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3&rec=30&run=13

【公务员队伍建设】 公务员考录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扎实稳妥地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2010年,全市各级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事业单位)和部分驻威海的省垂直管理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含参
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人数1.37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缴费1.03
万人,录取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87名。
公务员管理 年内,承办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任免的政府工作人员22人
次, 承办市政府任免的工作人员192人次。坚持“逢提必争”,协调指导市直46
个部门和单位295个科级职位的竞争上岗工作,办理科级职务预批手续516人次。
建立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公务员考核结果使用,完成市直3239名公务
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公开招聘 2010年,市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报名
人数5130人,通过资格审查4009人,为54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54人。
科级职务任免预批和备案 全面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
各项要求,对事业单位科级职务任免程序进行了规范整理,对竞争上岗的程序和
要求进行了明确。年内,办理事业单位科级职务预批手续25人,其中正科18人,
副科7人。办理备案手续43人,其中正科26人,副科17人。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采取先易后难、分批推进的方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
工作同步进行。至年底,基本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全市应纳入岗位
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1274个,已正式核准岗位的单位1185个,核准岗位4.52万个,
占应纳入岗位设置管理总数的93%,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数量和质量均位于
全省前列。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对全市范围内职业介绍中介机构数量、经营发展情况、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摸底调研。加大对职业中介机构违规行为查处工作的力度,对
新申报的中介机构申请严格审查,审核批准成立中介机构2家。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职称评审 年内,全市组织申报职称1406人,取得
相应职务资格1007人。 其中,正高级46人、副高级250人、中级511人、初级200
人。为符合条件的2046名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确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继续教育 全面总结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情况,自2005年开始,
实施6年来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2.6万人次。 在全市开展《创新案例》公共需
求科目培训, 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万人。通过网络教育、派出学习、专家指
导、集中授课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6.2万人次。
专家管理 畅通专家联系渠道,会同市委组织部对专家和企业家代表走访慰
问,为各类专家发放新年贺卡和专家津贴,组织开展专家医疗保健查体和外出休
假考察活动。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建立威海市高层次人才电子
图书资源服务平台,免费为各类专家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通在线阅读、信息查
询、 专利检索等服务通道。经积极选拔推荐,全市有1人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2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博士后工作 新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全市博士后工作站增至10个,
博士后工作企业增至13个,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人员11人。市商业银行成为全省
金融领域中首个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实现山东省该领域零的突破。全市有
3人获得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其中获二等资助1人、三等资助2人。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技师工作站 开展企业技师工作站试点,采取名师带
徒、拜师学艺等方式,带动以企业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在全市12家企
业设立首批技师工作站,并予以授牌。
“金蓝领”培训项目 全年培训技师、高级技师488人,完成省计划的128%。
在全省“金蓝领”培训的基础上,自行确定在文登和荣成市开展涉及38个工种的
“金蓝领”高级技工培训,全年培训1613人,比上年增加1300多人。
职业技能鉴定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考核鉴定,结合威海
市的实际,开发了20多个特色项目。年内,全市鉴定2.03万人,合格发证1.81万
人。
高技能人才选拔 评选产生15名威海市首席技师, 推荐9名市首席技师参加
省首席技师选拔, 其中3人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获评人次为历史最多。推
荐2人参加2010年度省、 市杰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成功举办了威海市
数控技能大赛、 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等各类技能竞赛,388名选手进入决赛,产生
了14名市技术能手。

【引进国外智力】 引进国外智力项目 年内,引进国外智力项目65个,高新技
术项目占64%。其中,“高模量碳纤维的国产化研究”项目列入国家独联体引智
专项,“蓝莓栽培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列入国家引智示范推广项目,“车辆—
轮胎力学及应用材料与产品科学”列入省重点引智项目,“变化气候条件下母猪
河滨海流域水资源风险导向模型与综合管理研究” 等6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引智项
目,“大型复合材料船舶无模具制造技术”等7个项目列入市蓝色经济区专项。
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建设 建立全市首个“高性能碳纤维及装备产业化技术”
国家引智示范单位,建立“山东省引进日本高端苹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
评审并建立“法国大菱鲆亲鱼”等10个市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出国培训 严格执行出国(境)培训计划管理办法和出国(境)培训政策规
定,认真设计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加
快优秀培训成果推广应用,2010年,审批随省团出国(境)培训58人次。
外国专家管理 引进外国专家460人, 有14名外国专家获2010年“威海友谊
奖”,韩国专家、威海威东航运有限公司社长金成洙获2010年“齐鲁友谊奖”。
8家单位获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办理外国专家到华工作证件393件。

