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 推进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6&rec=292&run=13


为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新威海而努力奋斗(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威海市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2003年2月11日)
崔曰臣

大会的主题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往开
来,与时俱进,奋力推进经济和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的新威海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建市十五年的主要经验

市十一届党代会以来的五年, 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体制转轨、
社会转型而带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克服了三年持续大旱、金融风险和市场严重疲软
带来的重重困难,实现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突破,全市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事业不断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文明、祥和的景象。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九五”计划顺利完成,“十
五”计划开局良好。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428.7亿元增加到703.5亿元,
年均增长12.6%。财政总收入由20亿元增加到52亿元,年均增长21%,其中地方财政
收入由13.9亿元增加到28.6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21.9%。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566亿元,是前五年的1.7倍,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新上
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000多个,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结构调整富有成效,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去年,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997
年的24∶47∶29调整为13∶55∶32。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粮经面积比由72∶28调整
到44∶5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65亿元,年均增长12.1%,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现代
化建设试点市。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实现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
限额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026亿元, 利税104.7亿元,利润72.5亿元,年均分别增
长19.4%、16.5%和17%。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增加值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14%。
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收入达到56亿元,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成为各项
工作的巨大动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市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果。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在
全省率先实现了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养老、医疗、生育、失业保险进
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全面推开,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在1.7%。 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分配制度、住房、农村税费等各项改革也都取得重
大进展。
——对外开放全面突破,经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增长势头迅猛,五
年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581个,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是1997年前历年总和的
1.3倍。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外向度达到34.6%。对外
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争取国家批准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各类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投资环境显著改善。中韩经贸洽谈会移师汉城圆
满成功,2002“东北亚经济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威海的影响。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优势日益突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能源、通信、供水等“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城镇化率由38.7%提高到49.7%。
以土地为重点的城市资产经营开始起步,融资渠道开始拓宽。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被授予“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评为
“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群。
——社会事业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科技对经
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被确定为全国信息化试
点城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了高
中段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以及对台工作、
残疾人工作都有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2元,年均分别增长15.4
%和6.2%,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29%和38.4%。
——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依法治市稳步推进,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明显加强,群防群治网络进一步健全,“严打”斗争和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
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城乡整体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国防教育不断深入,
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有效。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四个市
区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中,均实现了“一
片红”。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深入开展了“三讲”集
中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在党内生活方面经受了新的锻炼。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
任用工作条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作热情高
涨, 活力增强。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核心地位和堡垒作用更加巩固。按照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改进了党的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坚持从严
治党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
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力度,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
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十五年来,我市从奠基立业迅速转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
计算增长了12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2倍,人均储蓄增长了21倍,人均收入增长了8倍,
中心城市扩大了3倍, 威海由一个边陲小城发展成为初具规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
放城市。我们要认真总结这十五年的经验,把它作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
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铸新的辉煌。
一是与时俱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放思想是万事之先,思想解放的程度
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无止境。必须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树立新观念,解决
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必须坚决冲破左、旧、小的影响所造成的思想上的“误区”、
“盲区”和“禁区”,在解放思想中开拓发展新路子,在与时俱进中确立发展新目标,
在开拓创新中增创发展新优势。各级党组织在思想和工作上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
律性,富于创造性;要保持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力拼搏,争创一流,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领导干部必须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
二是聚精会神,抓住发展不放松。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
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切工作都
要围绕中心、贴紧中心、服务中心。发展要抢抓一切机遇,顺境时乘势而上,逆境时
迎难而进。要善借外力,启动内力,激发活力,凝聚合力。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调
整,坚持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要坚持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
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发挥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振兴威海的优势、出路和希望。
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开放对全局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开
放范围,拓宽开放领域,提高开放层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开发区和各类
园区的聚集作用;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同时重视引进技术、人才、智力;不断扩
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动员全民参与开放,同时重视发挥骨干力量的作用。重视利
用国外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外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威海以外都是外,境外市外一齐
开放。
四是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创新,迎难
而进,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
