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8&rec=189&run=13

【概况】 2009年,全市文物保护、博物馆工作成果丰硕。全市5个国有博物馆
全部免费开放, 全年举办基本陈列展览22个、临时展览25个,接待观众140余万
人。威海市博物馆、荣成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成
功举办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天福山革命遗址获“全国爱国主义教
育示范基地”称号。

【文化积藏总量达历年之最】 2009年,威海市文化系统在推进博物馆新馆和美
术馆两个新“城市会客厅”的建设过程中,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联合办
馆,共建共享”的思路,经过积极协调与沟通,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副主席、
威海籍著名漫画家、学者毕克官,将自己创作的漫画精品原件、著作、手稿及收
藏的古瓷片等309件珍品, 捐赠给市博物馆。著名美术家、著名陶艺家刘华明捐
赠了直径92厘米的紫砂胎陶盘——“和谐”。投入10万元,收藏了收回英租威海
卫后,威海卫首任行政专员徐祖善的书法手稿《威海卫甲午海军蹉跌记》。此外,
威海画院收藏了80幅美术作品, 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收藏了150幅美术书法作品。
这些重点文物和当代艺术品将入藏即将落成的威海市博物馆和威海市美术馆。

【《威海文物概览》 出版发行】 6月13日,举办了首发式,并向史志办、档案
馆、 图书馆等部门赠书。该书共203页,有图片445幅、7万多字,重点介绍第三
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时点以前,全市85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几年来的考
古发掘成果;文物部门掌握、登录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则以附录的形式列简表,
其权威性、严谨性得到省内外文博专家的一致好评。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
组织开展了“威海历史图片巡回展”走进学校和社区活动,先后送展到山东大学
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威海第二实验小学等大中小学校,东北村
居委会等社区; 组织专家在社区进行文物知识讲座和免费鉴定活动;组织“5·
18”观众问卷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新馆布展意见。文登、乳山、荣成市结
合第三次文物普查等专题进行了宣传活动。

【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详见第80页《北洋海军成军120周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福山革命遗址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4月23日,文登市天
福山革命遗址新增了“林一山治水事迹展”,同时“长江水利委员会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 揭牌,历史文物遗址的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与挖掘。5月21日,中宣部公
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87个,文登市天福山革命遗址名列其中。依
托天福山革命遗址建立的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有固定陈列6处,年免费接待观众8万
余人。

【博物馆评估定级顺利开展】 5月22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国家二、三级
博物馆名单,威海市博物馆、荣成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至此,威海市
有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三级博物馆2家。

【威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 6月13日,威海市文化局举行第四
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威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市博物馆
开展,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张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
副市长张波,文登、乳山、荣成市文博专家和专业人员,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以及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人士30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
设计制作刊版88块,编印了《威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展示了威
海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全市文物普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扩大了文物工作的影
响,提高了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考古工作取得突破】 水下考古方面,派出两人参加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
训班,获得由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水下考古发掘资格证书、由中国潜水运动协会颁
发的“国际三星级潜水员” 证书和专业潜水教育机构“PADI”公司颁发的9个潜
水技能证书,并参加了9月21日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山东省文物局联合组
成的水下考古队在威海进行的为期3天的水下文物调查与探摸工作,为水下考古工
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地下考古方面,10月4日至12月7日,对文登市八里张家石
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 清理元、明时期墓葬62座,出土文物100余件,石
刻37件,为威海市继2007年崮头集石墓群考古发掘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
也是文登乃至胶东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石墓考古发掘。

【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超过前两期总和】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始终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思路,取得可喜成绩。2009年
底,威海市所有镇(街道办)全部完成文物普查田野阶段工作,进入查漏补缺和重
点复查、普查验收阶段。全市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759处,其中新发现1348处,
复查411处,登记文物数量增加3倍。其中,重点关注了东夷文化遗存、明清海防
遗迹以及海草房等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登录。经有关专家筛选,保存较
好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包括冶炼遗址、乡土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29处,被选为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 数额超过前两批总和。荣成市东楮岛海草房等5处不可移动文
物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省级评定。

【北洋海军提督署复原陈列改造工作】 年内,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召开“北洋
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方案”论证会,邀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山东省
博物馆、鲁迅美术学院的业内著名学者和设计专家参加论证,就陈列方案达成初
步共识;复制、征集清代家具等文物陈列品工作进展顺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绩】 年内,顺利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验
收,在全省率先完成“四个一”建设任务;编辑出版《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
粹》 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24册,共计140余万字、照片1000余幅;搜集非
物质文化遗产线索6000余条,整理资源目录1543项,珍贵实物4000余件;威海剪
纸等10个项目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至年底,入选国家级名录2
项、 省级名录13项、市级名录40项,准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名录6项;渔民节祭
祀仪式和海草房制作工艺项目传承人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荣成民俗博物馆、文登鲁绣博物馆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民俗博物馆,乳山
牛郎棍研究会被评为优秀传习所。
(张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