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3&rec=98&run=13

【概况】 2010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总数达1.84万家。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
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2118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62万人,总资产2759
亿元;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36亿元,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85亿元,实现利税
400亿元,实现利润2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5%、13.1%、19.9%和20.9%,
“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4.9%、18.9%、17.6%和16.7%。产品销售率
98.69%,成本费用利润率6.51%,全员劳动生产率18.30万元/人,资本保值增
值率114.8%, 总资产贡献率16.78%,资产负债率50.2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3.98次,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2.94%。全市拥有35个工业行业大类、146
个工业行业中类、 272个工业行业小类,工业产品达3000多种,基本形成了以机
械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先导,以船舶、汽车及零配件、轻
纺服装、食品医药等产业为骨干,竞争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门类齐全
的高端产业体系。

【结构调整】 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4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
中,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26.3亿元。 “十一五” 期间,全市实施工业投资项目
4564项, 累计完成投资2166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3倍。通过持续加大投入,
促进了支柱产业快速发展。至2010年底,威海市有85家企业被认定(或重新认定)
为高新技术企业。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0%,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重点培育】 201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亿元的企业有1072家,比上年新
增76家。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有82家,新增10家;过50亿元的有5家,新增2家;
过100亿元的有2家,新增1家。

【品牌建设】 年内,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2个、山东名牌
产品18个、 山东省服务名牌5个。至2010年底,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到19个,中
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20个, 山东名牌产品总数增至14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总数
达到75个, 山东省服务名牌总数达到23个,山东名优农(林、水)产品6个,分
别比2005年增加11个、13个、93个、19个、21个和6个。

【技术创新】 2010年,全市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1541项,其中,国内空白以上
项目175项, 国内先进项目1042项,五年累计完成开发项目6105项,是上一个五
年的1.5倍。 年内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市级
企业技术中心7个。至年底,全市已认定市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119家,其中,国
家级8家、省级44家、市级67家。新认定地毯和家纺2个产业聚集区行业技术中心,
全市拥有3家省级行业技术中心。金猴集团被认定为山东省第一批工业设计中心。
寻山集团的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得到批复,新认定省级工程中心5家。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1家、市级70
家。 新增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有3家企业建成院
士工作站, 总数达到9家。2010年,与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
战略联盟关系,总数达到11家,成立了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节能降耗】 全市100家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实现节能超过10万吨标准煤。至2010
年底, 全市15条立窑已关停拆除14条,淘汰落后熟料产能124.3万吨,超额完成
省政府下达的关停任务。经省、市两级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64家,年综
合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210万吨。
(杨启玉 赵明君 王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