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2&rec=18&run=13

【市政府全体会议】(1)2010年1月14日,莱芜市人民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讨
论即将提交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年初各项工作进一步作出部
署。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单增德,
副市长刘曙光、张作平、丁习文、刘杰,市长助理李文勇、郭家安、高发林,秘书长康
颂池出席会议。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 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月初召开,提交这次会议
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总结2009年政府工作,谋划确定2010年的发展思路和
目标任务。为起草好这个《报告》,2009年年底,市政府发出通知,继续采取“开门写
报告”的做法,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推动莱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截至会前,已收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200多条,部
分建议已经吸收到《报告》中。
会议安排当前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层层
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认真梳理春节前后的工作,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
推进,确保实现各项工作良好开局。要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切实抓好工业生产组织工作,
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市场,合理安排生产,稳定职工队伍,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同时,
要抓住时机,积极做好对上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外经外贸等工作。要抓好冬季农业生
产。抓好越冬作物和果树田间管理,加强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
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抓好财税工作。强化税收征管,组织好税收收入,确保财
政收入实现“开门好”;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杜绝铺张浪费。要抓好民生保
障和节日市场供应。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办
好解民忧、惠民生的各项实事。搞好节日生活必需品供应,抓好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
市场秩序。要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对节日期
间各类群众性大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安全管理,做好甲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抓好节日期
间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倡廉洁过节、节俭过节、文明过节,
树立良好形象。
各级各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总体部署,集中精力,用心研究,
全力以赴抓落实,凝心聚力保增长,心无旁骛促发展,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雪野旅游区的负责同志,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省
以上驻莱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委有关部门、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
莱芜军分区、市工商联、群众团体的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2)2010年2月24日,莱芜市人民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贯
彻全市“两会”和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安排部署2010年政府工作和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工
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
确目标,强化措施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林殿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春香,市政协副主席尹贻明
应邀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单增德主持会议,副市长刘曙光、张作平、丁习
文、刘杰、范真,市长助理李文勇、高发林,秘书长康颂池出席会议。
围绕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分解目标,明确责任抓落实。各级各
部门要把承担的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研究具体方案,落实责任人员,确保每项工作有
人抓、有人管。要强化调度督查,健全调度督查机制,突出督查重点,保证各项工作顺
利推进。要严格责任追究,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严格绩效管
理,有效规范行政行为。二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抓落实。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
抓统筹、惠民生这个重点,扎实开展工作。围绕保增长,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加强重
点项目与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外经外贸,千方百计帮扶企业发
展。围绕调结构,要推进钢铁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繁荣发展服务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围绕抓统筹,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
快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努力使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围绕惠民生,要千
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稳
定。要强化创新意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开放的思路破除体制机制障
碍,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积极探索有效手段,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
水平。要坚持干就干精品、创就创一流,坚持高境界、高追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努力干出一流业绩。三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抓落实。要理顺职责关系,建立健全政府
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转、高效运转。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作用,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引导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真心实
意为发展服务。要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进一步规范政府运行方式,构建有利于科
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要求真务实,改善作风抓落实。坚持用
心工作,勤于学习,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弘扬务实之风,在“实”
上下功夫,创造性地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树立超前意识,把握
工作主动权,提高工作效能。弘扬团队精神,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新局面。
围绕政府廉政建设,要求要加强对扩内需保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做到行政权
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坚决防止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坚持依法、合规、
按程序办事,工程招投标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决不能搞“暗箱操作”。要强化制度
建设,健全完善教育制度,建立完善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源头
预防腐败水平。要全力保障群众利益,着力解决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社会关注的突出
