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8&rec=159&run=13

【概况】 2009年,威海市境内财政总收入2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地方
一般预算收入102.5亿元, 占预算的101.4%,增长9.5%。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
收返还、 各项结算、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收入等40.2亿元,全市可用财力142.7
亿元。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36.9亿元,占预算的104.2%,增长12.0%,结转下年支
出5.7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1564万元,当年净结余60万元。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 占预算的124.1%,增长6.0%,加上成品油税费改革
转移支付1.7亿元,政府债券收入1.9亿元,税收返还、各项结算、上级专款和上
年结转收入等23.8亿元,市级一般预算财力30.9亿元。市级一般预算支出27.5亿
元,占预算的102.5%,增长19.6%,结转下年支出3.4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净结
余298万元,当年净结余10万元。

【保企业、保发展】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企业发展。在用好用活本级政策、
资金的同时,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年内,各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11.5亿元。
其中, 投入3000万元,继续扶持三角、威高等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投入3.9
亿元,支持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重大产学研项目、重点产品结构
调整等; 投入1.6亿元,支持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投入6450万
元,支持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促销、国际市场开拓和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
设等。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发展。建立企业纳税排行季报制度,通过对
企业纳税进行综合排名, 激励企业多作贡献;安排820万元,对评选出的32个纳
税明星企业和19个纳税新星企业予以表彰奖励,调动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出
台个人首次购买市区范围内商品住房契税补贴政策,积极稳定房地产市场;修订
完善《威海市鼓励银行业发展奖励办法》 ,安排280万元,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
发展和新设立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补助;对53家获得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企业
拨付奖励资金600万元, 引导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提升发展水平。三是破除资金
瓶颈, 帮助企业发展。在全省首创设立财政临时还贷扶持资金,为183家企业办
理还款再贷30.7亿元; 市级设立300万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通过支持
担保机构的方式, 帮助653家企业融资26.2亿元。另外,将政府性资金存款与金
融机构支持政府融资和企业贷款情况挂钩,较好地调动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
发展的积极性。四是优化发展环境,保障企业发展。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
企业负担10亿元;实行减费让利,落实了取消和减免缓、暂停征收的262项收费,
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2亿元; 为企业减免失业保险金6937万元,支付困难企业
岗位补贴1032万元;会同国税、地税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企业跨市区经营税收
征管工作的意见》,规范了税收征管秩序。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
极争取上级项目、 资金支持。全市投入政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40.7亿元;争取4
批扩大内需项目资金3.97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4亿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3.4亿元, 有力推动了威海市公益设施和民生工程上档升级。二是打造全新的投
融资平台。成立了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在实现政府融资“借、用、管、还”一
体化的同时,树立经营财政的理念,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建立了“投入—收益—
再投入—再收益” 的良性循环机制;直接融资20.98亿元,部分用于环翠楼公园
改造、米威调水三期、机场建设、金线顶区域整体改造、统一路南延等政府重点
项目,部分用于政府可变现资产储备,实现保值增值,防范财政风险。三是积极
拉动消费需求和对外贸易。组织开展家电下乡与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全市销售
家电下乡产品18.6万台(部) 、 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2.04万辆,发放补贴资金
7373万元, 补贴兑付率稳居全省前列;市级筹集资金900万元,会同相关部门出
台了鼓励优势产品出口、 加强出口品牌建设等鼓励对外贸易发展的7项措施,保
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保民生、保稳定】 一是大力支持“三农”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工程,投入财政资金5237万元,带动其他资金1.4亿元,完成了200个村庄
的整治任务;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居住工程,投入3954万元,用于新建农村住房
和危房改造;投入3.54亿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道路维修、饮水安全和农村沼气建设;投入2694万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投入1.1亿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
入1353万元,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品种和范围;促进
农民增收,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渔用燃油、农机
具购置等补贴3.9亿元。 二是全力保障就业和社会稳定。出台了多项财政补助和
奖励政策, 积极支持威海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投入708万元,通过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再就业和创业培训、“金蓝领”培训工程,帮助3.03万人提
高职业技能; 将个人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5万元并放宽贷款条件,支持失业
人员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设立1000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资金,为推动
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资金保障;发放灵活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
贴1754万元,鼓励政府兴办的公益性岗位吸纳“零就业家庭”和下岗失业人员再
就业。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
集中供养、农村老党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10多项财政补
助标准; 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惠及5.9万参保农民;将在校大学
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使6100多名大学生的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出台了
《威海市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困难群体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是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大幅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
标准, 农村小学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补助定额比上年分别增加55元和105元;
采取以奖代补、费用减免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实施新的
城乡生活困难家庭教育救助政策,首次将城乡低保边缘家庭纳入救助范围,并提
高救助标准;投入652万元,用于126所村卫生室和11所重点卫生院的改造;不断
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救助机制, 实现计划生育扶助政策“无缝隙全覆盖” ;投入
692万元, 专项用于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 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投入
4082万元,用于第十一届全运会威海赛区的组织筹备和场馆建设改造,确保各项
赛事顺利进行;拨付资金1.49亿元,援助四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加快财政科学发展】 一是以科学聚财保证发展成果。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
建立起了市直32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税源信息采集网络平台,对税源实行全覆盖监
控;完善非税收入成本考核机制,出台了《威海市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
坚持源头治税,对契税征收信息、涉税房产信息实行实时掌握,市级契税收入超
收4500万元。二是以科学理财提升发展成效。通过推行科学理财,创造了争取上
级资金43.5亿元和市级增收3.3亿元、节支3.4亿元的历史性纪录。三是以科学用
财增强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威海市实际,采取货币化补贴的方式,有效满足低收
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出台办法加强市属学校定向资金使用管理,化解学校债
务风险,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开展了“绩效管理年”活动,在全省率先推行绩效
管理,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相结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以
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政府采购项目专家论证办法,积极发
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优化集中支付流程,在市
级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推进“一纵一横一中心”数据系统建设,
财政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协调性不断增强。
(付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