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2&rec=119&run=13

中共莱城区委
书 记 郑金启
副书 记 胡文朴 李维运(9月止) 金宗义(12月起)
常 委 郑金启 胡文朴 李维运(9月止) 亓〓峰(女,12月止)
郑〓华 吕廷祥 金宗义 高永胜(12月起) 李乾实
刁玉照 刘〓峰(挂职,12月止) 张凌云(女,12月起)
李明顺 张伟山
中共莱城区纪委
书 记 郑〓华
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郑金启
第一副主任 王庆堂(正县)
副 主 任 唐绍金(2月止) 雷明娟(女,2月止) 张文琴(女,不驻会)
王金亮(2月止) 亓效华(2月止) 杨继荣(2月起)
陶宗升(2月起) 王庆江(2月起) 亓希华(2月起)
区人民政府
区 长 胡文朴
副 区 长 金宗义 刁玉照 刘〓峰(挂职,12月止) 李兴实
周光学 沈桂欣 张凌云(女)
区长助理 杨继荣(副县,2月止) 魏常杰(副县,12月止)
区政协
主 席 王〓华(女)
副主 席 毕于业 马启代(不驻会,2月止) 张翠玲(女)
余南北(不驻会) 李润亭(不驻会) 杨永凯
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张立国
政 委 张伟山
区人民法院
院 长 郑智勇(2月止) 毕研华(2月起)
区人民检察院
检 察 长 陈艺英
莱城工业区
工 委 书 记 胡文朴
工 委 副 书 记 周光学 薛〓亮
管 委 会 主 任 胡文朴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周光学
副 主 任 薛 亮 李国清
莱芜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工 委 书 记 刁玉照(4月止) 桑红军(4月起,12月止)
雷印高(12月起)
工委副书记 亓军杰(9月起) 郭玉杰(9月起)
管委会主任 刁玉照(4月止) 桑红军(4月起)
副 主 任 范继东 孙佳修 刘家梁(3月止) 马秉军
亓军杰(9月起)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政区人口 全区总面积1438平方公里。 辖13个镇(街道),
71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总人口84.07万人。人口出生率7.95‰,死亡率7.19
‰, 自然增长率0.76‰。 有少数民族23个, 3410人。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6.33亿元,增长13%;第
三产业增加值128.53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比例为9.9∶52.1∶38。全社会规模以
上固定资产投资170.56亿元,增长15.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5亿元,增长
9.43%。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2.8亿元, 比上年增长25.3%。粮食总产22.1万
吨,增长1.9%;棉花总产0.09万吨,增长6.7%;油料总产0.96万吨,增长6.5%;水果总
产5.04万吨,增长2.1%;蔬菜总产77.8万吨;肉类总产4.91万吨,禽蛋总产2.64万吨,
奶类总产0.2万吨。水产品总产3140吨,增长3.5%。全区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总
数达到18家。新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2万亩,全区以姜蒜为主的农产品出口5.5亿美元,
增长82%。“莱芜生姜”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万兴生姜GAP种
植标准成为国家执行标准。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703公顷。全区农机总动力76.13万千瓦,
增长2%。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新增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8家,总数达到294家,实现
增加值160.42亿元, 增长14.2%;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1.72亿元,增长25%;实现利税
28.02亿元,增长27.4%;实现利润18.2亿元,增长39.7%。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日趋明显,
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6家, 其中过10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8家。工业经济效
益综合指数为229.96%, 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0.7%,减少1.03个百
分点。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总数达到18家,新发
展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全区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700户,总数达到2.5万户;新增私营企业950家,总数达到6331家;
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73亿元、 利税8亿元,分别增长20%和30%。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9
亿元,增长12%。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7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5亿元,增长0.5
%;实现利润1.15亿元,增长76.4%。
建设 环保 年末城镇化率为47%,比上年提高5个百公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44个村饮水安全工程, 大冶水库、鹁鸽楼水库、公庄水库3座中型水库和31座小型水库
除险加固工程。“两新”工程建设,突出抓了6个示范镇和8个示范社区建设,全区铺开
新城镇建设项目57项,完成投资6.3亿元,开工新社区建设项目47个,竣工居民楼628栋,
在建103栋,安置居民1.1万户。节能减排,淘汰落后钢铁产能20万吨、水泥产能32.8万
吨;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11%,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2549吨和
1365吨。
交通 铺开重点道路工程项目4个, 改造农村道路9条,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49
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7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1320万人次,增长3%。公路货
物运输量355万吨, 增长11.5%。全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
商贸 旅游〓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实现
进出口贸易总额103464万美元, 增长53.8%,其中出口66015万美元,增长64.9%。新增