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廉政规定,抓好班子,
带好队伍,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会上,林殿玲就廉政工作讲了意见。各位副市长分别发言,就各自分工工作进行安
排部署。
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雪野旅游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市政府各直属机构、省以
上驻莱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委有关部门、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市纪委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工商联、群众团体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市
政协委员应邀参加会议。

【政府法制工作】 规范性文件制发。认真执行《莱芜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规定》,规范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具体工作中严把五关。项目筛选关。对部门提报的
文件草案,从是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行政管理、是否符合市委
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莱芜市实际等角度,审查是否应当“立法”,并确定轻重缓急。调
研论证关。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进行实地调查等形式,积极改进调研方式,扩大
公众参与程度,对重大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实行社会公示制度,广泛听取
社会意见;对专业性较强的事项,实行专业人员及专家咨询制度。法律政策关。认真查
阅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市已制发的文件,确保文件内容于法有据,与其他文件相
衔接。会商关。凡是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责的,都组织有关部门会商讨论,避免行政执
法矛盾和纠纷。文字关。对每一个文件做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表达准确,行文规范,
确保文件质量。全年共起草、审查修改规范性文件20件,报市政府批准发布20件;审查
修改一般性涉法文件11件。对印发的规范性文件逐一撰写起草说明和备案报告,按要求
及时向省政府备案。同时,坚持“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文件清理力度。从
6月开始, 对1993年以来以市政府及其办公室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梳
理现行有效的市级规范性文件, 汇总编制《市级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制定
《莱芜市市级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清理工作的目标、时限、内容、
措施、步骤和标准;组织召开会议对清理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全面审核部门清理自查意见。共清理规范性文件162件,其中保留104件,废止58件。清
理结果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认真承办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对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案件,及时
审查,依法受理审理,按时办结。对受理的每起案件,坚持重依据、重证据、重程序、
不护短、不遮掩原则,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等多种方式进
行审理,并灵活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结案,及时有效地解决争议、化解矛盾,努力实
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3件,受理8件,作其他处理5
件。审结8件,办结率100%。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件。在应诉工作中,认真研究案情并撰
写答辩状,搜集整理提交有关证据材料,最终,法院裁定原告撤诉。落实行政复议意见
书和建议书制度。对在行政复议中发现行政机关有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情形,通过行
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的形式,及时提出改进工作、规范执法、纠正问题、加强管理以
及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年内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及建议书3份,规范了有关行政机
关的行政执法行为。
行政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宣传。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介,以全
文公布、知识问答、撰写理论文章、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强化对《宪法》《行政许可
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公共法律知识及
政府制发的政策规定的宣传,特别是市政府发布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规范
性文件,及时公布,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组织执法人员培训。按照省法制办的要求,制
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步骤和培训内容,对全市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定期轮
训,全年举办培训班11期,轮训人员1000余人次,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人
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开展法制理论研究。针对当前依法行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
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向省法制办上报,
上报的政府法制信息均在省政府法制网站刊登交流。2010年,获省法制办表彰,被评为
“2010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法制服务。强化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3月组织召开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
全面总结2009年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具体工作任务;10月,对全市五年来的依法行政
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重
点和难点,为科学制定莱芜市的依法行政五五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强服务意识,
积极发挥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2010年,共办理市政府领导法律方面的批办件及
法律咨询意见6件, 为依法决策提供了法律参考;为明确部门权责,采取提供书面执法
建议,召开座谈会、协调会等形式,加强部门之间行政执法纠纷的协调工作;年内协调
房管局职权范围、建委和执法局有关职责划分、烟草职权区域划分、人防执法程序等方
面的行政执法纠纷5起, 进一步理顺了行政执法关系,有效地解决了相关部门之间的权
责交叉问题。
行政执法证件管理。 按照《山东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从4月开
始,对全市的行政执法证件进行严格的审验,下发通知,明确审验步骤、方法及要求。
6月完成审验工作,共审验市直部门行政执法证件1000余个,因调整等原因注销证件100
多个。10月开展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工作,并对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
经培训考试合格的, 予以办理执法证件,审核通过500余人,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
认证,加强了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对各区及市政府各部门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登记,并
按照规定期限认真进行审查,努力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备的规范
性文件,重点从合法性和合理性方面进行审查,确保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与法律、法规、
规章或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确保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符合实际,操作性强。全年审查
各区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备案文件20余件。组织莱城区、钢城区有关人员参加省法制办
