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3&rec=104&run=13

【概况】 2011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36所,在校生173506人。其中,小学164所,在
校生65943人;初中47所,在校生66779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24504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 在校生145人;中等职业学校(含行业部门办学)14所,在校生8612人;高等学校2
所,在校生7523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9所,年培训能力2.5万人次。幼儿园430所,
在园幼儿31730人。年内,市教育局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学习型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创先争优,争做嬴牟先锋”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工作
实绩考评先进单位”,被推荐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荣获“省级文
明机关”“山东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莱芜市城市公共文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
作先进单位”“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包村工作先进
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教育改革发展规划】 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莱芜实际,深
入调研、认真起草、反复论证,完成《莱芜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年)》,
3月1日以市委市政府文件正式印发。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教育发展和体制改革领导
小组,市教育局联合市编办、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制定下发《莱芜市学前教育三年行
动计划(2011-2013年) 》《莱芜市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莱芜市高等教育内涵提升
计划》《莱芜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莱芜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
划》《莱芜市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莱芜市素质教育推进计划》《莱芜市学校德育
与学风建设计划》 等8个配套文件,把各项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结合莱
芜实际,积极争取把《构建科学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网络教研加速教师成长》《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建设》《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
考核评价机制》 等5个课题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地推
进了莱芜教育创新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市政府出台《莱芜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计划
三年内新建幼儿园128所, 其中2011年规划建设31所,建成16所,15所在建,有11所通过
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市政府规划投资3500万元,占地30亩、18个班规模的高标准省级实
验幼儿园开始筹建; 11月14日, 在全省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工作会议上,莱芜市作了
《多措并举,推动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的典型发言;加强幼儿园管理,不断加大督导检查
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加大幼儿园园长和幼师培训力度,保教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教育。4所学校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复评,3所学校积极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
4所学校创建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扎实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将片外统招比例由原来的
15%缩减为10%,将各高中指标生比例由上年的60%提高到65%,满足了部分学生自主择校的
愿望,保障了大多数学生就近入学和各高中学校均衡发展;坚持规范办学,教育教学质量
稳步提高。 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100%,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9.8%,残疾儿童
入学率99.4%,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1.79%。
职成教育。指导各职业院校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职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
功举办第三届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职组3个项目分获
一、二、三等奖,中职组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抓好农村劳
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全民创业。
高等教育。认真抓好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建设,学院面向15个省、自治区招生,固
定资产达到5.9464亿元,仪器设备总值6546万元,建有13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08个校外
实习实训基地,全日制在校生7581人。
成人高考、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报名3926人,全年自学考试人数2404人、5066科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83人参加,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468人参加,研究生报名278人。
有156名考生获得了本、专科毕业证书。
民办教育。 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57所,其中民办中小学1所,在校生400人;民办学前
教育机构75所, 在园幼儿9500人;民办培训机构83所,每年培养培训15000人次。依法加
强对民办学校管理,加大年检力度,促进了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教育经费收入与支出】 全市各项教育经费总收入为175097.1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161368.9万元,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122.3万元,事业收入12908.1元,其他收入
511.7万元; 全市各项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75097.1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1346.9元,
其中用于个人部分109418.3万元,公用部分64878.8万元,基建支出800万元。在教育经费
总支出中,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92.15%,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7084.43元,其中生均
预算内公用经费986.11元; 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914.69元,其中生均预算内公用
经费1130.4元; 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5875.92元,其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411.98
元。

