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跨越是威海 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8&rec=238&run=13

——专访中共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

9月20日,“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一行抵达山东美丽海滨城市威海。
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接受了采访团成员的采访。崔曰臣说,威海作为建设半岛制
造业基地的前沿城市,创新与跨越是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崔曰臣说,去年以来,威海市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工作
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引导好、
保持好、发展好方方面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
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
了较快发展。去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36亿元,增长17.9%; 地方财政收入
37.2亿元,增长3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94元,增长8.6%;农民人
均纯收入4751元,增长7.9%。今年上半年,完成GDP451.2亿元,增长18.1%。1~
8月份,财政总收入37.7亿元,增长2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9亿元,增长
37.7%;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8.5亿元,增长79%;实际利用外资11.1亿美元,
增长88.4%; 进出口总额34.2亿美元, 增长43.2%, 其中出口20.7亿美元,增长
38.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435元,增长5.4%。
近两年威海的工作,可用“创新、跨越”四个字来概括。跨越,即抓住发展
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创新,即通过思路、
观念、理论和体制机制上的全面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一、思路创新。要有出路,必须先有思路。我们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有条件
的地方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的要求,根据省委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目标和思路,结合威海实际,在充分
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目标、两个率先、三个阶段、三个基地、八项重点
工作”的发展思路。
一个目标,到2020年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
两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05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 超过1000亿元, 人均
4000美元以上;第二阶段到2012年翻两番,超过2000亿元,人均8000美元以上;第
三阶段到2020年翻三番,超过4000亿元,人均15000美元以上。
三个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五大产业群:一是运输设备产业群。
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业和汽车及零部件业, 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260亿元,2010
年1200亿元。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群。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2010年500
亿元。三是机电工具产业群。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通用电机、空港地面设备以及
木工、印刷、面粉、建筑机械等。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2010年800亿
元。四是轻工纺织产业群。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2010年400亿元。五
是食品医药产业群。重点发展蓝色食品、绿色食品和其他特色食品以及生物工程
药品、 保健药品、系列医疗器械产品等,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2010
年900亿元。通过发展五大产业,使加工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递增20%以上,2005
年达到1500亿元,2010年4000亿元。旅游度假基地。发挥自然生态优势,以千公
里海岸线为依托,以福文化为主题,通过环海大道和重点景区的建设,整合旅游
资源,将千公里海岸线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幸福海岸旅游线。在国内,与海南岛的
寿文化旅游区相对应; 在国外,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线相对应。以海产品为重
点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面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
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产业,努力建成农副产品生产出口加工基
地。
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去年完成投入370.6亿元,增长119%,
今年以来已完成投入438.5亿元, 超过去年全年的投入。二是加大开放力度。去
年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 增长82.7%,今年以来达11.1亿美元,达到了去年全
年的水平。 三是加大园区建设力度。重点在整合上加大力度,着力抓好9个省级
以上开发区, 不断增强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1
~8月份,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投资153.1亿元,占全市总额的34.9%。四是加
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1~8月份,全市在建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338个,其中
过亿元项目189个。 五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抓二产带一产
促三产,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15.3∶52.6∶32.1调整为去年底的11∶59
∶30。六是加大体制改革力度。企业改制步伐加快,改制面达97%;民营经济发展
势头较猛,去年完成增加值230亿元,增长40%; 企业上市取得很大突破,今年就
有4家企业上市,募集资金15亿元;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目前,企业养老保险
参保率98%, 医疗保险参保率97%,失业保险参保率99%。七是加大城乡规划建设
力度。坚持把规划作为重要资源,进行了第三轮城市规划的修编,提出建设组合
式城市群,狠抓了一批精品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品位。八
是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在抓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规划了千公里海岸线
生态环境带,积极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安全和谐的
社会环境和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二、观念创新。坚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以重视解决经济发展进程中
广大干部群众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为主线,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
针对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提出“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要想前(钱)进先换脑筋”。
通过组织到南方和省内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使各级认识到,我们的差距表现在发
展上,但根子在思想观念上。为此,我们一直把解放思想、转换观念作为发展经
济的首要任务,先后开展了清除“满小旧怕”等思想误区,统一对超常规跳跃式
发展的认识、深入开展机关大讨论和破除调整面前的畏难发愁等消极情绪四次较
大规模的思想解放活动,不断强化各级的市场意识,不断清除发展道路上的各种