举办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人员培训班,备案审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
提高。
执法监督。积极配合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按照《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配合市监察局对市直部门报送的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
审批事项进行认真审核,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国家、省、市以往清理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清理意见。8月,拟保留的225项行政许可事项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强化对
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完善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告制度,加强对行政复议应诉案件
情况的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开展行政复议案例研讨,总结交流行政复议工作
经验,研究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行政复议工作水平。开展行政复
议人员业务培训2期, 提高了复议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两区及市直部门的咨询和请示,
及时研究答复,加强了日常工作的指导。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和案卷评查。组织或配合有
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3次,评查案卷200余份,及时指出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推进了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
(陈义尚)

【行政审批服务】 201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服务更优质、行为更规范、办事更
快捷、群众更满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积极推进提速
增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审批服务工作实现了健康规范高效运行。全年共受理各类审
批服务事项9.7万余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到96%以上,接受咨
询服务6.2万余人次,办事群众对中心的满意率达到99%以上。
实施流程再造,审批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中心将规范项目办理、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作为重点,努力简化审批程序,压缩承诺时限,行政服务效能有了明显提高。压缩承诺
时限。 组织协调各窗口对审批事项承诺时限总体压缩15.6%,办事时限总和由1450个工
作日压缩到1224个工作日, 经常性办理项目平均办理时限在1.5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即
办项目占全部进驻项目的35%;全部办件中即办件比例达到70%以上。完善服务方式。认
真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AB角、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制度,各
窗口开展上门服务100余次, 到省有关部门为企业代办审批手续60余次;在各窗口单位
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窗口部门领导坐班和窗口人员“双休日、节假日”正常对外办公制
度落实良好, 实现了“一年365天,天天服务群众”。认真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卡”制
度。各相关部门窗口分别推出专门措施,对持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保
证了各类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抓好窗口授权。中心注重抓好项目进厅和窗口授权
工作,及时分析通报各窗口项目办理情况,较好地实现了“三个落实”,即:即办件事
项的审批权落实到窗口、承诺项目审批的受理审核和协调权落实到窗口负责人、审批责
任落实到各个岗位,做到了授权到位,窗口真正有职有权,促进了服务效率的大幅提高。
推进工作创新,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心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继续实施服务名牌战略,深入推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服务标准化
和服务名牌建设。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年”活动,重新修订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内
容,健全标准化体系,审批服务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程序化;组织开展“精细管理、微
笑服务”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服务之窗、高效阳光”省级服务名牌更加深入人心。清
理规范进入中心的项目。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对进驻中心项目进行清理规范,
并及时修订印制服务指南和告知单,放置于各窗口供服务对象查询。市农村产权交易流
转中心筹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窗口的积极配合和市农工办的具体
指导下,认真抓好窗口调整、信息平台建设等筹备工作。参与“两新工程”和城中村改
造工作。强化对“两新工程”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审批工作的督查,对有关项目的审批提
前介入,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配合市监察局搞好电子监察系统
建设。抽调专人负责,积极配合做好了审批流程设计、软件开发、视频安装等工作,12
月电子监督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展网上服务。
进一步加强中心网站建设,定期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完善网上下载、事项查阅、咨询
投诉等功能,充分发挥网站便民作用;同时定期进行网络升级、查杀病毒,保证了中心
网络审批系统的正常运行。
强化考核奖惩,目标绩效管理扎实推进。中心高度重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将
其作为促进工作落实、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措施,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推进,取
得了良好的成效。强化学习动员。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集中学
习和专业系统培训,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科学制定分解工作目
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服务中心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年度总体工作
目标,并细化分解到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各窗口、每名工作人员,做到了工作目标具体
量化到人,形成了健全完善的目标体系;同时,做好“日清、月评、年考核”等各环节
的工作,确保了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强化窗口考核。在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上,注
重项目录入、按时办结、规范办理等内容,利用中心原有的考核软件,并按照全市绩效
管理网络系统的要求运行,使考核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重视结果运用。综合月度、
季度和年终考评结果,被评为“优秀”等级的,才具有参加年度评先树优的资格;对年
终考评成绩排名末位的,进行批评通报。目标绩效考核的推行,使中心建立了科学的考
核评价体系,较好发挥了“以考核促进工作、以考核提升效能”的导向作用,充分激发
了中心为创业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活力。
加强队伍管理,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中心作为全市政务环境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始
终将政风行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建章立制和实施严格的目标管理,营造了文明和
谐的办事环境。 在2010年度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中,中心获得公共服务类第2名,被评为
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全市参加评议的139个为民服务窗口科室中,有20个被市
委、市政府授予为民服务先进窗口科室,其中18个为进驻中心的窗口。开展创先争优和
“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创先争优,争做服务先锋,中心组织开展“手握手承诺、心
