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7&rec=80&run=13

【概况】 2003年,全市3所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普通高校生7430人,全日制在
校生达到1.88万人。其中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招生3165人,在校生9488人(不含函
授、 远程教育等学生2325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招生1910人,在校生
4763人(不含函授、远程教育等学生3362人); 威海职业学院招生2355人,在校
生4579人。 此外,全市还有学历文凭考试学校3所,其中威海汽车工程专修学院
在校生77人,威海外国语进修学院在校生291人,威海财经专修学院在校生44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2003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以下简称山大威海分校)
占地108.3公顷, 在职教职工737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人,教授51人,副教授
157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4人。普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9488人,研
究生97人, 各类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学生2173人,留学生160人。年内,招收新
生3165人,毕业生1738人。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法律系、商
学系、经济学系、艺术系、公共管理系、控制工程系、电子系统工程系、计算机
系、海洋生物工程系、数学系、物理系、韩国学院等14个系院,26个本科专业。
有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马
列主义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以及电子系统试验所、智能仪表研究所、工控技术研
究所、控制理论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市场调研所、语言文学研究所、
新闻传播研究所、 金融与证券研究所、 韩国经济文化研究所、韩国法研究所、
“爱赛”商务商情研究咨询所、威海信息港网络实验室、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
电子商务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旅游咨询培训中心、中韩
语言培训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书画研究院、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山东大学数
学研究所、法学方法论研究所、民间法研究所、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所、东方文
化研究所、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35个教学、科研、咨
询机构。
宋健视察山大威海分校 5月17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工
程院院士宋健到山大威海分校视察工作。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威海分校党委书
记李建军重点汇报了山大威海分校近三年的发展情况,宋健对山大威海分校的快
速发展非常高兴,对办好山大威海分校寄予殷切希望。宋健与数学系和控制系的
专家教授进行了学术座谈。视察期间,宋健为山大威海分校题词:“为科教兴国
培育人才 敬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兴旺发达”。
教学主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山大威海分校教学主楼于8
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 主楼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中心部分是图书馆和学术报
告厅, 两侧是各种类型的教室。主楼前有1万多平方米的“山大广场”和4000多
平方米的花园,广场前区建有音乐喷泉。
山东大学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5月31日, 山东大学与威海市人民政
府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签字仪式在威海金海湾国际饭店隆重
举行。山东大学、山大威海分校以及威海市的有关领导出席签字仪式,山东大学
党委副书记、威海分校党委书记李建军主持了签字仪式。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威
海市委书记崔曰臣,市委副书记、市长宋远方分别在仪式上致词和讲话。展涛和
宋远方分别代表山东大学和威海市人民政府在协议书上签字。
山东大学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设在山大威海分校 6月17日, 组建山东大
学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管理委员会。
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成立 8月8日,山大威海分校应用物理系成立。12月
28日,山东大学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办学协议签字仪式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举
行, 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和国家天文台台长艾国祥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双
方约定,成立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并在山大威海分校应用物理系的基础上
成立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下设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两个专业方向。双方共同
制定空间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全方位合
作,努力把山东大学空间科学学科建成立足威海,依托山东大学和国家天文台,
面向海内外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4年,山东大学将招收约30
名空间科学专业本科生,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成立 8月8日, 经山东大学研究决定,山东大学韩国
学院成立。学院设在山大威海分校,下设韩国语系、对外汉语教学系、语言短期
培训部、 韩国经济研究所、韩国文化研究所、韩国法律研究所等。9月25日,山
东大学韩国学院揭牌仪式在山大威海分校网络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中韩友好协会
副会长、中国首任驻韩大使张庭延,韩国驻青岛总领事朴钟先,威海市韩国商会
副会长崔英南等贵宾参加了仪式。
东北亚研究中心成立 山大威海分校为尽快实现成为山东大学对外学术研究
与交流基地的目标, 于2月25日成立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北亚研究中心”,
以加强对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东北亚研究中心下设东
北亚经济研究所、东北亚文化研究所、东北亚法律研究所、东北亚政治研究所、
东北亚语言研究所等。研究中心顾问:展涛(山东大学校长)、崔曰臣(中共威
海市委书记)、宋远方(威海市市长)、朴钟先(韩国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
张云岭(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李建军(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山大威海分
校党委书记)、王吉法(山大威海分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陈金钊(山
