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7&rec=8&run=13

【概况】 新石器时期东夷先民就在威海耕山牧海、繁衍生息,民俗文化源远流
长。考诸史志,境内先民“大约朴鲁为多”。相传秦始皇东巡于境内登山召士而
“文教大兴”,此后淳朴仁厚之古俗与“尚礼仪”之风蔼然交融,成为境内民俗
突出特色,传承千年,至今亦然。因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境内各地传统习
俗也有细微差别,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以渔业为主的沿海渔村,其生产、生活、
禁忌和信仰习俗呈多样化。
境内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习俗,也随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在这个过
程中,移民、航运、外出谋生等都对民俗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如有些节日习俗
邻村之间往往不同,即是明清以后大量移民带来的外地民俗与境内习俗兼容并存
的结果。元代海运兴起,产生于东南沿海的“妈祖”信仰随之传播到境内沿海地
区。 清初以后延续300多年的“闯关东”,不但把威海民俗带到东北,也将东北
民俗携回家乡,如“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和“人参”的故事,在威海和东北同样
广泛流传。而正月十五到祖茔送灯,看灯碗水汽和灯花大小预卜当年旱涝丰歉这
一产生于东北长白山区的满族古俗,当地早已失传,在威海各地却流传至今。
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威海民俗也随之不断变化。
辛亥革命后,男人剪辫子、女人禁缠足,各种封建礼教逐渐废除,出现新的社会
风尚。英租威海卫,把西方一些风俗传入境内。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政府成立后,
不断挑战封建陋习,树立新的社会风气。新中国成立后,在打击封建陋习的同时,
乡间一些正常的传统民俗活动也遭到禁止。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入,民主进程的推进,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活跃,地方政府更是借助一些民俗
活动推动经济发展,谷雨节(渔民节)、庙会(山会)等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
要平台。同时,在广泛的交流中,一些传统民俗逐渐被漠视,而一些西方风俗却
受到年轻人的青睐,部分地方民俗也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消失。