贴心服务”主题活动,各窗口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分别推出了1~2项利企便民的服务
措施。强化内部管理。实行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联系大厅制度,明确职责,
责任到人,每天对窗口工作纪律进行不定时检查巡视;认真实施值班厅长、通报交流和
咨询投诉值班制度,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仪表语言、办事效率等情况的监督
检查;同时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断改善,大厅整
体面貌焕然一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制定中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认真进行
宣传动员,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强化督促检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深入开展
读书活动, 举办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后感征文比赛,共收到窗口人员征文100多
篇,充分展现了其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营造了中心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三
八” 妇女节,组织全体女同志到市气象局参观学习;4月,组织开展“交通运输杯”乒
乓球、棋牌系列文体活动,全体窗口人员积极参与,极大地活跃了窗口气氛;开展帮扶
困难户和为青海玉树灾区捐款等活动,增强了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健全规章制度。
中心作为市纪委第一纪检组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年” 活动试点单位, 认真抓好制度的
“废、改、立、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28项规章制度,其中新建12
项,努力使制度适应从源头预防腐败的要求,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组
织建设。中心党工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围绕文明服务开展党建工作,较好的发挥了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加强对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
督促落实;强化组织建设,对窗口各支部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坚持高标准、严要
求、按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名同志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2名同志按时转为中
共正式党员。
加强检查调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中心作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
作牵头单位,积极组织引导各级代理机构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强化代理人员培训,完善
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扎实推进,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呈现出健康规范发展的良好势头。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服务网络覆盖横到
底、纵到边,全市20个镇(街道)成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建立1070个村级代办点,
配备村级代办员1620多名, 代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等便民服务事项
212项。硬件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各镇(街道)代理中心和村代办点加强办公场所建设,
使服务功能更全、设施更加完善,达到了“能办事”“快办事”的要求;莱城工业区投
资600万元, 建设口镇政府与雍和园社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硬件档次高、
功能比较完善; 钢城区颜庄镇便民服务中心面积500多平方米,大厅设置了服务区、接
待区和休息区。规章制度更加健全。莱城区、钢城区都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台《关于推
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的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统一规范全程代理工作流程并
上墙进行公开,做到了受理、承办、回复等环节规范有序;钢城区不断完善考核奖惩机
制,不定期进行电话查岗,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考核情况纳入全
区部门单位年度实绩考核结果。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各级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便民
利民为目的,围绕基层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招商引资、社会纠纷调解等方面不断完善
服务内容,代理事项呈现多元化、集中化趋势,“群众有困难,请找代理员”的观念已
经深入人心。代理效率明显提高。各级代办员按照规定程序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各类事项,
全年各级共代办各类项目14万余件。
(吕永华)

【无线电管理工作】 合理配置无线电频率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终止报停频
率。根据省办鲁无办频〔2010〕17号《关于同意山东省广电局终止模拟微波传输业务的
批复》,对莱芜市广播电视台进行监督检查,关停了模拟微波传输业务。做好临时频率
的指配工作。 在航空节期间,积极协调频率,临时指配频率9个,包括山东卫视无线视
频传输系统使用6个, 高空摄像系统使用的2个,现场采访电视数据传输系统使用1个,
保证了现场直播的顺利进行。做好频率协调工作。协调下发《关于要求山东电力集团公
司停止使用石—泰—莱2G微波的通知》,为联通公司3G业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做
好各运营公司的频率备案工作。加强违规占用频率的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利用省办监测
月报的成果,加强监测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对移动、联通GSM系统和联通PHS小灵通系统
存在的超范围使用频率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
加强无线电台站管理。加强对新设电台的监管。做到新设台站地址详实,技术数据
准确,手续完备,全年办理电台执照1207个,其中2G基站183个,3G基站284个;换发执
照570个,补办执照170个。加大查处违法违规电台的力度。继续开展对讲机清理整顿活
动, 对全市范围内违规使用对讲机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 查处不报,瞒报使用对讲机
130余部,补办设台手续156份,清理登记频点60多个。加强对在用无线电台的主动监听。
对不按规定使用电台的单位及时警告,充分发挥了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技术监管作用。
加强监测,加大对无线电干扰的查处力度,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日常无线电监
测工作。坚持做好日常监听、监测工作,对出现的信号认真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
信号,全年开机监测6628小时。专项无线电监测。利用固定站和移动监测站,重点对广
播电视、铁路交通频率、遇险救助、抢险救灾、抗旱防汛频率进行了监测,及时形成专
项监测频段使用情况统计表,切实掌握频率使用情况。查处无线电干扰。全年接到无线
电干扰投诉4起,查处4起,分别是雷达引起对卫星电视的干扰、通信设备自激对集群基
站的干扰、手机信号屏蔽器对公众通信基站的干扰、无线电网桥对2.4GHz频段上数据传
输系统的干扰, 主动发现非法信号5起,通过无线电管制设备对其进行了警告并给予干
扰。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制度。坚持监测月报会商制度,对每月的监测月报进行集
中讨论,做到数据详实,图表完整,分析有据,监测月报质量逐月提升。全年度高质量
完成监测月报12期。
做好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打击和防范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
行为。一年来参加各种考试笔试和面试的无线电保障任务14次,出动监测车辆39台次,
监测人员108人次,启动无线电监测设备67台套,主动发现非法作弊信号5个。做好铁路
部门专用频率的保护工作。根据省办《关于在山东省境内使用EGSM频段有关问题的通知》
文件精神,开展EGSM频段的监测,查处某公司超范围使用EGSM频段的行为,保证了济南
铁路局GSM-R频率的正常使用。 做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期间的无线电通信安全保障工
作。出台《莱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航空体育节比赛场地电磁环境管理的通知》,
科学划定临时起降点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并明确提出区域内无线电台的设置要求;积极
协调好航空指挥调度频率。 经多次努力,9月初,所用频率得到顺利批复。构建并科学
