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6&rec=29&run=13

【组织部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突出“带”字,坚持领导带头,以上
带下 一是带头调研谋划。组织部领导班子深入各市(区)、市直部门,通过召
开座谈会、组织专家研讨、开展专题大讨论等形式,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并结
合部机关排查出的10大项36个岗位风险点,以及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经验、
做法,精心谋划,提出了“四破四立四争”的活动目标,即:破除形式主义,树
立实事求是之风,争当落实能力最强的组工干部;破除官僚主义,树立一心为民
之风,争当宗旨意识最牢的组工干部;破除享乐主义,树立艰苦奋斗之风,争当
奉献精神最好的组工干部;破除奢靡之风,树立廉洁奉公之风,争当自身形象最
佳的组工干部。明确了以“四查四治”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即:查宗旨意识牢不
牢,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之病;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治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之
病;查精神状态振不振,治庸懒满散、不思进取之病;查廉洁自律严不严,治执
纪不严、铺张浪费之病。二是带头参加学习。凡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部
领导班子成员都带头参加,并为全体干部辅导讲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带
头听取意见。部长带头深入各市(区)、老干部局和市委党校及所联系村,采取
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听取市区“五人小组”(组织部中层
以上干部,部分镇(街道办)、直属部门主要负责人,基层群众和老干部、理论
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班子成员也都深入基层,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听真言、
问计策。 四是带头联系基层。 建立了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每人联系1~2个市
(区),定期到联系点调研指导活动开展,听取意见建议,并要求记录联系日志,
定期汇总交流。
突出“深”字,坚持深学深思,触及灵魂 一是丰富学习内容。除省委组织部规
定的学习内容外,专门编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汇编》,将
中央、省委、省委组织部有关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及市委有关要
求, 汇编成册作为基本教材,供干部系统学习。二是创新学习方式。专门拿出6
个半天时间, 确定6个专题,组织干部脱产学习,并当场测试。在“威海组工在
线”网站开设专栏,组织干部相互交流。通过微型党课和道德讲堂,邀请有关专
家和部门领导讲学。组织干部到沈秀芹纪念馆、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威海监狱等
接受教育,组织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力量》《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
等专题片。三是拓宽学习渠道。实行了机关干部蹲点学习制度,为每名干部确定
一个市直单位作为联系点,要求活动期间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到单位蹲点学习,
引导干部在换位中学业务、学技能、学方法,在接触中听意见、看班子、看干部。
突出“实”字,坚持务实扎实,力求实效 一是制度保障“实”。实行了部领导
督导联系制度。每名班子成员负责督导1~2个市(区);实行了活动领导小组每
周例会制度,检查本周工作,部署下周工作;实行了周调度制度,活动办公室坚
持对各市(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制定了“干部蹲点”纪律。二是查摆问
题“实”。坚持“背靠背”“面对面”相结合,通过干部约谈、召开座谈会、发
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等形式,面向各层面干部群众,征集涉及组织部门和组
织工作各方面的问题5大类154条。部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每名干部都对号入
座,结合所征集问题,深刻查摆、剖析了部门、科室和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
的突出问题。三是边查边改“实”。结合征询到的意见建议,围绕创新干部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人才工作、强化部门自身建设,先后研究制定了10多个
规范性文件,明确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规定,规范了工作,提
升了效能。同时,再造内部工作流程,对科室管理服务的48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
善。四是谈心谈话“实”。在部内开展谈心谈话,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班子
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之间,相互谈心谈话,进一步统一思想,
增进团结。五是剖析检查“实”。召开了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在严肃认
真、团结和谐的氛围中,班子集体查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16项。班子成员
自我批评严肃认真,开门见山,敢于揭短亮丑;相互批评态度诚恳,不遮不掩,
敢于直面矛盾,在深刻剖析根源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具体整改措施,进一步统
一了思想、增进了了解、提升了境界。六是服务群众“实”。扎实抓好党员干部
联系困难群众工作,组织部内干部带头结对帮扶18户困难群众,要求每人每季度
联系不少于1次,逢年过节必走访。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选好人 一是树立重视基层注重实绩的用人
导向。 先后从基层一线选拔了5名优秀镇(街道办)党委书记进入市(区)党政
班子或交流到市直部门任班子副职,真正使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作风过硬、实
绩突出的干部有机会、不吃亏,得到社会各级各界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肯定与好评。
二是着力选优配强“一把手”。坚持把市(区)党政正职选优配强摆在突出位置,
严格执行上级政策规定,既着眼班子长远建设,又注重优化党政正职结构,做到
高标准选拔。对市直部门正职人选,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一批综合素质好、
能力和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被选拔上来。同时,对部分看准的、具有
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放手选拔,担任市直部门第一副职主持全面工作,经过半年
到一年的试用, 表现优秀的安排担任部门“一把手”。年内,先后选拔了3名优
秀干部担任部门第一副职主持工作。三是探索推进“人岗相适”。将“人岗相适、
