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选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2&rec=5&run=13

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2010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莱芜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决打好转
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
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深入开展“三创” 活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人均
GDP突破5000美元, 但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大
仍是当前的基本市情和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繁
重。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
中促进发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增
强经济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根本所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
要充分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压力
感和使命感,痛下决心,狠下功夫,攻坚破难,务求实效,努力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
增创莱芜发展新优势。
2.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要
目标和战略举措,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更加注重加大投入和扩
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更
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目标任务。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到2015年在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GDP总量达到93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
万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
——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业年均增速1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0∶35;
——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城镇化率超过60%,城乡收入比缩小为2.2∶1;
——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
到30%以上;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万元GDP综合能耗、SO2和COD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达到10
%以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效
益,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工业利税达到200亿元,年销售
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过50亿元的7家,过10亿元的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到800家。
4.做强做优钢铁产业。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
场占有率的精深加工产品。支持莱钢、泰钢、九羊等重点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
抓好莱钢百万吨电炉钢、 磁悬浮列车用F型钢轨排,泰钢不锈钢酸洗、冷轧,九羊硅钢
片、棒材二期等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机械装备、数控机床、
汽车配件、粉末冶金等产业,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到
2015年, 全市钢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其中优特钢比重达到50%以上,深加工能力
达到800万吨。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电力、纺织、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
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全市非钢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50%以上。大力推进莱芜电厂2
×100万千瓦机组建设和3×100万千瓦机组前期工作, 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支持泰丰等重点纺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业、产品、技术升
级。在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中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成长
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兼并重组,尽快形成规模。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
每年实施30个左右重点技改项目。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加快品牌建设,到
2015年,全市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
6.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财政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扶持新材料、新能源、
电子信息、新医药、新化工、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集群式发展,培育形成
全市新的经济支柱, 力争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
以上。新材料产业,发挥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我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优势,
依托莱钢粉末冶金、爱地高分子等骨干企业,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新材
料产业集聚区。其中,全市制粉制件能力达到40万吨。新能源产业,推进风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 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支持风电设备、LED灯具、光伏发电等新能源
产品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挠性覆铜板、PI膜、UIPM模块、SOC芯片等电子信息产
品制造业发展。新医药产业,大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研发、药
材GAP种植等产业。 新化工产业,大力发展高效减水剂、清洁燃料、染料中间体等精细
化工产品。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提高环保厕所、污泥压滤设备、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等产
品的质量水平。
7.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和中
心环节。 从今年开始,3年内筹集6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
的实施。推进我市百家企业与中国工程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加快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设省级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建产业技术战略
联盟3家,抓好莱钢粉末冶金、山东朗进科技、莱芜金鼎电子、山东中兴汽配等100家规
模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建5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家院士工作站。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为平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到2015年,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家, 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1家,过50亿元的2家,过10
亿元的13家;专利授权总量及发明专利申请量比前五年增长30%以上。
8.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工作目标、责任和考核奖惩“三个体系”,认
真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控新上“两高”项目。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
革,建立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钢
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2000吨标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认真贯彻国家产业
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园区和
工业集中区生态化改造,严格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搞好工业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
制,实施排污权交易,善于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三、实施重点突破战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抓好重点园区、
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三大载体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9.加快雪野旅游区开发。把雪野旅游区作为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举全市之
力加快开发建设,努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时尚运动、会议疗养、美食养生等于一体的生
态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挥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招商
力度,抓好恒大集团雪野金碧天下、山东高速国际度假区、莱钢集团旅游度假区、香港
海逸山庄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再引建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打造“浪
漫雪野”品牌,大力开发空中、水上、山地运动项目,加强与新闻媒体、影视公司等单
位合作,提升宣传运作水平,让“相约雪野、放飞梦想”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和选择。以
