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rec=122&run=13

[气象科技服务] 坚持以服务为中心,突出抓好决策气象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市气
象局综合运用气象预报、气象情报、气候资料、专题分析,向市、区领导及各行各业
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材料123份, 为各级领导决策指挥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对
214个单位进行防雷年检, 对74个单位进行图纸审核和分段验收,完成乔店水库、齐
鲁证券等7个单位的防雷工程设计和安装,消除了安全隐患。

[人工增雨] 2002年,为莱芜有记录以来第二个最旱年,市气象局抓住有利天气时机,
先后开展了22次人工增雨作业, 发射火箭弹59枚,影响作业面积12000平方公里,增
加降雨量2750万立方米,对缓解旱情起了积极作用。

[气象现代化建设] 年内, 市气象局争取到中国气象局160万元无偿投资,完成CTL-
713C型天气雷达建设, 9月20日通过中国气象局验收并投入业务运行,有效地提高了
人工增雨的成功率和短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按照省局现代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完成
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及酸雨观测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新预报业务流程实现本地化,
运行情况良好。数值预报图R. T. E. 客观预报系统在日常预报值班工作中应用。

[气象执法] 成立以分管市长任组长的莱芜市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由气象局具体负
责全市防雷工作的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把建设工程防雷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监督、
竣工验收, 列入行政审批事项并进入了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大厅。9月10日至13日,
市政府组织市安监局、市消防局、市气象局进行了防雷专项检查。

[2002年气候评价] 1.气候概况。2002年,全市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季酷热,
春、夏、秋季连旱,主汛期无汛,干旱灾害严重。
气温。 2002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4.1℃,较常年偏高1.1℃。春季气温回升快,
平均气温14.9℃,比常年偏高1.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的初日是5月21日,较
常年偏晚8天。 夏季平均气温为25.8℃,较常年偏高0.5℃;极端最高气温39.9℃,
出现在7月15日,是莱芜市历史上的最高值,大于等于36.0℃的高温天气共出现了6天。
秋季平均气温为13.3℃,较常年偏低0.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的终日在10月1
日,比常年偏早2天。冬季较温暖,平均气温为1.7℃,较常年偏高2.7℃; 没有低于
-10.0℃的低温天气;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在2月1日,比常年偏早22天。
降水。全年降水量为423.9毫米,比常年偏少271.2毫米, 较上年偏少171.1毫米。
12月份(2001年)、1月份、2月份的总降水量为14.1毫米,比常年偏少10.6毫米,其
中2月份基本无降水,对小麦的安全越冬不利;3至5月份的降水量为107.8毫米,比常
年略偏多,其中3、4月份降水偏少,出现了阶段性旱情,5月份偏多;自6月份以来降
水一直偏少,旱情持续发展。6至8月份的降水量为235.8毫米,较常年偏少218.4毫米,
其中7月份降水量40.5毫米, 是历史同期第二个最少年,对夏季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
灾害。9至11月份的降水量为61.4毫米,比常年偏少62.6毫米, 不到常年的50%,出现
了历史上罕见的夏秋持续干旱,对秋耕、秋播及出苗不利。
日照。年日照时数为2259.8小时,比常年偏少184.0小时,较上年偏少36.4小时。
2. 干旱灾害。2002年出现了罕见的干旱灾害。冬季2月份基本无降水,春季3、4
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少32.8%; 汛期6至9月份降水量260.9毫米,较常年偏少50.1%,
莱芜市降水量最少的钢城区黄庄镇仅为79.0毫米; 7月份降水仅为40.5毫米,却出现
了6个高温天气,其中7月15日的39.9℃是历史极值。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5.2
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1.3%, 成灾面积3.0万公顷,绝产面积1.4万公顷,农业直接
经济损失2.1亿元; 干旱使灾区群众陷入严重的困境, 全市缺粮乡镇14个, 缺粮户
18700户, 人口50150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6.0%,缺粮4115多吨,折合人民币580
万元;另外干旱造成193个村庄人畜饮水困难。钢城区由于降水不及常年的30%,水资
源紧缺严重制约了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气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播种期间降水量为25.5毫
米,不到常年的一半,土壤墒情差,小麦出苗后,持续干旱,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
导致冬前麦苗根系差、分蘖少。越冬期内没有出现极端气温小于-10.0℃的低温天气,
降水稀少,气温偏高,小麦安全越冬,但长势较弱。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稳定通过
0℃的初日为2月1日, 较常年偏早22天。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内,气温持续偏高,光照
强,降水少,旱情持续发展。由于拔节期间需水量大,而干旱却持续发展,造成部分
山地小麦绝产。抽穗到成熟期是影响小麦千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期内降水偏多,土壤
墒情较好, 但由于5月中旬阴雨日数较多,日照偏少,再加上6月上旬出现连续2天的
轻度干热风,对小麦灌浆不利,千粒重下降。
气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春季降水量为107.8毫米,较常年略偏多。播种至拔节
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此期内降水基本正常,积温充足,但光照略有不足,对形
成壮苗小有影响。拔节至开花期是夏玉米由单纯的营养生长转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的并进时期,降水量仅为75.4毫米,不到常年的三分之一,日照偏多,蒸发量大,干
旱严重,对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部分无水浇条件的玉米枯死。开花至成熟期
内,降水较少,土壤墒情差,不利于玉米的籽粒形成和灌浆,致使玉米籽粒较小,不
饱满。
(王承军 王西磊 亓翠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