进出口实绩企业26家,总数达到186家。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4项,合同利用外资21313万
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25万美元,增长15%。新批境外企业3家,协议投资总额1350万美
元。对外劳务外派人员820人次,增长2.5%。全区共引进项目12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1
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40.8亿元。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旅游业,主要旅游景
点有:莲花山景区、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大舟山景区、笔架
山景区等。全年旅游开发总投入3.14亿元,增长24.5%;接待游客217万人次,增长21%;
实现旅游总收入5.13亿元,增长23.3%。
教科文卫体〓在全区启动建设12所标准化学校, 完成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实施
校舍安全改造工程, 改建校舍10.8万平方米。有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1859人。普通高
中4所, 在校生8846人。普通初中25所,在校生43190人。小学97所,在校生42751人。
共取得区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0项。市
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6项, 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专利申请量1428件,授权
专利1175件。 有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村
级标准文化大院530个、 农家书屋365个、体育健身工程374个,农民文艺演出队或农民
业余剧团145个。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6处,306处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水平。有卫生机
构16所, 其中,医院1所,卫生院13所,疾病控制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
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53张, 卫生技术人员117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528
人, 执业护士205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牌23枚,共中金牌13枚。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4.1元, 比上年增长9.6%。人均消费性支
出13292.1元, 增长12.9%。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584元,增长19.1%。农民人均
纯收入8239元, 增长13.6%。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532元,增长16.8%。全区完成农村
劳动力转移1.9万人, 新增城镇就业6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 16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2.8万人,参保率达到86.9%。新农合人均
筹资水平由100元提高到12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58.4万人,参合率达到99%。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4万人, 参保率达到95%。全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
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17万人、4.39万人、0.94万人、4.18万人和1.98万人,
比上年分别增加0.19万人、0.65万人、0.06万人、0.52万人和0.51万人。社会保险基金
总收入29035万元, 增加795万元;支出26071万元,增加3988万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
月220元提高到2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全年发放城乡低保救
助金1352万元,救助18295人。其中,城镇低保1422人,农村低保16873人。乡镇敬老院
13个,集中供养1237人。社会办福利机构12个,供养91人。社会福利企业19个,安置残
疾人1428人。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2010年,莱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
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党
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立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区社会组织党工委,
扩大了“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组织比发展、干部比服务、党员比
奉献”活动,广大党员在“两新”工程建设、计划生育等难点工作中创先争优。深化城
乡统筹基层组织发展模式。开展基层党组织“城乡牵手共建”结对帮扶活动,为共建村、
帮扶村和贫困户提供帮扶资金570多万元,帮助发展致富项目160多个,形成了以强帮弱、
互帮互助的共建帮扶机制。投资6000多万元,建立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农村社区
服务中心、村级为民服务中心三级服务网络,实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和
全程代理制,将公共服务功能延伸到社区、农户。培训农村党组织书记。组织部分大村
强村党组织书记赴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进行封闭式培训, 指导镇(街道) 党委对农村
“两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了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
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成立大学生“村官”联委会,指导创办《晨曦》刊物,
为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推进“党建项目建设年”活动。以项目化管理的
理念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在抓好“镇(街道)党委书记项目”的基础上,实施“分
工书记、组织委员项目”,全区共确定基层党建创新项目42个,并列入党委书记履行基
