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7&rec=13&run=13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对市直预算单位2014年部门预算进行公开,对18个预算
绩效评价项目实行支出绩效管理。开展政府债务考核,审核编制市级部分单位政
府债务融资计划。出台《关于加快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积极引导发展“金融
超市”、融资仓储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融
资租赁公司、村镇银行分别达到22家、25家、6家和3家。成立威海市首个由央企
投资设立的地方金融组织——威海市邦信小额贷款公司。启动文登区、乳山市农
信联社的银行化改革。 开展小麦、玉米、花生、苹果等4个政策性农业保险,中
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为成山集团承保了2亿元的风力指数保
险,为全省海水养殖风力指数保险首例。乳山农信联社为乳山日胜农业投资有限
公司办理了首笔林权抵押贷款2100万元。出台《威海市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
基金管理办法》 ,建立了45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首批150家小微企业纳入帮扶
范围,发放贷款5200万元。扩大区域覆盖范围,为36家企业提供8.61亿元的授信
支持,贷款余额达4.97亿元,其中,实现知识产权、股权、订单等质押融资1.45
亿元。

【国有企业改革】 对市属73家国有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研究制定企业改革
台账,组建威海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并发起设立了国有独资融资性担保机
构——齐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位列全省第二位)。完成市民
航局和报业集团公司制改革前期审计和评估等工作。威海昌佳贸易有限公司、海
港大信国际旅行社等两家企业进入改制审批程序。组建威海市国有企业董事监事
工作管理中心,进一步修改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工作制度,
建立工作情况报备制度。 出台《关于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威海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威海市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使用管
理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
划,筛选280家重点企业与相应服务部门签订对接协议,完成136家企业的对接活
动。成立市小微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签约入驻服务机构31家,开展各类服务活动
2005次,服务企业4766家。完成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开展培训12场,培训企业
300家。

【农村体制改革】 全市完成799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占
计划指标的114.1%, 全市累计达到1484个村,占全市需确权村数的64.8%。完成
188个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注册成立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占
计划指标的127%, 全市累计注册股份经济合作社337个。制定出台支持推进土地
规模化流转的奖励意见,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3万公顷(规模流转8900公顷,
占新增的67%) ,全市累计流转土地4.41万公顷,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32% ,其
中规模流转2.68万公顷, 占流转面积的61%。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试点,荣成市登记注册了16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
作社2429家、 家庭农场281家。积极稳妥推进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供销社综
合改革,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活动,有26处基层社参与共建,共建村
达到181个,共建各类经营服务项目346个。

【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积极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
革试点调研,围绕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城市发展体制机制、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等7大领域、29个方面编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新
型社区考核细则,明确各区(市)建设任务。启动城市化发展规划、新型社区发
展规划编制工作。出台《威海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5年)》,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出台《威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安
排》 ,提出了6大方面、33项医改主要工作安排,推动医改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
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为全域城市
化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加快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改革步伐,乳山市
5家试点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药占比”比上年分别下降9.6%、6.18%,住院费
用报销比例和在职职工收入分别上升6.37%、13.3%,基本实现“降低费用、减轻
负担、增进效益”的预期目标。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争取文登区、荣成市被纳
入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印发《威海市关于推动县级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于10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

【行政体制改革】 印发《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
推行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工作。公布市级行政审批和监督服务事项目录,编制《威
海市市级行政审批和监督服务事项流程再造规范》,规范审批依据、条件、材料、
流程环节1.2万多个, 精减审批条件230多个,减少申报材料240多个、流程环节
370多个, 绘制流程图620多个,压缩审批时限730多个工作日。扎实推进“两集
中、四到位”,将30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到部门行政审批科和市政务
服务中心,实现科室设立、编制人员、项目进驻、窗口授权“四到位”,全程办
理的审批事项达到90%以上。 在全市推行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审批时限由
串联审批的281个工作日缩减到28个工作日。 出台《市场主体设立联审联批试行
方案》,推行“一次告知、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信息共享、统一发证”的运行
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镇三级市场主体设立联审联批。
进一步下放投资管理权限,市级只保留需统筹安排的保障性住房、净水厂、污水
处理厂、 垃圾处理厂等项目核准,直接办件量减少90%以上。出台政府投资项目
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投资管理办法、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
文件,对政府投资非经营性房屋建筑项目实行代建制。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
革及食品药品、 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3个国家级开发区市场监督管
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相关人员在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兼职(任职)
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 ,全市93家行业协会商会221名相关人员全部辞去了社团
职务。

【对外开放体制改革】 出台《关于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促进外经贸发展的实施
意见》 ,取消区域通关跨关区授权检查的限制,对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全面推行
“属地申报、 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对A类及以上企业推行“属地申报、属地放
行”通关模式,大幅降低了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在威海港口岸、威海出口加工
区、威海机场的6个监管区9个固定查验区域全面启动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
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模式,申报效能提高30%以上, 申报时间缩短30%以
上。在威海出口加工区复制推广了上海自贸区的“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
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和“简化无纸化通关随附单证”等3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
通过建立电子证书核查机制,扩大与韩国口岸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互信认证范围,
实现签发的所有出境检验检疫证书和原产地证书的数据共享,威海检验检疫技术
中心被韩国食药厅认可为“国外公证检测机关”。通过连续参加多轮中韩自贸区
谈判,有效反映了“威海诉求”,推动威海同仁川自由经济区的合作写入中韩自
贸协定。威海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顺利推进,落实海关总署启动了审核程序,土
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准,并完成了全部征地工作。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出台《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意
见》《关于切实做好拆迁村居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创
业的政策文件, 每年安排800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安排1亿元市级小额
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提高了各类创业补贴、培训补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对大学生创业
者给予工商登记、税收、担保贷款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各区(市)每年扶
持不少于100 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
了就业创业培训、大学生就业微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配套服务、劳动保障法律
事务服务等11项就业创业工作。整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在全省率先打破居民社会保障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全市居民社会保障
实现同城同待遇,市域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
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社
会保障实现市级统筹。出台《威海市实施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暂行办
法》《威海市养老服务评估工作实施办法》等13个社会养老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建立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在环翠区、威海高技术产
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年新增
养老机构18个,新增床位3146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5张。建成市域一体、覆盖
城乡、 惠及全体居民的“12349”便民服务平台,加盟企业2998家,入网居民16
万人, 其中入网老年人5.4万人。建成260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33
处农村幸福院,分别覆盖65%的城市社区、35%的农村社区。成立威海市养老服务
业协会, 吸纳会员181个。在全省率先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启动建
设6所大型养老机构护理院项目,30%的养老机构实现医养融合式发展。
(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