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8&rec=86&run=13

【概况】 2004年,全市经贸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狠抓工业投入、
培植骨干、技术创新、市场建设、管理创新等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经济运
行调控力度,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87家, 从业职工44.55万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44.89亿元,
比上年增长26.47%; 实现销售收入1856.59亿元,增长42.12%;实现利税146.98亿元、
利润98.89亿元,分别增长32.3%和34.7%。
反映经济效益综合水平的7项相对指标中,有6项比上年明显提高。其中,总资产贡献
率提高1.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14.5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34
次,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4.6%,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28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
指数达到200.9%,提高13.31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大幅度增长】 全市在建项目998个,完成投资256.2亿元,占年度计
划的170.8%,比上年增长10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入190.1亿
元。完工项目813个,完成投资181 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能力377.4亿元,
利税28.3亿元, 创汇3.5亿美元。一是大力实施百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市经贸委成
立了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确定并组织实施了115个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全年开工建设108个, 完成投资111.7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43.6%。二是积极实施
“银企互动”工程。为有效解决部分企业新上项目资金不足的困难,市经贸委与人民
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联合实施了“银企互动”工程,向各金融机构推介投资过千万元
的项目301个, 总投资350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700亿元,利税56亿
元,创汇30亿美元。全年有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31.8亿元,为金猴集团、成山集
团等重点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三是引导工业投资向重点产
业转移。进一步加大了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引导工业投资进一步向五大产业集中。
全年五大产业群在建项目795个, 完成投资206.3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80.5%。投
资结构的优化,促进了重点产业的发展,为制造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城区工业城郊化步伐加快】 年内,积极引导市直工业企业利用有关激励政
策,将生产区从城市中心区迁至城郊,城区工业城郊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市直工业
“退城进区”在建项目29个,总投资35.6亿元,完成投资13.9亿元,其中在威海市建
设的项目22个,总投资22.9亿元,完成投资10.3亿元。有18个项目竣工投产,11个项
目在建。 年内, 市直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增长54.0%和78.6%,高出全市21.7和
43.8个百分点,涌现出一批利税、利润大户。其中,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1家。
三角集团实现利税5.3亿元, 蓝星集团实现利税2.1亿元,山花集团实现利税1亿元,
北洋电气集团实现利税8826万元, 金猴集团实现利税4088万元, 海马集团实现利税
4238万元,环球渔具实现利税3896万元。市直工业快速高效发展,骨干企业迅速成长
壮大,成为全市工业工作的最大亮点。

