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1&rec=101&run=13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 2001年, 全市进出口累计完成22968万美元,同比增长6.9%。
其中出口15408万美元, 同比下降8.7%,出口额列全省第14位;进口7560万美元,同比
增长63.8%。 全市进出口贸易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地方进出口创历史最好水平。市
地方进出口完成12868万美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其中出
口9303万美元,同比增长13.9%,拉动全市出口增长7.3个百分点,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比
重达到60.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进口完成3565万美元,增长81.8%,高于全省平
均水平66个百分点。 按隶属关系分,市直企业出口完成3197万美元,同比增长29.7%,
高于市地方出口增幅15.7个百分点;莱城区完成出口6019万美元,钢城区完成出口87万
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6.1%。二是出口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年内全市
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家,比上年增加1家,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出口6105
万美元,市纺织厂出口2129万美元,市外贸总公司出口2033万美元;出口超过1000万美
元的企业2家,市棉纺织厂完成1320万美元,市第二染织厂完成1236万美元;出口过500
万美元企业2家,山东泰山钢铁有限公司出口551万美元,市毛巾厂出口510万美元。这7
家企业共计出口13884万美元,占市地方出口总值的90.1%。三是农副产品和纺织服装产
品出口增长, 冶金铸造产品出口下降。全市农副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分别出口985万美
元和6454万美元,同比增长26%和33.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3和8.2个百分点。由于受
美国、泰国、韩国反倾销的影响,冶金铸造产品出口7322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267万美
元, 同比下降30.9%,影响全市出口下降21.2个百分点。四是加工贸易增长较快,一般
贸易出口下降。全年加工贸易出口7653万美元,同比增长5.5%;进口3103万美元,同比
增长7.1%。 一般贸易出口7755万美元, 同比下降19.3%; 进口4457万美元,同比增长
159.4%。五是对香港、日本、东南亚和新兴市场出口保持增长,对欧盟、美国市场出口
下降。全年对香港市场出口3449万美元,同比增长54.9%;对日本市场出口1201万美元,
同比增长51.8%; 对东南亚传统市场出口3310万美元,同比增长2.7%;对非洲、南美洲
和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出口867万美元,同比增长19.3%。以上市场出口拉动全市出口增长
12.2个百分点。 对欧盟出口453万美元,同比下降10.8%;对美国市场出口937万美元,
同比下降63.8%,影响全市出口下降10.7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创历年最好水平] 2001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合同外资额2118万美元,
同比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1808万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是莱芜市历年来最好的一年。外商投资项目主要呈现“一高三多一快”的特点。即各级
各部门重视程度及群众参与程度提高,外商独资项目、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和进入经济开
发区的项目增多, 外资到位速度加快。截至年底,全市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134
家, 合同利用外资额21204.3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0626.62万美元。2001年5月,
市委、市政府召开启动经济开发区全民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动员大会后,市外经贸局
加大对外招商引资联络力度,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编印中英文对照的《莱芜招商引资
项目》《招商引资实用手册》《外国驻华机构名录》《莱芜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选编》
等8000多册, 先后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洽谈会, 推介项目,联络客商
400多人次;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更新完善外经贸网站,编写更换宣传网页,在新华通
讯社《经济参考报》推出《璀璨的鲁中明珠——莱芜市》特刊,在国内外发行50多万份,
为经济开发区建设全民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成绩] 2001年,全市外派劳务达到285人,同比增长24%;
期末在外人数314人。研修生培训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累计培训研修生备选人员410人。
与日方合资兴建的莱芜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培训中心正在开发区建设, 项目总投资500
万元人民币,其中,利用外资3000万日元。海外办企业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市毛巾厂
在美国芝加哥设立办事处,九羊股份有限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设立办事处。

[外经贸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2001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
以莱发[2001] 9号文件、莱政发[2001]30号文件下发执行。市外经贸局联合有关部
门出台一系列促进外经贸事业发展的文件。建立了市外经贸局、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
经贸委、泰安海关、莱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国税局、中国银行莱芜分行、市财政局、
市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和进出口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围绕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
培植骨干、开拓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实行分类指导。
年内新批、 增加进出口企业12家,帮助5家企业争取到加工贸易A类企业资质和实现A类
企业再升级, 全年争取A类企业个数为历年来总数的一倍。在莱芜经济开发区新建的口
岸直通和海关监管场站正在建设施工,2002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届时将结束莱芜市进
出口货物异地报关的历史。

[加快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 一是全面推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初,组织召开全
市外经贸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年工作,把全市外经贸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区、市直
有关部门和各进出口企业。及时掌握外经贸运行动态,每季度召开一次涉外部门、出口
企业座谈会和经济形势分析会,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实行分类指导。下半年,根据国
际市场变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对目标进行适度微调,
同时加大对企业的督促力度,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二是积极做好应对入世的研究与准备工作。从2月份开始,
举办全市范围的外经贸业务讲座、 招商引资、WTO知识培训班和开拓市场经济形势报告
会6次。邀请涉外监管部门的领导、中国驻外大使参赞、招商引资专家和国内知名的WTO
专家到莱芜讲课,组织两区和市直部门特别是生产经营企业学习和掌握涉外经济法规和
WTO协议规则。 市委宣传部、市外经贸局与莱芜日报社、莱芜电视台、莱芜人民广播电
台等新闻单位联合组织举办“入世宣传报道周”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于希信,副市
长毕玉惠接受了《莱芜日报》、莱芜电视台记者专访,并分别发表专访文章和专访讲话。
11月份, 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WTO知识培训班”。培训宣传力度的加大,对全市招商
引资工作的开展和全市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强化服务,
积极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 年内,省外经贸厅领导先后3次来莱芜市企业和经济开发区
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把莱芜经济开发区列入全省重点调度联系单位。依托涉外监
管部门和进出口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市外经贸局先后多次联
合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市政府调研室到出口企业调查研究,向市委、市政府
领导汇报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全市出口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外经、外贸、外
资齐抓,互相促进,推动外经贸工作全面发展。以外贸促外资,以外资带外贸。市第二
染织厂、市棉纺织厂、市纺织厂围绕扩大出口,招商引资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产品档次,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外经带外贸,积极发展对外经济
技术合作。市毛巾厂、九羊股份有限公司、鲁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国外兴办海外企
业和办事机构,培养锻炼一批涉外经济人才,拓宽市场空间,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发
展。

