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3&rec=163&run=13

【概况】 2010年, 威海市境内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27亿元, 完成预算的
113.85%, 比上年增长15.36%。一般预算收入,加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各项税
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 上年结转收入等61.82亿元,财政总收入180.09亿元。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67.93亿元, 完成预算的116.86%,增长22.65%。一般预算
支出, 加上解省级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11.99亿元,财政总支出179.92亿元。
收支相抵,当年净结余61万元,累计净结余1625万元。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4.93亿元, 完成预算的115.46%,增长39.25%,按可比
口径增长11.5%(剔除2010年由预算外新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市级一般预算收
入,加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各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各市(区)上解收入
及上年结转收入等39.68亿元, 收入共计44.60万元。市级一般预算支出37.60亿
元,完成预算的109.5%,增长36.65%,按可比口径增长33%。市级一般预算支
出,加上解省级支出、补助各市(区)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6.97亿元,支出共
计44.57亿元。市级收支相抵,当年净结余20万元,累计净结余318万元。

【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应用36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涉税
信息共享平台,制定了《威海市市直综合治税工作考核办法》;制定了对税务部
门的奖补意见,鼓励税务部门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和创新征管措施;积极把握当前
税收改革的要点和趋势,及早介入、周密测算、灵活应对;加强非税收入征管,
实现法定收入应收尽收与减费让利服务发展齐头并进;推行契税计税价格公开制
度和契税纳税申报通知制度,契税征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透明。全市工商税
收收入、四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
入的比重分别达到67.06%、42.39%,分别比上年提高7.31、6.89个百分点。

【助推经济稳定发展】 一是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克服政策因素影响,市
级融资10.6亿元,累计投入19.2亿元,有力保障了环翠楼公园改造、统一路南延、
金线顶整治等政府重点项目的推进。多渠道筹集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和扩大内需资
金7.5亿元, 拉动社会投资11.9亿元,确保在建和续建公益性项目的顺利实施并
及早发挥效益。继续组织实施好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工
作, 全市累计兑付财政补贴2.2亿元,拉动社会消费近17亿元。二是重点扶持,
推动结构调整。加大资金整合、争取和投入力度,全年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级财政
资金13.5亿元。继续实施骨干企业膨胀战略,安排3000万元重点扶持三角集团、
威高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投入2.37亿元支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
产学研合作、重点产品结构调整等;投入3.36亿元,支持节能降耗、清洁生产、
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完善政策,帮助企业发展。以激发企业发展
潜力,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市级安排奖励资金2540万元,继续实施品牌奖
励、金融贡献奖励、“纳税明星企业”和“纳税新星企业”奖励、镇域经济发展
奖励、招商引资大项目和外经贸先进企业奖励;支持出台了《威海市市长质量奖
管理办法》、《威海市鼓励会展业发展奖励办法》、《威海市推进企业上市融资
暂行办法》等多项激励政策,营造各行各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优化环境,
促动发展步伐。继续落实各级取消和减免缓、暂停征收的各项收费,最大限度地
减负让利保增长。将破解“融资难”问题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关键,扩大了临时
还贷扶持范围, 全市累计为526家企业办理还款再贷82.5亿元;筹资1825万元,
通过支持担保机构等方式帮助1538家中小企业融资39.7亿元;发挥政府采购政策
功能,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搭建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绿
色通道”;出资2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启动了战略性新兴产
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科技支行试点工作。

【着力保障民生发展】 一是以支持“三农”为重心,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18.8亿元, 比上年增长48.4%。各级投入财政资金近1.2亿
元, 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上档升级,完成了
200个市级重点村的环境整治,拆除农村旧房2.1万户,新开工建设农房5.9万户,
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各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
亿元,支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等,夯实
农业发展基础;各级投入6531万元,通过支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扶持农业龙头
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范
围,各级财政补贴保费843万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近5亿元的风险保障;拨付粮
食直补、 渔用燃油、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类惠农补贴资金6.4亿元,进一步推动
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以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为重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9亿元,增长31.09%。全市投入61 28万元,支持实
施积极的财政就业扶持政策,就业促进、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机制更加健全;完
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开展了妇女创业贷款工作,小额担保贷款“助兴业带就业
促创业”的作用有效发挥;支持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将企业离退休人员取暖补贴标准由每人
每年24元提高到人均1100元,将失业保险金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510元,城乡
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日趋健全;提高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集中
供养标准、农村老党员生活补助标准等多项政府补助标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
益完善;市级筹资2076万元,并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政策,积极推进保
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针对物价上涨的形势,市级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学生就
餐补贴180万元, 保障了特殊群体的生活。三是以支持教育和医疗改革为关键,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全市教育支出31.7亿元,增长33.8%,市级安排3220万元,
支持创建学前教育示范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着力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健康发展;市级安排3342万元,有力保障了校舍安
全工程、 “211” 工程等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全市医疗卫生支出7.8亿元,增长
24.19%, 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医疗保险的政府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最高限额,支
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
物制度, 大力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1.7亿元,
积极推进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等文化事业发展;完
善大型体育赛事资金保障机制,市级安排1773万元,支持省运会、铁人三项赛等
多项体育赛事的举办。

【提升财政发展效益】 一是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充分盘活、运用政府的资金、
资产、资源,增加财政收益,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协
定存款、定期存款等多种途径提高财政资金直接理财效益,增加利息收入3444万
元; 对市区内政府投资停车场实行统一运营,每年可增加收入200多万元;将市
管公园闲置房屋面向社会公开招租,取得合同收入4000万元;加强政府可变现资
产储备,多渠道融资支持绿轴改造、双岛湾开发等重要项目建设。同时,加大对
上级资金、项目的争取力度,全市争取上级各类资金40.4亿元,中小企业新兴材
料产业集群试点市、农产品现代流通示范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等多个重
要试点项目落户威海,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有效弥补了本级经济社会发展和民
生保障资金的不足。二是把好财政支出关口。树立支出与效益相挂钩的观念,完
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试点范围扩大到33个部门51个项目;充分发挥财政投
资评审作用,加强对政府重点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管,市级全年评
审总额23.95亿元, 直接核减项目投资2.6亿元; 发挥财政监督职能,扎实推进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三是强化管理推进改革。在全
市财政系统开展了“资产管理年”活动,出台多项规范性制度,对全市行政事业
单位土地、房屋产权实行统一管理,构建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高效、处置
规范、监督到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建立
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支付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公务卡改革稳步推进,
改革单位达到了212家, 发卡2700余张;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深化,教师及事业单
位绩效工资改革顺利推行。
(付璐玮)