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2&rec=66&run=13

【综述】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2亿元,增长18.36%。分行业看,批
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65.98亿元, 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06亿元,同比分别增
长18.6%和15.97%, 流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按照全省“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方案
要求,莱芜市结合实际,加强领导,创新方式,精心组织,全行业发动,认真开展各项
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农超对接、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生猪屠宰专项整治、
佳节购物月、家政服务业促进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引导和促进了消费,
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骨干流通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通过推行流通现代化、加大招商引资、推进资产重
组、加快项目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等措施,加快培育一批骨干流通企业,以此提升
整个商贸流通业整体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全年馨百商贸公司、十八乐超市莱芜店、银座
商城莱芜店、莱芜信誉楼商厦等销售收入过亿元零售企业达到13家,营业收入1000万元
的餐饮企业达到7家。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达到157家,较上年增加18家。
流通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对清水商业街、汽车贸易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名嘉
购物广场、钢城商贸中心、九龙商贸城、豪德商贸物流城、北城子坡市场、莱城商务中
心和大润发超市莱芜店等十大重点流通项目建设,加强调度和协调,加快推进步伐。全
年完成投资8亿元, 新增营业面积30万平方米。同时,依托产业优势,对鲁中温州小商
品城、官寺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专业市场进行培育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辐射带动能
力。
流通惠民工程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万村千乡”“农
超对接” “家政服务”等惠民工程。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60838台,销售金额3.3亿
元; 销售家电以旧换新产品95306台,销售金额3.2亿元,双双突破3亿元。财政补贴兑
付率、人均销售量都在全省前列;新建设改造农家店600家,其中日用品店402家、农资
店198家, 建设配送中心2处,实现销售额1.57亿元,新增就业人员913人,实现了农民
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形象的良好效果。馨百购物中心、十八乐超市莱芜店、银
座商城莱芜店、泰钢娱乐城有限公司、莱城供销日用品配送中心与14家农村专业合作社
的农超对接工作进展顺利,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提高了农民收入;成立莱芜市家政服务
业协会, 培训家政服务人员590人,对10家规模较大的家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提高了
服务质量和水平。
餐饮业实现快速发展。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借助招商引资,大力
发展高端宾馆餐饮业,不断提升全市餐饮业的档次和水平。其中新开业的银座佳悦酒店、
馨百酒店被评为四星级酒店,翰林商务酒店顺利通过国家特级酒店的复评。突出地方特
色,积极发展大众化餐饮,方便人民生活。对莱芜羊汤、棋山炒鸡、雪野鱼头等传统地
方特色餐饮进行品牌宣传,拓展了市外市场,这些特色餐饮全部被省商务厅评为“山东
名小吃” 及“山东老字号”。全市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4.76亿元,同比增长15.36%。
商贸流通行业秩序良好。对生猪定点屠宰,与各区签定监管责任书,加强行业规划
和稽查, 严查各种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了市场,确保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引导2家
定点企业参加全省放心肉信息体系建设,纳入全省统一监控体系中,实现了全市信息化
监控的突破;强化生猪无害化处理,建立无害化处理月报、季报制度。对6家典当行和5
家拍卖行,建立起联系沟通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严格监管,规范运营。对旧车拆解、
二手车交易进一步进行规范,促其稳步发展。
流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精心组织货源,保证市场供应。针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上
涨、个别品种货源紧张的实际,及时指导重点企业制定市场应急供应预案,并将山东馨
百商贸有限公司、 泰丰纺织集团公司、六和集团莱芜昌隆实业有限公司3家公司纳入了
莱芜市储备应急体系建设中,以备突发事件和灾害性天气时的市场供应。实行日监测制
度。对馨百、十八乐超市、银座、信誉楼等大型商场在重要节假日期间经营和客流量情
况及时监测,及时上报省商务厅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服务领导决策。市场监测工作。
加强11家重点监测样本企业、5家商贸服务典型企业、3家生产资料企业的市场监测,在
全省综合考评中,莱芜市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建立市级30户重点流通企业调度分析
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证流通经济平稳运行。
(李旭之)

【服务业】 2010年,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大力实施
“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服务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