[积极调整优化外经贸企业结构] 一是抓好出口产业结构调整。2001年,由于受美国
经济减速、 日本经济萧条的影响,特别是受美国“9·11”事件的严重影响,全市三大
主要出口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外经贸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冶金铸造产品出
口, 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出口产品向内销转移,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H型钢、螺
纹钢,九羊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刹车盘制动毂等产品出口,受到来自美国、泰国、韩国
等国家的反倾销指控, 出口额同比下降30.9%,影响全市下降21.2个百分点,多年来冶
金铸造产口出口独占鳌头的局面受到严重挑战。纺织服装产业,年内出口价格同比下降
15%;农副产品出口面临来自日本、韩国的技术贸易壁垒大量增加。“9·11”事件以后,
出口到美国、欧洲、中东地区的商品大幅度下滑。面对严峻形势,市外经贸局及时调整
工作思路,在想方设法扭转冶金铸造产品出口下降的同时,突出抓好地方重点企业重点
产品的出口, 扭转了被动局面。全年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3.7%,农副产品出口
同比增长26%, 两类产品分别拉动全市出口增长8.2和1.3个百分点。二是抓好出口企业
队伍结构调整。积极发动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截至年底,全市有进出口经
营权的企业发展到34家,其中,具有综合性进出口权的企业由上年的5家增加到8家,具
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由上年的21家增加到26家,外商投资出口企业由上年的15家增加
到19家。全年共增加各类出口企业12家,是莱芜市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三是培植骨干
企业,实施骨干带动战略。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市纺织厂、市外贸总公司、市棉纺
织厂、 市第二染织厂、山东泰山钢铁有限公司、市毛巾厂这7家企业,骨干带动作用明
显, 年内这7家企业出口13884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0.1%。四是积极稳妥地搞好
局属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管理工作。11月份,撤销市外贸总公司,组建市外贸行业管理办
公室, 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年内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1%。引进外资,组建莱芜万
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利用外方技术、市场优势,可实现年出口创汇450万美元,
利润50万元。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围绕“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拓展欧美市场,进一步开发新
兴市场”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一是坚持以进养出,进出结
合,整体开拓市场。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贸易,
促进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升入A类企业。 年内加工贸易出口765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
额的49.7%, 同比增长5.5%,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重要贸易方式。二是坚持多元化开拓
市场,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出口市场达到99个,比上年增加18个。在巩固扩大亚洲市场
出口的同时, 努力发挥香港对欧美转口的作用,全年对香港市场出口同比增长54.9%。
开拓新兴市场见到明显成效, 出口额同比增长28.5%。三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鲁进食品有限公司在日本、韩国,山东华冠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市毛巾厂在美国兴办海外办事机构,使莱芜市产品通过境外公司直接销
往国际市场。积极组团参加华交会、广交会、青岛博览会,组织企业到日本、韩国、美
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考察,年内出口国家同比
增加18个,进一步拓展了全市企业发展的空间。

[外贸总公司经营成效显著] 出口创汇快速增长。 2001年, 市外贸总公司出口创汇
2033万美元, 同比增长21.08%,提前2个月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500万美元的考核目标,
提前1个月完成市政府要求的1700万美元争取目标, 在全省17个市国有外贸中出口绝对
额仍居先进行列。
自属工业发展强劲。2001年,自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498万元,工业增加值1260
万元, 实现工业利税2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3%、8.6%和17.8%,均超额完成市政府
下达的目标任务,创历史最好水平。
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2001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7721万元,同比增长14.9%,
自营出口创汇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达到60.65%, 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占有率
大幅度提高。工业产品经营量已占经营总量的77.2%,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已形成
年生产经营服装180万件、玩具20万打、地毯5万平方米、纺织布料1200万米、抽纱制品
6万件、生姜1.6万吨、大蒜7000吨、花生2000吨、板粟1000吨的购销能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全系统全年实现利润41万元,比上年增加24万元,
同比增长141.7%,实现利润总额继续保持全省地市国有外贸先进。在社会效益方面,系
统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城乡建立40多个协作厂(点),全年向社会发放地毯、服
装、 玩具、抽纱加工费2000万元,加工大蒜、生姜等农副产品2万多吨,安排6000多名
社会富余人员从事外贸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年增加社会效益3000万元以上。
职工收入稳定增长。2001年,支付干部职工工资751.5万元,同比增长24.8%。年内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及时按标准上调职工档案工资。 全年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金
115.85万元, 同比增长33.8%。总公司工会和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密切配合,定期开展送
温暖活动,及时为困难职工解决生活急需的实际问题,年内申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户25户,年保金额2.8万余元。
11月份,市外贸总公司撤销,组建成立市外贸行业管理办公室。

(燕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