雪野旅游区开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强化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
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到2015年,全市新增国家4A级景区3家,
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0亿元。
10. 大力发展航空体育产业。借助举办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努力打造“航空运动
之城”城市名片,搭建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高位平台,努力促进
城市发展转型。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航空运动之城”的各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突
出工作重点。加快航空体育休闲园、航空产业园、航空培训中心和配套商业区等功能区
建设,丰富航空科技体育公园内涵,努力建设一流的航空运动基地。高水平办好中国国
际航空体育节,积极争办国际、国内航空体育赛事活动,实现赛事表演经常化、制度化、
市场化。推动航空运动专业化与社会化、大众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和引进航空运动体育
组织,建设航空运动科普基地、培训基地,开展好群众性航空体育活动,培育和发展航
空运动文化。培育发展高附加值的航空运动体育器材制造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1. 促进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建立覆盖城乡、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的商贸物流体系。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和连锁企业。
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工程。突出抓好齐鲁钢铁物流园、豪德现代商贸物
流城、鲁中“三辣一麻”集散园、莱芜汽车商贸城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利用现代
物流技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承接省
会城市配套服务功能的转移,发展大宗商品区域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到2015年,建立
大型商贸物流园区6~7处,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物流园区达到5处。
12. 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合理引导住
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宅供给,实现
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供需结构基本合理。完善房地产拍卖和交易市场,培育住房
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中介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用地市场建设,所有房地
产项目用地指标都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取得。提升我市房地产企业规模档次,
培育3~5家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提高房地产业发展水平。
13. 推动金融业全面发展。引导“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拓市
场领域,提升服务功能,优化信贷结构。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我市设立分
支机构。推进莱商银行与浦发银行等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合作,支持在市
外设立分支机构, 争取用3~5年时间成为全国性的品牌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
革,推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大力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等融资
平台发展。到2015年,新增村镇银行4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抓好市、区两级政府融资
平台的规范化运作。强化保险公司和保险基金的服务功能,加快保险业务向多元化发展。
到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00亿元、1000亿元。
14.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编制完成文化产
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深度挖掘我市生态、人文等文化资源,加快雪野文化创意
基地、九羊文化产业园、锡雕艺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打造冶铁文化、莱芜梆子、长勺
鼓乐、民间手工艺等特色文化品牌。抓好集钢铁博物馆、群艺馆、规划展示馆等场馆于
一体的文化中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发挥作为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的优势,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
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步伐。到2015年,初步形成产业发达、布局合理、
体系完善、市场繁荣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体育健
身业,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扶持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努力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
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15.扶持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速率、大容量、
可靠灵活的基础传输网。支持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宽带无线通
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
水平,初步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全市行政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不断拓展电
子商务应用范围,健全完善医疗、教育等社会信息服务系统。
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升现
代农业发展水平。
16. 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坚持以产业为纽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板块。以西
部姜蒜加工储运板块为重点,以农高区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姜蒜产业,标准化生产基
地达到40万亩。充分利用黄庄、辛庄、茶业口等山区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蜜桃、樱桃
为代表的林果和花卉等产业,构筑东部百里经济林带。以黄烟、白花丹参、花椒、食用
菌等为重点,建设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基地30万亩。以莱芜黑猪、黑山羊、黑鸡、长毛兔
为重点,规划建设10处大型养殖基地,加快特色品牌畜牧业发展。
17. 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多种途径推动土地流转,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
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推广“龙头企
业+村级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土地流转模式,扩大土
地流转规模。继续实行土地流转奖励制度,完善市、区、镇三级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
建设,促进土地向标准化种植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到2015年,流
转土地40万亩,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40%以上。
18.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为目标,加快出口农产品质量
安全示范区建设,积极促进农产品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变,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核心
竞争力。加快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农产品技术标准;加
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2015年90%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产品自检中心,并强
化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作用,实现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
2015年全市7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标准化自属基地, 积极引导企业进行ISO、
GAP、 HACCP等农产品标准认证,2015年全市30%以上的农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出
口日本、欧美等高端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
19.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行产加销一体化,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培植
壮大汇源、万兴、盛德泰、一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到2015年,
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超过24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超过2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4家;
出口过5000万美元的3~5家,过1000万美元的15~20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
组织,到2015年,专业合作社达到800家以上,90%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农
业的观光休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五、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主线,认真落实《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
大力推进“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着力破解“钱从哪
里来”“人往哪里去”“地往哪里转”等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农业现
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