人尽其才”作为干部调整的基本原则,综合分析岗位特点、干部专长和推荐考察
情况,通过交流使干部“回归”专业领域,实现了内行人干内行事、内行人管内
行事,较好地解决了因“人岗不适”导致的工作热情不高、效率低下、打不开局
面等问题,得到了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四是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扎实抓
好青干班学员挂职锻炼工作,并在跟踪考察的基础上,综合工作经历、专业特长、
培养锻炼和考察考核等情况, 从副县级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拔了9名正科级干部安
排到副县级岗位。同时,从市直部门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到市(区)党政
班子加强培养锻炼。
坚持育好人 在全市范围内认真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
神要求,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一是抓主
体班次培训。切实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突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7个模块,举办主体班
次8期,培训干部400余名。二是抓专题研讨培训。在《党建新视线》栏目开设学
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专栏,深入开展中共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采取“1+1+
X” 培训模式,利用国内外高校优质资源,与有关职能部门合作,先后举办新型
城镇化建设、金融与资本运作、青年企业家、创业导师和旅游城市规划建设与管
理等专题培训班7期,培训各类学员200余名。三是抓干部选学培训。创新干部选
学培训形式,采取组织调训与干部选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举办短期化、专题化、
小班式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开设了经济政策把握能力、领导能力提升、
文化素质提升和社会管理能力提升4个专题, 举办报告会15场次,培训处级领导
干部1200余人次。四是抓主题讲座培训。采取“请进来、请上来、走下去”的方
式,举办“名家论坛”“书记讲堂”“红色讲堂”“英才讲堂”“发展论坛”等
93期,开展市级“名师送教”186次,培训干部2万余人次。利用远程教育网络,
制播《党建新视线》52期,专题片40多部,其中专题片《金桥》被中组部评为全
国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一等奖。
坚持管好人 主要是围绕规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干部管理,研究出台了一系列
文件。一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着
眼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交流锻炼、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环节,进一步加强了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队伍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二是《关于
做好2013年度市直部门县级干部季度考评工作的通知》。结合深化机关作风建设
年活动,对考评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进一步突出了对工作实绩、规范服务等方
面的考评,同时,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对部分考核不理想的干部进行了交流
安排,较好地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三是《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机关事
业单位人员选配工作的意见》。对选配资格条件、管理权限、方法程序、工作纪
律等事项进行了规范。四是《关于规范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通
知》。明确了市属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调整后的企业领导人员分级管理以及各业务
和主管部门职责任务,建立更新了企业领导人员信息库。拟订了市管企业领导班
子和领导人员年度和任期考核、领导班子换届、领导人员届中调整等工作初步方
案。五是《威海市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和《威海市领导干部离
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审计重点,提高了审计质量,保
证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六是《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登记管理工
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规范公务员入口和日常登记管理、加强工作督导
及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原则意见。七是探索建立干部监督工作信息共享沟
通制度。实行专人定期与纪检、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沟通,共享干部问题
信息, 并与年度考察、季度考评、县级党委(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一报
告两评议”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情况相互对照,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监督工作的针对
性和预见性。扎实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公务员信息库建设、领导干部出国审批等
基础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 抓覆盖 重点抓了“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工作覆盖、远程教育学用覆盖和结对帮扶服务覆盖。一是“两新”组织工作覆盖。
积极推行非公企业党建“网格化”管理,在强化各市(区)抓的同时,充分发挥
市直部门职能优势,将企业划分为15大类,整合24个市直部门“领衔”包组建、
包指导,确保了无盲区、全覆盖;加强区域化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有10处投
入使用,为开展企业党建工作搭建了社会化服务平台;扎实开展“两新”组织党
建示范点创建活动, 各单位共创建市级示范点28个,威海市5名非公企业党员出
资人,被省非公党工委授予“山东省非公有制企业优秀党员出资人”称号,市建
设咨询服务业协会党委被省社会组织党工委确定为直接联系点。年内,新建“两
新” 组织党组织148个。二是远程教育学用覆盖。开展了远程教育“百村调研”
活动,完成2530个村级终端站点客户端绑定工作,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学用向农业
产业链延伸,有效增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实效性,有关做法得到
中组部认可。三是结对帮扶服务覆盖。启动了第九轮市直单位联系村工作,组织
了238个单位对口帮扶经济基础薄弱村。 各单位为联系村投入款物1662万元,帮
助办实事958件。 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困难群众工作,重点对城乡低保家庭、
