、加油站每
月都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形成闭环管理,并依据有关考核办法进行严格奖惩;积极宣贯
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全员参与体系建设,确保有序运行,并通过销售公司专家组
的评审,使公司的数质量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服务管理,认真开展“职业技能
鉴定和技术比武活动”,发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到竞赛比武及学习活动中去,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增强服务本领;积极培育员工的服务理念,倡导简便易
行的服务流程,要求一线员工树立真诚为客户服务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竞争日趋激
烈的形势下,服务对提升顾客进站率、回头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认真开展“优质
服务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措施,使服务内涵
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比学赶帮超”活动,充分发扬“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
精神,在公司上下各个线条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多扛红旗,争创佳绩,全年共扛得省公司
红旗12面;依据全年的经营形势及任务,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压力,
明确考核奖惩与目标任务挂钩,加大考核兑现力度,并依据市场形势适时调整,进一步激
发了活力。
(魏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