20. 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在有条件的村,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
权,农民用股权参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化和有偿化。
做好农民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对承包经营权进行股权量化,明晰到户。加强股权管理,
鼓励农民股权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做好股权证认定发放工作,允许股权抵押、
继承、出售、转让。
21. 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在有条件的村(居),对集体资产或经营性资产实行股
份制改造,科学设置股权,合理分配到人,股随人走。做好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明确
权属关系,分类登记造册。明确界定享受集体资产成员资格,根据村民人数、农龄等因
素,公平合理折股量化,合理设置集体股、个人股。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做好股权证
发放工作,并加强集体股、个人股的管理。
2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代表着农村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方向,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采取典型引路、政策激励等多种措施,加快农业合作社、股份公司、专业协会等农村合
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构,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经营
风险防范。
23.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大力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
挂钩制度,促进农村建设用地跨城乡、跨区域大范围有偿使用,解决好新农村建设缺钱、
城市建设缺用地指标的矛盾,并确保全市耕地面积不减少、改造村耕地面积增加,实现
一举多赢。规范挂钩项目土地复垦程序,完善“增减挂钩”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复垦新
增耕地质量。 加快新城镇、新社区“两新工程”建设步伐,将中心城区以外的864个行
政村规划建设为87个大型农村新社区和224个基层村,力争2至3年内打造一批特色鲜明、
功能完善、 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城镇、新社区。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利用3年左
右的时间, 对全市87个“城中村”进行集中改造,完成拆迁面积800万平方米。
六、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开放促转变,激发内部发展活力,提高对外开
放水平,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4.强化投资拉动和消费带动。坚持把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到2015年,新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以上。强化政府
投资导向,引导社会资金、银行贷款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技术改造、自
主创新、 节能减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其中,服务业投资年均增幅高于全市3
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完善项目筛选、储备和管理制度,
每年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更多的项目列入省重点“盘子”。建立多元化融资渠
道,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增加信贷资金投入,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到2015年力争上市企
业达到5家以上。 高度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真落实国家、省促进消费的
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开辟新的消费领域,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全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
25.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事关长远发展、提升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努力促进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企
业创大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大幅度降低创业门槛,
继续落实“一元钱注册”、实行“零首付”创业、允许“试营业”等政策,制定新的扶
持政策,强化政策落实;大规模开展创业就业培训,继续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向群众
发放“培训券”的方式,对城乡有培训愿望的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大力砍削审批事项,
压减行政事业性收费,缩短行政审批时限,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到2015年,民营经济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提供税收占25%以上,形成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
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26. 着力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握招商引资规律,创
新招商方式,瞄准重点国家和重点区域,紧盯外资企业、中央企业、民营强企和大院大
所,着力引进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高新区、莱城工业区、
钢城开发区、雪野旅游区、农高区等载体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对外来项目的吸引
力和承载力。强化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招商引资奖惩制和领导人招商引资保证金
制度,推行项目服务责任制、外商“服务卡”制,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招商引资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5%以上。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实施“515人才引
进工程”,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7. 深入推进区域合作。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优势和
特色产业优势,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实现以企业接轨为主体、产业接轨为核心
的深度合作, 加快建设济南的机械制造业配套基地、 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度假
“后花园”。同时,主动对接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区域
经济融合联动发展。
28. 全面提升外经贸水平。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扩大钢铁、纺织服装、农产
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着力提高机电、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比重,扩大精深加工、高
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重点出口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提高企业开
拓国际市场能力。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防范化解收汇风
险。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转移富余产能,利用国外资源能源。扩大境外承包工程、劳
务输出规模,培育发展服务外包业。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促进产业结
构升级。 到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40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进出口过亿美
元企业达到5家,过千万美元企业达到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拥有进出口经营权,
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200家。
七、高度重视民生改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建立健全
“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努力使群众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
所教、困有所帮。
29.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
体系。落实就业培训、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
就业、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大力推进以创业促就业,着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
业人员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动态消
零。到201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3%以内。
30.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制度,不断提高参保率,适时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与经济发展
和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
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完善以货币直补为主要特点的住房保障制度,
到2015年,解决55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面解决农村低保家庭住房困难。加
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扩面征缴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保障能力。加
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
3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创建、中小
学校舍安全、教育信息化、区级职教中心建设、高等教育创优、教师素质提高、中小学
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保障“九大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到2015年,保持小学、
初中入学率100%,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超过95%。完成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新创
省级规范化学校15所, 全市所有初中和规模较大的小学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