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内容。提高远程教育工作水平。举办“大爱莱芜、活力莱城”
摄影大赛,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开展“走进新农村,服务远程教育”,
完成了“齐鲁先锋——山东党员教育平台”客户端软件和安装调试,实现了远程教育接
收模式的转换升级。

【精神文明建设】 2010年,莱城区围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一
目标,将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作为平台,以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文明新风、整治脏乱环境、建立服务体系为重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
狠抓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在张家洼街道举行市民文明礼仪
集中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尚;开
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发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
动,在全区提倡文明祭扫、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等风尚;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
主题活动和“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开展“学文明礼仪、
做四好少年”诗歌吟诵大赛活动、“我与家长共文明”征文活动和争创书香校园活动,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全年共有19件次好人好事被评为市级
“好人好事”。在高庄街道鄂庄村举办全市实施“爱心行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
动启动仪式;在张家洼社区举行“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捐赠仪式。开展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召开全区迎接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动员会,
对测评任务指标进行细化。按照检查测评要求,集中开展公共卫生、公共文明、公共文
化、公共场所、公共市容、城郊环境、公共服务整治和慈善捐助、志愿服务行动。组织
机关干部走上街道,进入社区打扫卫生,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为空巢
老人献爱心。 开展“城乡牵手连心帮扶”志愿服务行动,为1898户贫困户、366户空巢
老人提供帮扶钱物120余万元。 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在镇(街道)驻地开展“文明示范街”创建活动,镇(街道)采取与企业合作的办法,
规范公益广告、制作宣传版面和标志牌,开展美化绿化街道、评选文明门店等活动。精
心组织2010年“三下乡”活动,先后举办云台山、笔架山、大舟山旅游节演出活动。全
区建设农家书屋365个,农村文化大院53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74个,文体广场9处,
文化共享工程站点719处,有22处站点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全区共有28个省级、112个
市级、 145个区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村镇、文明社区,评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
56名。

【招商引资】 2010年,莱城区坚持把引建大项目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强
化工作措施, 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共引进项目125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40.8
亿元。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落实招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对莱城工业区、莱芜农高区、各
镇(街道) 和19个重点产业招商部门分配过5000万元(500万美元)的大项目34个,其
中过亿元(1000万美元)项目13个,对12个重点招商部门分配过千万元的项目12个,加
大项目赋分比重,严格考核奖惩。面向重点企业招商。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大企业制度,
重点加强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中国恒天集团、省供销合作社、中国五矿集团等大企业
的联系沟通和招商合作。建立信息搜集制度,重点面向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搜集
投资信息,并及时向各专业招商局通报,引导专业招商人员有的放矢登门招商。强化重
点区域招商。以莱城工业区为招商优势平台,规划建设台湾(莱芜)科技产业园、浙商
工业园等重点区中园,强化对台湾、江浙等重点区域招商,积极承接重点区域的产业转
移。整合专业招商资源。将全区专业蹲点招商组整合至13个,面向北京、上海、东莞等
10个重点城市开展蹲点招商;积极实施委托代理招商,在上海举办招商引资洽谈会,委
托上海玖鸿置业公司联系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洽谈投资项目。2010中国(莱芜)钢
铁博览会签约项目9个, 签约额16.4亿元;2010中国(莱芜)国际生姜科技博览会,签
约投资及贸易项目50个, 总投资(贸易)额13.81亿元,其中上台签约项目16个,签约
额5.16亿元。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2010年,莱城区认真落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成长、
特色产业提升和小企业培育计划,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取得
稳步发展。 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046家、个体工商户4700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73
亿元, 增长20%。
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认真编制2010~2011年中小企业重点项目数据库,加大对
上争取力度,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全年共筛选出95个项目列入省级数据库,
其中山东科虹电缆防结冰高压高温碳纤维电缆项目获20万元省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支
持,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造建设、通用汽车系列差速器生产线项目获70万元国家