值177.54亿元,同比增长13%,占GDP的比重达到32.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服
务业投资104.32亿元,同比增长14.67%;实现服务业税收18.51亿元,同比增长20.62%,
增幅高于全部税收14.19个百分点, 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28.1%,比上年提高3.3个百
分点。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06亿元,同比增长18.36%;货运周转量达到51.98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55%;全市共接待游客527.6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21.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3%;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585.78亿元,较年初增长
4.15%,贷款余额达到464.7亿元,较年初增长8.86%,23家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3.16
亿元, 同比增长23.48%;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房
屋销售面积44.3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1%。
服务业载体发展。2010年,莱城区作为全省服务业重点城区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
先进单位;莱芜农高区“三辣一麻”集散园和莱城工业区商贸物流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
服务业园区, 至此,全市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达到4个。市级服务业载体中,重点园区
集聚作用明显增强, 6个重点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58家,新增89家,实现营业收入9.5亿
元、 缴纳税金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1%、62.3%;重点企业效益突出,20家重点企
业实现营业收入48.05亿元、 利润9.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9%、45.75%;重点项目
进展顺利, 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29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99.26%,对服务业投
资发挥了有力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坚持“一个市场、一个方案、一个班子、一套推进措施”,加
快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步伐。 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已于7月30日建成正式对外营业。
汽车贸易市场有8家汽车4S店签定了入驻协议, 雪佛兰、福特4S店已投入运营,一汽奔
腾、昌河铃木4S店正进行内外墙装修及设备安装,开瑞4S店正在进行钢结构施工,长城、
上海大众等4S店也正在进行开工建设前的各项工作,全年累计完成投资7200万元。莱芜
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于9月26日开工奠基,场内部分标准商铺完成了二、三层主体工程,
大卖场、 物流信息中心地基与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0538万元。
行业最佳服务业企业评选。2010年,评选出10家“行业最佳服务业企业”,在全市
总结表彰大会上进行了表彰奖励。10家企业分别是:莱芜银座佳悦酒店有限公司、中国
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莱芜正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雪野现代农业
科技示范园有限公司、山东莱芜烟草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芜石
油分公司、山东鲁中钢铁物流有限公司、莱芜晋通物流中心、莱芜信誉楼百货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
发展服务业的主要措施。重点带动战略。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
的统一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在服务业上求突破”的
总体要求,围绕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把雪野旅游区作为全市服务
业发展的龙头,围绕打造休闲度假、时尚运动、会议会展、美食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旅游
度假区和“航空运动之城”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服务支持雪野旅游区开发建设;先后
筛选16个项目列入全市重点服务业项目进行重点推进,同时积极对上推介大项目、好项
目, 北岸特色旅游小镇、航空园续建工程2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在用
地、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积极对外宣传推介,借助各种推介会、洽谈会、专题会
宣传雪野旅游区,努力争取全省服务业投资形势分析暨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在雪野旅游
区召开,进一步提升了雪野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对外形象,带动了全市服务业稳步发展;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在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开发、文化体育、房地产等重点行业
和领域,组织实施齐鲁钢铁物流园、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名嘉购物广场、清水商业街、
汽车贸易市场、恒大雪野湖北岸特色旅游小镇、山东高速雪野国际度假区、文化中心、