【素质教育】 指导各级各学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完善规范办学长效机制,加强
对办学行为的督导检查,把检查结果纳入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德育品牌建设,
指导各级各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
核等三项制度;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家庭教育普及工程,不断完善家庭、
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完善基础教育阶段入学、考试和评价机制,发挥对素质
教育的导向作用。狠抓校园安全工作,“平安、和谐、健康”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层
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指导各级各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联合公
安、消防、交警、卫生、司法等部门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组织校车、校园食品安全、
学校防汛安全工作专项大检查7次, 共督查中小学、幼儿园及民办学校54所,下发整改通
知书324份, 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教育、引导教职员工和广大中小学生远离邪教,严
格防范境外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深入实施高效课堂
建设工程和课程实施水平提升工程,各级各学校扎实开展“高效课堂观摩研讨”“课堂模
式创新研讨”“有效课堂达标”等活动,大力推进城乡教师研训同步,陈毅中学“初中英
语自学—交流—展示教学法” 等3项优秀教科研成果在全市推广,初步形成“课题拉动、
教研推动、学校推进、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良好局面;下发《莱芜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构建理想课堂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
学习能力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
中小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意见》 等4个文件,指导各级各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
这一核心,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以初中学业考试取代
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取代单纯以中考成绩为依据录取新生,推
动高中、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新教育实验】 坚持规范办学,倡导特色办学,以新教育实验为载体,努力构建有莱芜
特色的素质教育长效机制。 在请进来作报告、走出去参观学习的基础上,6月16日,召开
全市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会议,遴选35所小学和17所初中先行试点,
104名实验骨干教师率先参与新教育实验;市教育局成立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研究中心,
全面负责新教育实验的组织和实施;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
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努力实现“教师的行走方式、
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等四大转变,着力推动教师专业发
展、学生健康成长;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52所实验学校都成立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研究
中心(工作室),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推进策略和路线图,确定了工作落实单位和责任人。
全市共开展各种形式的新教育培训100余次, 研讨活动30余次,涌现出了市实验学校、花
园学校、 牛泉中小、友谊路小学、福山小学等一批新教育示范学校;全市有120余名教师
出版个人文集, 建立教育博客3415个,在“教育在线”发帖6万余个,40余名学生出版了
日记或随笔;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一届研讨会上,莱芜正式成为全国第33个新教育实验
区,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有了新提升。

【督导评估】 全力迎接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先后5次召开会议调度进展情况,研究解决
问题。 对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涉及的6大内容20项具体指标层层分解,实行局班子成员分
工包片的办法,通过区级自评、市级复评、分片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靠上抓督促整
改,并争取各级领导及部门重视支持,莱城区统一了城乡教师工资标准和住房补贴标准。
综合督导成绩位列全省第11名,规范办学情况居全省第4位。

【教师队伍】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和“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学
习讨论活动,完善师德建设考核奖惩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聘任的重
要依据;全市各级各学校共举办“理想的教师”“理想的班主任”等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校
长论坛、 教师论坛800余场次。加大典型培养和宣传力度,组织创新型校长、年度教育创
新人物和第二期莱芜名师人选评选等活动,钢城区南朱家庄小学校长崔军华、莱城工业区
口镇中学校长张伟荣获山东省2011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提名奖,凤城高中卢法斌等10名校长
获评“莱芜市创新校长”称号,李海霞等20名教师被确定为莱芜市第二届名师培养人选;
有10名教师在省级研讨会上执教观摩课,多次在研讨会作典型发言;14名教师被评为第六
届山东省教学能手; 35人被评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00人被评为
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先进个人, 401人被评为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6人
被评为莱芜市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创
新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全市共培训干部教师110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培训7263人次,
有50名校长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为期两周的高级研修,65名中小学校长(园长)参加全省素
质教育提高培训,84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1675名班主任利用“教育部万名中
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平台,进行为期两周的集中培训;暑假期间,高中教师1604
人、初中6个学科1085人、小学3个学科2700人共计5389人,参加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网上远
程研修;35名幼儿骨干教师参加深圳一杰教育中心组织的“一日生活即课程”专题培训。
大力实施城乡学校课题联动,积极推进城乡教师同步网络教研,初步构建QQ群、网易信箱、
教育论坛、教师博客群、UC视频社区“五位一体”“四级联动”(市、区、镇、校)的网
络研修新模式;组织市级以上教学示范校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组织各学段名师“送
课下乡” ,参与教师达8000余人次。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全市共招考教师193人,进一步
充实了基层师资力量。深化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市、区两级都制定考核评价改
革方案, 经过各区申报,选定莱城区15所、钢城区6所共21所学校先行试点;本着“成熟
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在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稳妥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信息宣传】 突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紧紧围绕教育工作重点,先后对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大讨
论活动和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进展情况等进行重点报道。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
传网络。从全市各学校选拔180余名通讯员,建立了一支上下贯通、信息通畅的宣传队伍;
在全市建立起首席通讯员制度,充实了骨干宣传力量。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拓展宣传空间。
加强教育系统内部阵地建设, 共编辑《教育工作简报》 58期,莱芜教育信息网发布信息
1000多条, 编辑印发《莱芜教育》杂志6期;省教育厅网站及莱芜政务信息共采用60多条
信息, 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新闻稿件70余篇, 其中宣传苗山共青希望小学老教师群体的
《希望的希望》在《山东教育》杂志刊发,《一所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突围”》被新华
网、网易、《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或转载;在《莱芜日报》开辟“走近最理想的教
育” 专栏,撰写170余篇“新教育走基层”系列报道,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教育、重视教
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行风建设】 大力实施“阳光收费”,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继续组织开展“廉洁文化
示范校” 创建活动,有9所学校创建为第二批市级“廉洁文化示范校”;大力实施“阳光
招生”,从严治招,依法治考,圆满完成高考,成人高考,自考,高中、初中学业考试等
各类考试任务;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在市直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
开、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四公开”工作,合力建设“莱芜阳光教育”;积极参与政风行
风热线, 认真受理和查办信访案件,全年局领导共参与“政风行风热线”节目8次,解答
群众问题71个,接待受理信访事项89项,办理群众举报电话56件,来信来访35件次,市长
公开电话转办件19个,回复政府在线1716条,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干部队伍建设】 紧密结合市委开展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机
关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抓观念更新。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通过推荐读书《走近最理想
的教育》 《左手责任 右手执行》和机关文化长廊建设,积极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积极的
工作氛围;通过“一周一评,一月一讲,一季一堂”活动、外出参观学习、听专家讲座等
措施,引领全体教育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开拓教育干部视野,先
后到淄博及河南焦作学习考察新教育实验,并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在河南焦作和江苏海
门举办的“新教育开放周” 活动;全年共举办“教育讲坛”10期,“莱芜教育大讲堂”3
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抓责任落实。对年初局党委研究确定的23项重点工作项目,明
确工作目标、完成时限和推进措施,结合业务分工,逐项分解落实到分工领导、责任科室
和具体责任人。抓督查调度。围绕中小学校安工程、幼儿园建设、新教育实验等重点工作,
要求做到三个到位: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推进措施”的工作机制,
责任到位;实行“每周例会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分析、半年一总结、年底总考
核”的管理机制,督查督办到位;制定完善《市教育局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各科
室站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落实到位;工作推
进中, 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在5
月市委组织部召开的全市目标绩效考核工作经验交流会上, 市教育局作为全市4个典型单
位之一在会上发言。

