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4&rec=74&run=13

【概况】2000年,威海市围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这一中心任务和农民增
收、农村稳定两大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广泛组织发动
群众抗御历史上罕见的持续严重干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
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除夏粮减产外,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比上年有
一定幅度的增长。 全年粮食产量93.92万吨,其中秋粮51.52万吨,增长88.7%。花生
总产量23.57万吨, 增长83.6%。蔬菜、瓜类总产量82.05万吨,增长5.8%。水果总产
量52.31万吨, 增长4%。肉类总产量8.21万吨,增长7.46%;蛋类总产量6.92万吨,
下降0.29%;奶类总产量7.93万吨,下降16.5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332.7万千瓦, 平均每百公顷耕地
占有农机动力1934千瓦、 拖拉机116.7台、农机固定资产99.4万元。完成水利基础建
设投资2.7亿元,开发新水源3000万立方米。完成造林9100公顷,新育苗710公顷,新
建、完善农田林网9200公顷,四旁植树232.4万株,新建、补植绿色经济通道363公里。
先后投入200多艘鲜活运销船,开展了海上直运业务。
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农民人均
纯收入3854元,增加148元,增长4.0%。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良好成效】2000年,全市坚持以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把农业结
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取得良好成效。主要
表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调整进度快。全市规划3年调整5.3万公顷,年内完成1.9万公
顷。其中,新上水果6267公顷,干杂果3867公顷,药材1933公顷,蔬菜2533公顷,牧
草2000公顷,花卉及林业育苗等2333公顷。二是调整规模大。全市规划千亩以上各类
种植园区60多个,已建成20多个。三是调整品种优。粮油着重推广了烟农15、济南17、
ph系列小麦品种和8130、 栖选1号花生出口良种,果业重点推广了烟富1~3号、红将
军等苹果品种和日本砂梨系列品种等,药材主要推广了西洋参、天麻、杜仲、龙胆草
等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种,牧草重点推广了冬牧70、鲁梅克斯、墨西哥玉米等。四是新
上“龙头”多。全市在饲料、药材、花生、石材、蔬菜等方面,都增加了新的龙头企
业,保证了结构调整的健康推进。
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全市主要抓了两方面的工作:调思路、搞服务。调
思路,就是紧密联系威海实际,围绕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农业,为农业结构调
整工作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往设施农业上调,从农产品时间差、季节差上增加农
民收入。抓住大棚樱桃、葡萄、蟠桃等已成功的典型,狠抓示范推广,全市新上大棚
特别是装备自动化半自动化微喷、 滴灌等节水技术的保护地栽培670多公顷。在储藏
保鲜环节上,突出抓好气调库建设,调节上市时间,拉长供应周期。全市建成并投入
使用的千吨以上气调库6座。 往科技农业上调,从农业高新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上增加
农民收入。抓好绿色食品生产、农业名牌创建和科技龙头建设,全市绿色食品生产企
业达到了10家,以花生、海带系列为主的绿色食品种类达到了11个;涌现出了好当家
食品、鹏程冷饮、山马于西瓜、里口山蟠桃等农业名牌产品,有85个农产品商标在国
家工商局注册。往特色农业上调,从做活做大资源优势上增加农民收入。围绕海洋资
源开发,抓好名优珍稀海产品的养殖,使水产养殖基本可与国际接轨。同时,搞好现
代化养殖模式的试点示范。围绕饲草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奶牛、奶山羊和特色动物养
殖。全市基本形成了分布在山区的奶牛、奶山羊饲养产业带和分布在城郊和沿海地区
的特色动物饲养产业带, 并培育出5个特色动物饲养基地镇。与此同时,把林业育苗
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新的优势项目实行重点扶持,以常绿、优质经济苗木为主,力争把
威海建成山东乃至北方最大的育苗基地。抓住无花果、西洋参、花香菇等小特色种养,
培植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往加工农业上调,从农
产品精深加工增值上增加农民收入。全市重点培植的2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初步形
成了水产加工、花生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奶业加工、肉类加工、药材加工、
皮革加工等10条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链条。继续以“海洋三品”为主,大力培植和
膨胀渔业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系列化、多元化的水产加工体系。往订单农业上调,
从农产品销售环节上增加农民收入。多次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兴办或
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使农产品快速打入国内大市场。利用发布农产品网络供求信息、
发展民间流通组织、建立企业销售龙头等措施,积极帮助农民寻找农业订单,按市场
经济的规范模式组织生产,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全市的水果、干杂果、蔬菜、西洋
参、花香菇等主要经济作物都基本形成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搞服务,就是坚持优质
服务,积极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架桥铺路。首先是搞好政策服务。市里制
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开展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对退耕67公顷以上,新发展
的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新建1000吨以上的气调库、33公顷以上的苗木基地进行以奖
代补,对新发展的高标准节水灌溉、新型农业机械,也给予一定的扶持。其次是搞好
技术服务。 共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5项,推广15项。投资兴建了植物组培中心,总
面积1380平方米, 年可生产脱毒试管苗500万株。围绕水果、瓜菜、药材、花卉、畜
牧等编印实用技术系列丛书1万多册,无偿发行,在每个市(区)组建2个以上具有较大
规模和较强服务功能的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并把“科技下乡”作为经常性活动开展下
去,组织各类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为农民传经送宝。再是搞好信息服务。结合“金农
工程” 的实施,7月投资建设了“威海市农业信息平台”,农业信息网当年开通,为
世界了解威海农业,为威海农业走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
窗口。

