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6&rec=191&run=13

【概况】 2002年,全市进一步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政府印发了《威海市
区域卫生规划》,组织了医院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加强了
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和疾病控制工作,强化了卫生行风建设各项制度和措施,成为全国
第一个以地级为单位的“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有各
级各类卫生机构137个,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491人,床位总数7109张,螺旋CT、彩色
多普勒超声仪、豪华高压氧舱、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7台(件)。
全年获得科研成果奖31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分配制度改革试点】 年内,在市立医院进行了以实行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分
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新的分配方案主要包括5项内容。一是将职工档案工资与实际
工资相分离。档案工资依据工资政策核定,记入个人档案。二是实际工资额实行院、
科两级核算。医院核算到科室,科室核算到个人,分级负责,分层管理。三是科室实
际工资额由固定工资和活工资两部分构成。 固定工资按职工档案工资的65%核发到个
人,由医院兜底。四是医院收支结余的80%用于医院再发展,将收支结余的20%和全院
职工档案工资的35%捆在一起作为浮动工资, 按工资绩效核算分配到科室,根据科室
患者满意度和经济纯收入指标确定各科室的绩效工资额。五是科室根据每个职工工作
的数量、质量,同时考虑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规范情况,将绩效工资核发到个人。新
的分配方案实行仅3个月,就取得了明显效果。职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医院
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收支结余大幅度增长,9~11月份收支结余达681万
元,比上年增长123%,患者满意度分别高达98.9%、99.3%、99.84%。

【区域卫生规划】 一是印发了《威海市区域卫生规划(2002~2005年)》(威政发
〔2002〕30号),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数量、规模、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等作
了具体规划,总的原则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 明确了卫
生经费的补助范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向公共卫生、卫生监督执法、预防保健、
社区卫生服务和重点医学学科建设等领域倾斜。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基本建设项目、大型医疗设备等新增卫生资源的准入,不再审批新的医院,鼓励医疗
机构间的兼并和重组。 二是进一步推动了医疗机构的优化整合。8月,撤销市慢性病
治疗康复医院,把原医院归并到市妇女儿童医院,使双方的优势得到互补,资源利用
效率实现了最大化。外来资本嫁接改造医疗机构有了突破性进展,韩国外商与市精神
病医院、大庆油田与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佛顶山医院的合资办院进行了报批前的各
项准备工作。

【行风建设】 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综合运用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社会评议等
多种手段,推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一是进一步健全了行风问题的举
报、交办、督查和通报制度,积极参与“行风热线”上线工作,上线单位扩大为市卫
生局、 卫生监督所、市立医院、环翠区卫生局4个单位。全年受理群众举报80多起、
热线问题60多个,都得到了解决。二是继续推进行风建设制度创新。在巩固完善原有
各项制度和措施的基础上,推行了医疗服务质量、效率、费用和群众满意度公示制度,
将全市15所县级以上医院的群众满意度以及部分单病种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向社
会公示,促使各医院进一步压低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三是继续在全市县以上医
院开展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以评议促整改。发放门诊和出院病人问卷6000多份,拨通
测评电话4000多个, 召开座谈会1000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380多条,全市县以
上医院社会综合满意度为96.6%, 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在市纠风办组织的23个
窗口行业群众民主测评中,卫生行业的位次由上年的第15位升至第7位。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首次全权委托具备资质的招标代理公司运作第五期药品集中
招标采购工作。药品招标范围扩大为抗微生物类、循环系统类、生物制剂类、抗肿瘤
类和部分中成药类。 其中,对前4大类药品实行封闭式招标,即除经市药品招标办审
批的新药外,医院只能采购使用中标药品,严禁采购替代药品。参加招标单位19个,
投标企业79个,药品招标品种780个,中标622个,中标金额为2200万元,药品零售平
均降价18.87%。
(邹积志 王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