运用了多基站指挥调度系统;针对以往指挥调度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
原因,及早进行网络优化,妥善解决了静噪消除,信号重叠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对讲机
在不同区域漫游,同时也解决了通信距离较短时,多台中继同时触发而产生的重音问题;
航空节期间共建设各类指挥调度网络3套,发放对讲机130余部,保障了航空节的指挥顺
畅,得到航空节组委会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加强无线电管理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规范
办事程序,做到执法程序公开透明,执法依据有章可循。规范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保留
无线电频率(呼号)的审批和无线电台(站)的审批2个行政许可项目,增加1项研制、
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实效发射试验的审批和2项备案事项(非行政许可项目) 。不
断规范执法程序。坚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公开无线电管理办事程序及法
律依据,做到了信息公开透明。
加大无线电管理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无线电管理宣
传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纲要(试行)》和《全省无线电管理宣
传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无线电宣传工作,采用电视、网络、报纸、发传单
等多种宣传媒介对无线电管理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全年发放宣
传资料3000余份,发表各种宣传文章20余篇。设立莱芜市无线电管理局网站,将普及无
线电知识和宣传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网站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方便了网上办公和法规宣传。同时全面贯彻执行《2010年全省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方
案》,积极开展好宣传月活动。在《鲁中晨刊》上整版做了主题为“电波联系你我他,
秩序维护靠大家”的无线电管理宣传活动,并连续三天在市文化中心广场派发无线电管
理的宣传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大力推进自身建设。在职人员培训。为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水平,
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根据年初制定的在职人员培训计划,对所有在职在岗人员进行了
培训,全年参加省办举行的各种培训班10人次,本单位组织培训24人次;聘请国家业余
无线电协会秘书长王力军主任对莱芜的无线电爱好者及专管员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通
过培训、学习和交流,开拓了干部的视野,在职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
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线电基础技术设施建
设。2010年,为保证一年一度中国国际航空节顺利举办,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同意在莱
芜雪野建一固定监测站,多次邀请省办领导和有关专家对拟选选址进行科学论证,最终
确定了建站地点,并对其进行测绘和勘探,逐步完善报批手续,项目整体进展比较顺利,
相关立项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形成用制度
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风气。
(韩传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就业工作。2010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7%。实现农村
劳动力转移就业2.7万人, 完成年度目标的108%。城镇登记失业率2.6%,城乡“双零”
家庭保持动态消零, 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年共开展就业创业培训2.2万人,完成
年度目标的148%。全年共为企业减征社会保险费4060万元,落实社保补贴1491万元。将
失业金领取标准提高至每月450元。 “三支一扶”、全科医师等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顺
利实施。 新开发园林绿化、市容市貌协管等10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城乡
“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消零。积极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下乡等专项活动,将就业服务
延伸到基层。 新建启用2.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各区和乡镇人力资源
市场功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组织各类人才交流和就业专
项招聘活动33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1万个。
社会保障工作。 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50.37万人,参保率
91.4%。其中,45周岁以上适龄参保人员参保率达到97%,参保率位居全省前列,有15万
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认真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市基本养老、
失业、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数分别达23.1万人、15.3万人、24.7万人、21.04
万人、 14.2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47万
人。积极推动服务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4100余名服务业和建筑施工企业
职工参保。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全面完成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全
市企业退休人员取暖费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24元提高至1100元。提高城镇医疗保险统筹
基金报销水平和封顶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和65%,
减轻了参保人员负担。启动实施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基金共济能力和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严格落实一票征缴、一站式服务,
发行社会保障卡12万张,养老金和失业金按时足额支付率保持100%,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得到及时落实。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515”人才引进工程,积极
组织参加全省第六届海洽会,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29场次,认真做好人事代理等各项
服务。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金蓝领培训,完成金蓝领培训319人。组织开展第
三届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并通过技能大赛、技师评审和企业考试等方式,评审技师、高
级技师350人。全力做好技校招生和就业工作,技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大力实施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引进国外高层次专家,全
年实施引进国外专家项目21个, 引进专家76人次。
人事管理工作。 公务员队伍建设,2010年共为市、区、乡镇各级机关招考134名公
务员,大力推进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不断加强对公务员的日常考核,创新实施科级干部
轮岗制度, 完成45个政府部门(单位)519人的轮岗工作。事业单位人事与专业技术人
员管理工作, 新增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认真做好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
殊津贴人员、国家及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遴选推荐和市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家评选工作。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市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按岗聘任、竞争
择优” 的聘任机制。严格执行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制度,全年共完成68个单位239人
的聘任上岗工作。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在全市义务教
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推行实施绩效工资。认真做好各项人事考试