【创汇农业迈出新步伐】2000年,威海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
展创汇农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农业合同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
总额的25.29%,实际利用外资7568万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1.53%;实
现农产品出口总值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3.1%。
抓基地建设,实现创汇农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在对传统种养业进行调整和改造的
基础上,按照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技术现代化的原则组织生产,使优质农副产
品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质量档次明显提高,水产、花生、果品、畜产、蚕茧、蔬菜、
药材等初步实现了基地化生产。 围绕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市筛选了9个养殖示范
企业进行重点培植, 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提升。发展海上运鲜船163艘,主要运
往日本、韩国,年创汇额7000多万美元。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全市有远洋作业大功率
渔船20多条,作业区域拓展到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和印度洋。围绕花生出口基地建
设,大力推广麦套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和花生提纯复壮技术,全市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
定在8万公顷和25万吨左右,经过提纯复壮的优质花生达到95%以上,花生及其制品出
口保持在10万吨左右, 占全省花生出口的50%。围绕果品出口基地建设,全市果园全
部进行了更新改造, 适合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果园达到75%。发展高新品种梨、桃以
及板栗、 银杏、无花果、大樱桃等各类小水果、干杂果2万多公顷。围绕畜产出口基
地建设,重点规划并建成了山区和沿海、城郊两个畜牧产业带,主要品种有肉食鸡、
狐狸、貂、长毛兔、驼鸟等,总存养量达1000多万头(只)。另外,蚕茧、蔬菜、药材
等也都实现了基地化生产,为发展创汇农业提供了可靠的货源保障。
抓加工增值,提高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效益为彻底扭转创汇农业的低层次运转状况,
下大气力抓好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出口农副产品的质量档次、市场竞争能力和经
济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加工制成品占农副产品出口额的57%,其中两次以上精深加工
产品占42%。 在加工体系建设上,主要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以优势资源为依托,
组建加工龙头企业。全市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28家,年产值近100亿元。为充分发挥
这一优势,使之与出口基地相配套,采取嫁接改造的方法,组建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
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水产品、花生制品、乳品、果品、蔬菜、肉食加工等10大出口
产品加工企业群。如花生加工,荣成、文登、乳山市各有一处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
花生制品企业, 年加工花生总量占全市花生总产量的60%,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国外。
水产品加工更具规模优势, 全市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骨干创汇企业20多
家。二是积极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出口加工企业的装备水平。通过采
取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和租赁等形式,先后进口关键设备1500多台(套),为农副产品
的精深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乳山市先后引进5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浓缩果汁生
产线,年轧残次果50万吨,生产果汁7万吨,其中98%销往国际市场,乳山中鲁果汁有
限公司已成为亚洲加工量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三是积极开发新产品,不断拓展农产
品出口创汇领域。在水产品出口上,过去只限于鲅鱼、对虾等少数几个品种,经过不
断开发,加吉鱼、河豚、星鳗、海鲡、大菱鲆、牙鲆、鲈鱼等新品种养殖已形成规模,
出口品种100多种。
抓市场开辟,拓宽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渠道在发挥好外贸出口主渠道作用和开展多
口岸出口的同时,着力开辟多元化农副产品国际市场。一是大力兴办“三资”企业,
扩大自营出口。根据“三资”企业的特点,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兴办“三资”企
业,全市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三资”企业234家,占全市总数的29%。仅水产行业,全
市就批准兴办120家,合同引进外资额8000多万美元。二是主动出击,“搭台唱戏”。
先后在农副产品出口比较集中的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投资环境说明
会、贸易洽谈会、产品展览会和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经贸洽谈会暨国际商品交易会,
吸引了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2000年,全市
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客户建立了比较稳固的贸易伙伴关系。三是由外向内,
千方百计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项目。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综合开发,全市各级吸引外商
投资农业的项目达60多个,涉及水利设施、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农副产品贸易、农副
产品储运加工等, 协议外资额1.3亿美元。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市委、
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农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努力把创汇农业的发展引向更
高更深层次。

【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展开】2000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全
市1999年度4个计2333公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部通过了4月份的省级验收, 为实现连
续开发打下了基础。年内,省开发办为威海市安排中低产田改造项目3000公顷,获国
家、 省级财政扶持资金680万元,荣成市被国家列入农业综合开发之列,实现了全市
农业综合开发“一片红” 。至年底,全市6个项目区镇全部制定了项目区规划和建设
实施方案,田间道路框架全部打好,并开始了道路、沟渠整修和水源配套工程的建设,
为顺利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争得了主动。结合全市实际,编报了威海市2001~2005年农
业开发规划,规划未来5年内,将对全市2万公顷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可争
取扶持资金近亿元。在认真做好中低产田改造治理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安排的高新技术项目--“农业高效
用水模式及产业化示范” 山东专题落户环翠区羊亭镇,为全市争取无偿扶持资金800
万元。 另外,乳山市冯家镇板栗加工项目已列入省计划,150万元省级财政扶持资金
已落实到位。

(刘万良滕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