专项发展资金支持。实施特色产业集聚工程。围绕全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特色园区、
知名品牌,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提升。重点培育以
羊里、口镇为中心的钢铁生产及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莱芜锻造、景山模锻等为依托的
锻造机械产业集群,以高庄、牛泉为中心的新型建筑建材产业集群以及莱芜农高区农产
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口镇、羊里、高庄、寨里、和庄等特色产业镇建设,推动了
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施融资服务工程。加大银企合作力度,建立健全银企沟通联
谊机制,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
持。全区20家担保公司为777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4.12亿元,累计为7683家企业提供贷
款担保157.62亿元; 固德小额贷款公司为77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3.01亿元,累计为758
家企业提供贷款8.3亿元。实施中小企业培训工程。全面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大对中小企业家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中小企
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和企业整体水平。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教授讲课等形式,
全区累计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000多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为
企业提供协调、信息、咨询等服务。

【“两股一建” 工作】 2010年,莱城区委、区政府把“两股一建”作为深化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突破的重要突破口,采取典型引路的形式,抓好示范
带动,强化指导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两股一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工作。借鉴先进单位经验做法制定《农户土地承包经营
权入股申请书》《农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股权
证》《农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抓好牛泉镇毕毛埠村1450亩土地
承包经营权入股汶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方下镇大辛庄村243亩土地入股莱芜市绿兴
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合作社或公司进行土地股权化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
产股份化工作。制定《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实施方案》《村集体资产股份化章程》。
在凤城街道的12个村, 莱城工业区西街村进行集体资产股权化,并对雍和园社区的7个
村的集体资产进行股权化试点。同时,培育高庄街道野店村、羊里镇响水河村、寨里镇
大鱼池村、牛泉镇杜官庄村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股权化典型,对其清产核资、资格
界定、股份设置、量化折股,对试点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或者发展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并颁发股权证书。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建设工作。重点抓好羊里镇万涛、华丰姜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寨里镇寨西村汇河油菜籽
合作社、落地旺姜蒜合作社,大王庄民浩莲藕合作社,苗山镇高塘黄烟种植合作社、灰
堆核桃种植合作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发展村内、跨村、跨镇、跨区以及村与
村联合建立、村与企业、与社会组织联合建立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其他不同类型的农民专
业合作社。全区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40家。

【“两新” 工程建设】 2010年,莱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加快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
工作意见, 切实按照市委、 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全年投资
11.46亿元,建设居民楼628栋,安置10418户;投资6.3亿元,建设新城镇项目32个。具
体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区直相关部门
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新”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每一个项目都实行大班子领导“五
包”(包手续、包拆迁、包招商、包建设、包稳定)责任制。一月一观摩,并坚持一周
一调度,全区上下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合理规划设计,完善配套设施。
聘请具有较高资质的机构对城镇总体规划和新社区规划进行修编完善,配齐垃圾处理设
施、污水处理设施。制定合理利民的拆迁安置方案和拆迁安置政策,促进了拆迁工作顺
利开展。利用土地挂钩政策,引导居民到集中居住区居住。完成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
重点社区的详细规划。制定完善政策,破解工作难题。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
城镇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城镇新社区建设的推进方案》,并实
行区大班子领导,镇(街道)党委书记、镇长(主任)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形成一套比
较完善的政策推进体系。用足用好土地挂钩政策,推进建拆挂钩。全年共完成旧村拆迁
3285户,腾挪土地2064亩。区委、区政府协调贷款2300万元用作“两新”工程启动资金,
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房屋确权发证工作,探索实行农房抵押融资。严格考核奖惩,确保
建设成效。把“两新”工程纳入镇(街道)目标实绩考核,两月一考核一公示,年终根
据得分排名兑现奖惩。区城建、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集中办公,