航空体育公园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有显著影响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带
动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100多亿元。行业统筹协调。围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占
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加大协调力度,一方面加强与统计、交通、房管、税务
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查找问题,挖掘潜力;另一方面给
各区定任务、压担子,协调各区做好各行业数据监测点的工作,从源头上保证上报数据
准确可靠; 截至年底,交通运输业货运周转量增幅比低谷的7月末提高了23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比7月末回升50多个百分点。 服务业载体建设。把培育服务业
“三大载体”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加快重点园区基础
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其承载能力和水平,6个重点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58家;着力提升服
务业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水平,使其真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20家重点企
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05亿元, 实现利润9.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9%、45.75%;
加快推进3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使其尽快建成投入使用,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50.29亿元, 对全市服务业投资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把推进农
产品批发市场、汽车贸易市场、莱芜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作为市
服务业办公室的重点工作,围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启用,协调莱城区政府及公安、城管、
规划、工商、供销等部门就老官寺市场的关停搬迁及新市场的商户入驻等工作,研究制
定相关的搬迁方案和配套措施;围绕汽车贸易市场建设,对市场建设涉及的土地问题、
“一站式”办公政务服务问题、华源绿洲等地面附着物清理补偿问题、四条高压线的迁
移问题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协调解决;围绕莱芜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开工,在公司注册登
记、用地、环评、规划等方面实行全程代办,并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土地指标、道路开
口、广告制作、民房拆迁、高压线迁移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上争取工作。积极争取国
家、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认真储备项目、精心策划筛选,全力对上争取,2010年共
推荐国家、 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4个,争取无偿扶持资金1170万元;努力争取省
级服务业载体,紧紧抓住省里调整省级服务业载体的机会,申报了一批省级服务业重点
园区和项目,通过积极争取,莱城工业区商贸物流园、莱芜农高区“三辣一麻”集散园
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 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一期、名嘉购物广场等7个项目被
列为省级重点服务业项目;对重点园区,省里在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符
合国家、省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的重点领域内的项目优先给予了扶持。重点项目督查。
2010年, 莱芜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汽车贸易城和达利源物流等3个项目被列为市重点
立项督查项目,作为项目推进责任单位,明确目标责任,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
个协调服务小组的工作机制,对每个项目实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强化调度督查,对每个
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对个别重大项目实行周调度,配合有关部门定期到
项目施工现场对进展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及时发现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加大推进力度,
围绕莱芜豪德现代商贸物流城、汽车贸易城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协调召开由
市分管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6次,解决有关问题60余项(个),确保了项目扎实推进。
(邹淑芳)

【供销合作】 农村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继续把构筑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作为工
作重点,进一步加大系统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新型网点设施建设的步伐。2010年,积极
推进大中型超市和配送中心建设, 投资1100万元新建800平方米的杨庄太和超市、1300
平方米的口镇雍和园超市、 5000平方米的羊里恒润超市水北店等农村日用消费品超市3
个,其中恒润超市水北店为全省供销社系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村级商场。莱城区社
日用品配送公司结合“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建设, 新发展村级日用品直营店、便民店
230家, 以配送中心、综合超市为龙头与支撑,以农家店为终端的三级连锁配送农村现