工作, 全年共完成13项2万人次的考试任务。积极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安置任务全部完
成。
劳动保障执法工作。引导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开展集体合同制度、工资集
体商议制度建设, 加强对企业工资制度的宏观指导, 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
760元并严格督促企业落实。 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大力开展“两基”建设年活
动, 全市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396件,按期结案率100%,为企业和劳动者挽回
各类损失885万元。 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启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
作。采取日常巡查与定期查检等方式,妥善解决劳动者利益诉求。全年共受理劳动保障
投诉、举报案件224件,为劳动者挽回拖欠工资等各类损失505.6万元。积极开展劳动保
障维权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整治非法用工打
击违法犯罪等专项检查。全力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访维稳工作,及时落实企业军转
干部相关待遇,妥善解决有关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伊庆国)

【外事工作】 2010年1月14日,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莱芜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
案》 (鲁厅字〔2009〕 46号)和《中共莱芜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莱发
〔2010〕 3号),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更名为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挂市民族宗教事
务局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外事管理与服务。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通过计划管理、量化审批、经费预先
审核等措施,落实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2010年共办理因公出国(境)团
组28批71人次,压减公用经费56万余元。发挥护照收缴“二次把关”的作用,做好护照
收缴、登记、管理、入库工作,确保护照收缴率100%,避免非法移民和滞留不归等现象
的发生。对外邀请工作。在做好企业邀请外商来莱芜市从事贸易活动的基础上,邀请印
尼驻华大使易慕龙·库丹先生一行到莱芜市访问,促进莱芜市企业到印尼的投资,这是
外国驻华大使首次访问莱芜市。
重要外事团组接待。 来访团组明显增多。2010年除国际航空节和钢博会接待200多
名外国来宾,另接待重要外事团组13批78人。来访团组层次明显提高。来访团组当中有
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的,也有驻华使节。12月20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粮食权特别
报告员奥利维尔·德·舒特先生一行5人, 由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专程来莱芜
市考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小额贷款等工作,代表
团一行先后到羊里镇农村信用社、寨里镇万兴食品公司生姜基地、杨庄镇嬴汇食用菌养
殖合作社、高新区郭家沟村实地考察,并与市区镇有关部门和部分农户座谈,市政府领
导还专门会见联合国考察团一行,外交部对莱芜市积极配合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给予
了高度评价; 8月24~25日,世界卫生组织卢森堡项目专家组官员杰思敏、美国德雷赛
尔大学副教授刘龙建一行考察莱芜市世界卫生组织卢森堡项目山东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
与慢病控制项目执行情况。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对外合作。
11月12~13日,瑞典农村发展政策考察团一行10人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陪同下,专程
来考察莱芜市在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农民为主体推动农村发展方面的经验和面
临的挑战, 这是首次由发达国家来莱芜市考察农村发展和一体化建设情况;5月17日,
巴西巴伊亚州农业厅厅长爱德华多·萨耶斯先生率农牧业政府及企业代表团一行23人专
程来莱芜市考察,与莱芜市11家企业进行务实而富有成效的座谈交流;随后,巴方又派
矿业机械部长邀请莱芜市盛德泰有限公司就水果加工深入洽谈合作; 8月,越南电力集
团总裁丁光之、台湾和硕联合集团副董事长郑定群,日本贸易专家原田耕良先生等都先
后率团来莱芜市进行科技、农业等方面的考察与交流活动。
友城建设。积极发展已与莱芜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韩国浦项、抱川市的交流合作,
积极推动双方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在交往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不断挖掘交往潜力,
10月,莱芜市同韩国浦项市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经济、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的交流
达成合作意向。利用高层渠道,在重点国家和区域发展友好城市。市委书记于建成请省
贸促会帮助促成莱芜市与美国城市发展友好城市,11月底,市长马平昌亲自给白俄罗斯
明斯克市市长写信促成与对方建立友好城市;日本早稻田大学柿崎京一先生正在力促莱
芜市与日本那须盐原市建立姊妹城市关系;主动争取省外办美大处支持,力促莱芜市与
美国加州所属城市洽谈建立友好城市,巴西巴伊亚州马格海斯市也正在积极与莱芜市商
谈其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依托莱钢、泰钢、中国五矿鲁中公司、泰丰等大型企业,加强
与其国外贸易投资所在地城市的交流,围绕经贸交流,突出重点,发展友好城市。
涉外稳定。群众性涉外基础性教育。为有效提高干部群众的涉外文明素质,组织编
印《涉外礼宾礼仪常识》 和《出国人员守则》。外国记者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第537
号令及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外国及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的各项政策要求,积极配
合外宣部门贯彻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到新闻发布规范化、制度化,主动引导舆论;
严格执行省委《关于在鲁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和市委印发的配套《实施细则》,
对申请举办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实行严格的报批制度。涉外稳定工作。做好上海世博会、
广州亚运会、残运会等大型活动涉外稳定工作,印发《莱芜市亚(残)运会期间涉外突
发案(事) 件处置应急预案》,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公布应急值班电话;9月钓鱼岛事
件期间,连夜召开专题紧急会议传达中央、省会议精神,协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重点人
群、重点单位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对外交往。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领馆、驻华机构、国外民间友好团
体、友好人士间的沟通和联络。年初,副市长丁习文赴青岛专程拜会日本、韩国驻青岛
总领事馆; 3月25~26日,日本驻青岛总领事斋藤法雄先生访问莱芜市,市委书记于建
成、市长马平昌分别参加会谈,并就双方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经贸文化交
流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斋藤法雄总领事还专门给市委书记于建成、市长马平昌发来感
谢电。加强与外国地方政府、外国大企业的联系。利用领导出访层次高、影响面大等特
点,积极推动与外国地方政府、企业的经贸合作,在交往广度和深度上有实质性进展;
7月, 市长马平昌出访白俄罗斯,促成莱芜市新艺粉末冶金制品公司与白俄罗斯方面正
式签订技术转让合同,通过引进白方粉末冶金生产技术,促进了莱芜市粉末冶金企业技
术创新升级。对外文化交流。9月,选派3名民乐艺术家组团赴挪威参加“挪威·中国文
化节” ,成功演出3场,受到外国观众称誉;选派莱芜市民间艺术家王千钧参加在澳门
举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 9月17~20日,接待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
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书画艺术家参加的第六届国际书画名家联谊展暨亚太
文化艺术协会揭牌仪式,促进了莱芜市与亚太地区书画艺术的交流。

【侨务工作】 引进侨资侨智。做好新华侨华人的侨务工作。以“山东省侨联侨商投资
服务基地” “莱芜市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创业园” 、侨资企业联系点为载体,努力做好
“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的海外侨胞的工作,
