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0&rec=54&run=13

[工业企业概况] 2000年底,境内共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26家。其中中央企业4家,
省属企业5家, 市属企业28家,区以下企业89家。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23家,集体
企业5家。按经济规模分,全市共有大中型企业32家,其中特大型企业1家,大型一档企
业6家,大型二档企业12家;中型一档企业8家,中型二档企业5家,共有职工101504人。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99.18亿元,其中国有企业77.57亿元,集体企
业13.86亿元。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60.43亿元。全市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89.82亿元,
总负债124.91亿元,负债率65.8%。

[对工业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2000年,全市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处理改
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加强管理同步推进,较
好地克服市场需求不旺、资金供应紧张等方面的困难,整个工业经济始终保持速度、效
益同步增长的态势。
1.加大投入上项目,培植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各企业坚持加大投入上项目,
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年内,全市完成技改投资
12.6亿元,增长5%,铺开项目108项,竣工项目80项,完工率达到75%。工作中,一是千
方百计筹措资金,新上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见效快、市场竞争力强的好项目。全市
有22个重点项目先后投产达产,年内新增产值5.5亿元、利税5600万元、利润2300万元。
二是围绕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膨胀壮大骨干企业,扶持名优品
牌产品, 论证、上报了一批“大、高、外”项目。全市有2个项目进入国家经贸委“双
高一优” 计划,有7个项目进入省2000年技改导向计划。泰山造纸厂年产10万吨轻量涂
布纸项目,已报经国务院批复可研、开工报告,国家财政贴息1840万元资金已到位。华
冠集团的塑木复合板材挤出成套设备国产化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三是
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03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项;有
10个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比
率达到15.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2.紧紧围绕“三年两个目标” ,狠抓企业的改革与脱困。首先,以产权制度改革
为突破口,狠抓“工厂制”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按照市委、市政府“集中攻坚,重
点突破”的改革要求,因企制宜,一厂一策,攻克一批改革难点。全市地方工业改制面
达到87%, 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其中,市直工业改制面达到86%,同比提高6个百分
点。通过改制,新创立了泰山钢铁有限公司、莱芜环亚凸轮轴有限责任公司、莱芜鼎力
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有限公司, 市直工业中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达到82%,全
市国企三年改革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狠抓企业的扭亏脱困
工作。围绕三年扭亏脱困总目标,实行年度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坚持分类指导,突出
重点抓扭亏。 对亏损100万元以上的大户,实行一厂一策,分类指导,跟踪调度,减少
亏损额;对微利和微亏企业实行重点管理,减少亏损面,扭亏脱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地方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3.68%,比上年降低2.9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
额1511.2万元,比上年减亏15.9%。列入省重点考核的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均实现扭亏为
盈。
3.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各级各企业紧紧抓住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机
遇,调整销售战略,加强销售队伍网络建设,及时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和
国外两个市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地方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
润同比分别增长16.34%、 19.73%和9.90%。全市工业实现出口创汇1.27亿美元,同比增
长90.7%。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出口创汇6340万美元,同比增长191.10%。
4.突出重点抓管理, 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针对部分企业增支减利因素增多、流
动资金缺口较大、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等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矛盾和问题,各级各企业都
把管理的重点放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机制创新上,盈利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深挖内潜,大力降低成本费用。全市地方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管理效益占实行利税的
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二是大力压缩两项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经
贸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大力压缩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的意见》,通过集中时间、
集中力量清欠、 压库和核销等多种措施,市直工业近1亿元的呆坏帐批准核销,地方限
额以上企业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比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 盘活沉淀资金
1.6亿元。
5.加大组织协调力度, 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大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
协调和调度分析力度。年初,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2000年工业经济
发展的意见》,及早把全年的调控目标分解到两区和各工业主管部门,并对各层次、各
行业和15户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采取组织协调和监控措施,保证工业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是加大对企业经营者队伍的监督、考察和调整力度。先后对市华泰地毯非织造布有限
公司、市塑料制品集团总厂、市凸轮轴总厂、市电池材料厂、兆峰陶瓷(莱芜)玻化砖有
限公司等5个企业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和充实, 给这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
机。三是选点树标,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先后总结推广了山东广寒宫集团有限公司的技
术改造、山东泰山钢铁总公司的节能降耗、市毛巾厂开拓国际市场、山东鲁中化工总厂
的扭亏脱困、市华泰地毯非织造布有限公司的三项制度改革和市凸轮轴总厂的产权制度
改革等6个企业的典型经验, 带动了面上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坚持为
企业办实事。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跑项目,跑资金,争取省以上重
点技改项目7个,投资4.35亿元;争取项目贴息286.9万元、扭亏增盈贴息贷款100万元;
落实能源综合利用减免税1700万元, 上报新产品应返还税额230.7万元,实现出口退税
3963万元; 为5个电厂争取发电指标2200千瓦时。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
政手段,对列入关闭范围的小钢铁、小水泥和小煤矿企业依法进行整治。六是调整充实
安全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了煤炭、矿山企业的查、改、防、治工作,杜
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