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区纪委、城建与“两新”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建设、监
理、施工等单位一一签订《莱城区“两新工程”质量安全承诺书》,确保工程优良率达
到100%。

【莱城区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区】 2010年,莱城区围绕遏制违法生育、
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目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动了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各项主要指标保持在全省前列。年内,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
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抓机制,明思路。制定和推行“1236”工作机制(牢牢把握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首
要任务;突出抓好“管理服务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两个工作重点;坚持“功夫用
在平时、问题解决在当时、事情办理要限时”的工作要求,抓好宣传、服务等经常性工
作,提高工作时效;推行“工作要有责任心、管理指导要精心、服务群众要热心、解疑
释惑要耐心、同事之间要诚心、争先创优有信心”的“六心”工作守则),有效促进工
作开展。抓班子,强素质。加强队伍建设,选强配好区、镇(街道)、村(居)计生主
任,开展技术练兵,提高管理水平。依法行政,在计生政策落实、违法生育处理、社会
抚养费征收等方面,做到公正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抓服务,保健康;实施城乡计
生服务“均等化”工程,重点落实长效节育、全民生殖健康、不孕不育症诊治、出生缺
陷干预等优质服务措施,在全区构建以“区服务站为龙头,镇(街道)服务站为骨干,
社区和村中心服务室为补充”的计生技术服务体系。抓导向,促转变;利用广播、电视、
报纸等多种形式做好经常性、 集中性、 公益性、社会性等常规宣传,定期给各级党政
“一把手”邮寄计生工作新动态、联合区委组织部向全区共产党员发放公开信,鼓励引
导镇(街道)、村(居)落实计生家庭优惠措施,引导群众树立新型婚育观念,加强计
生协会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抓创新,争主动。创建“六位一体”利益导向政策和
“五化四心三推动”管理经验,并在全国和全省推广。创新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模式,将计生阵地与“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工程同规划、同建设、同启用,有效避免
了计生工作“新盲区”。抓综治,重考核。制定落实区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部门
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计生工作遇到的问题。不定期督查各单位目标管理责任执行情
况。完善考核机制,以考核促落实,以考核增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抓好人口计生
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莱城区荣获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 2010年,莱城区委、区政府以推进商贸流通、
现代物流、宾馆餐饮、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全年实现
服务业增加值129亿元, 占GDP比重达到38%;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增长
18.4%。 莱城工业区商贸物流园、莱芜农高区“三辣一麻”集散园被列为省级服务业重
点园区,莱城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工作中重点抓了以
下几个方面:
培育商贸流通业。在城区郊区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大型专业店、大型批发市场、商
业街,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馨百商厦、银座城市广场、十八乐超市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
重点项目先后投入运营。在镇村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工程。发展便民连锁店,
依托商贸流通大企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 全区共发展便民超市760家,农资连锁店87
家,商贸流通企业达到9159家。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钢铁、化工及农产品的产业优势,
重点规划建设工业区商贸物流园、农高区商贸物流园、嬴城现代物流港等专业物流园区;
扶持大型骨干企业把物流从二产中分离出来,注册专门物流公司;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网络物流等第三方现代物流。 莱城工业区商贸物流园、鲁中“三辣一麻”集散园等2个
重点服务业园区入驻企业20余家。 全区物流企业达到452家。扶持宾馆餐饮业。鼓励采
取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加盟连锁等形式,引进知名餐饮品牌,提升餐饮服务业档次和
水平,餐饮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先后引进了肯德基、德克士、
麦当劳等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成为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挖掘地方特色名吃和饮
食文化,在吕花园、孟花园、万福路建起特色商业街。全区宾馆餐饮企业发展到1472家。
发展旅游业。开发建设大舟山、莲花山、苍龙峡、笔架山、云台山、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王石门、 黑龙潭、龙山、汪洋台等重点景区。开展国家A级旅游区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
点创建活动,形成游览观光、采摘品尝、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持续提升景
区档次。全区开发景区15处,其中国家3A级景区3处、2A级景区2处、国家农业旅游示范
点4处,山东省旅游强乡镇2个,旅游特色村2个。

【莱芜北部新城——莱城工业区】 莱城工业区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
发区, 是莱芜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4个功能区之一,是济南都市圈制造业基地、莱
芜工业聚焦区和莱芜新城。 2010年,规划控制面积150平方公里,被市委、市政府确定
为莱芜城市副中心。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围绕市区建设莱芜北部新城的部署要求,聘请国内2家一流的
规划设计单位对北部新城进行重新规划。在前几年保持高强度投入的基础上,2010年投
