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5&rec=14&run=13


(2012年12月5日)
中共威海市委书记 孙述涛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
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
远历史意义。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完善了“加快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目标思路,对我们更好地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要在深入学习中统一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点是深刻领
会、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市各级党
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习、研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
党章,自觉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一是要通过学习
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加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
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
析问题、指导工作、推动实践的能力。二是要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总体布局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加快建设现代化幸
福威海。三是要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夺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胜利基本要求的认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四是要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
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以改
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提供坚强有
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要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威海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每一个时期的新突破、
新跨越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我们必须在全面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把
解放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开拓前进。一是要把解放思想体现在思路创新上,努力破除不敢担当、缺乏闯劲
的保守思想,大力弘扬勇于负责、大胆创新的精神,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应对新
挑战、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二是要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创先争优上,努力破
除求稳守成、不思进取的心理状态,以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
争朝夕的精神,在追求卓越中发展自己。三是要把解放思想体现在改革开放上,
努力破除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的狭隘意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把威海的
发展置于国际国内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中去谋划,全面加强体制创新、科技创
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四是要把解放思想体现在作
风转变上,努力破除坐而论道、眼高手低的行为习惯,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优良
作风,进一步转作风、重规范、提效能,在破解难题中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要在解放思想中谋划新发展。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又好又快发
展。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谋划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再
上新台阶、新水平。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鼓励有条
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我们确定的“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
完全符合十八大精神,也符合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围绕这
一总体目标,立足各自实际,确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二是要突出主题主
线。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
发展。在谋划新一轮发展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三是要做到富民优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
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
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力推进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是基础,自觉落实
是关键。各级各部门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照十八大确定的
各项任务,对照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现代化幸福威海的各项目标,结合各自的职
责,一项一项地研究,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
(一)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拉开现代化幸福威海的大框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
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李
克强同志反复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
大问题”;“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根据我市地域相对较小、区
域发展相对平衡、经济相对发达的实际,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中心崛
起,强化两轴支撑,推进环海发展,完善一体化布局,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
进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总的想法是加快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城乡一
体化。
一是城市发展,要全力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后,我们在继续加
大威海工业新区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出口加工区升级为国家综合保税区的同时,
启动了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威海南海新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乳山
滨海新区、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这是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
的重要拓展区,也是一体化威海新的城市板块。相关市区、开发区要认真落实市
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的意见》,抓紧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尽快取
得实效。市直有关部门要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从本部门单位的职责出发,进一
步细化完善措施,研究落实政策,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重点区域开发建设
的强大合力。
二是小城镇发展,要积极推进示范镇建设。小城镇处于“城尾乡头”,联结城乡,
辐射农村。 为加快推进城镇化,省里启动了“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我市有4个
镇入选省级示范镇, 我们又筛选了6个市级示范镇,一同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示
范镇。这10个镇是我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规划起点要高,建设标准也要高,凡
是已经纳入和即将纳入城市区划的,要与所在城区一体化建设;没有纳入的,要
以小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各市区、开发区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主体,要创新
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把这些示范镇规划好、建设
好,使之尽快成为一体化威海的重要节点和组成部分。
三是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村社区。城市化是大趋势、大方向,但促进
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我们既要通过城镇化,把我市更
多的农村居民变成市民;又要积极采取措施,让生活在农村的居民享受到城市居
民一样的生活。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大框架下,抓紧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尽快把有条件的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的新型农村社区。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保、农房建
设等一系列活动,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善,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要善始善终地把这些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抓好,兑现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农民群
众的承诺,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
美好家园。
(二)坚持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夯实现代化幸福威海的物质基础。发
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好
字当头,好中求快”的要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能搞多快搞多快,努力实现规模
速度与质量效益同步快速增长,为现代化幸福威海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是要突出产业强市,强化工业带动。经过建市以来的持续调整与发展,我市经