代流通网络基本覆盖全区,在15个镇、400多个村开展日用品连锁经营,成为全省样板。
同时,发挥联合合作优势,积极组织加入全省采购联盟,系统内超市联购分销、信息共
享、商品配送和地区代理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年底,全系统建设农村大中型日用消
费品超市、发展村级便民店总数分别达到15个、485家,总营业面积26000平方米、总投
资近7000万元, 农村覆盖率达55%以上。
农资经营网络建设。市农资站不断创新农资经营服务方式,在全市14处镇级农资超
市、 678处村级农资网点开展农资网络配送服务,同时重点向种植专业村、种植大户和
专业合作社供应化肥等农资、提供免费测土技术服务指导等全面服务,先后与雪野镇富
家庄村、方下镇嘶马河村、牛泉镇西上庄村进行农业产业化种植合作试点,建立蔬菜、
樱桃等测土配方施肥种植基地4万多亩, 扩大了农资销售服务领域,延伸了产业链。莱
城区供销社与信誉好、规模大、网点多和技术力量强的山东省农资公司合作成立省农农
资有限公司,建成农资超市(配送中心)、农化服务中心和标准测土配方施肥实验室,
积极推行农资新型直供服务, 已发展农资超市、专卖店、综合店127处,实现了区域农
资经营连锁配送网络的资源整合和规模扩张。 系统全年销售化肥36000吨,化肥等农资
销售近2亿元, 同比增长26%,销量占全市社会总供应量的80%以上,建设发展农资连锁
经营网点719个,农村覆盖率达70%以上。
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2010年,市供销社发起成立莱芜市蜂业协会,全市供销
系统新发展和庄肉鸽、和庄红冠桃、颜庄埠东林果、孝义呈英果树以及苗山土豆、花生
等养殖、 种植类专业合作社6个。市农资站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分别在内蒙古地区和钢城
区辛庄镇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3100亩,开展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和肉牛养殖,积极
推进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截至年底,全系统建立协会、联合会、专业合作
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28个,入社社员1192户、吸收会员6000多个,建立各类农
产品基地17个。同时抓好规范和管理,鹿野永盛峰产品专业社招商引资联合民营大户,
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蜂产品研究所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解决蜂农培训滞后的
问题, 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科研和深加工基地,投资700万元建设年加工生产能力
2000吨的蜂产品加工厂建成投产,培育创建“朗野”绿色无公害蜂产品品牌,加工生产
蜂产品达4个系列、近20个规格品种,提高了蜂产品附加值,带动发展入社蜂农360户,
引导蜂农规范发展标准化养蜂基地6万箱,在莱城和驻地建设2个专卖店,增加当地农民
就业50人,项目被列入国家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积极发展农产品现
代经营服务网络,搭建农产品信息、合作、交易平台,培植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5月,
注册资金300万元组建成立莱芜市新合作农产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依托莱城区明
利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四季旺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发挥蔬菜批发市场的优势,以银
座莱芜店、信誉楼莱芜店、馨百超市等为终端市场,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购销网络,共完
成果蔬购销近4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60多万元,有效推动“农超对接”,带动了特色农
业的产业化发展。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把握全市“两新工程”建设机遇,发挥供销社自身优
势,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农村社区建在哪里,供销社经营服务阵
地就拓展到哪里。2010年,在农村新建社区建成运营口镇雍和园社区超市、杨庄太和社
区超市和寨里水北社区超市等现代化社区超市3个, 其中,太和社区被确定为全省供销
社第一批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综合服务的四个试点单位之一,省长姜大明、省委副书记刘
伟分别在《试点方案》作了重要批示。莱城区口镇供销社紧跟合村并居规划,已争取到
莱城工业区规划的8个新社区的经营服务项目,2010年投资达400万元建成运营太和社区
超市和雍和园社区超市,规划实施任家洼、陶镇社区超市建设,并与雪野旅游区规划的
4个集中居住区建设经营服务项目达成初步意向。羊里供销社投资750万元,新建5000多
平方米的水北恒润超市, 社区超市总营业面积达12000平方米,辛兴社区超市扩建也已
列入日程。全系统自建和参与建设运营社区服务中心达到7处,营业和服务面积40000平
方米,设置配套体育健身器材40台(套),辐射村庄180多个,受益农民30万人。10月,
省委书记姜异康率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现场观摩团来莱芜市观摩考察雍和园社区建设时,
到供销社超市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
基层组织体系建设。2010年,全市各级供销社突出“恢复阵地、联合织网、完善功
能”三项任务,坚持以专业社的发展完善基层社、以日用品连锁配送带动基层社、以建
设社区服务中心提升基层社, 认真组织开展“创建新时期优秀基层社”活动,4个基层
社主任参加全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培训班。 莱城区选定8个基层社作为第一批启动单
位,分类制定《启动方案》,口镇、羊里、鹿野等一批基层社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在
逐步摆脱经济转轨所造成困难的同时,都实现了较快发展。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
主任白志刚,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王艺华等领导先后多次来莱芜调研并给予充分肯
定和高度评价。2010年,市华联商城入选全国供销总社“百强企业”(列73名)、连续
五年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市供销社市场建设管理局组建成立农产品公司,依