入2.4亿元铺开建设龙马河公园、 标准化学校、雍和园社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道路网络工程,完成香港路、深圳路、龙马河西路、亿祥路南段、汇林大街及汇林南街
东段等道路建设10公里,安装路灯618盏,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集中服务区,完成地面
铺装、 绿化、景观建设3.2万平方米,建成派出所、劳动保障中心、地税楼。吐丝口小
学,建成综合楼及6栋教学楼,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污水管网工程,开挖污水管道6000
多米, 埋设4000米。龙马河公园,完成沿河道路、欢庆广场等工程,建设景观水面600
亩,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吐丝口商贸城,一期工程3000平方米的安置楼已竣工。“七
纵七横”道路框架全面搭起,“七通一平”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市综合服务设施日
趋完善。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按照“集聚发展、扶优促强、创建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则,
在扩大原有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引进先进制造、医疗器材、现代
物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2010年,新引进项目13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0个,计划总
投资70.5亿元; 续建项目9个,总投资39.5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0亿元。香港豪德现代
物流商贸城、汽车商贸城、奔速电梯、诺菲亚灯具、赛博精密铸造、香港瑞派木业、福
泉橡胶、南华机械加工、六和饲料、汇昶豪啤酒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
能力强的项目已投产达产,成为工业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相关产
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现代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优势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莱芜农高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2010年,莱芜农高区管委会充分发挥农高区的资源和载体优势,克服起步较晚、基础较
差的困难,加大资金投入,利用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现代农业和涉农工业的发展,精心
打造品牌,实现了农高区快速发展。
合理规划园区。修编完成农高区总体建设规划,规划面积由10平方公里扩展到35平
方公里,规划建设精深加工区、科技研发区、观光农业区、涉农工作区、休闲度假区等
9个主体功能区。完善基础设施。铺开建设道路、供排水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投资1.3
亿元,规划建设太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中心小学、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
基础设施项目,“五通一平”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全年新发展省
级龙头企业7家, 总数达到18家。嬴汇现代食用菌、六和集团3000万只肉鸭加工等规模
大、带动力强的项目投产运营,带动了园区内“农”字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优势品牌。
成功举办2010生姜博览会,加强与农业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园艺协会的
交流合作,成立中国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山东农业大学确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基
地,生姜技术研发中心晋升为省级技术中心,提升了农高区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发展
特色农业。在稳固姜蒜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百利香葱、大泽山葡萄、苗山花卉等特色项
目,以万兴公司为载体,发展无公害产品种植基地。组建成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实行车间化生产,发展高效循环、有机低碳、生态环保现代农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凤城街道财政收入率先突破2亿元】 2010年,凤城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三产服
务业发展作为重头戏来抓,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和招商引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
户凤城工业小区, 吕花园、 任花园工业小区和凤城工业园3个“飞地经济”园区。3个
“飞地经济”园区引进项目7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2010年,全街道地方财政
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 达到20056.8万元,增长16.15%,成为莱芜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过2
亿元的镇(街道) 。
完善政策, 激励投资。专门出台政策,对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及纳税额20万元以上
的服务业项目设立专项奖励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加大考核力度,加大重点服务业项目
建设。 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437家,新增私营企业443家。合理规划,促进发展。科学
编制区域服务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特色,抓大带小,推进资源整合,不断优化服务业
结构,带动了全街道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改造提升吴花园便民市场,十八乐超
市、强盛超市入驻凤城。注重服务,营造环境。用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营造公开公平、
快捷有序、顺心舒畅的市场环境。2010年,装修吕花园美食街,以餐饮为主的各类经营
户已发展到80多家,年经营额1亿元以上。

【山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山东九羊集团公司】 2010年,山东九羊集团公司面对国家
