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4&rec=154&run=13

【概况】2000年,随着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启动实施,威海
市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更加科
学合理。物价水平的大幅回落及市场商品的日趋丰富,使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企
业在改组过程中职工下岗问题成为焦点,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扶持措施,再就业工
程成效显著,社会安定祥和。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健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人们的
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47.73元, 比上年增长
20.96%, 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了15.9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24%,列全省
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3854元,比上年增长4%。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农民,
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职工工资的增加。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8023元,比上年
增长13.5%。 城市居民的收入渠道呈多元化,形成了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家庭财产性
收入、第二职业收入及其他收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家庭收入格局,且后者比重在不断上
升。年内全市自然灾害较多,但由于农资价格下降及加大了科技投入和农业结构调整
力度,使农业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再加上农民“减负”工作的彻底落实,使农民
收入继续稳定增长。

【消费水平各有不同】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32.8元,比上年增长5.17%,列全
省第五位。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79元,比上年下降7.6%,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
缓慢, 而“量入为出” 是中国百姓的当家理财之本。人们的生活已摈弃了仅满足于
“口中粮食身上衣”温饱水平的观念,大多数家庭过渡到小康水平。吃,讲求科学、
营养、合理;穿,讲求舒适、美观、突出个性;用,确保新潮、现代、便利;住,追
求宽敞、幽雅、轻松;行,要求方便、快捷、安全。

【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居民消费改变了往日以生存资料为主的模式,享受与发展
资料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生活由重“吃穿”向重“住行及教育”方面转化。食品消
费比重不断下降,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0.5%,与上年基本持平,食品消费总支出
比上年增长10.36%。人均衣着消费比重为17.69%,与上年基本持平,衣着消费总支出
比上年增长16.92%。人均住房消费比重为11.59%,比上年略有下降。教育支出不断增
长,人均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7.07%。旅游消费渐成时尚,人均旅游支出为57.26元,
比上年增长86.09%。 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比例逐年增加,人均比上年增长99.1%,居
各类消费增幅之首。

【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更加普及】 全市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2台,电冰
箱120台, 洗衣机87台,录音机73台,照相机70台,固定电话85部,移动电话28部,
家用电脑11台, 摩托车29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7台,电冰箱59台,
洗衣机29台,家用电话35部。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空调器、高级音响、钢琴、家用电
脑、健身器材、移动电话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0.77亿元,比上年增
长6.1%。人均储蓄存款1.02万元,比上年增加557元。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 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2.21平方米,比上
年略有增加。 住房内在质量发生较大变化,95%的城市家庭住房为单元式配套住宅,
63%的家庭住房为三居室,全部居民用上了干净无污染的管道煤气、液化气,75%的城
市家庭拥有了暖气、 空调等取暖设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03平方米,比上年
略有增加,居住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观,绝大多数居民用上了自来水,住房装修正成
为农民投资的热点。

【社会福利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市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90家,床位3264张,收养
2497人。年末有24万在职职工和7.92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有4.79万离退休职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于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