思想障碍。
针对盲目自满情绪,提出“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
危机”。我们经常性地开展与省内外先进地区进行对比分析活动,每年进行两次
市内观摩,不断强化干部群众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的认识,认清不进
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压力感。
针对封闭排外问题,提出“请进来的是英雄,走出去的是好汉”。受胶东文
化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存在着内敛、保守倾向,优秀的人才和有实力的企业招不
来、留不住,当地的人才和企业走不出去。我们痛下决心,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
中积极树立海纳百川和恋乡不守土的开放观念。对外来企业、人和事采取平等对
待、不分内外的态度,使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涌流于威海。同时,积
极鼓励有条件的本地企业和人才,大胆走出来,把事业做大做强。我们一些比较
好的企业,如好当家、金猴、三角、家家悦等已经走出威海,在外地实现了较好
的发展。
针对“红眼病”现象,提出“投资者的亏损首先是威海的失败,投资者赚钱
是共同的成功”,“为外商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在对外开放中,有些人怕外
商挣钱、怕外企冲击本地企业,不愿为外商服务,有的甚至刁难外商。为此,我
们在机关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回头看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干部群众中存在
的现实思想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先后两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设立了行政审批
中心、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建立了公务员联系外企制度,为外来企业实行一条龙
服务,“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已经成为广大公务员的自觉行动。同时,大
张旗鼓地表彰有特殊贡献的外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爱商、富商的氛围。
针对对待困难的态度,提出“成功者讲经验,失败者找借口”,“用可行的
方案代替不行的理由”。特别是在国家宏观政策适度调整的新形势面前,部分干
部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埋怨、畏难等不良情绪,积极引导各级牢固树立“我没有任
何借口”的观念,立足实际,科学应对。在应对“地根”紧缩方面,我们采取了
用好已批的,盘活闲置的,提高投资门槛,利用好闲置厂房等做法,保证重点项
目落地在应对“银根”、“债根”紧缩方面,我们通过抓外资、抓内资、抓上市、
抓民营、抓银行等“五抓”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在应对财政减收压力上,一方
面积极培植税源,另一方面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继续保持了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
针对竞争压力,提出“无功就是过,辛苦是机会”。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
“压力就是责任、在职就应尽责”的意识,彻底转变“没有功劳有苦劳”的传统
观念,只认实实在在的业绩,不认忙忙碌碌的苦劳; 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干大事、
创大业的意识, 自觉把指标调高、目标调大,以更高的标准,创造更大的业绩;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辛苦也是机会的意识,珍惜机会,不辱使命,不辜负党和
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同时,我们制定出台了领导干部诫勉、亮黄牌、辞职办法,
严肃处理不称职、不作为的干部。
三、理论创新。我们提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之初,一些同志心存疑虑,认为
不可能,甚至有的认为这种提法不科学、违反规律。这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与计
划经济这两种本质上不同的经济认识不清。针对这些现实的思想问题,我们组织
开展了大规模的研讨活动,召开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引导各级对转型
期经济社会体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形成了“四个转变”的认识。
一是计划经济已转变为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一个地区只要抓
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就能率先突破。
二是传统经济已转变为知识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呈现出裂变式、突变式、
爆发式特征。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及时挤上知识经济这班快车,实现超常规跳跃
式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是封闭经济已转变为开放经济,使我们拥有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拥有发
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条件。特别是作为沿海开放前沿,威海更具备了在更大
范围、更广阔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四是少数人经济正在转变为多数人经济,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能够充分涌流。
只要我们把各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乃至全社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
来,就一定能够汇集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正是基于对这“四个转变”的清醒认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才在全市上下形
成了共识。
四、机制创新。机制和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
持久的积极性,必须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去年以来,我们重点建立健全了四个机制:
一是竞争竞赛机制。实行了外部对口学,内部结对赛,提出经济总量赶常州,
人均指标赶苏州,紧紧盯住学赶对象,月月有分析,季季有比较,基数大的比速
度,基数小的比增量;人口多的比人均,人口少的比总量;观摩项目看大不看小,
看新不看旧。内部在市与市、镇与镇之间也广泛开展了竞赛活动。
二是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以发展论英雄,成立了市县两级考核机构,进一步
完善了考核评价办法,对干部的评价由过去的经验式、印象式、定性式向定量化、
科学化转变。在考核内容上,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和生态指标相结合,并按不同
权重进行考核;在考核主体上,领导、专门机构和群众相结合;在考核时限上,经
常性考核与年终一次性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终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监督激励机制。在监督上,建立了行政效能监察投诉机制,出台了《领
导干部辞职暂行办法》,监督重点由单纯监督不廉洁向同时监督不作为转变,定
期组织项目观摩和调度,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在激励上,实行了评先选
优等形式的精神激励,颁发奖金等形式的物质激励,提拔重用等形式的政治激励。
使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员,在经济上有实惠,在社会上有荣誉,
在政治上有地位。
四是公正用人机制。坚持以实绩论英雄,让事业选择人,让制度选拔人; 对
那些缺乏干事能力的,尽快调整,不等拖误事; 对敢闯敢冒的干部,只要大节和
主流是好的,就排除各种干扰,大胆提拔使用;对创业的干部有了成绩及时鼓励,
出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建立完善了公开竞争、任职试用
期、任前公示、差额考察、选拔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对新提拔的县级干部,原则
上都实行竞争上岗或公开选拔。去年,市直51个部门的领导班子调整,均采取了
竞争上岗的方式。今年,对整顿后的15个开发区中关键岗位,定出目标,定出任
务, 定出时限,公开竞争,7月份我们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0名副县级以上领导
干部。
(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新闻报道集萃)
(大众网www.dz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