农村“五保”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困难职工家庭及反映问题较多的家庭
实行全覆盖,全市有2.7万名党员干部参加,重点联系2.9万户。同时,组织市直
16个单位汇集编写了惠民利民政策汇编4000多册,发放给联系干部和“第一书记”,
为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抓保障 一是着眼“有人管事” 。加强农村后进班子整治,排查确定了249个后
进村作为新一轮整治重点,坚持一村一策、分类施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已
有194个村完成整治, 45个村基本完成整治,帮助选任自选村党组织书记15名,
并储备后备人才3687名。帮助新上产业项目37个,建立制度规范1542项,化解矛
盾纠纷319起。 选调了62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组织4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
记和33名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到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和复旦大学进行培训,提
高素质能力。 选派了917名干部到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进行指导帮带。二
是着眼“有地议事”。组织开展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回头看”,投入1600多万元,
对整治标准不高的279个活动场所进行了升级改造。 同时,把重心转移到管好、
用好场所上,发挥好“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信息发布、
文化娱乐”等“六位一体”的综合阵地作用。三是着眼“有钱办事”。总结推广
了31个村级集体经济不同发展模式的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引领村级发展;加大
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力度,在对文登市高村镇进行闭环式剖点调研基础上,会同有
关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运转财政保障水平的实施办法(试行)》,
狠抓经费落实, 确保2014年实现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村均5万元、到2020
年村均达到10万元以上的目标;狠抓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采取税前列
支、党费返还、财政补助等多种途径予以解决,并对经费使用和管理做出了制度
安排,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给予了肯定和推广;按照每个城市社区每年20万元的
标准, 落实103个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206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城
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抓规范 围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镇(街道办)、村(居委会)、党
员干部等3个层面入手,策划制作3期《农村党建工作应该怎么抓》电视访谈节目,
狠抓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在镇(街道办)层面,围绕决策机制、执
行责任、 考核监督等方面,特别是围绕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健全制度771项。在
村(居委会)层面,围绕规范财务、资金管理、民主公开、民主决策等方面,推
行重要村级事务全程纪实,村级资金、账目、公章、档案、规章制度及制度“展
示台”等做法,健全制度8927项。在党员干部层面,实行双层定责、双层教育、
双层管理, 推行目标承诺管理、 党员信息互动平台管理、“书记论坛”、党员
“即时关爱”等做法,健全制度3677项。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总结推广91项特色
制度和48个典型做法,引导各级用制度管人、管权、管钱、管事,有效提升农村
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 推荐高端人才 积极推荐和选拔威海市高层次人才参与国家
和省级的高层次人才评选活动,先后有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正式
入选省“泰山学者” 特聘专家;有2家高科技企业团队入选省“泰山学者”蓝色
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
抓实重点人才 着眼于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人才项目
产业工程的意见》,按照“人才引领作用大、项目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好”
的标准,评选出人才产业工程特聘专家14人;着眼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
人才,出台《关于开展导师带徒工程的实施意见》,按照“师徒传承、整合资源、
市级示范、全面推开”的原则,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导师带徒”工程,第一批结
成市级师徒帮带对子247对; 认真做好市级“文化名家”“乡村之星”的评选工
作,评选出首批威海市“文化名家”20名,威海市“乡村之星”20名,并从中推选
9名省“乡村之星”人选;积极推进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6月,参与举
办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外博士科技行(威海)”活动,邀请了92位与威海
市企业有项目对接的海外专家参加,最终达成项目合作意向48个,签订项目合作
协议23个。
优化人才环境 建立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机制。直接联系威海市的“千人计划”
专家、 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经常走访座谈,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困难。向
150多名全市各条战线的各类优秀人才发放慰问信和人才服务联系卡。 组织威海
市部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参加全市的专家休假考察和
健康查体活动,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积极开展人才典型宣传。在《威海日报》、
威海电视台分别开设《威海英才》和《创业英才筑梦威海》专栏,集中宣传威海
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在全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人才工作调研年活动,深入挖掘人才工作重大典型,威海市远航科技和
威高集团的人才工作经验在全省创新创业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组织对全市博士
人才进行信息登记,为更好地服务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信息支持。
(李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