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3&rec=8&run=13

【概况】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保持了平稳
较快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2086家,实现增加值924.95亿元,
比上年增长9.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85.09%。
经济效益全面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 实现营业收入3602.37
亿元, 利润总额201.23亿元,利税总额300.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7%、
19.21%和20.27%,各项指标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4.08%、77.43%
和79.46%。
出口形势逐步回升 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 完成出口交货值529.5
亿元,比上年增长7.89%,四季度增幅比三季度提高了1.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
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个体私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有个体私营企业9.93万户, 注册资金
547.11亿元, 比上年新增2897户和122.66亿元,增长3%和28.9%。其中,私营
企业为2.4万户,注册资金517.89亿元,新增2339户和115.95亿元,增长10.82%
和28.85%。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缴税金42.24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24%,新
增15.01亿元,增长55.13%。
中小企业融资难状况明显改善 2010年,全市融资担保机构不断壮大,中小
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到40家, 注册资金18.44亿元,年末在保贷款余额为63亿
元,累计担保额246亿元;全市中小企业贷款总额441.07亿元,比年初增长24.36
%,占全市贷款总额的41.46%。
重点企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显著提高 全市144家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实现营
业收入、利润、税金分别为535亿元、34亿元和17亿元。144家省成长型中小企业
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 的比重仅为7%,但营业收入、利润、实缴税
金完成额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的比重为12%、17%和20%。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认真贯彻
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
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9〕36号文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
实施意见》 (鲁政发〔2009〕127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
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是全省第一个出台相关配套意见的地
市,也是威海市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扶持政策,为推动
中小企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是在全省率先召开中小企业发展大会。 各市
(区) 参会人员达500多人。三是在全省率先实施保护中小企业发展行动。市人
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
落实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市政协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融资担保
情况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
立健全了“中小企业特派员制度” ,筛选1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由市直部门处级
领导帮扶,针对企业在项目建设、人才引进、资金争取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及时出谋划策,帮助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
积极清理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的政策规定,放开冠威海市级行政区划企业名称限
制,放宽个体私营企业出资限制,放宽民营资本投资项目准入限制,为更多的民
营企业提供参与竞争机会。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开展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宣传活动,
编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用政策法律法规汇编》和《韩国中小企业政策汇编》,
抓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设立中小企业负担举报电话和网络受理平台,帮助
企业维护合法权益。进一步整合财政扶持资金,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由500万元增至1000万元。 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将各级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
发展情况纳入市委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各市(区)工作百分考核由1分增至4
分,包含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指标、专项资金设立和增长、中小企业担保业务、
四项计划和服务体系建设等考核指标。对23个市直部门设立了促进中小企业、民
营经济发展考核任务,以考核带动各级各部门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
和支持。 四是在全省率先按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对规模以上中小企业
(工业)进行全口径统计,及时调度分析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动态,进一步强化了
经济运行监测和分类指导,不仅实现了在统计大口径上与省相统一,而且是全省
唯一与统计部门联合发布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统计信息的地市。

【加快推动转调步伐】 实施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科技创新、特色产业
提升的“四项计划”(小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中小企业成长
计划、产业集群提升计划),加快引导民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争取把更多企业纳入“四项计划”培育。按照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
建设的战略部署,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立足威
海地域特色和产业基础,鼓励民营企业支持“两区”(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
集区)建设,深入实施“四项计划”,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信息和
新能源产业,重点打造“现代海洋渔业、临海先进制造业、涉海服务业和海洋战
略性产业”四大领域的高端产业,并围绕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深入调
研并开展重点服务。编制了《威海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建
立完善了中小企业成长、 小企业培育信息库,入库省级成长计划企业164家、小
企业培育计划企业186家。 实施重点中小企业培育制度,从成长计划和小企业培
育计划中优选一批产业优化、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小企业和中型企业,集
中政策每三年扶持一遍,实现从小企业中培育发展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从中型企
业中培育发展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目标。二是争取把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扶持
计划。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和规划引导,建立全市中小企业实施
“四项计划”、推进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储备调度制度,召开项目发布会重点推介,
有126个项目纳入省项目库。 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经上报争取,威海市被确
定为全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单位”。积极推进产业集群
发展,研究制定了威海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认定暂行办法》和《特色产业镇(街道办)认定暂行办法》,对全市首批14个中
小企业产业集群和19个特色产业镇(街道办) 进行了认定和表彰,其中,2个产
业集群和9个镇分别进入省级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镇。 三是为企业发展争取更多
扶持资金。抢抓国家和省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扶持的政策机遇,全力做好
项目、 资金争取、汇报与衔接工作,上报项目合格率达100%,为中小企业争取
国家、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信
用担保业务补助资金1900多万元。