托市场资源优势,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铁农集团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分别在内蒙和钢城区辛庄镇流转租赁土地建设绿色无公害马铃薯种植繁育基地3000亩和
100亩, 有机肥经营市场拓展到省外,走向了全国,连续六年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淡
季化肥五家承储企业之一。市土产公司钢结构工程、塑编加工、奥特玻璃等现已发展成
为在莱芜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项目。
(毕建华)

【粮油购销】 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7.78万吨,同比增长1.7%,收购粮油182818吨。
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储备扩容增储工作。通过与国土、财政等部门沟通
协调,拟定“退城进郊、土地置换”新库建设方案,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储备库通
过军训,人员素质得到全面强化,储备粮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
粮食应急保障。对《莱芜市粮食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演练,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单
增德任总指挥,通过演练,检验了《莱芜市粮食应急预案》启动程序,提高了粮食应急
反应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市场监管。认真贯彻省、市粮油市场保供稳
价方案,加强日常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了解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动情况,为领导了
解和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依据;坚决杜绝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不法行为,
维护了广大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
收购工作。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政策
规定和各部门的职责,市粮食局在夏收期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夏粮收购市场秩序良好,
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种粮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军粮供应工作。以开展创建规范化
管理军供站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军供工作规范,推进军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积
极完善有关资料迎接全国双拥模范城检查验收,达到了双拥工作要求。城乡“放心粮油”
工程。通过“规范化粮店”建设,切实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维护了粮食市场
流通秩序,规范粮食市场行为,让人民群众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
(孙丽娟)

【食盐专营与盐政管理】 2010年,共购进各类盐21487.16吨,其中食盐购进14562.16
吨; 食盐小包装袋购进4469吨;小工业盐购进6925吨。全市共销售各类盐25246吨,其
中食盐销售16273吨; 小包装食盐销售5360吨,小工业盐销售8971吨。全年实现营业收
入2273万元,利润完成计划的106%,上缴利税200万元。4月,经市卫生部门监测统计显
示, 全市合格碘盐食用率、 碘盐合格率、 碘盐覆盖率分别达到98.30%、 99.66%、
98.99%, 三项指标继上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后再创新高。
非碘盐市场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先后设立33个非碘盐零售点。通过为零售户发放标
识牌与销售登记表,签订《非碘食盐零售协议书》,明确专盐专售、做好销售登记、遵
守价格规定等相关规定,不断加强非碘食盐管理引导,保证了特需人群的食用盐需求。
食盐安全工作。加强化验室管理,明确质检员、化验员职责并签订责任书,坚持每批次
出入库食盐抽检化验,严格把好食盐出入关。完善食盐供应应急预案,调整应急工作领
导小组。针对部分乡镇出现食盐销量大幅增长的现象,开展市场调研,迅速启动食盐供
应应急预案,采取正面宣传、市场监管、送销服务三管齐下,及时消除社会公众疑虑,
避免了食盐抢购现象发生。
盐政管理。盐政宣传,借助“3·15”“5·15”,会同市卫生局、工商局联合开展
宣传活动。通过刊发署名文章、案件追踪报道、开展字幕宣传、播放专题片等方式,宣
传盐业动态,曝光大案要案。深入贫困户,开展“赠送碘精盐,慰问贫困户”城乡牵手
共建活动。以全市“盐业杯”围棋联赛与“莱芜盐业杯”华东六省市老干部、老书画家
围棋联赛为宣传契机,积极宣传食盐专营政策、法规。联合执法,坚持与公安部门密切
合作,成立打击非法经营食盐违法犯罪联合办公室,建立“盐警协作机制”“联席会议
制” 等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公安、盐政联合执法办公室和“盐政110”社会联动体系的
职能作用。 借助公安盐政联合执法办公室平台,一年来与公安部门共开展4次联席会与
座谈会,具体指导盐政工作开展。12月,先后召开全市纪念《山东省盐业管理条例》颁
布施行十周年座谈会与全市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表彰会暨全市食盐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部署
会,解决了执法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盐警协作机制。借
助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平台,向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转发《盐业市场协管报告》,
根据其监管环节明确各自职责,与各职能部门联系沟通,逐步建立完善盐业市场协管交
流机制。 与市中级法院协调沟通,顺利执行完结5起盐业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案,执行罚
款6万余元。 市场监管,针对大蒜、生姜腌制期和秋季用盐高峰期不同工作重点,分别
组织开展盐业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深入乡村社区集中整治,进一步净化了食盐