大威海分校副校长)。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吉法。研究中心主任:张东辉(山
大威海分校经济系主任)。
举办“大家一起来” ——“美在威海”文艺演出 10月25日, 由威海市委
宣传部、威海市文化局、山东电视台主办,山大威海分校承办的“大家一起来”
——“美在威海”大型文艺演出在山大威海分校“山大广场”举行。山东电视台
进行了全程摄制,并在山东电视台主要频道多次播出。
(卢 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
占地55.9公顷,校园规划用地155公顷。2003年在建面积4.3万平方米,各类在校
生886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4763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4100人; 年内新招全日
制学生1910人,毕业生793人;全校教职工466人,其中专任教师286人。学校以本
科办学为主,形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
种形式的教育体系。 设有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5个学科门类,
计25个专业。设有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控制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数学系、物理系、海洋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材料科学
与工程系、体育教学部、软件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海外留学生
部等15个教学机构; 建有汽车工程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管理与营销咨询研究所、
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有数字化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
近百个现代化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工程实践中心、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楼、可容纳
近万人的田径场等设施。
教学工作 学校全面启动了以学分制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工作。从培养计
划、管理体系、相关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对2003年新生在数学、
英语等课程中实行分级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初见成效。适应学校实际情况,逐
步推行教学二级管理模式。学校始终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
严谨治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督导,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四、六
级英语水平考试超过全国重点高校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
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2003届本
科生考研率达到37.7%。 学校投资2000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通过设计、论证,
立项42个实验室建设项目。 教学研究有1项成果获黑龙江省二等奖,两项获校本
部2等奖;教材建设有新突破,主编的教材11部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师资队伍建设 2003年学校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先后出台了《精英人才计划
实施办法》和《引进教师暂行办法》等政策,引进各类教师90余人,并组织86名
新到岗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组织全校性师资建设研讨会, 并邀请10余名国内
(外)知名专家、企业家来学校举行学术讲座。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在学科建设上充分利用人才和学科优势,并根据地方
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校通信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和应用化学等三个
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投资1000万元。2003年服务国防纵向科研有了新的突破: 在
新体制雷达、 电子对抗等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 填补了国内空白; 承接的国家
“863” 计划项目——电动汽车示范试点规划圆满完成,并进入运行电动汽车考
核实验阶段; 与航天35所合作组建了联合实验室,参与国防项目的研究。立足山
东、 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横向科研项目得到大幅度增加; 先后与华泰汽车、东霖
(香港)机械等民用高技术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由学校改型设计的特拉卡汽车
成功下线; 与威海市共建“威海哈工大国际微电子中心”,为威海市IT产业的发
展提供技术支持; 承担威海市科委计划项目——汽车电子里程表的研制开发通过
了山东省科技厅鉴定; 与留美学者共同建立了对等网络联合研究室,进行第二代
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 学校全面启动筹建建筑面积达7.1万平方米的宋健科学技
术研究院工作,以此带动学校科技工作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学生工作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新思路、新途径、新
方法。建立了贫困生档案,构建并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发放了首批国家助学贷
款,启动了“101”义务助学工程,形成了以“奖、贷、助、勤、补、免”为主,
国家、学校、社会、个人多渠道资助贫困生的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保
障。筹建了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哈工大(威海)就业网站, 完善了大学
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率达到90%以上。筹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并针对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了相应的心理档案与跟踪
服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全面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通过举办网页设计
大赛、百科知识竞赛、电脑知识争霸赛、魔术沙龙等科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科
技氛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职业阅历”拓展活动,组织暑假三下
乡”(文化、科技、教育志愿服务下农村)活动,与团市委共同发起了“三进巷”
(文化、科技、教育志愿服务进社区)行动,鼓励学生参加“青春创业行动”,
并组织青年志愿者队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学生对外交流和学习,学校代
表队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中获二等奖, 6篇作品在第八届“挑战
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10名学生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