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又重视加以引导提高;既重视攻克
具体的难点焦点问题,更着眼于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
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和创业机制,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动力和活力。
五是突出特色,狠抓环境建设。环境是生产力,优美的环境是先进生产力。坚持
把良好的环境作为威海的重要品牌,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推进。强化精品意识,
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超前性。强化以人为
本的观念,提高文化品位,坚持个性化,推进生态化。
六是统筹兼顾,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
文明建设,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把
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正确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七是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干事创业。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坚持
讲政治、讲党性、讲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民
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同志之间互相关心,
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不回避矛盾,不躲避困难,不争功诿过,一切以大
局为重、工作为重、他人为重;重视不断创新,同时又注意保持政策、工作和干部的
连续性,一届接着一届干,思路不断完善,经验不断丰富,财富不断积累;高举爱国
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把市内外、海内外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干部群众
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八是党要管党,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
风和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扎扎实实地抓好
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党的建设打牢基础。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
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
的建设,从机制和制度上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
备,坚持五湖四海,坚持以发展论英雄,让群众选择人,让事业选择人;面向改革发
展的实践,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好的形势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问
题和不足。要看到,我们的经济规模和总量还不大,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科技创新
能力还不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发展的体制机
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开放的水平还不高,投资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部分群众的生产
和生活还比较困难,企业脱困、社会保障、扩大就业、农民增收、城镇建设等方面的
工作任务仍很艰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许多地方、行业和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念、作风和能力与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尚
须进一步提高,等等。对问题和不足,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掩饰,必须以对党、对
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市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
三番。第一步,到2005年翻一番,超过1000亿元,人均4000美元以上,基本实现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二步,到2012年翻两番,超过2000亿元,人均8000美元
以上,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步,到2020年翻三番,超过4000亿元,人均
15000美元以上, 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科技教
育先进、生态环境优良、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新威海。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关键,既要完成第一个翻番,又要为第二个翻番
起好步。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统揽全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
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
经济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成份多元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
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任务是:
——实现国民经济跳跃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工作中力争有更快的速
度和更好的效益。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占有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
力争前移。
——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健全更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
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宏观调控、社
会保障、收入分配体系进一步健全。
——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
增长20%以上,经济外向度达到50%以上。国际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日益增强,
使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加开放的威海全方位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城市。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科技教
育明显进步,公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形成开放性与特色性和谐统
一、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共同繁荣的威海文化。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比较
完备,依法治市进一步落实,人民的法制意识普遍增强,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
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经济和社会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社会稳定,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建设更加富足的小康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
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25%和36%以下。人民群
众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健康水平更加
提高。

三、积极推进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方位地发挥开放的促进作用。坚持以开放促观
念更新,使我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自觉地置身于世界发展的大格局谋
划未来,寻求发展;以开放促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际惯
例接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以开放促结构调整,在与国际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实
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开放促科技进步,在引进中消化吸收,在合作中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以开放促资金投入,借助外力
壮大规模,增加总量,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以开放促各项事业,吸收人类一切文明
成果,在相互借鉴交融中实现全面发展。
全方位地利用外部资源。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特别是韩国、
日本的合作,使威海尽快成为韩、日的工业品加工、制造和出口基地,农副产品供给
基地,旅游休闲娱乐基地。以此为基础,加大开拓欧美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范围。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城市建设、旅游业、服务业,扩大
利用外资领域。同时,继续有效地利用风险投资、跨国并购、股权转让、公司上市等
资本运营方式,拓展利用外部资源的渠道。高度重视引进专利、技术、品牌等无形资
产,引进现代经营理念、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方式,提高对外合作水平。在“引
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鼓励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市外、境外投资兴
业。坚持威海以外都是外,扩大与国内各类企业、高等院校、上市公司的联合与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度开发周边市场,大力开
拓俄罗斯、欧美、中东、南非等远洋市场。大力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种所有
制共同参与外贸经营,引导支持商贸企业在海外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加强与跨国采购
集团、超级市场、连锁商店的联系与合作。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
重,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市、区、镇、村、企、户一齐动员,继续大力发展加工
贸易,形成千军万马参与大开放的局面。积极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国际服
务贸易。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充分发挥港口优势,积极扩大进口,形成大进大出的外
贸格局。
各类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把各类园区建设
成为招商引资示范区、外商投资集聚区、加工贸易集中区、外来人才创业区、城市建
设的拓展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要不断扩大招商引资
规模,提升项目档次,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八个省级开发区要加快建设步伐,
不断增强功能,上档升级,尽快成为招商引资的亮点。其他各类工业园区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搞好配套,完善服务,尽快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要创新园区融资
和招商体制,积极推行公司化运作,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动各
方力量参与园区的招商活动,形成园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立市、兴市、强市的
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工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龙头地位,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通
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流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市化。积极引进并运用高新
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加工业投入,更大规模地推进企业技术改
