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5&rec=18&run=13

【创先争优活动】 以“四比四看四争”活动为载体,组织市(区)比发展,看
谁进位争先步伐快,争当科学发展的先行区;部门比服务,看谁群众评价高,争
当“走在前、做表率”的模范;企业比贡献,看谁做大做强质效优,争当转型跨
越的排头兵;党员比作为,看谁为民富民本领强,争当干事创业的先锋,通过简
报、媒体公示等方式,亮承诺、亮规范、亮成效,较好地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广
大党员的创先争优积极性,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活动开展以来,全市
各级党组织分类确立赶超目标9800多个、 公开承诺事项4.6万项,广大党员公开
承诺办实事好事66万余件。“七一”前夕,市委专门召开表彰大会,对创先争优
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共表彰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50名优
秀共产党员。10月,召开全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会议,集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
告一段落。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紧紧
围绕推动转型跨越、实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选干部、配班子、抓
队伍,在提升个体素质、增强整体功能上下功夫。结合换届调整和市(区)、市
直部门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县级干部选拔调整工作,特别是选好
配强“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干部,一批年富力强、综合素质好、能力和业绩突出、
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被选拔上来,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树立正确的用人导
向。重视和加强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免管理等工作,科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
质进一步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坚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
部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培养选拔机制,加大措施落实力度,形成重视培养、大胆
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良好导向。2012年,坚持突出基层导向,注重能力素质,注
重业绩经历,从全市1896名报考人员中,公开选拔了团市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
副县级后备干部、正科级后备干部各20名。量身定做培养方案,通过党校集中培
训,安排到镇、市直综合部门、信访部门等多岗位挂职锻炼,进一步锤炼意志品
质、丰富经验经历,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调处利益冲突、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根据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考录各类工作人员468名,
安置正团职军转干部7名, 较好地满足了基层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需求。加
强40名选派到基层挂职任职干部培养锻炼、 期满考察工作,有4名到村任职干部
获得省委组织部通报表彰。三是创新干部选拔和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准确贯彻民
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办法,健全推荐考察、竞争
上岗、公开选拔相结合的干部选拔方式。按照市委进一步探索分类考核办法、建
立和完善县级干部竞争性考核工作机制的要求,研究印发了《威海市市直部门县
级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全面推行了市直部门县级干部分类分期竞争考
核,有效增强了干部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
为评价班子和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有效解决好干多
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形成崇尚实干的正确导向,激发了干部队
伍活力。四是切实强化干部监督管理。认真贯彻上级关于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
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严格执行“一报告两评议”、述职述德述
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认真做好双向约谈、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等工作,加强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建立干部监督工作信息共享沟通制
度, 纪检、 监察、信访、检察等部门定人定时沟通、提供信息,有效防止干部
“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突出关
键岗位管理,强化对镇党政正职、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及市直部门“一把手”
的管理与监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加大查处力度,形成整治选
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强大合力。