市场;航空节与钢博会期间,对定点宾馆、食堂,联合市卫生局积极开展食盐安全集中
治理整顿,确保了食盐市场秩序稳定。全年共查处涉盐违法案件500余起,端掉窝点2个,
查获私盐20余吨,罚款8万余元,判刑2人。
非盐经营。为应对体制改革,顺应转方式调结构发展要求,在主业经营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非盐产品经营,借助食盐销售网络,在代理、分销金六福酒、康师傅矿泉水的
基础上,又分别与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山西南风日化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取得相应产
品在莱芜地区的独家代理权。通过明确销售任务,制定奖惩措施,采取全员参与的营销
方式,将各类商品逐步纳入正常销售轨道。全年销售哈尔滨啤酒12万瓶,康师傅系列饮
品48万瓶, 奇强系列洗化产品5万余件,实现非盐销售额78万余元,年内又引进古贝酒
品牌等产品。
(郭传良)

【医药生产经营】 2010年,市医药公司实现汇总性销售收入2.93亿元,同比(2.466亿
元)增长18.8%,净增4640万元。其中,益寿堂零售完成5380万元,同比增长17.3%; 批
发单位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23.6%;器械公司完成1450万元,同比增长3.6%。
药品批发业务跨越式发展。“十一五”的五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招投标工作
的不断变化,以及医改政策带来的不利冲击,各单位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无论经理、
书记都奋斗在经营一线,带领职工恪尽职守,众志成城,一改过去环节方法单一、经营
模式陈旧的状况,积极探求差异化经营策略,突出特色经营,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于自
己发展的新路子。
药品零售实现新突破。投资拉动效益彰显,2006年以来公司对主要门店进行投资改
造,打造了益寿堂旗舰店(一分店),随后又对八店、十二店、三十六店等主要店面进
行改造,特别是一店,从改变经营模式后,营业收入大幅提升,2010年首次突破了千万
元大关。员工素质提升,带来效益增长。益寿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模式,以药
事法规、药品知识、营业员服务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公司内部信息为培训内容,
分批分次走出去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聘请医学、药学专家进行
专题授课,员工的专业知识,营销知识,政策法规知识扎实全面,让顾客充分体会到走
进益寿堂,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益寿堂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升华。
贵都商城实现成功运作。“十一五”期间,贵都商城以企业文化提升实力,以员工
素质塑造形象,在莱芜百货、酒店业确立了贵都品牌。随着发展,贵都商城逐步成熟,
盈利水平逐步提高,4年来每年一个台阶,2010年经营额突破3000万元。
(周生海 郑 欣)

【烟草经营与专卖管理】 莱芜市烟草专卖局(有限公司)辖莱城、钢城两区局和金叶
商贸有限公司。 截至2010年底,总资产2.05亿元,共有职工366人,全市共有卷烟零售
户6545户。全年卷烟销量、单箱销售额、利税分别达到45104箱、18269元、14720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7.63%、 21%和26.69%,增幅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2位和第5位。人均条数
与全省的差距由2008年底的0.83条缩小到0.43条;单箱销售额由2008年底比全省高27元
提高到比全省高1358元。年内,先后获得“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富民兴鲁劳动奖
状”“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省局(公司)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
先进单位”“市级文明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莱芜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
号。
专卖管理。联合执法机制、跨区协作机制进一步“延伸”“做实”,联合打假力度
进一步加大。工作方式进一步转变。本着“发现问题、按图索骥、追根求源”的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有效目标,收复有效市场,降低执法成本,基本实现了“破获一个
案件,收复一片市场”。行政许可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社会人口持证率达到5.33‰,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84个千分点;通过发挥行政许可的作用,零售户规范经营意识进
一步增强;出台《莱芜市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
提升。打假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在《莱芜日报》开辟“金叶之光”专栏、组织焚烧假
冒卷烟现场会,震慑了涉烟违法犯罪行为,打假成效更加显著。全年查获涉烟案件同比
增长58.6%,查获非法卷烟同比增长18.6倍,破获符合国家局、公安部标准的网络案件2
起。
卷烟经营。 抓市场细分。将市场按5个标准分为17种类型,采取针对性营销措施,
实施“高端市场抓市场净化、中端市场抓结构优化、低端市场抓平稳减化”的“三化”
营销策略,既保证了销量的较快增长特别是高档烟市场的较快增长,又最大程度地兼顾
了低档烟消费群体的利益。抓营销水平提升。通过“竞线上岗”“定期岗位轮换”“营
销知识竞赛”“岗位技能比武”“现场观摩会”以及签订“目标责任书”“规范承诺书”
等形式,在规范经营的同时,提高队伍素质,营销能力得到提升。充分挖掘并发挥杠杆
因素的作用。认真研究专卖体制下特殊的市场规律,找准引导市场的支点,撬动市场上
水平的杠杆,在满足显性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发现、激活潜在需求,提高市场培育品
牌引导消费的水平。通过发掘结婚、生子、参军、升学等风俗市场,城区婚庆市场已由
上年5元/包左右向10元/包左右转移, “宏图泰山”成为婚庆市场主销牌号,个别开始
使用“中华” 烟,农村市场开始向6~7元/包转移。抓网络建设。积极推进零售户致富
和零售终端标准化工程,开展“信得过卷烟零售户”评选活动,通过统一陈列标准和形