32.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
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提高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水平。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
配备使用体系。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发展层次高、特色性强的民营医院。
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继续完善“兼并”“托管”“合作”等城乡卫生机构发展新
模式,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建立起设施配套的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卫生防病、
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重
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管控治理,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莱芜”建设,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努力创建“全省最安全城市”。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
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群体性事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
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增强各级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创新体制机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坚强保障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转变观念、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建立
健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机制。
34. 提高各级干部素质能力。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强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坚定
性和自觉性。加强学习教育培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自身
素质和执政能力,切实担负起领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35. 完善科学考评体系。科学设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办
法,更加突出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方面内容,充分
发挥目标导向作用。推进目标绩效管理,探索考评分开的思路和办法,重点考各级干部
科学发展的实绩,评服务为民的作风。继续采取现场观摩会、工作创新奖等目标管理方
式,检验各级各部门单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新成果。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把加快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36.切实强化督查落实。明确分解责任,把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层层量化落实到单位、
到岗、到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对转
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工作落实不力的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推进
不力的探索实行“一把手”代理制,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落
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十条要求” “五项制度” ,努力推行“机关干部去向告知”
“乡镇开放式办公”等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
人事部门要围绕促进转方式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制定完善严肃纪律、严管干部、严
格奖惩的有关措施和办法。
37. 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围绕转方式、促发展,发改、经信、财税、金融、国土、
商务、科技、服务业、农业等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财税支
持、用地扶持、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服务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实施办法和具
体措施。
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确
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关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市委、市政
府。
(莱发〔2010〕12号)

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
关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
(2010年12月29日)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方式
调结构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
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指示
精神,促进我市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统
筹城乡发展改革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农业现
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步伐,千方百计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建立
完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增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二)目标任务。今后几年,全市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实现
每年2位数增长,3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
转移性、 财产性收入占比达到10%以上。
二、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一)优化产业布局。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实施蔬菜、畜牧、苗木等产业振兴规划,
完善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升级。到2012年,在中西部姜蒜加工储运板块建成30万亩姜蒜
标准化生产基地, 发展食用菌规模生产企业5家以上、总产量达到8000吨,在城郊建成
20万亩精细菜生产基地;以蜜桃、花椒、大樱桃为重点,构筑东部百里经济林带,建成
30万亩高标准林果生产基地;以莱芜黑猪、黑山羊、黑鸡为重点,建成年出栏畜禽4300
万头(只)的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以山东瑞冠花木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在圃苗木面
积6500亩、花卉大棚面积2万平方米的中高档花卉苗木基地。
(二)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加工出口企业。
到2012年, 新上蔬菜储藏加工企业60家、畜牧加工企业3家、林产品加工企业18家,新
增储藏加工能力40万吨。重点培植万兴、万鑫、通海、六润、六和、得利斯、盛德泰等
一批龙头企业,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宽国际市场,加快培育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
业集团。 到2012年,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0家,出口过5000万美元企业达到3家。
(三)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推
广实施体系,使标准化生产覆盖所有基本农田、主导产品和生产加工环节。加快标准化
基地建设,促进传统农产品向绿色、有机食品转变,农产品出口由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
转变。 到2012年, 全市50%以上的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自属基地,30%以上的企业通过
“三品”及ISO、GAP、HACCP等农产品标准认证;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5亿美元以上,其
中高端市场份额占30%以上。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到2012年,80%以上的农产品加
工企业建立产品自检中心, 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强品牌建设,依托特色
产业优势,力争打造一批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名牌生产基地。
(四)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抓好辛庄镇农村综合服务发展协会试点工作,积累经验,
逐步推广。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农村教育和培训资源,加强农民科技
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每年培育科技示范村20个、科技应用带头户3000个。鼓
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深化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
组织。到2012年,新增村镇银行2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涉农贷款额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非农收入渠道
(一)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钢铁、纺织、能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
业,重点扶持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对农民增
收的带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建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尽快培育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突出抓好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
高新区、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和一批镇、村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
有条件的可规划创办农民创业园,鼓励有一定资金、文化、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的农民
