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8&rec=76&run=13

【概况】 2004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84.8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20.2
亿元,农用拖拉机达到20.64万台, 全年完成农机服务总收入23.08亿元。小麦基本实
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也大幅度提高,机播、机收和机械摘果
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8.3%、55.2%和50%;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有了新的突破,林、牧、
渔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农业机械管理】 以抓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执法
队伍的建设,建立了长效机制,开展了以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准军事化训练等为主
要内容的强化教育训练,农机执法队伍的精神风貌得到全面提升。结合《道路交通安
全法》的学习、贯彻和落实,积极开展农机牌证管理和拖拉机年度检验审核工作,规
范农机作业市场,强化了重、特大农机事故报告制度,出台了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
预案。继续开展“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提高农机作业安全生产意识,从源头上消
除农机事故隐患。 2004年, 全市核、换发拖拉机牌照2.53万副,培训拖拉机驾驶员
5300名,创建市级“农机安全村”17个,农机事故发案率控制在0.35‰以内。继续开
展“文明农机修配网点”创建和打假活动,深入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农用运输
车等农业机械及农机化行业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加强对全市农机修配业户和
销售网点的管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合格零配件,严格农机修理工市场准入
制度,净化农机市场。

【农机化发展“五大战略”】 农机化发展“五大战略”(威海农机化事业的城郊化、
加工化、基地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实施一年多来,初见成效。从设施栽培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等方面入手,对已建和在建的大棚专业户进行全面指导,引进高技术含量
的新设备和对原有设施农业生产机械进行技术改进,全市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较
大的提高。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建设速度,依托示范基地搞好重点作物、关
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研究和机具的试验示范工作,积极探索总结适合不同区域、不同
经济和自然条件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服务模式,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逐
步实现农机化发展与大农业的配套跟进。 荣成市的1.2万公顷花生生产基地、文登市
的1800公顷药材基地、 乳山市的2.7公顷果品生产加工基地及威海农机化试验示范基
地都有了长足发展。加大对农产品粗加工机械的推广力度,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的指导,积极做好农产品加工的文章,扶持培育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示范点,为农业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了促进和支撑作用,各类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总动力上升到40
万千瓦。以农机化学校为依托,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通过举办农机化教师培训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机化学校发展的新出路,为威海市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
础。注重从高效、实用、科学出发,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威海市农机化
网站(www.whnj.cn) ,逐步实现办公高效化、信息共享化、传递网络化、管理决策
科学化,确保向所有提出要求的农机管理单位、农机用户及农民个人提供准确、及时
的服务。

【实施农机工作“五个结合”】 年内,根据“五大战略”深入开展的需要,全市农
机工作及时将重点转移到村、到农户,提出了农机工作的“五个结合”。即安全创建
工作与专业的结合,创建农机致富模范村; 创建工作与推广的结合,创建农机科技推
广示范村; 各类管理人员的结合;各种不同农机运营体制的结合;农机和农艺的结合。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农机行业优势,通过开展跨区作业、农机销售和
维修、农副产品加工等农机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创建农机致富模范村11个,这些村经济收入都排在各市(区)的前列,且农机创造的
经济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30%以上;加大了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宣传、推广力度,
增加农业科技含量,积极引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以科技促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致富,创建农机科技推广示范村4个;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管员、农机中介人、农
机科技推广员的管理力度,发挥农机化学校的作用,做好培训工作,确保持证上岗,
并从一人多证入手,积极进行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农机安全监管员、农机中介人、农
机科技推广员由一人担任)的探讨,进一步规范农机管理工作; 加强与农机大户的联
系,发挥农机大户机械多、资金势力雄厚的优势,以农机化基地为依托,将两者有机
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建立“基地加农机大户”的生产加工运转模式,全市初步形成
了以龙头企业、农机大户、基地、农户四方结合为特点的新型农机运营体制,他们以
药材生产加工、水果生产和储藏、花生生产加工及玉米青贮等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规
模化生产经营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周边农户加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
的大盘子中; 打破了农机跟着农艺跑的被动局面,重点解决了玉米生产过程中农机和
农艺相结合的问题,使农机与农艺在新形势下的农业新技术应用中能够并驾齐驱,并
实现了农机的规模应用与特色应用的有机统一。

【农机科技推广】 根据威海实际需求,做好农机化示范工程的申报、审核及鉴定
工作,积极进行新机具的研制和引进。在有计划地加大大中型农机具推广力度的同时,
着力于推广适宜威海特点的先进适用的新型农机具。全年全市推广各类新机具1.01万
台(套),农机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型农机具的比例渐趋合理。尤其是玉
米不对行收获青贮机和多功能旋播机的引进,填补了威海空白,解决了玉米收获不对
行作业的问题,实现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关键环节的突破,对推动威海玉米生产全过程
机械化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农机跨区作业】 根据形势的发展,对新形势下跨区作业新的组织方式与方法进行
了有益地探索,着力抓了农机中介组织和中介人队伍建设,通过对农机跨区作业中介
人的培训, 进一步规范了农机跨区作业市场秩序,全市有150名农机中介人经培训合
格,获得了中介人的资格认证。“三夏”期间,威海出现了持续多雨大风天气,部分
区域甚至出现大到暴雨天气。针对这一情况,市农机局及时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动员
一切可用力量,千方百计加快小麦抢收进度,力保小麦的适时收获。通过设立举报电
话,在主要路口和城乡结合部设立检查点,实行24小时巡逻,实行收获机械全市范围
内的科学调度,启动应急小分队支援主产区,调动已完成麦收任务的丘岭地区的小麦
割晒机、脱粒机到平原区进行跨区作业,协助各级政府动员农民群众对倒伏的小麦进
行整理和捆绑,以利于联合机收作业等措施,保证了“三夏”农机工作在持续阴雨天
气下,仍能有序开展、规范运作,农机的增产、增效作用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
全市小麦总面积7.64万公顷,机收面积6.94万公顷,其中联合机收面积6.55万公顷,
占机收面积的94.4%;全市调用小麦联合收割机4000余台,小麦割晒机8000台,脱粒机
2万台。
(王忠太)
责任编辑 李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