吸引鼓励侨商来投资兴业;抓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机遇,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侨
情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侨情档案库。发挥“五侨”(即市侨办、市侨联、市人大民侨外
委、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致公党莱芜支部)作用,形成外侨工作合力。主动加强与
外地侨办侨联特别是浙江、广东、福建侨乡侨务机构的联络交流,广开渠道,广交朋友,
涵养侨务资源,探索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路子。以大活动为载体,拓展侨务交往渠道。
9月, 副市长丁习文带领40人企业代表团参加第五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莱
芜市金石集团等企业抓住时机送发资料,积极洽谈,签订了合作协议。
涉侨工程建设。推进侨法宣传进社区。在各区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侨法
宣传角”;12月22日,省侨办来莱芜市为钢城区九龙家园社区“国务院侨办侨法宣传角”
隆重挂牌,九龙家园列入全省10个国务院侨办侨法宣传角之一;着力加强《中华人民共
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山东省实施办法》和中国侨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侨联参政
议政工作的意见》等侨务法规政策的宣传,努力形成学侨法、用侨法、护侨益的良好社
会风气。把贫困归侨侨眷的救助和归侨侨眷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重点,做好归侨侨眷生
活困难补助的及时发放工作。深入开展“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活动,深入侨资企
业为其排忧解难、搞好服务。加强与劳动、民政、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的工
作协调,通过组织书画摄影展、科技下乡、医疗卫生下乡等活动,推动了“侨爱工程”
“关爱工程” “万侨助万村”等活动的落实。5月,几经周折帮助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教授美籍华人吴薇女士圆了寻根梦,吴薇深受感动,回国后来信致谢并表示愿为家乡发
展效力。积极牵线促成华侨捐赠。经市侨办牵线联系,10月,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严信
才等一行到莱城区方下镇中心小学考察,达成捐资助学意向。
(魏丽国)

【招商引资工作】 2010年是全市招商引资突破年,为保障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开展,市
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考核作为推进和落实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措施,强化机制建设,
不断健全完善考核的方式方法,初步建立起了“月调度、季通报、定期督查、年度考核”
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在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
求各方面意见,制定下发《莱芜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补充规定》,对招商引
资考核认定范围、标准和奖惩作出明确规定,制定实施《领导干部招商引资保证金制度》,
把招商引资与干部工作实绩、奖惩任免和经济利益挂钩,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各部门单位
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调动起了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台《市外来投资重点企
业“服务卡”制度暂行办法》《莱芜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全程服务责任制实施办法》,
进一步优化全市投资软环境,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全市上下形成
了“全力以赴抓招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经考核,2010年全市共引进项目
350个, 完成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完成任务额98.57亿
元, 利用外资9770万美元。
招商活动。 山东省莱芜市(广州)招商引资推介会。4月13~14日,市委副书记、
市长马平昌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雪野旅游区以及市招商局等
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企业负责人赴东莞举办莱芜市东莞招商推介会。这次招商推
介会邀请来自台湾、香港、广东等地的56名客商参加,其中,台商39名。推介会组织客
商观看《创业莱芜 合作共赢》 宣传片,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致辞。市招商局围绕
莱芜市的重点产业,推介了26个项目。莱城区介绍了台湾工业园情况。史凯威箱包厂、
虎彩集团、东莞市业成集团、台湾首席创投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总以切身体会介绍了莱芜
良好的投资环境、 优惠的政策和重工厚商的传统文化等。推介会现场共签约项目9个。
其中,合同项目5个,签约额6.8亿元,协议项目4个。
山东莱芜(太原)招商推介会。6月16日,利用山西省山东商会在太原成立的契机,
市招商局组织莱城区、钢城区及有关企业负责人赴太原举办山东莱芜(太原)招商推介
会, 共有200余名客商参加。会上,市招商局介绍了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招商引
资环境、优势及优惠政策,并围绕莱芜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重点产业发展,
推介了钢铁生产与深加工、 高新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共签约项目6
个, 其中合同项目4个,协议项目2个,总投资额5.4亿元。
莱芜市温岭汽摩配专题招商推介会。 7月29~30日,副市长丁习文带领市直有关部
门、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负责人,部分企业负责人赴浙江省温岭市举办莱芜市温岭
汽摩配专题招商推介会。这次招商推介会邀请来自温岭、台州等地的40余名客商参加。
会上,副市长丁习文致辞,市招商局推介了汽车零部件生产、钢铁深加工等领域的重点
招商项目。副市长丁习文和市招商局负责同志就客商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吉利控股
集团帝豪汽车有限公司大区总经理戴世惠、浙江中马锻造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永喜等
客商分别发言介绍了投资打算等。 这次推介会签约合同项目5个, 签约额4.96亿元。
2010中国(莱芜) 钢铁博览会。9月24~27日成功举办2010钢博会。钢博会期间,
先后举行会见重要客商、出席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开幕式、招待酒会、钢博会开幕式暨
项目签约仪式、产品展览交易、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暨粉末冶金技术高峰论坛等一系列主
题活动。会议期间,共邀请参会客商727人,其中境外客商116人,来自日本、韩国、美
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丹麦、挪威、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及、巴
基斯坦、巴西、菲律宾、孟加拉、墨西哥、南非、叙利亚、阿塞拜疆、香港、澳门、台
湾等24个国家和地区。 2010钢博会共签合同项目82个,签约额150.1亿元。其中,开幕
式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合同项目30个(总投资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签约额80.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5个,签约额2.2亿美元。中国(莱芜)钢铁博览会被评
为“全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百强”“山东省优秀展会”称号。
(郑彪友)

【史志工作】 新修《莱芜市志》志稿评议工作顺利完成。年初,争取市政府将召开新
修《莱芜市志》志稿评议会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早计划、早部署,全力抓好抓实。按
照总体工作安排和进度,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三二”工作法,每位编辑根据分工,
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对市志全部23编稿件及《大事记》《人物》等部分进行了修改完
善, 7月底完成评议稿印刷,送省专家组进行审读,同时聘请20多名社会修志人士提出
修改意见,志稿返回各承编部门征求意见。工作中,坚持志稿修改、印刷和争取评议经
费工作同时启动, 同步推进, 评议会经费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11月15~17日,
《莱芜市志》志稿评议会在莱芜宾馆召开,来自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省史志系
统修志业务专家咨询组的专家畅所欲言,对《莱芜市志》编修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史
志办认真梳理吸取专家意见,对志稿进行修改完善,力争打造一部精品志书。
《莱芜年鉴》(2010卷)高质量出版发行。坚持编修新志与年鉴编纂两手抓、两不
