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7&rec=9&run=13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90.34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50亿元,增长4.2%;第
二产业增加值1410.07亿元, 增长10.0%; 第三产业增加值1165.77亿元, 增长
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51.5︰40.5调整为7.7︰50.5︰41.8。

【三次产业协调并进】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4.13亿元,
比上年增长1.8%; 林业增加值0.48亿元,增长1.9%;畜牧业增加值31.66亿元,
增长4.3%;渔业增加值121.32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92亿元,
增长9.7%。受土地干旱严重、播种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比上年
下降3.3%,达到86.93万吨。全年水果总产量99.07万吨,增长5.4%。全年肉类总
产量18.20万吨, 下降1.4%; 禽蛋类总产量14.15万吨,下降0.8%;奶类总产量
17.66万吨, 增长1.0%。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40.25万吨,增长1.0%。水产养殖面
积7.77万公顷,增长4.6%;养殖产量160.00万吨,增长2.4%。全年投产专业远洋
渔船306艘, 远洋渔业实现产量20.1万吨,增长212%。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发展到35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44家、市级137家。新注册农民专
业合作社439家,总数达到2429家,入社成员14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5万户。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17家,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1.8%; 主营业务收入6561.43亿元,增长9.7%;利税561.49亿元,增长11.6%;
利润354.44亿元,增长12.8%。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98.4%。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2510.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7.7%,比年初提高1.1个百分点;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总数达到163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83家,总数
达到328家; 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创新试点企业分别达到16家和21家。节能减
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污染减排项目123个,投资额4.58亿元。
服务业繁荣发展 成功举办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渔具博览会等活动,大力推进
中心商圈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8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
接待旅游总人数3288.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3.86亿元,分别增长9.7%和13.3%。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60公里(含农村公路)。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
4030.5万人次, 下降3.0%; 货运量7929.8万吨, 增长2.0%; 港口货物吞吐量
7110.3万吨,增长1.6%;集装箱吞吐量103万标准箱,增长2.8%。
名牌创建迈上新台阶 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31件, 地理标志商标7件;山东省著
名商标121件,其中新增10件;威海市知名商标142件。有中国名牌产品19个,山
东名牌产品21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55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4家,获奖
个人1人。

【内需拉动作用增强】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投资消费协调拉
动,国内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注重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第一产业投资7.26亿元,
下降40.4%; 第二产业投资1383.66亿元,增长104.0%,其中,工业投资1270.94
亿元, 增长101.9%;第三产业投资838.45亿元,下降32.0%。三次产业投资比重
为0.3︰62.1︰37.6。 房地产开发有所放缓, 全年完成投资357.23亿元, 下降
13.3%;房屋施工面积3986.70万平方米,增长1.7%;竣工面积729.19万平方米,
下降3.1%;商品房销售面积847.46万平方米,下降3.6%。
消费需求持续繁荣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81.87亿元,增长12.9%,其
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7.55亿元,增长13.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104.32亿元,增长11.2%。 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86.88亿元,增长13.1%;
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4.99亿元, 增长11.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
涨2.4%,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以及消费升级类商品全面增长。其中,
家具类增长32.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3.6%,中西药品类增长23.5%,
通信器材类增长22.5%, 化妆品类增长18.5%,日用品类增长17.0%。全年工业生
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上涨0.3%。

【对外经济依然疲软】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65.8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
其中出口总额113.72亿美元,增长6.3%;进口总额52.15亿美元,下降19.1%。从
贸易方式看, 一般贸易进出口额77.25亿美元, 下降2.2%; 加工贸易进出口额
83.18亿美元,下降5.1%;其他贸易进出口额5.44亿美元,增长10.5%。从出口商
品看,机电产品出口45.83亿美元,增长0.1%;纺织服装出口25.40亿美元,增长
15.6%;农产品出口15.28亿美元,增长2.8%。从主要贸易市场看,市场多元化成
效显著,威海市企业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传统市场进一步巩固,
对韩国市场与上年基本持平外,对欧盟、美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对日本贸易
额下降3.7%。
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 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129个, 合同外资9.34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2%;实际到账外资10.12亿美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
到账外资分别占全市到账外资的6.9%、53.0%和40.1%,外资的投资结构进一步优
化。 引进内资项目806个,利用国内资金638.08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均比
上年有所增长。对外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全市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25
家, 完成中方投资额4.2亿美元,增长51.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5亿美
元,增长40.1%;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23万人,增长2.8%。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 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79亿元, 比上年增长
13.1%,其中税收190.21亿元,增长14.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0.60亿元,增长
6.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3.2%,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2.5%,城乡社区
事务支出增长15.4%,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增长14.9%,交通运输支出增长
1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7%,科技支出增长11.6%。
金融业平稳运行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632.33亿元, 比年初增加
253.0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3.48亿元,比年初增加132.04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1735.28亿元, 比年初增加170.30亿元, 其中, 中长期贷款
790.19亿元,比年初增加66.65亿元。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63.02亿元,比上年
增长11.3%;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1.74亿元,增长10.0%。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3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43.8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8.91%,人均公园
绿地面积达25.31平方米。城市载体功能加快提升,全年发电163.97亿千瓦小时,
增长3.9%;全社会用电量102.38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0%,其中工业用电量
66.43亿千瓦小时, 增长1.8%。全年供水总量7085万立方米,增长7.0%。市区天
然气用气人口58.29万人,天然气供气量7565万立方米,增长19.4%,燃气普及率
100%。 集中供热面积达3508万平方米,增长9.8%。全市环境监测站4个,地表水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2个,面积1406平方公里;全年完成污染减排项目123个,
投资额4.58亿元。市区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优和良的天数344天,达标率94.2%。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青荣城际铁路、威海机场跑道改造、“301省道”石烟
线江家寨至双岛段改建工程等全部完工,荣文高速公路、市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扎实推进,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改造建设等36项城建重点工程加快
实施。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254元, 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17296元,增长11.0%。2014年全日
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为15元。
劳动就业形势良好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
加强就业创业工作推进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每年安排8000万元
作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 安排1亿元作为市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
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北京华普亿方联合创建“威海创业大学”,引导和
鼓励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或转移就业。 201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其
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
业率为1.52%。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市有84.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2.5万名离退休职工享受养老保险, 90.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60.7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2.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7008名职工享受工伤保
险待遇,1.10万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
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6%、1.8%、7.8%、3.9%和3.9%。城
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9.3万人,42.8万城乡居民每月领取养老金,发放养
老金5.9亿元。 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500元,农村居民低保
标准由每人每年2600元提高到3240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500元
提高到5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700元提高到3200元。年末,全市各种
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36家, 床位2.35万张,收养人员1.25万人。全市投入资金
7742万元,将5.47万名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投入资金4808.8万元,保障全市
五保老人1.02万人,敬老院83所。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 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8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1项,
省级奖励6项, 颁发市科学技术奖99项。 全年促成技术合同1280项, 成交金额
20.4亿元。 全市专利申请量6241件,比上年增长17.8%。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
展,新认定市级孵化器12家,总数达到17家;新增孵化面积27万平方米,总孵化
面积达到51万平方米;新增在孵企业330家,在孵企业总数达到423家。新增大型
科学仪器平台入网仪器224台,累计数量达到487台。全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累计达到1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
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年末, 全市常住人口280.92万人, 其中, 城镇
人口172.2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36万人和3.02万人。教育、文化、卫生、
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妇女儿童、老龄、
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孙茂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