【基层组织建设】 开展以“抓龙头建设,树镇党委形象,规范工作机制;抓堡
垒建设,树村党支部形象,规范办事规程;抓队伍建设,树党员干部形象,规范
日常言行”为主要内容的“三抓三树三规范”活动,组织各级“攻堡垒、育骨干、
立规范” ,强基固本促提升。全市各级建立制度1.1万项,初步做到了用制度和
机制管人、 管事、管钱、管权。投入1.02亿元对890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
级, 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对全市268个农村“后进”班子进行集中整治,已
全部实现整顿转化。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抓好镇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深
入开展“建组织、扩覆盖”活动,全市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324个,社会组织
党组织292个。 推行非公企业“网格化”管理,将全市非公企业按行业类别划分
为15类, 由相关职能部门领衔包干, 保证无遗漏、无盲区、全覆盖。着力加强
“两新”组织“出资人、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举办了
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组织全市36名党组织书记到浙江大学
进行学习培训; 选配870多名职能部门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实行“四
轮驱动”,即教育触动、服务感动、创争推动、激励促动,引导企业出资人真正
重视、认同和支持党建工作。加强城市社区党建“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
办事、有处议事,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党建
经费保障和定期增长机制, 社区年均工作经费达2万多元;所有社区已解决工作
用房问题,其中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250个。推行城市社区网格服务管理,
以楼院、路段、物业小区、专业市场等为单位划分党建网格,探索建立“社区党
组织、楼宇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建组织网络,实现党组织“零距离”贴合党
员;同时,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居民、街道班子成员中,选配2000多名
网格管理员、协管员、联络员,通过常态走访、主动服务等形式,参与社区事务
5000余件。开展“党徽在闪耀”活动,引导城市社区党员佩戴党徽“进社区、进
楼宇、进家庭”,开展信息咨询、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参
与党员已达6200多名, 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300多次。选派489名机关干部到“薄
弱”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并组织开展目标承诺活动,强化日常督导检
查,严格考核。全市“第一书记”共做出承诺2563项,走访党员群众10万多户,
争取资金7200多万元,办实事好事4520多件;派出单位制定保障措施1958项,承
诺提供保障资金2200多万元。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
纯洁性,全市发展党员4800多名。结合“信仰、信念、信心”党性教育活动,组
织开展了“前辈的足迹”主题教育活动,拍摄红色影像33部、编写红色故事57集、
编纂红色档案2.64万条开展“红色关爱”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成立志
愿者服务队伍,与老党员、离休干部结成服务对子,定期走访慰问。全市已建立
志愿者小分队1551个, 有7494名志愿者参加, 帮助老党员、老干部办好事实事
2.3万件。 广泛推行“微型党课”教育方式,全市各级组织“微型党课”6000多
场次, 先后有2万多名党员登台授课,录制样板课程录像2000多分钟。扎实开展
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工作,不断提高了管党意识和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对全市
9821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 其中,“先进”6992个,占71.2%; “一般”
2527个,占25.7%; “后进”302个,占3.1%。对“后进”基层党组织,结合各领
域各行业特点,着力抓好整改提高,实现晋位升级。按照市委要求,深入开展机
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快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转作风、重规范、提效能。全市
各级查摆涉及工作作风、工作规范、工作效能方面的问题2756个,有2089个已得
到解决;新建内部工作制度1907项,修订完善3633项,再造内部工作流程907项;
新建对外工作制度647项,修订完善807项,再造外部工作流程961项。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以党政正职、新任职干部、年轻干部、女干部和镇(街
道办)干部等为重点培训对象,举办了处级领导干部十八大精神轮训班、处级干
部进修班和任职培训班、全市镇(街道办)党委书记示范班、青年干部培训班、
重点骨干企业家培训班、 中小企业家培训班等班次。 探索实行了 “1+1+X”
“三位一体”的培训组织模式,先后与相关部门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举办了文
化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与蓝色经济发展等专题研讨班。举办名家论坛、书记讲
堂、红色讲堂、英才讲堂、发展论坛等,对干部进行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开展
市级“名师送教” 活动,围绕科技创新、社会管理、依法行政等专题,送教193
场,培训干部达1.66万人次。建成各类教学基地24处,为基层干部培训提供生动
直观的课堂。继续抓好干部选学、在线学习等工作,重点做好“供、选、教、管”
等关键环节,确保教学质量。全市举办各类班次121个,干部选学培训班191个,
培训人数6万余人次。

【人才队伍建设】 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78万人,比2011年增长61.8%。实施引
进国外智力项目65个, 引进外国专家573人次、在站博士后12名。新增“享受国
务院特贴专家” 2人,泰山学者(含药学)4人,省“乡村之星”5人。省市突出
贡献专家48人,省市突出贡献技师、首席技师、技术能手55人。成功举办海外高
层次人才威海行活动,实现了直接联系海外人才工作的突破。
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充分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职能,对重
点人才工程按职能向各成员单位做了分工落实,着力构建分工协作、整体联动的
人才工作体系。在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决策、专项工作推进、督察通
报等各项职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科学发展观考核的指标体系,规范考
核内容和考核比重,进一步增强了各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调动
各方面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不断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为进一步开发各类人才资源,加快建立优秀人才奖
励激励机制,调动各类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分类制定了宣传文化人才、农村实用
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不同人才队伍的管理选拔办法,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
了评选表彰,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不断加大人才工作保障力度 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理念,在
人力、财力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对承诺的优惠政策“说到做到”。建立人才工
作专项资金,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个人投入和社会
资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 2012年市级财政安排各类人才专项资金1.2亿元,
比上年增长20.39%,为威海市人才政策落实和人才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搞好站点设备更新改造,采取统一采购招标方
式, 一次性采购电脑770台、投影仪27套。建立了全市集中学习站点电子信息档
案。抓好“集中学习日”制度,围绕换届工作、中共十八大等组织站点收看学习。
指导市(区)举办各类视频互动教学70多期,解答疑问3400多条。办好《党建新
视线》电视栏目,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威海市干部培训、人才工作、两
新组织党建和基层党内民主、干部驻村蹲点等亮点工作,以及组织系统开展的素
质提升年活动、市十四次党代会筹备、迎接中共十八大召开等重点工作,强化组
织工作宣传, 全年制播电视栏目52期,播出党建信息160多条。加强课件开发制
作,全年整合制作各类课件60余部,其中4部课件被评为省级“百部优秀”课件。

【联系村工作】 扎实开展市直单位联系村工作,2012年,市直227个单位为联
系村投入款物2594.6万元,帮助办实事1985件。结合联系村工作,组织市直机关
干部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帮扶困难家庭3569户,走访1.6万人次,送去慰问
金、慰问品价值303.6万元。
(李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