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2&rec=218&run=13

【概况】1998年,威海市商品流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2
.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考虑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17%。其中,国有经
济完成25亿元,下降4.12%;集体经济完成43亿元,增长2.36%;个体经济完成30.
69亿元,增长46.2%,股份制经济完成6.7亿元,增长27.53%。
  全市国合商品流通企业(国有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549个,比上年减少5个,
从业人员4.3万人,减少4000人。完成商品销售总额42.9亿元,实现利润3726万元,
效益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7.9亿元,基本保持上年
的水平,出口创汇4897万美元。流通企业所办工业完成产值16.8亿元,实现利润
3779万元。

【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98年,按照“两抓两退”(一方面抓住重要商
品和骨干大企业,另一方面逐步退出县以下和一般经营领域的国有资本)的总体思
路,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在全市重点选择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流通企业,采取兼并联
合、参股控股等措施,进行重点培植,加速扩展重点企业规模。威海百货大楼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威海糖酒采购供应站等十大骨干流通企业全年完成商品销售8.3亿
元,占全市总额的19.3%;实现利润5278万元,占全部盈利企业的49.8%。对中小
流通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制、转让、抽本承租等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退出国有资
本。全市流通企业改制面由年初的70%发展到91%。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
关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
闭运行”三项政策得到了初步落实,粮食收储业务与附营业务得以分开。

【拓宽流通经济发展空间】面对买方市场的新形势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各级流
通部门和企业千方百计启动市场,在巩固发展城市市场的同时,重点加大了农村市
场的开拓力度。在农村新设商业网点56处,发展农村商品基地2000万平方米,与
8000多户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1998年全市实现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9亿元,
比上年实际增长6.7%。加强了国际市场的开拓,新批准利用外资763万美元,利用
外资总额6164万美元,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21个,年出口创汇4897万美元。积
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到13家,连锁店、超市发展到297个,年
实现销售额4.8亿元;总经销、总代理商品1000多种,实现销售额9.7亿元。

【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全市逐级落实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强化调度,分类指导。
根据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费用高、毛利率低的实际,引导企业强化以资金为重点的
财务管理,压缩库存商品,调整进货渠道,减少费用开支,全市流通企业费用率比
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明显回升。1998年全市利润过百万元的流通企业
达到41家,亏损企业减少了27个,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9.26%。

【稳定市场供应】在各类商品的供应上,通过大力发展粮油食品转化,强化蔬菜生
产的市场引导和技术指导,加强肉、蛋、菜等重要商品的市场监控,积极推进农资
连锁经营,确保了市场货源充足,供应稳定。市场物价水平进一步下降,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分别降低0.8和3.6个百分点,肉、蛋、菜等平
均价格分别下降27%、1%、30%。在市场流通秩序的改善上,着重加强了对粮油、
煤炭、成品油、民用爆破器材、化学危险品等重要商品市场的清理整顿,积极开展
了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为主要内容的“百城万店无假货”和“清柜台”活动,有效
地维护了经济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个体私营流通经济进一步发展】1998年,全市上下按照搞活大流通的新思路,积
极调整和优化流通经济结构,积极探索实行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搞好搞活国合
流通企业,并通过“让阵地、建载体、壮队伍”等多种方式,大力扶持发展个体、
私营等其他经济成份。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集体、股份制、
个体私营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分别为18.8%、32.4%、5.08%、33.8%,个体私营
经济首次跃居各种经济成份的首位,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