济总量不断扩大。但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烦恼”,不论是三
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内部结构,都不尽合理,产业素质整体不高,结构调整仍
然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和长期任务。要立足于规模扩张、结构提升、要素优化,一
产抓特色促跨越,二三产业抓结构上规模,在振兴二产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
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突出工业在结构调整中的核心地位,强化
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新信息、新能源、新材
料、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优势产品核心集
散地。
二是突出海洋经济,放大资源优势。海洋资源优势是我们独特的竞争力。党的十
八大首次把“建设海洋强国”写入报告,进一步凸显了海洋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
地位。海洋强国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
洋等很多方面。从我们威海来说,就是要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发展
壮大海洋经济,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要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
势,围绕海洋渔业、海洋制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优势产业,加快升级改造
步伐,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同时,要切实抓好省蓝区规划
的落实,加快推进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海洋商品国际交
易中心等重大事项,不断增强我市海洋经济的竞争力。
三是突出自主创新,提升内生动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
作,连续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最近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
与奖励大会,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加
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这两个《意见》含金量高,政策
性强,特别是进一步突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导向非常明确。各级各部门要继续
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结合为方向,
以自主创新年活动为促进,加快完善具有威海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建设创
新型城市。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坚持人才优先,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
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
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四是突出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作为沿海城市,没有开放就没有威海的今天,
没有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就没有威海更加美好的明天。当前,
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已经启动,为威海深化与这些地区的经贸合作提
供了重大机遇。各级各部门要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认真落实省里的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推动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的突破。要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
结合,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推动
出口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转化,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均衡发
展;坚持用开放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开放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促
进创新、提升文明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思想观念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
会事业发展和城市国际化进程。
(三)更加自觉地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推进现代化幸福威海走向生态文明
新时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威海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我们
必须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大的力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改
善生态环境,使威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净、空气更清新、人居环境更优美,
打造人人向往的生态宜居城市,努力成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
一是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多年来,我们探索实施了最严格的规划控制制度、
最严格的总量控制制度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保障了生态市创建工作的扎实
推进。要继续以这三个“最严格”为主体,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
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建立常态化的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健全生态
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落实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
度,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态破坏事件和环境污染事故。要实现最严格的产业红线
制度,把环保约束作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在招项目、引项目的过
程中,必须经得起诱惑,对于“两高一资”项目,哪怕是财税贡献再高也坚决不
要。
二是推进最集约的资源利用。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污染排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
础性工程和根本之策。威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赐予,要支撑永续发展,
必须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 要坚持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最小的
资源环境代价谋求最大限度的发展。要严格落实节能降耗责任,加快淘汰落后产
能,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积极开发利用清
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加强山体、沙滩、海域、岸线等资源的保护,集约利用
水、土地、矿产等资源,降低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要坚持预防与治
理并举,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
减排任务。
三是开展最积极的生态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强化监管,更要注重涵养
与保护。要积极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水土流失区和破损山体、海岸带等
生态受损区域的治理修复,恢复区域自然生态功能。要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
强自然保护区、湿地、饮用水源地、公益生态林等重点区域的保护与建设,全面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要以解决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切实维护群众的生态权益。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生态
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增强文化创造活力,让现代化幸福威海更具文化自信、更有文化底蕴。文
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方针和原则,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
充分发挥威海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要让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兴国之魂,十八大报告用了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
行了概括,对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予了清楚、全面、正面的回答。我们要按照
三个“倡导”的要求,在全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
民道德素质,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威海精神,不断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
想基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要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
主,通过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二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健康的文化活动和优秀的
文化产品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能够带来充实和愉悦,还会改变
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改变命运。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
为文化强市建设的基本任务,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要加强文艺创作生
产规划,加大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奖励扶持,源源不断地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
和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三是要让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实力和竞争力靠文化
产业的发展作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文化创造活力的充分涌流。要始终把