【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2010年,全市报到登记毕业生1.03万人,实现
就业9465人, 其中博士40人、硕士469人、本科4553人、专科以下4403人,登记
就业率为91.7%。
统筹实施基层服务项目 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年内,全市组织招募“三支一扶”高
校毕业生196名。 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威海市2008年招募
2010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76名,其中考取机关事业单位60名,自主
择业7名,延长服务期9名。统筹协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全科医师
培训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联合市卫生局为乡镇卫生院招聘全科医师10名。
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 进一步规范完善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组织未
就业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建立见习毕业生信息库、见习岗位信息库,指导见习
基地与见习人员签订就业见习协议书。根据未就业毕业生的专业分布情况,2010
年,征集见习岗位1460个,组织了398名毕业生上岗见习。
完善特困生就业保障机制 对离校未就业的特困生逐人进行登记,实施重点
帮扶和就业推荐,对威海市生源的特困生,及时办理就业服务卡,发放一次性求
职补贴。为特困生免费提供就业服务,优先安排就业见习,基层服务项目和公益
性岗位优先招募特困生,2010年登记的6名特困生全部实现就业。
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实行毕业生个人就业状况动态管理,建立了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制度,设立专门台账和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
返回生源地报到的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就业和培训需求。加强毕业生就业
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使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提供网上求职、招聘、
签订就业协议等“一条龙”服务。免费为用人企业办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开
户、发布招聘信息、鉴证就业协议等。全市办理毕业生派遣改派手续1.03万人次,
整理转递毕业生档案6605份。组织举办“2010年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高校毕业生
市场威海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50多场次,参加招聘单位2400多家,累计提供
就业岗位2.6万个。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2010年,全市接收安置军转干部153人,选择计划安置的
111人,选择自主择业安置的42人,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中正团职9人,副团
职17人,营职以下及技术干部85人,接收总数列全省地级市第五位。
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 建立威海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制度,印发了《威海
市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细则》(威人社字〔2010〕39号),组织全市
2010年安置的112名军转干部进行了为期11天的集中培训。 积极开展自主择业军
转干部个性化培训,组织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80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参加了清
华大学网络课堂学习。依托市委党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
海)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威海教学站开展了个人自主选学,设置课程33门,
有65人报名参加。
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 按月准确及时为全市483名自主择业军转
干部核定发放退役金、 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险费,为市直管理的205名自主择业军
转干部换发了第二代医保卡,为2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办理了医疗报销、收入证
明等手续。为4名去世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亲属发放了丧葬费和抚恤金,为1名去
世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遗属办理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工资福利】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为连续两年考核合格的公务员晋升
一个工资档次,为符合级别工资套改表规定年限人员晋升一个工资级别,为符合
条件的信访工作人员发放了信访补贴和加班补贴。扎实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
资改革,出台了《威海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
(威人社发〔2010〕66号),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完
成。

【人才服务】 高层次人才政策 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
创新创业若干规定》(威发〔2010〕16号),在创新创业、子女入学、配偶就业、
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奖励表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印发了《威海市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威发〔2010〕15号),提出了威
海市未来10年人才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重大政策。印发了《威
海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试行)》(威办发〔2010〕29号),把
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
留学回国创业 11月23~24日, 组织27家用人单位参加了中国山东第六届
“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与12个海外留学生组织和国内科研
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达成技术项目合作意向6个,签订合
作协议2个。 加大威海海外学人高科技创新园建设,入园留学生企业达到42家。
积极支持海外留学回国创业,威海远航科技有限公司王仕伟博士、威海海立欣科
技有限公司刘凤鸣博士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和山东省“万
人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实现了威海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万人计划”
第一层次人选“零”的突破。
人才引进 10月22日,组织举办了“威海市人才引进校企合作恳谈会”,邀
请省内外62所知名高校参会, 与全市113家骨干企业开展了人才合作洽谈,签订
校地人才合作协议62份,校企人才合作协议114份。广泛开展外出引进人才活动,
先后组织带领354家企业到外地高校招聘急需人才,接待求职者5.6万人,达成引
进意向8673个。年内,全市引进各类人才1.1万名,其中博士41名,硕士523名。
市场招聘 举办人才集市活动110次, 举办“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招聘会”、
“外商投资企业人才招聘专场”等大型公益性现场招聘活动10次,“网络人才招
聘月”活动4次;进场招聘单位共计8941家,提供工作岗位7.8万个,入场求职人
员8.5万人次,求职者网上投递简历13.3万封,达成就业意向3万多个。
人事代理 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服务机构与5730家单位签订了人事代理协
议,管理人事档案10.70万份,其中市人才服务中心为750家用人单位实行了人事
代理,代管人事档案1.2万份。

【人事考试】 狠抓考风考纪,严明工作纪律,确保考试安全。年内,组织公务
员录用、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资格等各类报名、考试52次,报名人数3.59万
人, 安排考场712个, 监考人员1424人次,巡视人员522人次,公安和武警战士
111人次, 全年实现考试“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市人事考试中心被授予
2010年“全省人事考试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市级文明单位”。
(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