象设计,进一步提升了零售终端形象,培育品牌、引导消费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烟叶生产。产品质量取得新突破。全年烟叶亩产量、亩产值均增长两成左右,分别
达到184公斤、2968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亩产值高于全省597元。规模化水平进一
步提升。继续对生态村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将2010年面积压缩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种
植村由54个减少到36个, 专业户、合作社和农场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1%,实现了种植
区域、种植地块、品种结构和烟农队伍“四个优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
利用“飞信”平台落实操作技术,充分发挥烟叶辅助决策系统的作用,推行“统一育苗、
统一机耕、统一起垄盖膜、统一植保、统一烘烤”的“五统一”服务,烟农劳动强度和
植烟成本进一步降低。基地单元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工商合作基地,
服务一家工业企业”的原则,积极争取上级政策。
企业管理。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做到管理制度化。针对各项工作中不规范、不廉洁
现象易发多发的环节和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为标
准, 建章立制,确保制定一项就发挥其应有作用,全年对174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并
出台新制度37项。与信息化有效融合,做到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以健全程序为核
心,建立人人可操作的“傻瓜”式流程化管理平台,用信息化手段将财务预算、审批以
及物资采购等重点工作、重点环节用流程固化下来,一旦发生不规范行为会在信息化平
台上留下“痕迹”。进一步提高规范经营水平。把规范经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底线”
和“高压线”,先后出台《规范卷烟经营二十条》《规范烟叶生产经营二十条》等一系
列规定,规范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财务审计等管理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抓
审计后续整改,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物资采购、工程投资进一步规范,全年
通过集中采购节约资金达13.41%, 全年可控费用同比降低17.79%;ISO9000质量贯标体
系建设、对标工作稳步推进;多元化经营迈入良性发展轨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李建超)

【石油购销】 2010年,中国石化山东莱芜石油分公司加油站网点达到64座,拥有1.65
万立方米油库1座, 全年销售总量19.15万吨,其中,销售成品油17.57万吨,销售润滑
油1477吨,销售燃料油1.4万吨,实现考核利润1975万元,非油品实现销售额905万元。
经营策略。着眼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坚持灵活、创新的工作思路,保障供应,搞好亲情
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加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资源调度,确保
市场供应,积极加强与省公司及炼油厂部门沟通,保证入库、出库油品质优量足,保障
了供应。依据市场需求情况,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适时开展缺口资源的自采,进一步
健全油品购销体系,全年先后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和强化经营管理年等活动,积
极开展各类营销和全员销售竞赛等活动,提升了销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认真搞好供油
服务,先后举办迎新春客户答谢会、春季游园会、暑期海滨假日游等活动,加强联系,
协议供油,搞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客户关系得到进一步稳
定和发展。在经营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公司仍然继续开展“新车购卡送礼”“购石化充
值卡,送茅台神州酒”等多项“酬宾便民”系列优惠活动,最大程度地让利消费者。同
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所联系的民营大户在生产用油供应上提供最大限度的扶
持帮助,为民营大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油助力。进一步发展壮大非油品销售业务,全
年“易捷”品牌便利店达到64个,年销售额近870万元,其中培育百万元门店2个,将非
油品销售融入加油站服务流程“八步法”,由被动营销转为主动营销,实现了油非互动
的网络营销。
规范管理。继续打造“亮点”工程,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广大干部职
工的安全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按照“一岗一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则, 层层签定安全承诺书, 并组织签订各种安全生产责任书。深入开展“我要安全”
“安全生产月”“平安工地”等各项主题活动,强化现场管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制。 严格执行新建、 扩建、改建工程“三同时”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和检修管理。强
“三基”、反“三违”,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整体素质,确保安全经营无事故,培养起一
支“懂安全”“要安全”的干部员工队伍。在全省全年考核中被评为“安全管理”先进
单位,使安全管理工作创出“亮点”。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积极转变观念,
树立起真诚为基层服务的意识。通过“优质服务月”等活动,以问候语、引车动作为突
破口,在营业室推行耐心服务、温情服务、快捷服务,在客户经理中推广协同服务和现
场服务,不断提升客户购油满意度。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向社会展示了良好的“中国石化”品牌形象。
(魏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