化艺术节的朗诵比赛、双语演讲比赛及健美操比赛等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
精心打造校园规划 学校于3月份正式启动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经过半年多
的努力, 校园规划设计方案于10月9日通过了威海市规划委员会的审议并得到一
致好评。该方案强调了现代化、人本化、园林化和生态化,对旧校区进行了功能
重组和空间整合,整体考虑了校园的功能布局。各项经济指标科学、合理。绿化
占有率达到62%。
拓展办学空间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发展,分别于3月21日和4
月28日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了学校建设用地征用和规划地调整问题。会议着重
指出, 根据学校2万人招生规模的用地要求,把学校周边没有出让的土地全部规
划控制起来,由学校一并征用。同时要求各部门全力支持大学的工作,确保学校
征地及建设按期进行。 9月17日召开专题会,就拟征27公顷建设用地上建筑物清
理工作进行部署,由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土地局、市
房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组成哈工大(威海)征地联合工作小组进驻学校办公。
此项工作历时近三个月, 完成了近8000平方米的拆迁和6公顷建设用地的征用。
办学空间的拓展为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交流与合作 10月17日, 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Dr. Matthew
Hussey、计算机学院院长Dr. Brendan O’Shea和副院长Dr. Bing Wu三位专家来
校考察,并就教育质量检测、大学创新和软件教育工业化及市场化的有关内容为
广大师生作了报告。哈工大(威海)、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威海市政府、高技术
产业开发区管委、浪潮集团等相关单位与都柏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六方进行座
谈,共同探讨了在威海办学的初步规划。会谈六方签署了联合办学备忘录,就联
合办学的模式达成共识。
3 月26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电子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和美国留学归
国人员江杰瑞IC设计团队就合作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手机芯片及
其他IC设计项目在学校签字。 威海市政府投资200万元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电
子研究中心来威与学校联合成立IC设计研究所。
领导视察学校 5月20日,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宋健来学
校视察,并与学校干部、教师代表亲切座谈。宋健对学校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
赞扬。 5月23日,宋健在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市长宋远方等领导陪同下在学校
学术报告厅作题目为《发展工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首务》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
了山东省威海市发展制造业的前途。
10月17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视察学校并与学校领导干部座谈。
举办首届海特(HIT)院长论坛
9月28日, 由学校主办、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威海高技术产业开
发区协办的首届海特(HIT) 院长论坛在校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威海市人民政
府副市长董天祥、哈工大副校长王祖温为论坛揭幕并分别讲话。来自哈工大深圳
研究生院等12个学院的院长、党委书记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作了精彩报告。
(杨易林)

【威海职业学院】 2003年,学院全日制在校生4579人,比上年增长48.5%,其
中高职专科学生3195人; 非全日制学历学生1100人,是上年的2倍。招收全日制
新生2355人, 毕业生698人。在编教职工385人,其中专任教师218人,正副教授
122人, 研究生19人。学院设有办公室、政工处、总务处、教务处、科研处、学
生工作处、 基建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8个行政处室,设置了信息工程、经济
管理、 机电工程、商务文秘、应用外语、教育管理、艺术设计等7个系和成人教
育、中专教育2个教学部。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
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电子商务、会计与统计核算、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金融、烹饪工艺、餐旅管理、旅游管理、经贸英语、朝鲜
语、服装设计与工艺、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广告学、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美
术装璜设计、音乐、电子生产工艺与设备、电气技术及应用、机电技术与产品营
销、应用化工技术、制药技术与药品营销、商务日语等27个专业。新上了12个实
验、实训室。积极开发校外实训基地,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新路子。2003届毕业生
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98%, 计算机合格率100%、 英语合格率90%、普通话合格率
100%。
新校园建设工程全面开工 威海职业学院新校园建设工程开工典礼于10月21
日在威海市科技新城威海职业学院校址(初村镇北海)隆重举行,市五大班子领
导出席开工典礼并为新校址奠基。 新校园占地200公顷,一期建筑面积35万平方
米, 投入建设资金近亿元,桩基工程完成25个单体、回填土方260万立方米、内
挖基本完成、土建施工开始、材料价格联合认证工作有序开展、数字化校园系统
咨询单位招标工作完成。
招生工作 2003年招收全日制新生2355人, 是上年招生数的近3倍,达到历
史最高水平。 其中,普通高职学生1734人,五年制大专525人,中专96人。普通
高职第一志愿录取新生超计划100多人, 远远高于全省同类院校。文理科最高分
分别为489分和465分。成人学历教育新增4个专业,招生600人,是上年的2倍。
师资队伍 出台了《威海职业学院2003-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有10
余名教师参加硕士学位在职教育,选派10名骨干教师外出到上海、天津等地的高
等院校学习进修,39名教师取得了中、高级等级技能资格证书。引进研究生15名,
公开招聘20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专业技术骨干教师。成立了学院学
术委员会,创办了《威海科学导刊》,组织申报并立项了《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
等省市级研究课题,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开设多媒体培训,有93人次
获得结业证书,大多数教师能够独立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
培训工作 修订计算机初级教材,编写了《威海市计算机应用中级教程》,
开发了考核系统程序软件,培训考核计算机初级人员5100人。组织了保险代理人、
报关员等14种职业资格证书2822人次的报名考试。对第四期初中校长提高培训班
和9919名初中教师进行了培训,完成了全市1994~1997年毕业的5360名“三沟通”
(卫星电视、自学考试、教师学历培训)学员的电子注册工作。
对外交流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及学术交流。组团到韩国考察学习,与韩
国岭南大学、新罗大学正式签订了两校友好合作协议书。开始实施中韩学生交流
活动。
(高云亭)
责任编辑 闫拥军 宋明岩 任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