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和钢铁行业微利经营的局面,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重点项目
建设进度,加大QC攻关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生产经营出现良好发展局面。全
年实现产值141.83亿元,增长41.22%;销售收入137.28亿元,增长37.36%;利税2.02亿
元,位列山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第18位。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九羊集团公司加大基建工程力度,在套筒石灰窑顺利
投产的基础上, 完成优特钢项目中的320平方米烧结完成热负荷试车,1650立方米高炉
建设完成并试生产; 同时积极推进三期炼钢120吨转炉、综合原料场、铁路专运线和五
星级宾馆等项目进度。 先后完成高炉TRT发电、余热发电等项目。加强技术创新。在全
厂开展QC攻关活动,努力降成本、增效益。全年立项166项,完成139项。其中,热电厂
7000千瓦煤气余压发电项目年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炼钢厂的返矿、块矿入转炉直接炼
钢,每吨创造效益6.4元;冶炼SPHC时,由转炉直上的生产工艺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轧钢厂成功开发930~950毫米规格带钢,扩宽了市场供给面。焦化厂自行设计新一代喷
射塔,粗苯回收率提高0.34~0.48%。动力厂的氩气回收提取率达到85%,达到了国内同
类装备先进水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九羊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五星级
宾馆主体工程,完善休闲广场,提高了景区品位与档次。成功举办第二届大舟山旅游节。
全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完成产值665万元。提高管理水平。公司先后制定完善《销售
管理有关规定》《关于反腐倡廉、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各类规章制度,顺利完成“三
体系”认证和“三体系”第二次外部监督审核。加强安全生产,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积
极引进高科技人才,提高了职工整体素质。

【山东化工十大品牌民营企业——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 2010年,山东固德化工有
限公司坚持“安全、效益、创新”的经营理念,采用国内领先技术工艺,积极发展煤焦
油、 精萘等产品。全年完成煤焦油31.33吨,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上缴税金2000余
万元, 被中国化工行业协会评比“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位列山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第
92位, 是山东化工十大品牌民营企业。 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抓技术创新。 2010年, 对粗蒽生产进行技术攻关,使产量由每月50~60吨提高到
180吨。 全年改造精萘循环水冷却系统、焦油管式炉燃烧系统等60多项,节约了生产成
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抓好洗油深加工项目建设,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抓
营销。面对行业内激烈竞争和此起彼伏的市场环境,及时调整营销思路,灵活控制签订
产品合同量及合同价格,千方百计减少滞销产品库存。全年完成焦油采购量28.7万吨,
完成产品销售量29.4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10亿元,产销率达到100%。抓管理。制定
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标准,健全成本考核与绩效考核体系,调整利益分配
关系,实现多劳多得,按绩效分配。加强干部职工培训,系统学习营销管理、生产管理
知识,提升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

【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安仙村】 莱城区高庄街道安仙村按照
市、区工作部署,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的同时,狠抓计划生
育工作,连续30年无违法生育,多次被市、区、街道评为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
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被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
群众自治示范村。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抓队伍,健全计生网络。配齐配强村计生主任、副主任、育龄妇女小组长,并落实
计生人员待遇。成立计生协会,围绕村计生工作,为独生子女家庭、双女家庭排忧解难。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计生公约,完善计划生育各种协议书。抓阵地,加大计
生投入。 建起标准较高的村人口学校、 村计生办公室及村计生服务室。2010年,投资
100多万元建起新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并设立妇检、悄悄话、药具、B超等服务窗口,保
证了社区育龄人群服务有设施、活动有场所。抓宣传,加强舆论环境。在村庄显著位置
制作10幅喷绘宣传画,20块计划生育知识板面。在村规民约中加大计生内容,向育龄群
众印发计生宣传明白纸,达到家喻户晓。抓村规民约修订,强化村民自治。在制定《章
程》《公约》的过程中,坚持多种优先优惠原则,政治上,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优先
照顾,优先发展党员,优先入伍,优先评选“十佳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并
重点培养女党员、女村民小组长、女企业负责人。在生活上,对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优
生照顾承包田,优先划分宅基地,优先拆除旧房分配新楼房,并承担个人应缴纳的农村
新型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费用。同时,对违法生育或非法收养子女的村民,除按省
《条例》规定依法缴纳社会扶养费外,取消村对该家庭成员中6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发
放的600元生活费等福利待遇。抓经常性工作,夯实工作基础。每年育龄妇女健康查体,
村两委成员都靠上, 使查体率达到98%以上。遗漏人员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了计划外怀
孕和生育隐患。抓好社会流入人员计生管理,将外来务工人员外来买房人员纳入常住人
口管理,已婚妇女按时参加村组织的健康查体,并享受本村已婚妇女的各种优惠待遇。
(刘佃银 刘少波 乔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