【全力破解融资难题】 方式创新——搭建融资新平台 建立各大银行对中小企
业贷款情况的季通报制度,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融资政策。首次将
“成长培育计划” 中小企业中的100家纳入市过桥还贷资金扶持,为更多企业开
辟临时资金拆借途径,2010年,为企业办理还款与再贷82.5亿元。建立完善贷款
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引导各类放贷机构加大对民营业户的贷款投放。年内,拨
付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455万元。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
贷结构, 开展科技支行试点工作,全市金融机构拥有4大类68项金融创新产品,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推进“银企保”三方对接机制,编发企
业资金需求手册并举办“银企保”融资推介活动,全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
务。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11.07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41.5%,比上年增长
24.4%。
制度创新——推进担保体系建设 建立了全市担保行业备案、担保机构从业
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市级担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3项新制度, 召开了全市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工作会议,积极利用各级民营企业融资担保资金为企业担保机构提供
风险补助和奖励, 全市担保机构发展到40家,注册资本金18.44亿元,累计担保
贷款总额达到246亿元, 其中亿元以上担保机构发展到11家,信用担保成为助推
民营企业获取融资的重要渠道。
渠道创新——探索融资新模式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这一新型融资渠
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先后与民生银行、省再担保公司及
中介服务机构多次对接, 筛选4家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作为意向发行申请人,于10
月成功发行, 融资规模5.5亿元,是全国中小企业系统发行的首支集合票据,也
是唯一一支没有政府补贴、完全按市场运作的票据。威海市组织发行集合票据的
典型经验被工信部在全国新型融资方式工作座谈会上交流推广。

【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积极整
合社会资源,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强化中小企业创业和公共
技术服务。 新认定4处创业基地和10处服务平台,市级基地和平台分别达到15处
和40处,积极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重点为高校毕业生、登记失
业人员、残疾人、复员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城市困难家庭
7类群体提供创业理念、 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训和服务,引导更多人才进入
民营经济领域创业。二是强化素质培训服务。2010年,培训企业管理人员5000多
人次,筛选25名成长型中小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复旦大学2010年成长型企业
家高级研讨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织企业参加全市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培
训示范班、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班、全省精细化管理培训班等培训班
次4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经营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是强化
市场拓展服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全年安排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300万元,并争取上级资金450万元,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开展经济合
作交流,举办了首届中国(威海)国际家纺服装博览会、中韩中小企业连锁加盟
博览会等活动, 组织100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110多个。四是强化
信息化服务。 积极为列入省市成长培育计划企业开展信息技术普及培训,举办3
期信息化管理提升活动,推动中小企业加快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完善了中小企
业威海网、威海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等网络建设,为企业获取信息搭建了全新
平台。五是强化行业协会服务。市海参产业协会组织33家会员单位签订《威海市
重点刺参增养殖、加工、营销企业承诺》,组织“威海刺参”地理标志品牌参评
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位列全国百强品牌第6名,评估价值45.62亿元,极大
增强了品牌知名度。担保协会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积极帮助担保机构解决抵押
登记等难题。
(周永平)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工作】 帮扶企业解困维权 深入开展“助企促发展”活动,
在8个工商登记大厅和65个基层工商所注册服务厅设立了“联保信贷”服务窗口,
征集“惠·商卡” 特惠商户200家,为7368家个体私营企业发放贷款4.67亿元。
开展“助企维权”活动,借助威海红盾信息网设立了“个私协会员维权管理系统”,
受理投诉179件,接受法律咨询547人次,为会员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2万元。
促进校企互动就业 针对企业“用工难”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
问题,结合2010年全省网上人才招聘月活动,协调75家“用工紧缺,愿意优先招
录大中专毕业生”的会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25个,帮助1537名大学生成功就业。
(师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