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6&rec=74&run=13

【概况】 2002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的中心任务,以“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了持续干旱、
病虫危害和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推进和巩固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 在粮食生产总面积进一步调减的情况下,产量比上年有较大
增长,恢复到常年水平。全市粮食总产量92.1万吨,在面积减少1.27万公顷,减幅为
6.7%的情况下,产量仍比上年增长5.0%。其中,夏粮总产量38.9万吨,增长10.8%,秋
粮总产量53.2万吨,增长1.1%。
经济作物迅猛发展 全市油料播种面积6.71万公顷,总产量25.0万吨,比上年增
长10.8%; 瓜菜播种面积2.17万公顷,总产量98.5万吨,增长13.9%。果品套袋达到15
亿个,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833.3公顷。其中,大中拱棚发展到1.32万个,面积516.7
公顷;冬暖式大棚发展到1277个,面积63.9公顷。
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农村经济总收入1205.7亿元, 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
一产业收入225.7亿元,增长4.2%; 第二产业收入778.2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收
入201.8亿元,增长15.2%。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收入49.1亿元,增长8.1%; 林业收入
2.9亿元,增长7.6%;畜牧业收入56.8亿元,增长9.3%;渔业收入116.9亿元,增长0.2%。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402元,增长6.2%,居全省第一位。

【农业结构调整】 年内,抓住取消粮食定购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地处沿海开放城
市的优势,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合理规划、特色多元”
的指导思想,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主攻优势产业,优化区域布局,使全市农产品好
的调多、多的调好、品种调特、质量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
调整规模大 全市规划3年调整5.33万公顷。至年底,3年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面
积6.24万公顷,建成无花果、香菇、西洋参等特色水果、特色蔬菜、中药材、优质专
用小麦及速生经济林等各类千亩以上特色经济方98处,特色镇33个。培育壮大了包括
荣成市港西镇、埠柳镇、成山镇、俚岛镇、崖头镇的果品经济带,荣成市滕家镇、虎
山镇、上庄镇的出口蔬菜经济带,乳山市青威路沿线的南黄镇、徐家镇、白沙滩镇、
大孤山镇、 乳山寨镇的蔬菜经济带等在内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带7个,有力地带动了当
地农民增收。
调整品种优 烟农15、 烟辐188、935031、PH系列小麦品种和8130、栖选1号花
生出口良种成为当家品种。烟富1~3号、红将军等苹果品种和日本砂梨系列品种等在
水果家族中占据主导地位。西洋参、天麻、杜仲、龙胆草等市场前景看好的药材品种
异军突起。冬牧70黑麦(牧草)、鲁梅克斯(牧草)、墨西哥玉米等落户威海。全市
种植、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的品种优良率均达到了80%以上。
区域优势强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渔则渔,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构建了符合当地实际、具有竞争强势的特色产业带。荣成市立足花生出口
优势,建设了2000公顷的绿色花生出口生产基地; 乳山市立足苹果加工优势,建设了
3333公顷的高酸苹果生产基地; 文登市立足中药材优势,大力发展基地建设,使其成
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他如出口蔬菜、甜糯玉米等特色种养品种,都在
各地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增收亮点多 全市各地立足本地传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市场知名度高的名牌产
品、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以及无污染、无公害、安全性好的绿色食品、安全食品和有
机食品, 产生许多带动农民增收的亮点。荣成市港西镇的无花果栽植面积达到300公
顷,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620元; 文登市张家产镇的西洋参种植面积达到133公顷,为
农民人均增收800元; 环翠区张村镇的蟠桃栽植面积发展到120公顷,为农民人均增收
700多元;乳山市崖子镇发展成为胶东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果业收入占全镇农村
经济总收入的5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果业。
经过3年调整, 全市农业结构明显优化。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1999年的69∶31调
整为52∶48,农林牧渔各业收入比重由1999年的25∶1.5∶23∶50.5调整为21∶1.2∶
24.8∶53。