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
海洋技术。推广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网络技术,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新路子。大型企业、名优产品、特色
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支撑,也是重要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要大力实施大公司、大集
团战略,着力培植一批市场份额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形成一批产品相互配套、
规模优势明显的块状产业,造就“顶天立地的巨人”与“铺天盖地的群体”并重的工
业格局。要建立新型企业家的引进、成长和培养机制,培育职业经理人队伍,努力创
造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
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以产业化、外向化和城镇化
为重点,以服务和引导为手段,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
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
测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农业和开放农业。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要加快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建设步伐,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
口向小城镇集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把发展二、三产业同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
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是威海的优势。积极实施“海上威海”战略,鼓励支持
不同层次、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共同参与海洋资源开发。调整捕捞结构,大力发展远洋
捕捞,尽快形成生产、加工、运销一条龙的远洋渔业体系;扩大海水养殖业规模,积
极发展名优珍特品种,推进养殖区域由近海向深海转移;大力发展海洋食品、海洋保
健品、海洋药品、海洋化工等海洋加工业;吸引多元投资加快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
培植大型造船龙头企业,发展海洋运输带动港口物流业,积极开发滨海旅游、海洋能
源、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实现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的服务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龙
头,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观光项目。放开旅游开发经营体制,吸引各种
经济成分参与旅游开发。多种形式推介旅游资源,培养壮大导旅队伍。搞好“吃住行
游购娱”等要素的整合,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增强对旅客的吸引力。广泛应用现代
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构筑层次分明的现代零售服务体系、专业高效的物
流配送体系、特色鲜明的批发市场体系、快捷便利的服务消费体系,使现代流通业在
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中实现大的发展。积极发展以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和
社会服务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档次和发展水平。加快服务业改革
开放,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民营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要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搞好项目的前期论证,提高项目的成功率。进一步深化投融
资体制改革,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内资、扩大银行信贷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激活民
间资本,盘活国有资产,搞好上市融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公有资产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与重组盘活有效资产、引进外资相结合,提高公有股的流动
性和公有资产的融资能力。加快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既注重内部管理层、业务和
技术骨干入股,更注重吸引国内外资本和私人资本参股入股。加大企业间的资本重组
与联合,形成产业链条。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调整公有经济的布
局和结构,公有资产要从竞争性行业最大限度地退出。政府要尽快地从管理企业转为
管理资产,从管理资产转为管理资本,从管理产权转为经营产权。要集中更多的精力
研究困难企业的改革,帮助这些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按照《公司法》的要
求,加强对已改制企业的指导,实现规范运作。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
有效的激励与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方针,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公有资产管理
委员会、公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参股控股企业的关系,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营造各种
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彻底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降低市
场准入门槛,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各类园区都要向民营经济开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要抓好特色产业和重
点企业的发展,培植一批区域性优势产业群体和骨干企业群体。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公
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支持民营经济加大投入,引导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推进民营企业
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民
营企业家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改进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努
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资
金筹措机制。加强基金监督管理,实现安全和保值增值。强化就业服务,落实再就业
扶持政策,依靠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引导市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主择业、自我创
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完善城镇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构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上来,构建“有限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增强办事决策的科
学性,构建“透明政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构建
“法制政府”;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构建“服务
政府”。
健全市场体系,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抓好以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核心的改
革,建立和完善资本、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产权
制度改革领域,积极探索基础设施、公益性行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
革的新路子。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完善资本、
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继续深化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搞好
财政管理,强化税收征管,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金投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四)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城市建设,以建设世界精品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
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提升城市的综合水平和竞争力。坚持
以规划指导建设,突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权威性,精心描绘现代化新威海的城
市蓝图。坚持扩大规模与求精求美同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品位和
内涵,努力做到“处处有文化,件件是精品”。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
城市的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提升整体景观形象。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进
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
体制。强化经营城市观念,把城市作为最大的资产来经营,对城市土地、市政设施、
无形资产等实现市场化运作,实现土地供应市场化、设施投资多元化、无形资产有形
化,以地生财、以城聚财、以城兴城。强化城市化的观念,降低进城入市门槛,扩大
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大框架,加快建设完善齐备的公用设施
体系、便捷通达的立体交通体系、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先进高效的信息网络体
系,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承载力。要重视综合配套,各类、各项设施都要统筹规划、合
理布局,实现资源共享。要量力而行,集中资金,重点突破,搞一项成一项,一个时
期突出一个重点,一年搞成一个或几个有影响的大工程。要提高标准,确保质量,不
搞短期行为。
生态环境建设, 要在巩固卫生城、环保模范城、 园林城、人居范例城创建成果
的基础上, 争创“全球环境500佳”、“全国生态示范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
打响“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这一品牌。始终坚持生态化的方向不动摇,凡是有损
生态化的开发项目坚决不能搞,凡是有损生态化的建筑设施坚决不能建,加强工业污
染源防治和陆域、海域的生态保护,实现资源的有续开发、合理利用。大力实施“五
林工程”,采取多层次、多季节、多样性的绿化方法,建设覆盖全市的生态绿化系统。
(五)全面实施科教兴威战略。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高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威海职业学院建设,积极支持山大威
海分校和哈工大威海校区的发展,充分发挥两所大学对人才和科研项目的吸纳、承载
作用以及在支持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引导和
规范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努力
提高办学效益。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
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
充分发挥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终身
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
增强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更多地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型中小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新生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发