误,强化精品意识。3月4日,召开全市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下发《莱芜年鉴》(2010卷)
编纂方案(莱政办发〔2010〕 7号),规定标准和时限,制定年鉴行文规范。分管主任
坚持每周一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了编纂质量和进度,保
证了时效性。 6月资料征集、稿件编纂工作全部完成,7月进行图片征集和版面设计,9
月交付印刷, 11月正式发行,与上年同期相比,提前5个月完成出版发行。
全面提升市情网和市情资料库建设水平。加强网络信息化培训。组织有关人员,学
习网站维护、资料入库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水平。安排专人做好志鉴资料
的录入工作。 年内顺利完成《莱芜年鉴》2008、2009卷共计120万字的录入;及时更新
市情网内容,提高了信息资料的时效性。争取科技资金,加快市情网建设步伐。全面加
强信息化建设,市情资料库更新维护争取市政府支持,列入全市科技三项经费;集中力
量对网站页面进行更新维护,对有关栏目进行整合,新增法律法规、学习园地、通知公
告等栏目,丰富了网站内容,访问量不断扩大,为社会提供了优质信息服务。
方志馆建设迈出新步伐。按照省史志编委会《关于加快方志馆建设的若干意见》,
多次向市长、分管市长汇报,协调市政府将方志馆列入市文化中心图书馆建设规划;协
调编委,增设地情资料科,加强方志馆建设力量;争取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支持,从办公
楼调剂一间库房,馆藏资料得到完好保存;通过征集、购买、交换等方式,添置了一批
志、鉴资料,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并充分利用馆藏资料,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指导推动基层修志工作。加强和规范全市部门与基层志书的编修管理,莱芜市地方
史志编纂委员会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部门与基层志书编修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莱
芜市地方史志资料年报制度的通知》,对第二轮修志工作提出规范性要求;对《莱城区
志》《钢城区志》编修工作进行具体指导,12月召开两区区志志稿评议会,邀请专家对
《莱城区志》《钢城区志》进行评议。对《莱芜石油志》《莱芜军事志》和《张家洼街
道志》 等部门行业和镇(街道) 志的编纂进行业务指导,保证志书高质量出版,其中
《莱芜农业志》《莱芜军事志》和《张家洼街道志》已出版发行,《汶川特大地震救灾
援建志》正在设计印刷。
做好志类产品的编纂和出版工作。积极参与《大爱之城(暂名)》《莱芜市自然灾
害志(暂名)》等书籍的编纂工作;完成《莱芜古今》《当代山东概览》(莱芜卷)的
编修工作。 《莱芜古今》 已付稿印刷。
做好向上级业务部门的供稿工作。按要求完成《山东年鉴》(2010卷)莱芜部分的
组稿工作;做好《山东省汶川特大地震救助援建志·抢险赈灾篇》(莱芜部分)资料长
编以及《十一运会志》资料的征集报送工作;完成对《山东历史地图集》文化卷、经济
卷补充修改,对莱芜古代冶炼史、莱芜生姜、大蒜、莱芜猪等富有莱芜特色的内容进行
了认真补充修改。
积极参与中国钢铁博物馆的筹建。年内按照市领导的安排,继续参与中国钢铁博物
馆的筹建工作,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对展陈方案文本进行认真校读,
提出修改意见;结合莱芜实际,提供补充资料和项目创意;配合筹建组对主要冶铁遗址、
现代冶炼设备进行实地考察,使莱芜悠久的冶铁历史、丰富的矿冶文化最大程度的展示;
博物馆一、二、三厅已经基本完成并对外开放,第四、第五厅展陈提纲已经定稿,并开
始布展。
年内,《莱芜历代志书集成》荣获全省史志系统“八个一优秀”:优秀读志用志成
果奖,《莱芜年鉴》2008卷荣获第三届全省优秀年鉴综合、框架设计、条目编写、印刷
装帧4项特等奖。
(刘纯伟)

【机关事务管理工作】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以学习贯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山
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为契机,建立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的管理服务机构,配齐配强工
作人员, 制定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的工作规划和落实意见,6月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开展
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和以“绿色办公、低碳生活”为主题的节能体验日活动,全市
100多个单位5000多名机关工作者积极参与; 按照节能办法,对全市的公共机构进行摸
底、登记、建档,并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造册和督查指导,顺利迎接了省公共机构
节能检查组的考评。
政府采购工作。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意见》,健全政府
采购制度, 完善采购程序, 注重推广环保、节能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采购,积极推行
“阳光采购” 和电子采购, 组织实施好了各项工程、货物的集中采购工作。全年共为
150余家单位采购项目200多类, 完成采购金额2.6亿元,节约资金3884万元,节支率达
到12.9%,采购规模同比增长10%。
政务接待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接待的工作水平,坚持提高
服务质量档次与突出地方特色相结合,做到了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年内相继接待
吴官正、姜异康、赵志浩、冯建中等中央和省级领导30余人次,厅局级领导100余人次,
并受到吴官正书记的点名表扬;相继接待了国际航空节、航空运动会、钢博会、姜博会、
糖酒会、全省服务业观摩会等大型活动10余次,承办市委全委扩大会、全市领导干部会、
人大、政协两会、科学发展观现场会等全市重点大型会议50余次,都圆满完成任务,得
到了领导和宾客的一致好评。
基础设施建设。 在市财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对滨河花苑部分
设施设备进行补充完善,对餐厅、幼儿园、卫生室等服务场所进行功能完善,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高; 对机关三个老生活区的供暖,积极争取支持,投资200万元完成供暖设备
的升级改造,供暖方式由供气改为供水,供暖效果进一步改善;机关办公楼投资50万元,
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 仅用5天时间完成外墙清洗和1~16楼13000平方米的改造装修等
任务,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抓好办公区、生活区水电暖气的正常运行,加大对物
业管理的指导监督力度,搞好房屋、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确保了水、电、暖、气正
常供应,为广大机关干部职工提供了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
财务管理。制定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不断完善财
务收支、报销及跟踪督查等规定,进一步加强机关经费管理;建立下属经营单位财务考
核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指导监督。全局财务管理和经费支出科学有序运转,收支平衡,
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安全保卫。围绕创建平安机关办公区、生活区,抓好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年内主要
加强建网络、堵漏洞和防细节工作,不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机动队建设,进一步确保
了办公区、生活区的安全。办公区严把关口,重点把关大门口的人员进出,印制发放车
辆通行证和人员出入证,工作中实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出入程序,同时更新升级消防
监控设施,加大巡逻力度,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实现了安全无责任事故的目标。
生活区继续深化门岗查验、出入登记、定时巡查、固定守护、义务巡逻的五道防线,抓
好死看死守和规范文明,保障了安全。
各项服务。办公楼服务制定“星级管理、星级服务”的标准,完善规程,及时高效,
加大对物业管理的指导监督力度,维修服务、会议服务、卫生保洁等工作都走向了规范
化。公务服务快捷高效,领导公务用车、班车服务热情主动、文明礼貌。生活服务建制
度、上项目,改善经营服务环境,拓宽服务领域,严格饮食卫生,饭菜品种和服务质量
明显提高,广大机关干部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幼儿教育突出素质教育的特色,深化品牌
示范园建设,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幼教综合素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省市奖励。
后勤经济。各后勤经营服务单位紧紧抓住全市拉动内需和“三创”活动的机遇,立
足自身实际,发挥单位优势,推动后勤经济加快发展。一方面,各经营单位积极引进外
力,转换经营机制,采取招标承租等方式,改造、新上部分项目,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
点;另一方面,各服务单位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不断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在
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了经营收入。全年共完成经营收入9983.1万元,超额完成全
年任务。
(王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