到园区创业,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二)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和“农超对接”工程,大
力发展农村超市、便利店、农资连锁店等新型服务业态。到2012年,新建各类超市20处、
便民店260处, 千人以上大村网点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发展农资连锁店或便民店600
处, 全市农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鼓励新建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网
上贸易,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培植壮大乡村旅游业。制定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乡村旅游
产业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旅游强镇、特色村,逐步把
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到2012年,全市新增3A级以上旅游景
区8家,其中4A级4家;新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6家;新培育旅游强镇2个、特色村6个;
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5亿元以上。
(四)鼓励发展农村家庭工副业。加大政策扶持、品牌打造和市场建设力度,大力
发展香肠、塑编、兔毛加工等传统家庭加工业,积极发展来料加工,培育一批特色鲜明
的专业镇、村。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创办一批为农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
会化服务企业。
四、抓好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提高农民创收能力
(一)健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培训体系。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组织农村
劳动力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组织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在镇设立分支机构,实行
“流动培训”“送培训下乡”,就地就近开展培训活动。建立完善市级创业实训基地,
引进“模拟公司”培训项目,提高创业培训水平。每年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培
训1.5万人以上。
(二)健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搞好供
需衔接,定期举办市际间劳务合作洽谈会,建立与劳务输入重点地区的用工需求信息互
通共享机制。继续落实“一元钱注册”“零首付”“试营业”等优惠政策,大幅度降低
创业门槛,为农民创业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市“创业苗圃”,吸引从事适合楼宇型创业
的人员入驻,进行免费预孵化。免费为农村创业劳动力提供项目推介、小额贷款担保、
工商税务注册手续代理、 后续跟踪指导等服务。力争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
万人以上,到2012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三)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农民工
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严格监督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扎实开展农民工就业援助,
完善农村转移就业困难家庭就业援助机制,继续采取赠送援助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保持
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动态消零。探索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将长期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五、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民增收增添动力
(一)加快推进确权颁证和产权流转。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全面完成农村房屋所
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确权颁证工作
基础上,建立完善市、区、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交易规则和交易流程,推动
农村产权顺畅流转。 到2012年,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额突破3亿元。健全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市场,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到2012年,土地流转面积突破30万亩,土地规模经
营率达到30%以上。
(二)加快推进“两股两建”。在有条件的村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
到2012年,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面积6万亩,占新增土地流转面积的80%以上。在有
条件的村积极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到2012年,集体经营性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村有60
%完成股份化改革。采取典型引路、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到2012年, 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400家以上,吸纳和带动农户占农户
总数的60%以上。 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村庄改造等工作,
力争每年腾退建设用地3000亩。
(三)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和抵押融资风险分
担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
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抵(质)押贷款,探索开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农产品收益权、
“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到2012
年, 全市农村产权融资总额突破5亿元。
六、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搭建增加农民收入平台
(一)完善规划修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集中居住、产业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编制新城镇和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规划编制要
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楼则楼、宜房则房。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完善配套,一步规划到位。
(二)提升建设水平。创新运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新城镇和农村新社区建
设步伐,每年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1.2万户以上,重点抓好口镇等9个新城镇、雍和园等
17个农村新社区建设,口镇、雪野等新城镇向小城市发展。加强建设质量监管,确保质
量安全。突出抓好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农村新社区均实现“四通”“四化”“四配套”,
新城镇都达到“十有”标准。积极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尽快开通到区、镇(街道)、
社区(集中居住区)、中心村、行政村、旅游景点的公交车,建立起城区、市到镇、镇
到村三个层次有机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三)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
与服务,尽快实现社区化管理与服务全覆盖。不断完善“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规范
代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七、强化政策扶持,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保障
(一)落实补贴政策。完善财政涉农资金“一本通”支付体系,确保粮食直补、良
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农业补贴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户。
(二)完善保险政策。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保险品种,
力争覆盖所有大宗农产品。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开发涉农小额险种。
(三)完善社会保障。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提高参保率。搞好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制度的衔接,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社
会救助工作,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到2012年,
农村“五保” 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
(四)完善农民负担监管机制。深入治理涉农乱收费,重点清理农民建房多收费、
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超标准征订报刊杂志和向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乱收费等问题。加
强农村市场监管,推行农资信用销售,整顿规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坚决制
止农资乱涨价,严厉查处和打击农资制假售假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八、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事关全局
的大事来抓,逐级制定农民增收规划,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
重中之重的要求,认真抓好实施工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政策措
施,并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其他部门要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研究制定支持农村、
帮扶农村、发展农村的工作措施,共同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二)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要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考察干部、评先树优、考核奖
惩的重要依据,围绕增收政策落实好、增收措施到户好、增收工作效果好的“三好”目
标,建立农民增收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措施,
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莱发〔201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