【骨干企业快速膨胀】 2004年,市经贸委根据全市工业企业发展情况,按照“动态
管理,重点发展”的原则,重新确定了60家规模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外向化程度高、
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切实加强协调和服务,鼓励扶持重点企业
发展壮大。 全市重点调度的60家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97亿元, 比上年增长
42.7%,实现利税47.2亿元,增长30.6%,实现利润29.96亿元,增长31.3%。重点企业
规模进一步壮大,整体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全市有23家企业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
业行列, 18家企业列入省级重点名单,入围企业分别比上年增加13家和9家。从销售
收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087家,比上年增加11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
422家,增加97家;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28家,增加17家;过3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5家,
其中过50亿元的企业1家。从实现利税看,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达339家,比上年增
加56家; 过亿元的19家,其中过5亿元的1家。【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对企业进行宣传,
使企业学习和了解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资源节约
综合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对已认定企
业的管理工作。威海市第二热电厂的日产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立项,
另有18家企业通过了市级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至年底,经省、市认定资源综
合利用企业达到48家。对全市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38家重点用能单位和年取水
10万吨以上的38家重点用水单位,实行重点调度,定期通报。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
进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年内,确定了三角集团、山花集团、华能威海电厂、四
八○九厂、 银兴金属制品厂5家企业作为全市的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到年底,每万元
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费量0.9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7%;节约能源18.39万吨。每万元
工业总产值取水量10.67吨, 下降10.0%。全市综合利用固体废料、废弃物118万吨,
增长73.61%,完成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63.4%,工业固体废
弃物综合利用率占全部利废总量85%以上。 【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再创新高】 认真贯
彻执行机电产品进口网上申报制度,支持企业进口关键设备和进口关键件组装出口。
网上申报进一步提高了进口环节的工作效率,使许多厂家实现了进口原料零库存,直
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机电产品进口企业的经营效益。引导出口企业抓住
全球经济稳中有升的机遇,积极申报国家机电产品出口专项和研发专项。经积极与有
关部门衔接, 2004年度14个机电产品出口技术更新项目可研报告全部通过省机电办
的审批,进入实施阶段;同时还提报了6个机电产品出口研究开发资金项目。通过加大
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使全市出口产品结构明显优化,船舶、汽车零部件、
通信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等“三高”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份额持续攀升,促进了机电
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
全市完成工业制成品出口28.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40.4%, 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
82.6%,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3.7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
达到39.7%,提高6.4个百分点;出口增幅达62.7%,高出全市出口增幅26.3个百分点。
【加大招商引资和市场开拓力度】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企业开展了一系列
国内行业招商和经贸洽谈活动, 组织100多家企业参加了8次国内重大招商活动和5次
境外招商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引导企业参加区域招商活动 由市经贸委牵头在哈尔滨举行了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活动,
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哈尔滨经贸洽谈会和山东省名优产品万里行活动,累计
签订合作项目37个,合同、协议投资额97亿元;合同协议贸易额达106.8亿元。同时,
与市有关部门配合,组织企业参加了在厦门、宁波、昆山、东莞等地举行的经贸洽谈
活动, 取得了明显成效。组织双轮集团等3家企业参加了“台交会”招商活动,签订
项目2个,合同、协议投资额500万美元;组织32家企业参加了宁波招商洽谈会,签订
项目13个,合同、协议投资额2.8亿美元。
组织企业参加省内经贸洽谈活动
为充分展示威海市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优势企业整体形象,组织23家企业参加了青岛中
日韩制造业洽谈会及第三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达成意向、合同28项,
涉及金额5145万元;组织华泰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参加4月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国际汽车
博览会,签订售货合同240万美元; 组织三角集团等4家企业参加在潍坊举办的与美国
卡特彼勒公司汽车零部件对口洽谈会,实现配套供应金额320万美元;组织北洋电气集
团等3家电子家电企业参加青岛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 签订出口合同300万美元;
组织金猴集团、好当家集团等20家企业参加了在潍坊召开的第十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暨
海峡两岸制造业产品交易展览会, 组织参展摊位24个,签订贸易合同4亿美元,签订
项目协议5项,协议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组织了山花地毯、海马地毯等重点市直企业
参加了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暨东北亚(威海)经贸洽谈会,组织参展摊位13个,与参
会的国内外企业达成20余个经济贸易合作项目, 贸易成交额达2.1亿元,其中出口成
交1000万美元。
开展行业招商工作 为加快汽车和船舶工业的发展, 以运输设备产业为重点,先后组
织了以威海船厂为主的造船产业代表团及以华泰汽车为主的汽车产业代表团赴韩国参
加韩国招商月活动,就合资建设2万吨以下造船厂及玻璃钢船项目达成了初步意向;组
织黄海造船厂等4家重点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参加日本招商月活动, 召开了威海运输
设备产业推介会,较好地宣传了威海的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规划,达成了大发株式会
社到威投资2000万美元,年产100万套汽车铝合金轮毂的意向。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企业技术创
新工作力度。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经推荐争取,威海船厂、文登奥文电机有限公
司、黄海造船厂等4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被公布为山东省第十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
组织专家对全市申报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进行了评审,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等
16家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通过了市级认定,标志着全市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工作又
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17家,市级技术
中心39家。 抓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经认真筛选申报,威海船厂366标箱集装
箱船、 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服式热敏打印机、三角集团高档SUV车用255/
65R16白字轮胎的开发等23个技术水平高、 市场潜力大的项目,列入2004年度山东省
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对省一般创新项目,根据省里新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实行
备案制管理,把好立项关,全市有60个项目列入2004年度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深入
开展产学研联合活动。一是针对产学研活动的新特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题性
产学研对洽会。在2004年山东省民营企业“产学研”洽谈会上,全市企业与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达成合同、 协议(意向)51 项,总投资3.95亿元。二是做好清华大学研究
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接收工作,提报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登天润曲轴有限公
司等3家企业6个需求项目给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接收8名研究生到威进行暑期社会实
践。

【行业协会组建步伐加快】 认真做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作。组织评选并
表彰了18名第五届威海市优秀企业家。 3名企业经营者被评为第十二届山东省优秀企
业家。积极推进工商领域重点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工作。新组建成立了威海市船舶工
业协会、威海市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协会、威海市食品工业协会,威海市渔具协会的筹
备工作年内完成。
(杨启玉 于晓 原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