【重要会议】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2月18日,全市201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副市长刘
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12年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保障的方
针, 依法加大教育投入,要突出抓好8项工作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
会议精神,抓好《莱芜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省政
府2010年度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的准备工作,力争取得优异成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
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交流合作,提高全市教育对外开放水
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成教育和民办教育,服
务全民创业。
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 5月11日,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副市长刘杰出席会
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各级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学前教
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要加强管理指导,
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师资整体
素质;要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
发展作为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摆上重要日程。要建
立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市级统筹,以
区为主,区、镇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建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督导评估与表彰
奖励机制;要建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机制,保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促进学前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会上,市政府与各区签订目标责任书;莱城区、钢城区、
高新区、 雪野旅游区作了表态发言。
莱芜市新教育培训会议。 8月16~17日,2011年夏季新教育首批讲师团研讨会暨莱芜
市新教育培训会议在莱芜一中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教育
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副市长刘杰出席会议。
朱永新教授介绍了全国32个新教育实验区的发展概况,对莱芜立足教育长远发展、立足孩
子长远发展,抢抓机遇,立即行动,区域推进新教育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新教育如
何融进教育生活、新教育如何走得更长远作了详细讲解。要积极主动,稳步推进,努力打
造自己的核心团队,充分发挥各级教研机构的重要作用,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制定
详细的研究规划,确定课题研究重点;各学校校长要支持实验教师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
动,为他们提供便利;要不断创新,结合莱芜实际开发具有莱芜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为
新教育实验做出新的贡献。 在为期2天的培训会上,许新海、李镇西、张硕果、李志强、
常丽华等9位专家分别从新教育的区域宏观推进、 课程实施策略、学校推进新教育战略、
个人发展与新教育4个主题9个讲座给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
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会。 10月31日~11月1日,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
广会召开,推广了莱城区高庄街道中心小学“自主互助式教学法”、陈毅中学“初中英语
‘自学—交流—展示’ 教学法”和钢城区里辛一中“潜能生转化的方法与策略”3项优秀
教科研成果。全体与会人员先后参观钢城区里辛一中、莱城区高庄街道中心小学和陈毅中
学的成果展示现场, 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观摩并听取3所学校的典型经验介绍。与会人员
认为, 这3所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在课
堂教学中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视野、启迪了
思维、张扬了个性、培养了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学习和推广。会议认真分析当
前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明确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王方纲 任甲斌 蒋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