增强文化创造活力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以“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
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强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培育更多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和建
设一批新的文化企业、项目、基地和园区,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撑文化、
文化经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五)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开创现代化幸福威海人人有责、
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了十个“更”,情真意切,道出了人民的
心声,道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一是民生建设要多办实事。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体现在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上,体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上。各级各部门都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倾听群众
呼声,了解群众诉求,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要认真落实各
项民生政策,进一步加大民生财政支出力度,完善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
障、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制度,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群众体育等各项事业
发展,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是社会管理要注重创新。创新是社会管理的关键。在当前思想观念大变化、经
济体制大变革、社会结构大变动、利益格局大调整的新形势下,只有创新,社会
管理才能有活力、有动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平台
创新和组织领导方式创新,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
素。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县镇两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加
快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要树立“多方参与、
共同治理”的理念,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职责,发挥
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
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
三是维护稳定要强化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各级各部门都要
强化责任意识,牢记使命、恪守职责,像抓发展第一要务一样把维护稳定这个第
一责任落到实处。要突出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
人,要对稳定工作负总责,分管同志要靠前指挥、亲自抓,其他同志要坚持“一
岗双责”。要层层分解责任,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领导、责
任单位和责任要求,绝不出现空白、断档和死角。要强化责任追究,对不负责任、
麻痹松懈、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六)高扬人民民主光辉旗帜,为现代化幸福威海创造良好政治环境。党的十八
大强调,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我们既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
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市有机统一,立足我市实际,加快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一是增强推进人民民主的坚定性。与西方的竞争性民主不同,我们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结合、选举民
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体制内民主与体制外民主的结合,是被实践证明的符合中
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十八大做出的“支持和保证人民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等一系列新部
署,进一步增强了人民民主的优越性。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在
全市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积极推进协商
民主;更好地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不断扩大群众有序参与,广纳群言、广集民智,
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二是提高依法治国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
定不移地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党委、人大要加强领导、强
化监督,积极推动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各级政府特别是行政执法部门要坚持
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简政放权,规范流程,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企业、
群众和发展服务;各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
正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全社会都要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意识,共同营造依法治市的浓厚氛围。
三是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能否如期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完
成现代化幸福威海的建设任务,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充分凝聚各方面力量、协调各
方面关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
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共同推进威海各项事业
发展进步。要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
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引导各个社会阶层为现代化幸福
威海作贡献。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提供坚强保证。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五位一体”,与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一起,构
成了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围绕 “一条主线”“两个
坚持”“三型政党”“四个能力”、“五大建设”的总要求,坚持抓根本、强基
础、增才干、树形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抓根本,就是要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每个人都
有理想和追求,这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共产党人要有更加远大的
理想抱负,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信心,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要有更加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自觉讲党性、重品行、
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有了理想还要靠纪律才能实现,
广大党员要自觉学习遵守党章,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坚定不移地与中央保持高度
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团结一
心、步调一致完成党确定的各项任务。
强基础,就是要推进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
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坚持把党建工作的主阵地放在基层,把工作重
心向基层下移,工作力量向基层充实,工作资源向基层配置。要积极创新组织设
置,在加快农村、社区党组织上档升级的同时,积极推进“两新”领域党的建设,
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要健全创先活动长
效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创造一流
业绩,在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增才干,就是要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
和干部队伍担负着领导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的历史重任。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进
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运行机制,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促进高效协调运转,把每个班
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
制,努力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注重干部的基层实践锻炼,积极推进学习型党
组织建设。
树形象,就是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作风关系党
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
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认真组织实施,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要坚持领导干部接访、 社情民意调查、 深入群众大走访、机关干部挂职、选派
“第一书记”等制度,到基层察实情、听民意、解民忧。要把反腐倡廉摆在事关
生死存亡的高度,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政治清明。要增强教育的说服力,用廉政文化熏陶干部,用典型案例警示干部,
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完善管权管事管人长效机制,搭
建科技防腐公共平台,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体系。增强惩治的震慑力,对违
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对各种不正之风要坚决纠正,对消极腐败现象要严厉打
击。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以清正廉洁的良
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市委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