【婚嫁习俗】 择偶 旧时青年男女婚配多由家长包办,通媒结亲,即所谓“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择偶考虑的基本条件是门户相当,品貌、年龄般配,同时
也很重视家风优劣等。20世纪40年代,境内在抗日根据地农村废除了封建包办婚
姻,青年男女始有婚姻自主权。50—60年代,自由恋爱者较少,多数青年仍由介
绍人牵线搭桥。70—80年代,多数青年自由恋爱。90年代后,出现婚姻中介机构,
许多人找对象更注重个性,涉外婚姻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
订婚 正式确定婚姻关系为订婚,俗称“定亲”“搿亲”。富裕人家定亲时双方
要交换定亲文书,俗称“送柬”“下柬”。正式定亲比较隆重,双方家庭都要设
宴会亲族。男女所用柬帖分别印有龙、凤图案,称“龙凤帖”。一般人家往往简
易行事,双方互换庚帖既视为“下柬”,亲事就可定下。有的甚至不用柬帖,只
凭口头一诺,即可定亲。新中国成立后,以上习俗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的颁布而消亡。青年男女经过接触和了解,感觉满意,互赠礼品即视为定亲,然
后登记领取结婚证。
送日子与下彩礼 结婚日子由男方选定,称“择好日”。婚嫁“好日”选好
后通知女方家以征求同意,俗称“送日子”。“送日子”男方向女方送聘礼,俗
称“下彩礼”“送彩礼”。旧时富裕之家彩礼一般有金银首饰、钱币、布料、小
麦、全猪、全羊等。贫寒人家的彩礼不过一两块做衣服的布料。新中国成立后,
结婚为求吉利,多数人仍要找人“择好日”。也有挑选具有纪念意义的“好日”,
如春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彩礼价值不断上涨,1001元为千
里挑一,10001元为万里挑一等。
结婚 境内俗称男子娶亲为“将媳妇”,女子出嫁叫“出门子”。“好日”
前一天,荣成、乳山等地女家要向男家送嫁妆。文登、威海卫等地则是迎娶之日
嫁妆随花轿一起到男家。新中国成立后,婚礼习俗日趋文明、简便,但仍有沿袭
旧俗之例。20世纪50年代,迎亲由坐花轿改为坐马车,盖头、抱轿、跨鞍、坐三
日、婚后告庙、拜族中长辈等习俗逐渐消失,女方嫁妆多为被褥、箱柜、椅子、
凳子及梳洗用具。60年代,迎亲一般用自行车。“文化大革命”期间按“革命化”
要求,不举行婚礼仪式、不宴请亲朋。登记后,选一“好日”,男方把女方领进
门,全家人吃碗喜面,婚礼即告成。在农村有结婚当日,新郎、新娘即下地参加
生产队集体劳动的。70年代,结婚迎亲除乘自行车外,农村也有坐拖拉机的。嫁
妆有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20世纪70代末至80年代初,结婚铺张之风渐兴。
虽然政府和群团组织大力倡导喜事新办,并组织集体婚礼,但铺张之风没有得到
有效遏制。在一些贫困农村,结婚索要彩礼之风日甚。80年代后,迎亲的交通工
具逐步改用汽车。嫁妆多为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并在结婚前送到新房中。
90年代起,结婚仪式日趋隆重,并呈中西结合之势。新娘传统的红妆,多改为白
色婚纱。家家用鲜花装饰的轿车迎娶新娘、接送女方宾客,并租用录像车全程拍
摄婚礼过程。城乡许多家庭陪嫁物品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全套家电到
沙发、家具、摩托车等。进入21世纪,陪送轿车、房子的亦不在少数。结婚典礼
一般在饭店、宾馆举行,并请婚庆公司和专职司仪主持。婚宴一般都摆几桌、几
十桌,有的甚至上百桌。参加婚礼者除亲戚外,同学、战友、同事人数大增。宴
后,喜主要向宾朋回赠“喜包”(内装“喜饼”或“抓果”,喜糖、喜烟等)。
结婚后,新郎、新娘外出旅游度蜜月也渐成时尚。
看出息与站九 新婚三日后,新娘家人要择日到新郎家看望新娘,俗称“看
出息”“望出息”,乳山称“开箱”。乾隆《威海卫志》载:婚后第九天,新郎
陪伴新娘回娘家省亲,俗称“站九”。近现代以来,多改在新婚后第二日或第三
日回娘家省亲,但习俗仍称之为“站九”。站九时,女家要烙“喜饼”,文登、
荣成、乳山称“媳妇饼”,环翠区要烙“抓果”,由女儿带回婆家分赠亲友、邻
里。自婚宴设于宾馆、饭店起,女家要在结婚前日将“喜饼”“媳妇饼”或“抓
果”送到男家,待婚宴结束时分赠宾朋。至此,婚嫁程序结束。

【谷雨节】 为农事节气,时值境内谷、黍、玉米、高粱等春作物播种季节,农
谚有“清明耕一半,谷雨种一半”。因地理位置及鱼虾洄游规律所致,每逢此日,
鱼虾便洄游到境内近海,一年一度的大海市正式开始,有“谷雨百鱼上岸”之谚。
沿海渔民视此节为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届时,渔民备全猪(带皮脱毛并用腔
血抹红)、大枣饽饽、白酒、香烛、鞭炮等,聚集于海边举行隆重的祭船、祭海、
祭海神娘娘的活动,以祈出海平安,回来鱼虾满舱。祭毕会饮,共食祭余。“文
化大革命”初期,祭海、祭海神娘娘的习俗被禁止,但祭船聚餐活动沿袭至今。
改革开放后,沿海渔民将新文化、新观念、新思想渗透到谷雨节中,逐年增加具
有现代海文化内容的娱乐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境内海岸线最长的荣成市
自1991年起在谷雨节期间举办渔民节,1992年改为荣成国际渔民节。后因沿海气
温较低,不便游客海上游乐,1993年起荣成国际渔民节改在7月下旬举办。
(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