育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创
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聚集机制,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为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有
力支持。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不断增加人才总量,在加快人才培养的同时,抓好高素质人
才的引进,鼓励国内外人才通过兼职、讲学、咨询、科研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来威
提供智力服务。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完善人才使用政策,为人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必要的平台,使人才引得来、留
得住、用得上。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人才选拔公开化、人才竞争市场化、人
才管理法制化和收益分配多样化,始终保持人才队伍的活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良
好氛围。

四、加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不断健全民主体制,努力扩大基层民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加强
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领导,支持各方依法履行职
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充分发
挥人民代表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
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
政作用。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
政策,更有效地做好对台工作,拓展党团结社会各界的渠道。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
妇联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
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健全城镇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探索
多种所有制形式下企业民主管理的实现方式,发挥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职代会在基
层民主建设中的作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质询听
证等民主形式,使人民群众更多地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
权利,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要在全社会创造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条件,
使社会成员凭德才、凭工作、凭贡献赢得社会承认。
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法制建设,逐步把各项事业的
发展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维护
司法公正,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充分发挥仲裁制度在解决市
场经济纠纷中的作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服务,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
查、调处机制和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妥善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置群体性事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
入开展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
丑恶现象,保持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学法有成,执法如山,
清廉如水,树立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全面繁荣文化事业,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
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
人。强化精品意识,创作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力作。突出地域特色,以海疆文化长廊建
设为龙头,形成融鲜明海韵、浓郁民俗、厚重历史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威海文化。贴
近群众生活,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街道
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加
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一批功能
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文化设施。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
分调动社会力量办文化,增强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实力。大力加强新闻出版、广播
影视、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坚持用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和教育群众,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全面推进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不
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优化发展环
境结合起来,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结合起来,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结合起来,保持
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与持久活力。加快“诚信威海”建设,提高社会各阶层遵章
守纪、诚实守信的自觉性、主动性。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
深入开展军民、警民共建和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军政军民团结。切
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工作,大力弘扬
昂扬向上、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兴起学
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新高潮。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力求把握主题,抓住
灵魂,掌握精髓,明确目标。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
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扬理论联
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全市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要求,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
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紧密联系更好地
履行职责为广大人民服务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执政的本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
好各项工作的本领。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
党内民主制度。正确处理党的代表大会与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认真搞好党的代表
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
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党
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严肃党的纪律,倍加顾全大局,倍
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
例,注重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
认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来。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着重帮助他们
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
部和党外干部的工作,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工作岗位
干部的积极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
前公示、干部监督、交流培训等制度,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富有生机和活力
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科学判断
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
局的能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农村,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加强
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巩固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在企业,积极探索党
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走出一条企业需要、党员欢
迎、经营者理解支持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在机关、街道、社区、学校,以服务群众为
重点,结合自身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深入推进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努力使党组织覆盖到社会各个领域,党的政治优势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抓好党员队
伍建设,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积极吸收新的
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
的新机制、新办法。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的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倾听群众呼
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按照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认真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
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求真
务实,讲实话,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检查工作主要看效果、看结果、看成果。
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应有本
色。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使
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
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用好手中的权,
尽好自己的责,办好人民的事,做到勤政为民,一身正气,率先垂范。坚持标本兼治,
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特别是要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
象滋生的土壤。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
风。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方针,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负其责,齐抓
共管,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市委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