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8&rec=3&run=13

【行政区划】 2004年,因“村改居”等原因全市新增居民委员会16个,减少村民委
员会16个。至年底,威海市辖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和威海火炬高技术产
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共52
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2619个村民委员会,249个居民委员会。
(李仁海)

【地质】 威海市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其南侧与胶莱坳陷的东部边缘接
壤。境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胶东群、中生界上侏罗系莱阳组和白垩系下
统青山组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皱构造有乳山—威海复背斜,其轴在乳山台依,向北东
经昆嵛山主峰、汪疃、羊亭,在田村倾没,轴向北东。断裂构造有近南北向的双岛断
裂,北北东向的金牛山断裂和老母猪河断裂,北东向的牟平—即墨断裂(迹经乳山西
部),北西向的望岛断裂、海埠—神道口断裂、俚岛—海西头断裂。岩浆岩主要有元
古代的昆嵛山岩体和文登岩体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阶段的伟德山岩体和石岛岩体、
崂山阶段的槎山岩体和龙须岛岩体。
(苗丰麟)

【地貌】 威海市为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和缓,除少数山峰海拔500米以上外,大
部分为200米~300米的波状丘陵。山体多岩石裸露,土层覆盖较薄,平原多为滨海平
原和山前倾斜平原。 其中, 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15.77%, 丘陵占52.38%, 平原占
27.56%,岛屿占0.28%,滩涂占4.01%。河网密布,地表排水良好。
(市史志办)

【气候】 威海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
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
另外,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
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1.9℃, 历年平均降水量
730.2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38.2小时。2004年,全市气温偏高;降水荣成偏少,
其他市区偏多;光照偏少。
(徐建波)

【水文】 威海市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
流急, 暴涨暴落。 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枯水季节多断流。全市有大小河流
1000多条,其中母猪河、乳山河、黄垒河三条较大河流贯穿于文登、乳山两市境内,
总流域面积288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母猪河流域面积最大,流域面
积1278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有94条,其中大于10公里的有44条,黄
垒河最长, 全长69公里。河网平均密度为0.22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为0.36左右,2004年径流系数为0.36。
(钱玉香)

【土壤】 全市土壤类型有棕壤、潮土、盐土、风沙土、褐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土,
共7个土类。 依其各自的发育程度、附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又分为棕壤性土、棕
壤、潮棕壤、白浆化棕壤、潮土、盐化潮土、褐土、滨海盐土、流动风沙土、半固定
风沙土、固定风沙土、潜育水稻土、山地草甸土等13个亚类、18个土属、153个土种。
棕壤土类是全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遍及全市的山丘地区,占土壤总面积的
83.5%。潮土类为威海市第二位的分布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13.2%。
从土壤(耕层)质地可归为三大类: 砂性土,轻壤土,中壤土。从土体构型可分
为15种类型,按其对作物的影响主要归纳为五大类型: 均壤质型,均沙、夹沙、夹砾
石型,夹粘、均粘型,夹白浆型,硬(酥)石底型。从化学性状看,威海市成土母质
大部分为酸性岩风化物, 土壤PH值在5.2~8.1之间,平均为6.4。土壤代换量平均在
6.5毫克当量/100克土, 保肥能力弱。全市土壤平均碳氮比在8.5∶1~9.6∶1之间,
比例比较协调。
(戚其军 王文刚)

【海域】 威海北、东、南三面为黄海环绕,海岸线总长985.9公里,约占山东省的
33%, 全国的6%。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沿海有大小港湾30多处,岬
角20多个,并有众多优质海滩分布。全市大小海岛114个,其中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
84个,有居民岛屿6个。
(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