【推进农业标准化】 2002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
推进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
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标准化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民的从业素质。二
是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了140多个威海地方标准, 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三是进
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全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快速发展。其一,加强威海市
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并以其为龙头,创建威海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其二,在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积极开展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全市经省级专门机构认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有27个,其中AA级绿色食品
6个;拥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18个,其中获得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认证
的企业4个(全部为花生加工企业) 。全市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验收,获准使
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产品31个。全市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从单一的生产企
业拓展到加工、营销企业,产品涉及蔬菜、水果、海产品、乳制品等多个种类。全市
建立的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达到40多处。荣成市的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
文登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乳山市的高酸苹果生产基地和脱毒大姜生产基地均被确定
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2002年,全市筛选了30个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经济势力和
发展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使其规模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能力
进一步增强。至年底,全市规模农业龙头企业达780个,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的119个, 过亿元的33个,初步形成了花生、果品、蔬菜、药材、畜牧、水产、皮革
等10条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链。龙头企业按行业划分:种植业139个,占总数的17.8
%; 畜牧业40个,占总数的5.13%; 水产业599个,占总数的76.8%;林业2个,占总数的
0.25%。按类型划分: 加工业618个,占总数的79.2%; 运销业39个,占总数的5%;其他
123个,占总数的15.8%。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19亿元,出口创汇3.4亿美元,实现净利
润12.3亿元,上缴税金5.3亿元; 带动农户49.6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8%,吸纳农村
劳动力5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2%; 带动种植业面积7万公顷,畜牧饲养量
30万头,禽类饲养量62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8.6万公顷。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被列
为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寻山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大鱼岛
集团公司、鹏程食品有限公司被列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同时,重视和发展农村
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通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桥梁。至年底,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达8541个, 其中, 专业技术协会967个,专业合作社674个,各类股份联合体
6000多个。2002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其在带领农民闯市场和
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果品的保鲜增值,新建了10座千吨以上气调库;
围绕搞活流通,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度,威海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威海海翔
水产品交易中心、荣成市石岛水产品批发市场、乳山市诸往镇良种兔批发市场被农业
部列为部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2002年,威海市大力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促进了全市创汇
农业迅猛发展。一是大力兴办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自营进出口。全市外
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00多个, 其中有自营进出口权的92个,多数龙头企业在国
外有产品代理商,有条件的企业还在国外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二是主动出击,抢
占市场。市农业局组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参加了山东省农副产品深圳展销订货会、
农牧业暨加工制成品国际博览会、国内外商家齐鲁行贸易洽谈会、全国肥料广交会及
全国农业科技博览会等大型会展,为威海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商机。三是抓好
出口基地建设,打牢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全市已建设大小各类农产品出口加
工原料基地185处, 水产、花生、果品、乳品、蚕茧、蔬菜等主导出口产品基本实现
了基地化。四是搞好招商引资,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比重。至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农业
利用外资项目780个, 合同利用外资额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8亿美元,分别
占全市的7.8%、 14.6%和13.9%。 通过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全市完成农副产品出口
4.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9.5%,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22.3%。其中,对日本出口2.4
亿美元,增长15.8%,占全市农副产品出口总值的56.5%;对韩国出口1.3亿美元,增长
0.3%,占全市农副产品出口总值的30.8%。

【实施“万千农民致富上网工程”】 各级农业部门在继续加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的
同时,积极与电信部门联合,在全省率先实施“万千农民致富上网工程”。该工程是
利用各级农业部门的资源优势、管理优势,电信部门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加快威
海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扩大农业信息网络覆盖面,加大信息传播力度,最大限度地
满足威海市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对市场信息的迫切需求。通过实施此项工程,年内全
市有200个龙头企业、 800个行政村、15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个种养大户上网参
与信息共享。

【提高农业科学化水平】 各级农业部门狠抓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与推
广应用, 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在科研成果方面,完成市级以
上农业科研攻关项目190多个,其中,有8个填补国内空白,75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83个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有96个项目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有3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和星火奖,24个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方面,引进推广粮油作物
及果树林木等新品种40多个,蔬菜新品种240多个。全市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
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2%,果树良种覆盖率达到88%。在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方面,普及
配方施肥、设施栽培、果实套袋、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等粮油、果、菜新技术95项,使
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周守平 纪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